李紅艷
關鍵詞:審計學? 教學? 師資
在財經類本科院校教學中,《審計學》課程一直是一門挑戰(zhàn)性較強的課程,它具有較深的專業(yè)理論知識,是會計專業(yè)知識的深層拓展和實踐運用。對這樣一門核心的專業(yè)課程,如何教學一直是財經類教師要攻克的難題。下面我們結合民辦本科院?!秾徲媽W》課程如何教學進行思考。
民辦本科院校經費來源于學院的舉辦方通過各種方式籌集得到的資金,相對辦學所需而言,籌集到的資金是非常有限的,這些有限的資金首先是用于滿足辦學的基本需求,其次再根據具體情況有選擇地支出。因此,民辦本科院校辦學的硬軟件可能不是非常齊全。比如,實訓實驗教學所需的場所、設備、軟件等。
與公辦院校相比,民辦本科院校對教師尤其是高層次教師的吸引力明顯不夠,因此民辦本科院校師資呈現兩個特點:一是高級層次教師和雙師型教師明顯偏少。在民辦本科院校,多數教師都是青年教師,具有初級或中級職稱,副高級的教師不多,正高級的教師更是罕見,而且多數教師都是純粹的教師,沒有企業(yè)實踐經驗;二是民辦本科院校的教師流動較頻繁,每年基本都有教師出去或進來,師資不夠穩(wěn)定,由此導致教學水平的不穩(wěn)定。
民辦本科院校一般是屬于三本院校,招收的學生一般基礎薄弱,學習主動性、積極性方面較弱,缺乏有效的學習方法。因此,在教學中對教師的要求較高,需要教師更多的指導和監(jiān)督。
由于實訓經費投入的不足,缺乏必要的實訓條件及師資力量薄弱等原因,在實際進行《審計學》教學時基本就是純理論的講述,實踐教學流于形式。《審計學》課程是財經類專業(yè)一門高層次的專業(yè)必修課,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應用性,這種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的教學根本無法培養(yǎng)出社會所需的審計類人才。
《審計學》本身是一門難度較高的專業(yè)課程,理論性強,對前期專業(yè)課程基礎有一定要求。由于生源特點和課程自身內容較抽象等原因,學生底子差,學習能力弱,前期專業(yè)基礎不扎實,學習自主性不強,學習起來倍感吃力。
對于《審計學》這樣一門操作性極強的課程,教學中必須進行實踐教學。如果學院沒有相應的實訓設施,應想辦法創(chuàng)造一定的實訓條件。比如可以向學院申請在經濟能力允許的范圍內,購買適合的審計教學軟件如審計之星等來進行仿真實踐教學,這樣比單純的進行理論教學效果好得多;同時,應重視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爭取與盡可能多的會計師事務所合作,充分利用幾個假期輪流安排學生去事務所進行實習,將校內實訓與校外實習結合起來,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審計相關專業(yè)理論知識,學以致用。
在教學過程中,應認真分析學生特點,有針對性開展教學。在傳統(tǒng)的課堂講授方法基礎上,靈活應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可以實施案例教學法、任務驅動法、項目教學法等方法,尤其是案例教學法對《審計學》課程的教學是必需的,由任課教師根據教材內容收集真實有用的審計案例,在課堂上予以展示教學,有助于學生理解審計專業(yè)知識。在教學模式上,可以考慮穿插翻轉課堂、MOOC等方式進行輔助教學,拓展課堂教學的空間和時間,吸引學生學習興趣。
對《審計學》課程的任課教師而言,一方面是提高任課教師的專業(yè)實踐水平,可以通過假期輪流派教師去合作的會計師事務所掛職鍛煉,可以聘請事務所的專家到學院來任職上課或給任課教師做培訓等方式提高師資隊伍的實踐水平;另一方面是提高任課教師的教學能力及職稱,可以通過定期舉辦講課比賽、鼓勵教師外出進修等方式來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同時采取措施鼓勵本校教師進行課程改革研究、科研申報,鼓勵教師晉升職稱。
總而言之,民辦本科院校應向社會輸送合格的應用型人才,合格的應用型審計人才的培養(yǎng)主要是通過《審計學》課程教學來實現的,因此,必須重視《審計學》課程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通過各種方式改革提升《審計學》的課程教學質量和效果。
[1]朱麗娜.民辦本科院校審計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7年4期.
[2]陳平澤.新形勢下高校審計學教學形式改進探析[J].中國內部審計,2016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