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維干
改革開放40年,中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生活在新疆的哈薩克族牧民也同樣發(fā)生了前所未有的巨變。天山電影制片廠拍攝的影片《遠去的牧歌》,真實地反映了哈薩克族牧民40年變遷,熱情謳歌改革開放40年的成果。作為編劇,我由衷地敬佩這部電影的策劃和編導等主創(chuàng)人員的智慧。
《遠去的牧歌》故事編寫得很巧,它用1980年代、1990年代、2000年代、2010年代的冬、春、夏、秋四次大規(guī)模的牧民轉場,表現(xiàn)了時代的進步和牧民生活的變遷。哈薩克族牧民世代轉場游牧,逐水草而居,“轉場”是他們最有代表性的游牧行動。故事從1980年代中期一個冬天的轉場開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雪來臨,隊長胡瑪爾組織牧民轉場,胡瑪爾指派經(jīng)驗豐富的哈山去通知在后山放養(yǎng)駱駝的杰恩斯,讓他趕緊轉移。這一去,哈山就再也沒有回來,哈山的妻子哈迪夏怨恨胡瑪爾當時的決定。在1990年代那個春天的轉場過程中,牧民們趕著上萬頭牲畜,翻越雅瑪圖達坂,胡瑪爾的獨子阿扎提為幫助哈迪夏的長子巴彥,墜崖身亡。愧疚之中的哈迪夏,從此不再埋怨胡瑪爾。影片的故事集中在胡瑪爾、哈迪夏兩個家庭中展開,40年風風雨雨,他們之間既有恩怨,也有相依相伴。
影片精心設計了在風雪交加的轉場途中,胡瑪爾的兒媳產(chǎn)下女兒博蘭古麗,這個小生命不僅給胡瑪爾家庭帶來了生機和希望,也別有匠心地貫穿始終。2000年代那個夏天的轉場,博蘭古麗考上了大學,和哈迪夏的長孫里亞斯相愛。到了2010年代那個秋天的轉場,博蘭古麗成了大學生村官,跟里亞斯結婚,生了孩子,在政府的支持下,興建了生活設施齊備嶄新的牧民新村,帶領牧民們告別多年的游牧生活,“轉場”到新的定居點。
影片的人物設計和故事結構突出一個“巧”字,短短的 90 分鐘電影里,40年,4 次轉場,兩個家族,三代人,鉤織出一幅哈薩克族牧民40年發(fā)展變遷宏偉的時代畫卷。影片沒有直白地說出“改革開放”這幾個字,也沒有一處出現(xiàn)此類的標語和口號,卻通過精巧設計的劇情和人物,以及時代進步在生活中表現(xiàn)的細節(jié),把改革開放40年的發(fā)展變化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藝術化”地歌頌了改革開放,這是編導和主創(chuàng)人員的高明之處。
影片的“巧”還表現(xiàn)在它對傳統(tǒng)文化和現(xiàn)代文化的把握上,它沒有用新與舊、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這樣的概念去褒貶哪一種文化,而是去“展示”它們不同的魅力,即使對羊皮別克這個滿腦子“生意”和“發(fā)財”的商人,雖然胡瑪爾對他不滿,甚至要趕他走,但影片本身沒有褒貶他的對錯,畢竟羊皮別克代表著市場經(jīng)濟在草原上的滲透和發(fā)展,給牧民們帶來了經(jīng)濟上的實惠。
這是一部很“純”的民族題材電影,純粹、純真、純樸,民族特色非常濃郁。四次牧民大規(guī)模的轉場,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哈薩克族牧民特有的“游牧文化”,每一次轉場,因為時代和季節(jié)的不同,都各有特色。在每次轉場過程中,影片非常巧妙地展示了哈薩克族民族風俗、風情,以及他們的特有的生活方式,讓觀眾更親近地了解這個民族的文化。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發(fā)展,以及“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等一系列保護草原政策的實施,牧民選擇“定居”生活方式的越來越多,而沿用傳統(tǒng)方式轉場的家庭在逐漸減少。這部影片用了大量的篇幅,真實地拍下了牧民四季轉場的畫面,為哈薩克族“游牧文化”留下了非常珍貴的影像資料“記錄”,這個搶救民族文化的意義,價值更大。
影片的“純”還表現(xiàn)在演員都選用純粹的哈薩克族,而且都不是職業(yè)演員。扮演胡瑪爾的海拉提,是一位民族語譯制配音演員,曾參演過《會唱歌的土豆》、《帶上我的冬不拉》等影視作品。扮演哈迪夏的馬爾江,是文工團的一位主持人,曾參演過電影《美麗家園》、《永生羊》等影視作品。其他演員基本上都是第一次參加電影表演,且從事與影視無關的工作。但是,他們熟悉哈薩克族牧民生活,本色出演,演得很認真、很投入,特別是海拉提把胡瑪爾扮演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中年時當隊長帶領大家戰(zhàn)勝風雪的果敢剛毅,老年時對草原的依戀,都把握得比較到位,臉上的皺紋寫滿了滄桑,仿佛都能讀出鐫刻在皺紋上的文字。
民族題材的電影,也有不少采用“記錄”的風格,記載代表本民族文化特征的某一個“文化遺產(chǎn)”,但有些電影過于沉迷“記錄”的特性,而忽略了電影“故事”的本性,作為用影像記載和傳承民族文化的一種有益方式,是值得肯定的,也是有價值的,但作為要走向市場的電影,過于沉迷于記錄而忽略了故事,很難吸引當代觀眾?!哆h去的牧歌》是在故事中記錄,在故事中展示民族風俗和民族風情,這種“記錄”是為電影的“好看”增色的,相信會為觀眾所接受和喜歡。
影片的另一個突出的特點是“美”,人與自然,人與動物,拍得都很唯美,也很感人。影片的開頭,暴風雪肆虐,胡瑪爾帶領牧民們轉場,上萬只駱駝、羊、馬等牲畜,在風雪中艱難前行,場面之大,令人震憾。雅瑪圖達坂怪石嶙峋、陡峭驚險,春夏牧場一往無際大草原的秀美,秋季轉場時現(xiàn)代化的運輸車隊塵土飛揚,青年男女在草原上策馬奔馳的剪影,兩位老人手牽手走進落日的意境……都給人以美的享受。
影片中的動物很多,牛、羊、馬、駱駝都與牧民同遷徙、共命運,而最有靈性的是胡瑪爾的那只鷹。這只鷹一直跟隨胡瑪爾,可以說它與胡瑪爾相依為命,胡瑪爾給它做了一個可愛的頭套,平時蓋住它的眼睛,喂食、放飛的時候摘下來,影片中不少近景、特寫、仰拍這只鷹的鏡頭,或以這只鷹的視覺俯瞰大地,都特別有意境而又有寓意。影片的結尾,牧民們進城定居,鷹也失去了“游牧”的生存依托,胡瑪爾試圖用饑餓的方法,讓鷹去尋食,逼鷹離開,去尋找屬于它的世界,鷹卻依戀主人,不愿飛離。
還有那窩小燕子的鏡頭,真是神來之筆。春天轉場那段戲,胡瑪爾要組織牧民轉到夏季牧場,胡瑪爾遲遲不見哈迪夏一家拆氈房。原來哈迪夏家的氈房上有一窩張著小嘴、嗷嗷待哺的小燕子,哈迪夏發(fā)愁,不知道怎么辦。胡瑪爾當機立斷,用刀把燕窩從氈房上輕輕割下,小心翼翼地安放在路邊的拴馬樁上。轉場時,大家依依不舍地看著這窩小燕子,特別是少年博蘭古麗眼含淚水,回眸微笑,讓人感動得禁不住流淚。這部電影,也是人與自然、人與動物,包括人與人和諧相處的生動贊歌。
為了精心打造這部哈薩克族史詩般的電影,天山電影制片廠組織精兵強將,精心拍攝,精心制作,精心修改,使這部民族電影看起來特別講究。攝制組用了兩年的時間,先后拍攝了冬、春、夏、秋四季轉場,以及不同季節(jié)的美麗景色,畫面美如油畫,又非常有地域特色。冬季轉場那場戲,攝制組調用了十一個村的兩萬多頭牛、羊、馬和駱駝,六臺攝影機和兩架搖控飛機同時在風雪中實景拍攝,完成了十分震憾、令人叫絕的雪災和轉場的宏大場面,聽說一場戲拍下來,凍死了幾十頭牲畜,這種對藝術的認真和追求,是值得稱贊的。隨后,攝制組又用八個月的時間進行后期制作,加上修改調整的時間,這部影片從創(chuàng)作到拍攝花費了三四年時間,這在當下急功近利、浮躁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下,真是非常難能可貴!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樣精心打磨的優(yōu)秀電影,在改革開放40 周年之際投入市場,與廣大觀眾見面,無疑是天山電影制片廠和民族電影人對改革開放40 周年最好的獻禮,相信它以精深的思想和精湛的藝術呈現(xiàn),以及精良的制作,一定能夠載入中國民族電影和中國電影的史冊,也相信一定會受到全國和世界各民族觀眾的歡迎和好評,我們期待這部電影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