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瓊嬌
摘 要:初中生一般來說很少能夠接觸到非常良好的英語交際環(huán)境,進行一定程度的英語語法教學不但不會成為學生的負擔,反而會為學習英語知識助力。依據良好的英語語法基礎,能夠對語言的正確性作出判斷,更容易了解英美國家的語言習慣,從而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語法;單詞
很多初中英語教學把教學重點放在了英語的聽說訓練方面,包括課堂的討論過程和實踐過程。一些英語教師把語法知識以及其他的一些基礎知識看成可有可無的部分,有些學校不進行英語語法知識的教學,語法教學甚至成為英語教學理念落后的代名詞。
一、語法教學的重要性分析
初中生一般來說很少能夠接觸到非常良好的英語交際環(huán)境,對英語語法進行教學能夠幫助學生了解和認識西方的文化。中文和英文的表達方法是有區(qū)別的,初中英語教學需要幫助學生改變中文所固有的表達方式,通過學習英語語法來幫助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傳統(tǒng),適應英語的表達方式,從而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
二、初中英語語法教學方法的探析
1.引導學生學習英語單詞的詞性。具有不同詞性的詞類在英語的句式當中也擔當著不同的語法成分,在實際的英語教學當中,教師們應該教會學生利用英語詞匯進行造句,課后閱讀語法書,可以大幅度地節(jié)約課堂授課的時間,同時也不需要再去做很多的課堂筆記,這種方式是非常值得推廣的。
2.采用多種方式來開展語法教學。由于中學生英語詞匯量有限,使得他們對英語語法的理解比較難,如果還是采用傳統(tǒng)的英語填鴨式教學,那么就會使得一些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厭惡感。所以,教師應該根據這些情況來有效地改善英語語法教學時的課堂氣氛,通過新穎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要平衡好英語聽說讀寫練習和語法學習之間的關系,只有同時掌握英語詞匯和語法,才能夠正常地進行英語口語溝通。
3.從單項的語法來入手。學生需要通過一定程度的練習,總結出其中所蘊含的規(guī)律,再利用總結出的規(guī)律來輔助進行語法知識的學習。在學習英語語法的同時,也要注重單詞量的積累,不要把學習的內容局限在教材當中。只有所學的語法和單詞越多,英語綜合應用能力也就越高。
4.把握英語教材體系。英語教師在進行英語語法教學的過程中,要做到有計劃和有目的地教學,對教材的體系能夠進行整體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應該在進行語法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搭配以口語訓練的方式來對語法進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把握,通過日常的練習向學生滲透英語的詞性相關知識,引導學生去學習和記憶英語的詞性,包括動詞和名詞的種類和英語句式的構成等,這對學生學習英語語法來說是非常有益的。
三、創(chuàng)新英語語法教學方法的注意事項
1.綜合訓練式語法學習法。傳統(tǒng)的語法教學實踐和鞏固活動大多以教師為中心,以句型和英漢例句翻譯為主要訓練手段。雖然我們仍然可以通過一些句型和漢英翻譯實例來練習語法,但總的來說,這種方法枯燥、無聊、單調、過時且無效。目前,將語法知識學習與計算機輔助教學相結合,開展技能培訓,教師必須掌握這一語法。教師應圍繞“明確的計劃”創(chuàng)設新的語境,設計語言形式的聽、說、讀、寫活動,使學生通過聽、說,熟悉、鞏固和掌握語法知識。根據上下文進行閱讀和寫作活動。第一步是以兩人活動的形式創(chuàng)建一個小對話,其中必須包含五個以上的句子來表達用現在進行時所安排的內容;第二步是依次進行四六組對話;第三步是選擇每組各一例。
2.探究任務交互式語法學習法。新課程標準提倡任務型教學模式。與一般活動相比,這里提到的任務應該更貼近現實生活和真實交流。在小組學習中,處理和使用各種信息,然后通過互動和交流。學生群體的成員相互啟發(fā)、相互學習,減少了學生的行為。據觀察,一名教師輪流準備一個語法項目課后,每組八名學生每學期。選擇兩名學生作為小學教師,以顯示他們對語法的理解,而教師作為輔助組成平臺,并將活動納入通常的形成性評價。學生當教師,課堂氣氛有一種特殊的風味,收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3.語法教學和語言教學不能融合在一起。過去,在教學語法時,教師普遍認為單句是最大的單元。學生認為語法知識是抽象的,枯燥的。他們只能機械地記憶和練習句子結構,死記硬背一些語法規(guī)則。老師們將語法知識寫在黑板上,而學生只關心下面,記筆記時,學生沒有聽老師講多少,一節(jié)課后收獲的成果很少,知道的很少。在語法教學中,我們應該將語法知識滲透到實際語言材料中,讓學生自己發(fā)現和探索語法規(guī)則,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總結和歸納。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輔導員的作用,幫助學生補充和糾正。
4.完善課堂教學。有些老師經常抱怨學生在課堂上沒有精神,課后也不積極回答問題。這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問題。在每堂課的45分鐘內,大腦的自然興奮狀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人們的思維一般分為思維、高潮、抑制和封閉。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在課前五分鐘的思維處于初始階段,此時學生的情緒尚未完全穩(wěn)定并進入學習狀態(tài);而在接下來的15分鐘內,學生的思維將處于高潮階段,靈活反思,積極思考;在最后的幾分鐘里,學生們幾乎處于封閉的階段,他們不再對學習感興趣,導致易怒。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把復雜的語法知識看成各種英語句型,這樣學生就可以模仿特定的上下文并與之交流。學生也可以從具體的例子中探索語法規(guī)則,指導他們逐步觀察、思考和應用。學生不僅提高了學習效率,而且提高了他們的實際應用能力。
綜上所述,語法學習對學生來說是抽象的,學生在學習上有一定的困難,需要廣大英語教師積極引導學生,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整體提升。
參考文獻:
[1]劉丹.巧用微課優(yōu)化高中英語語法教學[J].高考2018年21期.
[2]舒學能.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優(yōu)化[J].珠江教育論壇2012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