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應對考問是很通常的事情,但是對于應對考問的態(tài)度未必一致。有盡其所知所能,認真應對的;有不負責任,敷衍應對的;有提心吊膽,兢兢業(yè)業(yè)地只著眼于分數(shù)的多少的。以上幾種態(tài)度,自然第一種最可取。把所知所能盡量拿出來,教師就有了確實的憑據(jù),知道哪一方面已經(jīng)可以了,哪一方面還得督促??紗栔?,教師按成績記下分數(shù);分數(shù)原是備稽考的,分數(shù)多不是獎勵,分數(shù)少也不是懲罰,分數(shù)少到不及格,那就是學習成績太差,非趕緊努力不可。這一層,學生必須明白認識。否則誤認努力學習只是為了分數(shù),把切己的事情看作身外的事情,就是根本觀念錯誤了。
教師記下了分數(shù),當然不是指導的終結,而是加工的開始。對于不及格的學生,尤須設法給他們個別的幫助。分數(shù)少一點本來沒有什么要緊,但是分數(shù)少正表明學習成績差,這是熱誠的教師所放心不下的。
考查的方法有很多,如背誦、默寫、簡縮、擴大、摘舉大意、分段述要、說明作法、述說印象,也舉不盡許多。這里不想逐項細說,只說一個消極的原則,就是:不足以看出學生學習成績的考問方法最好不要用。比如教了《瀧岡阡表》之后,考問學生說:“歐陽修的父親做過什么官?”這就是個不很有意義的考問。文章里明明寫著“為道州判官,泗綿二周推官,又為泰州判官”,學生精讀了一陣,連這一點也不記得,還說得上精讀嗎?學生回答得出這樣的問題,也無從看出他的學習成績好到怎樣。所以說它不很有意義。
考問往往在精讀一篇文章完畢或者月考期考的時候舉行;除此之外,通常不再顧及,一篇文章討究完畢就交代過去了。這似乎不很妥當。從前書塾里讀書,既要知新,又要溫故,在學習的過程中,勻出一段時間來溫理以前讀過的,這是個很好的辦法?,F(xiàn)在教學國文,應該采取它。在精讀幾篇文章之后,且不要上新的;把以前讀過的溫理一下,回味那已有的了解與體會,更尋求那新生的了解與體會,效益決不會比上一篇新的來得少。這一點很值得注意,所以附帶在這里說一說。
(節(jié)選自《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教育科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