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亞輝
摘 要:經(jīng)過筆者近20多年的研究,核桃種子要選擇堅果比較小的實生核桃樹為采種母樹,而且要種仁飽滿,還要豐產(chǎn)、抗病、樹體強壯,樹齡在15-60年為宜。掌握種子采收、貯藏、催芽管理技術很重要。
關鍵詞:核桃種子;采收;貯藏;催芽;管理技術
一、種子的采集,貯藏技術
1.采集母樹的選擇
采集母樹要選擇堅果比較小的實生核桃樹為采種母樹,堅果每公斤在150粒以上,可降低育苗成本。采種母樹,不僅堅果小,而且要種仁飽滿,還要豐產(chǎn)、抗病、樹體強壯,樹齡在15-60年為宜。
2.采種時期的選擇
采種時期要看核桃果實的成熟程度,只有真正成熟的堅果,才能做種子。核桃種子成熟的外部特征是外果皮變黃開裂、堅果脫落或易剝皮時。種仁發(fā)育飽滿,其含水量減少到10%以下,即可采收作為種子。根據(jù)遼寧省經(jīng)濟林研究所對4株核桃樹不同采收期的種子質(zhì)量測定結果來看,9月20日采收的種子比9月10日采收的平均千粒重多出1.105公斤,出仁率高出2.95%,含油量高出4.12%,因此,為了保證種子的質(zhì)量,必須在果實充分成熟后采收。
3.采收方法
核桃果實的成熟,在不同種間、不同的實生單株間存在一定的差異。
(1)直接撿收法是直接撿收落地的種子,每隔2-3天揀一次,待大部分脫落,樹上僅剩10-20%左右時,可一次性振落收集。
(2)打落法主要用竹竿打或振動樹枝,一般是當樹上的果實有50%以上的青果皮已經(jīng)開裂時,用竹竿振打結果枝,將核桃振落,但不能直接打核桃,要由內(nèi)向外順著枝條打,切不可由外向內(nèi)逆著枝打,以免打落枝葉。
(3)對于掉落的不帶青皮的果實要進行脫皮處理,將青核桃平鋪,曬2-3天,果皮與堅果形成離層時扒掉青皮;或?qū)⑶嗪颂曳抨帥鎏?,堆積厚度為30-50厘米,經(jīng)3-5天便可扒皮,種子扒出后經(jīng)水洗后晾干。
(4)采用催熟劑噴布果面,使外果皮開裂后種子脫落。一般在采收前10天左右噴布500Ppm的乙烯利水劑。待果實青果皮開裂后,用機械或人工將果實振落。如果在樹下處理青果皮未開裂的果實,可用3000PPM的乙烯利液浸沾30秒-1分鐘。然后堆放成50厘米厚的堆。溫度保持30℃左右,經(jīng)3-5天其脫皮率可達80-95%以上。如果堆上加蓋10厘米厚的干草,2天即可脫皮。切不可用塑料薄膜等不透氣的東西蒙住果堆。凡經(jīng)過藥劑催熟脫皮的種子,一定經(jīng)水沖洗后晾干,切忌日曬。
二、種子的貯藏技術
1.貯藏條件
核桃從采收到播種大約經(jīng)過7個月左右的時間,要保持種子的發(fā)芽力,必須有良好的貯藏條件,根據(jù)研究和多年的實踐,貯藏核桃種子的最佳條件是使種子的含水量保持在4-6%為宜,貯藏溫度在-3~ 10℃、無鼠害的地方。
2.貯藏方法
(1)普通干藏法,是將調(diào)制好的種子,裝入麻袋、編織袋、木箱、簍框、水缸等容器中,置于陰涼通風、干燥、溫度在12℃以下,相對濕度在60-70%的室內(nèi)或地窖中。
(2)密封冷藏法,是將種子裝入保鮮袋或雙層塑料袋中,密封后放入貯藏室中,溫度在-3-5℃。
三、種子的處理技術
1.露天混沙埋藏法
在室外挖坑混沙埋藏。沙藏的時間,一般在12月下旬進行,即在土壤封凍前,選擇排水良好的陰涼處,挖深80-100厘米、寬80-100厘米,長度視種子的多少而定的長溝,準備足夠的濕沙,沙子的濕度是用手握時不出水,放開時沙子不成團為宜。沙藏的時間,到播種前大約90-100天左右,種子在沙藏前先用冷水浸種3-4天,每天換一次水,沙藏時先在溝底鋪5-10厘米厚的濕沙,在濕沙上擺一層核桃種子,使核桃與核桃之間有沙子間隔。再在上面覆一層2-3厘米厚的濕沙,依次埋到距地面20-30厘米處,用濕沙將溝填平至地面,然后在其上覆上30-40厘米厚沙子,形成凸包并使覆土超過溝邊20厘米左右,在凸包邊緣挖出排水溝,以防雨水進入溝內(nèi), 在埋種子的同時,每隔1.0-1.5米以溝底到溝頂部豎一直徑10厘米粗的秸稈捆,以利通氣。注意在3月下旬至播種前,經(jīng)常檢查種子情況,如果發(fā)現(xiàn)有霉爛的種子,要及時采取措施。
2.室內(nèi)堆藏法
在室內(nèi)混沙堆藏。一般選擇陰涼,通風的房間或地下室,用磚砌成高70厘米、高1.0米的長方形槽,長度視種子多少而定。先在槽底鋪一層5厘米厚的濕沙,然后一層種子、一層濕沙隔開。堆放的厚度為50-60厘米,每隔1.0米豎一通氣草把,室內(nèi)濕度應保持5-10℃以下,相對濕度75%左右,要保持沙子的濕度,定期檢查,如發(fā)現(xiàn)沙子干時,應噴些水。
3.水浸催芽法
在春季播種前,用溫水(40℃)浸種,以后每天用常溫水換水一次,浸8天后,放入玻璃溫室、日光溫室、塑料大棚或溫床中進行催芽。催芽時將種子均勻的擺放在經(jīng)過消毒的濕鋸末中,鋸末的數(shù)量相當于種子的3-4倍,鋸末的含水量為60%左右,溫度保持26-28℃,經(jīng)6-7天,可見白色胚芽,即可播種。
4.冷浸日曬催芽法
用冷水浸種8-9天,取出后放在陽光下暴曬1-2天,凡種殼開裂的種子可直接播種,對尚未開裂的種子,挑出其中壞的或空殼的種子,再放入溫床中催芽,也可堆放在向陽的地方催芽。方法是將種子混以3-4倍的濕沙,堆放成30-40厘米厚的平堆,上面蓋以塑料薄膜,溫度過高(超過30℃)要蓋以草簾或遮陽網(wǎng),每隔一天翻動一次,待大部分種子開裂或出現(xiàn)白色胚芽時播種。
上述各種方法進行浸種時,均不能用鐵器裝水浸種,以免種仁氧化,產(chǎn)生單寧酸鐵,影響種子發(fā)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