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研環(huán)
“一開學,就收到一位家長的短信:‘今天**去參加課外班了,沒有完成你的作業(yè)。完全沒有解釋、道歉的意思,就是告知。我當時心里特別不高興,卻又不知該怎么回復……”
“研究生畢業(yè)后面對一群小學生,我真沒想到會手忙腳亂,每天早早到校,從書包怎么放到水杯怎么放,從上課紀律到課間排隊,還要處理雞毛蒜皮的小事,這些比備課花費的精力還要多……”
新入職的幾位青年教師邊吃午餐邊訴說自己的煩惱,而有經驗的教師則時不時送上自己的“小妙招”——這是學校青年教師隊伍建設項目之一“晌午時光”的活動情景。
從剛剛走出校門到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面對來自學校、社會、家長、學生多方面的壓力,青年教師難免會感到困惑、迷茫。他們大多是90后獨生子女,其道德觀念、工作態(tài)度、處事風格都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征,面對一群自我意識發(fā)展水平低、尚缺乏是非辨別能力的小學生,青年教師缺乏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等問題逐漸暴露。為了解決青年教師遇到的困惑,我們設計了“晌午時光”活動?!吧挝鐣r光”每月舉辦一次,利用午餐時間開展活動,現在已經成為學校青年教師解決成長困惑、分享成長快樂、為學校建言獻策的平臺。
1.筑牢精神支柱
黨的十八大報告特別指出,要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專家講座、政治學習、以賽促教等方式雖能幫助青年教師快速成長,但或限于業(yè)務上的傳幫帶,或重于道德和知識的說教,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晌午時光”恰好與其互補,形成非正式學習共同體。通過“晌午時光”可以及時了解青年教師思想動態(tài)和工作情緒,同時,將學校政策方針和精神有效地傳遞到青年教師群體中。“晌午時光”內容上把思想教育與解決教師實際問題相結合,達到以情教人的目的;形式上注重滲透性教育,使思想教育取得了潤物無聲的效果。
2.強調共享學習
“晌午時光”注重傾聽、對話,搭建成員間雙向、多方的交流平臺,避免了枯燥的一對一談話式學習。在這一模式下,黨員、非黨員、行政人員、一線教師都成為了普通學習者,可以平等地表達意見,實現有效溝通,而成員間差異化的學科知識、技能和風格等,又使大家都能獲其所需。他們從工作實際和發(fā)展需求出發(fā),自主選擇談話議題,可暢談體會,可與伙伴們傾訴,在潛移默化中學會了諸多工作藝術,提升了專業(yè)能力和職業(yè)認同感。
3.創(chuàng)新項目化管理
“晌午時光”利用青年教師思維活躍、善于創(chuàng)新的優(yōu)勢,采取項目管理的方式,由青年教師自己組織實施。項目負責人需要統(tǒng)籌組織開展活動,包括人員分工、召集、事項安排等,并要針對實踐中產生的新問題不斷溝通,制訂下一步行動策略。這一過程不僅鍛煉了青年教師的策劃和實踐能力,而且強化了他們的擔當意識,提升了他們的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