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孟子》全書立論的根本點是“性善論”,核心是“仁政”思想?!豆讶酥趪病饭?jié)選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體現“仁政”思想最重要的篇章。孟子針對諸侯紛爭、民不聊生的社會現實,從維護統(tǒng)治階級的根本利益出發(fā),高瞻遠矚,獨倡王道,論述了行“仁政”和“王天下”的關系,使之成為《孟子》全書的總綱。
孟子一生經文緯武,胸藏韜略,不在其位而謀“仁政”,展露出以天下為己任的博大胸懷,但在急功近利的戰(zhàn)國時代,“仁義”治國的主張根本沒有實現的社會基礎。孟子積極用世,給后世留下了一幅完美的治國藍圖。他的思想,他的主張,可以作為千古“匡世的真言”。
課文助讀
由《寡人之于國也》所想到的
1.孟子說服梁惠王了嗎?
從歷史記載上看,孟子在魏國都城大梁居住了一年多,當時,梁惠王應是將孟子作為貴客相待的,在梁惠王見孟子前后,他曾用惠施為相,進行改革,但效果不明顯。相反,魏國先后出走了吳起、孫臏、商鞅、張儀、范雎、尉繚等名士,從國家人才大量流失情況可看出,當時的魏國政治腐敗,梁惠王也是平庸昏聵的,因此,孟子雖然受到梁惠王的禮遇,但很難真正被賞識、重用。其次,梁惠王問政孟子,孟子勸他“施仁政,行王道”,排除國家功利主義,矯正時弊,對于這方面,梁惠王從各國革新的事件中清楚地知道,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會因觸犯到貴族的權益而受到激烈抵觸,年老的梁惠王即使是心有余,也力不足,所以他不敢貿然推行孟子的主張。第三,梁惠王去世,孟子對新君襄王印象不好,“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孟子見過襄王后認為這位魏襄王沒有國君應有的威嚴,缺乏威嚴沉著的人君氣度。面對這樣一位國君,孟子雖然以淺顯明白的語言向他宣講仁政愛民的思想,但最終也是未見結果,不久,孟子就離開了魏國。
2.孟子思想為什么不被采用?
孟子的“仁政”思想總的指導原則,就是以人為本的思想;構建和諧社會思想;同時也由“愛人”發(fā)展到珍惜一切資源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思想;合理的科學發(fā)展觀思想;強調物質需要是人們的第一需要,明確精神文明建設的必要性。尤其值得重視的是孟子提出了“責任政府”的理念,出現問題了政府不能推卸責任。關于他的哲學理論,就本課而言,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他的樸素的辯證法和唯物主義思想。先使人民“無饑”,再“謹癢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以聯系的觀點和發(fā)展的觀點來處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問題;以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方法來認識“五十步笑百步”的道理,認識梁惠王的統(tǒng)治性質。所有這些都是極具典型意義的哲學思想。
孟子在兩千多年以前就提出了這些具有現代意識的政治觀念,真是難能可貴。孟子所提倡的這些養(yǎng)民教民政策,反映了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fā)展需求,即使到現在也具有進步意義。但在孟子所處的年代,是諸侯爭霸、戰(zhàn)爭頻繁、濫殺無辜、弱肉強食的社會,統(tǒng)治者的暴政帶來的是哀鴻遍野、民不聊生的現實。這從孟子的其他文章中可以看到的“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也”“兇年饑歲,君之民,老弱轉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者,幾千人矣”“爭地以戰(zhàn),殺人盈野;爭城以戰(zhàn),殺人盈城: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在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下,國君的生活狀態(tài)都這樣嚴峻,他們何暇顧及普通百姓的死活?所有這些思想,在情理上雖然是如此恰當和具有操作性,但對征戰(zhàn)中的諸侯們來說,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如果說陶淵明的世外桃源真的存在的話,可能關鍵在于“世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絕境”生存環(huán)境吧!
3.孟子的“理想國”和孔子的“理想國”有什么異同之處?
孔子沒有明確說出要實現怎樣的社會,他只認為當今是亂世,從“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可以看出來,直到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才給自己的老師勾畫出了一幅美好的生活藍圖,這從“夫子喟然嘆”可以感知到。這是一個自由、輕松、平和得沒有一點生存壓力的社會!是一種純粹的理想社會。而孟子的“理想國”卻是具體可感、有路可走的,分別從政治、經濟、教育方面闡述,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具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特征,而不是孔子的“大同社會”。孟子的理想是孔子理想的過程和途徑,也是理論補充和完善;孔子的理想是孟子思想的終極目標!
拓展閱讀
孟子的思想及影響
孟子的思想
一、民本說
孟子指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彼J為政府要保障人民的利益, 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決條件。因此,天命在于民心而不在于君主,若君主無道,人民便可推翻他;但若君主有道,人民便應謹守崗位。
二、法先王
孟子主張行仁政,必須效法先王(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的王道統(tǒng)治政治,這樣便能把仁政施行于天下。
三、仁政與王道
孟子主張施行仁政,必須先有仁心,然后方能推行仁政。孟子認為“人有不忍之心”,乃有“不忍人之政”,仁政,是統(tǒng)一天下者必須具備的條件。而仁政的具體表現,就是使百姓安樂的王道,要實行王道,又要“尊賢使能”。
四、德治觀念
孔子論“仁”,是自覺的道德;孟子的“仁”,則兼具教化的功能。君主應培養(yǎng)出德性,這是施行仁政的條件,故主張“有德者執(zhí)政”。
五、反對霸政
孟子提倡以德服人的仁政,反對武力服人的霸政,目的在減輕民生痛苦,緩和社會矛盾,故孟子主張“王道政治”,反對霸力服人。
六、恢復井田制度
孟子認為理想的經濟制度是“井田制度”。“井田制度”,即土地為國家公有,國家授田人民耕種,但人民亦要助耕公田,當作納稅,因此,農民便有“恒產”(恒常固定的田產),國家自會安定。
孟子學說對后世的影響
一、啟發(fā)宋明理學
孟子提出“內圣之學”,指出人的天性是善良,號召每個人擴充善性,壓抑物欲之性,自身反省。這種內省的修養(yǎng)方法,成為后世儒家思想的主流。程顥、程頤、陸九淵、王陽明等宋明理學家,都繼承了孟子這方面的學說。
二、促成“道統(tǒng)”觀念
孟子時,把堯、舜、禹、文王、武王、周公、孔子等,視為儒家的“道統(tǒng)”(一脈相承的知識系統(tǒng))。從此,儒家的道統(tǒng)觀念與儒家思想之間,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
三、民本思想的影響
孟子的民本思想、行仁政的主張都以民心向背為標準。這套理論成為中國傳統(tǒng)政治理論的創(chuàng)見,雖然此說缺乏現代的民主精神,卻成為傳統(tǒng)制度中抑制君權的合理性淵源。孟子“為民制產”的主張更成為歷代經濟制度的最高理想。
同步訓練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p>
1.下列選項中“數”字讀音與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 )
①數罟不入洿池 ②數口之家 ③范增數目項王 ④媒人去數日 ⑤識盈虛之有數
A.①② B.②③
C.④⑤ D.②④
2.選出加點字意義相同的一項( )
A.谷不可勝食也/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
B.勿奪其時/奪項王天下者
C.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非常之謀難于猝發(fā)
D.非我也,兵也/行軍用兵之道
3.“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用什么修辭手法說明了什么道理?
——————————————————————————
4.第一段和第二段中,孟子分別提出了發(fā)展生產的哪三條措施?
——————————————————————————
5.據文意,在孟子看來,行王道必須具備哪兩個條件?
——————————————————————————
(參考答案見下期2、7版中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