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鼎年
什么是立意呢?從字面解釋,立,就是立住、站著;意,就是意思、意蘊、意味。合在一起,就是你想表達的想法。在中小學里,就是作文課上語文老師常掛在嘴邊的“主題思想”“中心大意”;到了高考階段,就是所謂的“命題”;到了評論家筆下,就是“立意”,就是“主題”。盡管說法各有不同,但總的意思大同小異。其實,說白了,立意就是你想告訴讀者什么,你想傳達給讀者的是什么。一般來說,故事、人物都屬載體,作家就是通過講故事,通過人物的言行來闡述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無非是借他人故事,說心中的所思所想。
有專家認為:立意在文學作品中占有極重的分量,一篇作品算不算優(yōu)秀,屬不屬精品力作,甚至能不能成為傳世佳作,立意是關鍵。
我們評價一篇作品的優(yōu)劣時,往往很注重作品有無內涵。說得雅一些,即有無“題外之旨”“弦外之音”,說得直白些,就是故事背后有沒有其他意思。
假如一篇作品,像一盆清水見到底,謂之“淺”;像小巷里運木頭,謂之“直”;如果看了開頭就猜到結果,謂之“露”。
中國的藝術向來講究“藏”,譬如中國的宅院,大戶人家大抵有照壁,照壁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避免有人站門口,人未進去,就把門內風光一覽無余。故有些園林,進門就造一假山,造成“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布局,再來個曲徑通幽,達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學效果。藝術的高境界都是相通的,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其主題也要“藏”。
“主題”兩字屬文學術語,古代則謂之主旨,現代叫中心思想,就是指文學作品通過描繪現實生活和塑造藝術形象所表現出來的中心思想,是作家經過對社會生活的觀察、體驗、分析、研究,通過作品表達的內心想法,也是作品的核心所在,靈魂所在。
不少初學寫作者,難免會收到退稿,退稿信上常常會有“內容單薄”“主題開掘不深”之類的評語,說穿了,無非是這篇作品反映、描寫的人與事還不夠分量,社會意義不深。從另一個角度講,就是主題還未觸及實質性的東西,表象化了,一句話:淺了、直了、白了。
主題開掘得深不深,首先取決于選材是不是好。所謂好,就是所選的事例要有意義,要有社會性,要有普遍性。微型小說不像長篇小說可以上下幾千年,容納一個家族,甚至一個王朝的興衰,微型小說要滴水反映太陽的光輝,就要選擇社會生活的熱點、焦點來開掘,所有的人與事都要圍繞自己確定的立意展開,層層推進。
主題的藏與主題的開掘要深,粗聽之,似乎有些矛盾,其實并不矛盾。微型小說因篇幅短小,宜直接切入主題,但不等于三言兩語就把主題和盤托出。善寫的作家,肯定不引導讀者直奔主題所在,而是讓讀者順著他設置的懸念,曲曲拐拐,尋尋覓覓,似乎知道了,又似乎不知道,好像看見了,好像又未真正見到,這樣才有趣味,才能激發(fā)讀者的閱讀欲望,也考驗讀者的智商。
一度,有人提倡淡化情節(jié)、淡化主題。我以為淡化情節(jié)應該是散文的寫法,如果語言精彩、情感真摯,散文完全可以不靠情節(jié)取勝,照樣寫出味來。然而小說畢竟是小說,與散文是兩種不同的體裁。無主題無立意之小說,豈不有游戲之作的嫌疑,充其量,風花雪月,清閑消遣,可能有一定美學價值,但永遠不可能成為文學的主流。
過去強調過主題先行,后來又批判過主題先行,那么主題到底是在寫作前完成呢,還是在寫作過程中形成的,抑或是作品完成后才存在的?我以為很難一刀切。根據我三十多年寫作的實踐看,多種情況都是存在的。有的作品先有人物才有故事,有的先有故事才有作品,有時構思已確定了立意,有時寫完了才知道主題,或者寫著寫著主題就變了、深了,都是有的。
另外,我想強調一點,真正好的小說,其主題不應該是單一的。就像《紅樓夢》,有人看見才子佳人,有人看見鉤心斗角,有人看見纏纏綿綿,有人看見你死我活……這就是作品的多義性,或者叫多主題。微型小說短小,多主題比中短篇小說難得多,這就看作家的功力了,盡可能地去寫出人物的多面性,事情的雙重性,把故事寫得更含蓄些,更耐人尋味些。立意要新,主題開掘要深,同學們多接觸現實生活,多了解底層生活,多讀一些文學以外的書籍,多走走,采采風,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