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洪濤
摘要:新課程教學標準中明確提出:在歷史教學過程中,積極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符合學生的求知欲和心理認知的特點。在課堂上合理運用教學情境,可以大大提升課堂的趣味性,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教學內容,進而提高學習效率,達到歷史教學的目的最大化。本文通過研究如何在歷史教學過程中合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希望給大家一定的啟發(fā)。
關鍵詞:情境教學;初中歷史;教學過程
現(xiàn)如今一堂歷史課的時間十分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合理劃分課堂時間,成為了一堂課是否成功的標準之一。要想將一堂課的時間充分應用,就必須在短時間內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至課堂。而采用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法就正好契合這一目的,學生通過課前的教學情境,所學內容有一個大概的輪廓,教師在之后的課堂進程中不斷對輪廓進行填補、修正,同時學生在真正融入課堂環(huán)境后,將會有極高的學習熱情,學習效率大大提升,最后實現(xiàn)良性循環(huán)。
一、情境教學法的優(yōu)勢分析
(一)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
傳統(tǒng)教學模式全靠教師的“一張嘴,一雙手”,歷史教師往往將課本上的知識原封不動的通過口述、板書教授給學生,而初中生有正處于思維發(fā)散、注意力不強的年齡階段,這就導致了初中生往往對歷史這門學科學習興趣低下,給它扣上“枯燥、古板”的帽子,長此以往,初中生的歷史成績十分差強人意。倘若教師采用情境教學模式進行課堂教學,在課堂前就將本堂課所要講述的內容貫穿進一個新鮮、生動的情境之中,學生不自覺中融入學習氛圍,跟上課堂節(jié)奏,不僅減少了教師教學負擔,更將歷史知識點與學生感興趣的點相結合,更容易被學生都接受,讓學生發(fā)自內心的喜歡上歷史、愛上歷史。在快樂中進行歷史學習,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
(二)豐富課堂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由于歷史學科的自身屬性的限制,一堂好的歷史必然是客觀的、真實的,這也就避免不了歷史課堂內容離不開教材內容,教學資源相對單一,所以在歷史教學課堂里如何豐富教學內容,統(tǒng)籌安排教學進度,是所有歷史老師值得思考的問題之一,教師在進行歷史教學時,除了重點難點的知識點網的構建,更需要將學生所感興趣的點融入其中,而教師無法更改課本資源內容,就只能創(chuàng)新教學情境,將教學情境與當前熱點結合,創(chuàng)造出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情境教學的過程中自主探究學習。教師的身份在這種情況下也由原來知識內容的“傳授者”變?yōu)闅v史情境的“創(chuàng)設者”,學生也由原來的“被動者”變成“主動者”,掙脫了原有教學模式的桎梏,讓學生在新型課堂中有更良好的發(fā)展。
(三)幫助學生記憶,提高學習效率
在我們以往的固有認知中,歷史無非就是需要學生死記硬背,沒有真正理解歷史事件背后所發(fā)生的含義,只要可以將書上教師所畫的重難點全部背下來,考試就可以過關,而學生在這種看似高分的情況下實則缺少本該通過歷史課程中學習到的人文素養(yǎng)。況且僅僅通過死記硬背這種學習方式效率十分低下,本末倒置,最后得不償失。而情境創(chuàng)設可以深化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學生通過情景學習,可以理解教材背后的真正含義,而理解過后不但方便了學生記憶相關問題內容,還是學生的思維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得到提升??芍^是一舉多得。
二、情境教學法的具體實施
(一)利用合理資源進行情境教學創(chuàng)設
要想創(chuàng)設出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正確的教學資源是必不可少的,教師應該在尋找教學資源時,注意教學資源的真實性、現(xiàn)實性,符合課本教材內容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給學生樹立一個正確三觀,同時也要注意探究初中生年齡階段的心理特點,找尋他們所感興趣的內容,只有這樣,才會有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授《抗日戰(zhàn)爭》這一課時,教師不妨尋找《亮劍》的相關影視資料,給學生播放一小段視頻文件,調動起學生的愛國熱情,營造出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抓住在視屏內容上,沉浸課堂氛圍中,便于教師開展接下來教材內容的講解與概括。
(二)利用新型教學方法進行情境教學
眾所周知,當今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多媒體在教學領域的占據(jù)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教師不妨利用高新技術進行教學,多媒體及聲音、圖像、動畫、光線于一體,通過創(chuàng)設多媒體情境教學能夠將學生難以理解的與和生活內容距離較大的歷史知識形象的展現(xiàn)出來,將復雜而又抽象的概念簡單明了化,降低知識學習難度,提高教學質量。更符合初中生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習能力,讓他們對教材所授內容有一個更加明了的認知,對教材內容有更清晰的梳理。例如在學習《燦爛的青銅文化》這一課時,教師無法在課堂上展示一個真實的青銅器材,就可以在多媒體上展示相關青銅器材的圖片,學生對青銅文化就會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而不是僅僅局限于課本上的難懂的白紙黑字。這樣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視為一個教學良方。
(三)利用課外活動進行情境教學
歷史與現(xiàn)實生活息息相關,我們所學的知識最后都要應用到實踐上,所以教師不妨也應將課堂上的歷史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結合起來,開展相關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在生活中感悟、理解歷史,讓學生了解到歷史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例如教師在講述《中華民族的勝利》這一課時,不妨帶學生參觀相關的革命歷史紀念館或者相關的歷史遺跡,學生在這種親身游覽的過程中身臨其境,真正感悟到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來之不易,同時也將對本課時的相關內容有更加深刻的記憶。課外活動的情境創(chuàng)設對教師課堂教材內容的講解有一個拓展和延伸,而教師課堂所講述的內容也反過來促進學生對課外活動情境的理解與感悟,二者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由此可見,創(chuàng)設相關的課外活動教學情境是百利少害的。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合理利用好情境教學帶,對初中歷史教學中非常有利,因為它不但可以增加學生歷史學習的興趣,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歷史文化水平,培養(yǎng)歷史人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趙欣麗.情境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國校外 教育,2015,17:111.?[2]高希娟.初中歷史情境教學的嘗試[J].學周刊(C版),201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