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美國國會辯論中關(guān)于氣候變化話語建構(gòu)

2019-04-18 02:59:10黃曉琴
關(guān)鍵詞:美國國會主題詞辯論

黃曉琴

?

美國國會辯論中關(guān)于氣候變化話語建構(gòu)

黃曉琴

(浙江傳媒學(xué)院 國際文化傳播學(xué)院)

氣候變化問題已然成為一個全球議題,牽涉到政治、經(jīng)濟、社會各方面。美國歷屆政府應(yīng)對政策多變,每一個政策的出臺都是各方博弈的結(jié)果。美國國會在氣候變化問題的辯論一直持續(xù)不斷,制約了政府的決策。本研究收集了美國國會2001-2017年關(guān)于氣候變化的辯論轉(zhuǎn)寫文本,從話語分析的視角,運用語料庫的研究方法,通過對主題詞和檢索行的分析,探討美國國會關(guān)于氣候變化問題的言語行為和話語實踐,剖析爭議焦點和話語策略,解讀其政策搖擺背后的深層次原因。

話語研究;語料庫;美國國會;氣候變化

一、引言

氣候變化問題已經(jīng)正在悄然地影響各國人民的生活,讓我們付出了代價。如何采取可承受、可實施的辦法來緩減氣候變化帶來的壓力,使各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更加有利于生態(tài)、更可持續(xù)性,這是各國政府及相關(guān)團體應(yīng)積極思考并為之付出努力的當務(wù)之急。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委員會就組織數(shù)百位科學(xué)家對氣候變化問題進行長期的觀測、調(diào)查、實驗和分析,逐步認定并強調(diào)了人類活動對地球氣候變化產(chǎn)生的影響。

話語關(guān)乎于語言和實踐,產(chǎn)生于社會團體與復(fù)雜社會結(jié)構(gòu)的互動之中(Hall,2005;郭松,2011),是“語言在社會生活中各種場合的運用”(田海龍,2016)。話語生成離不開語境,只有了解背后的規(guī)則,話語才有意義(Fairclough & Wodak,1997)。話語研究“只有對具體文本進行分析才能更清楚地認識社會實踐的本質(zhì)”(田海龍,2008)。本研究基于美國國會辯論文本,運用語料庫手段分析話語實踐的社會意義,有助于了解美國關(guān)于氣候變化決策的過程及社會因素。以話語為視角考察美國國會關(guān)于氣候變化的辯論言語行為,剖析話語建構(gòu)的實質(zhì)和策略,探討美國關(guān)于氣候變化的決策背景及深層次的原因。

二、辯論文本的語料庫分析

語料庫研究方法有助于彌補單憑直覺推斷的缺陷,為人們提供了自下而上的話語研究方法。詞頻、主題詞、搭配、詞叢、型式等語料庫提供的文本信息為分析話語的呈現(xiàn)提供了可靠的依據(jù)(錢毓芳,2010)。通過語料庫可以觀察到不斷重復(fù)的語言,從中辨別隱含的意義,更清晰地識別和描述語篇(Huston,2002)。語料庫分析能夠使語篇中所蘊藏的意圖更加了然,揭示研究者預(yù)料之外的事實和想法。把語料庫技術(shù)運用到批判話語的分析中不僅能使定性和定量研究完美結(jié)合,而且語料庫語言學(xué)和批判話語分析的互動研究能夠讓研究者更容易找到突破點,進行良性互動,研究結(jié)果更加真實可信(Baker,2004;錢毓芳,2010)。因此,運用語料庫手段,結(jié)合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能夠為話語研究提供更全面的視角(Qian,2010;Reusswig et al.,2009),極大地豐富了目前的熱點——能源話語研究的廣度和深度(趙秀鳳,2018)。

1 數(shù)據(jù)搜集及趨勢分析

為了進一步了解美國政府如何應(yīng)對氣候變化以及氣候變化對國家的經(jīng)濟、外交、國防等決策的影響,分析美國低碳經(jīng)濟發(fā)展的歷史沿革,我們在美國國會網(wǎng)站(https://www.state.gov)搜集了從2001-2017年間眾參兩院關(guān)于氣候變化的辯論,并建成了“美國國會辯論語料庫”(簡稱ACDC),共548 748個字符。通過詞頻、主題詞、搭配、詞叢等語料庫分析方法對辯論文本進行深入解讀,剖析影響美國政府出臺應(yīng)對全球氣候變暖政策的因素,探討辯論的焦點與協(xié)議的達成情況,分析說話人的態(tài)度和真實意圖等。

美國國會是立法的審議機構(gòu),立法必須經(jīng)過充分的辯論。美國國會辯論職能規(guī)范,過程完整。美國國會關(guān)于氣候變化的辯論在20世紀初期較為平穩(wěn),每年只舉行一兩次專題商議和辯論,但是在2005年之后逐漸有增加的勢頭,在2008和2009年國會兩院多次舉行專題辯論商議有關(guān)決策。

本世紀初美國政府認為減排會造成就業(yè)機會的減少,有可能給中國、印度等發(fā)展中國家提供更有利的機會。特別是《京都協(xié)議書》給予中國和印度的減排豁免權(quán)更加引起了美國的不滿,布什政府因而退出了該協(xié)議。但是隨后奧巴馬政府采取了更為積極的態(tài)度,敦促國會通過氣候變化立法來保障具體的實施,積極描繪全球合作的宏偉愿景。而美國2005年制定的《能源政策法》一方面確立了美國制定和調(diào)整國內(nèi)氣候變化與能源政策的法律基礎(chǔ),為氣候變化政策出臺提供法律依據(jù);另一方面也部署了以氣候為主旨的,針對發(fā)展中同家開展氣候外交的總體方略。在應(yīng)對氣候變化的國際談判中,美國就氣候變化、能源和國際貿(mào)易等問題向發(fā)展中國家施壓。

圖1 美國國會2001-2017年關(guān)于氣候變化的辯論趨勢圖

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開的聯(lián)合國氣候大會對氣候變化的走向產(chǎn)生了決定性的影響,被喻為“拯救人類的最后一次機會”。從某種意義上說,哥本哈根會議被視為全人類聯(lián)合遏制全球變暖行動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努力。各國政府、非政府組織、學(xué)者、媒體和民眾都非常關(guān)注本次世界氣候大會,會議的議題一直是各大國際外交場合的重點議題。在此次會議之前國會進行了充分辯論,基本認同白宮的觀點,但是始終沒有通過對氣候變化的立法。2013年6月25日發(fā)布的《總統(tǒng)氣候行動計劃》通過行政手段執(zhí)行,無需國會批準,使得實施效率和執(zhí)行力得到了顯著的提升。這意味著美國政府“氣候沉默”時代的歷史性終結(jié),為美國氣候政策走向主動奠定了良好的開端。該計劃明確了三個政府的工作重心,即減少碳污染,為應(yīng)對氣候變化的影響作好準備,倡導(dǎo)國際合作應(yīng)對氣候變化問題。美國從小布什政府的消極參與應(yīng)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保守執(zhí)行應(yīng)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轉(zhuǎn)為積極參與并主導(dǎo)國際合作,積極開展應(yīng)對氣候變化的行動。2015 年 12 月 12 日的巴黎氣候變化大會最終審議通過了《巴黎協(xié)定》,開啟了全球合作共同開展氣候治理的新紀元,為未來低碳經(jīng)濟的發(fā)展前景提供了總體框架。特朗普上臺之后一直推崇美國優(yōu)先的策略,認為氣候變化是第三世界國家綁架美國的一種策略,執(zhí)政的第一天就廢除了奧巴馬政府的《氣候行動計劃》,并大刀闊斧地進行氣候立法改革。他這種利益優(yōu)先的商人思維得到了很多國會議員的追捧和支持,議會關(guān)于氣候辯論的頻率處于下降趨勢。

2 主題詞分析

Scott(2014)認為,主題詞包括三種類型:專有名詞、主題詞與語法詞匯。通過分析主題詞及其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或者解析主題詞和搭配詞之間的搭配網(wǎng)絡(luò),可以分析話語的主題特征,厘清話語主體間的關(guān)系,從而進一步追尋話語的意蘊,挖掘主體特征(錢毓芳,2010)。作為語料庫語言學(xué)的核心要素,索引分析可以通過提供問詢詞在語料庫中的詞頻信息展示該詞的上下文信息,也可以通過觀察出現(xiàn)在檢索詞(query word)周圍的共現(xiàn)詞考察高頻詞的類型,分析詞匯的語法框架與修飾語。索引分析還可以延伸到對話語語義偏向的研究,有助于研究者捕捉搭配詞的語義內(nèi)涵,觀察到詞語的意義是如何根據(jù)社會情境而延宕。本研究中主要關(guān)注主題詞及其搭配情況,并就主題詞進行索引分析,找出美國國會關(guān)于氣候變化主題辯論的話語特征及背后的社會原因。將English gigaword(Graff & Cieri,2003)作為參考語料庫,使用WordSmiths 6(Scott,2014)提取語料庫中前50個主題詞作為分析對象。

表1 ACDC語料庫前50個主題詞

通過檢索發(fā)現(xiàn)change這個詞基本都是和climate搭配,一共有428條檢索條,都是圍繞氣候變化展開辯論。science,scientists,scientific,carbon,emission,global warming均在ACDC語料庫的前50個主題詞中,說明議員們比較注意引用科學(xué)的分析和論斷作為辯論的依據(jù)??茖W(xué)家們廣泛認為,人類活動也改變了大氣的化學(xué)成分,如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亞氮分別比工業(yè)革命前增加了30%,145%和15%。大約從2000年開始美國環(huán)保運動將活動擴大到全世界,試圖限制溫室氣體排放,認為這種含碳氣體是導(dǎo)致全球氣候變化的元兇(韋愛德,2014)。全球氣候變化會對農(nóng)業(yè)、林業(yè)、水資源和沿海地區(qū)造成較大影響,給人類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適應(yīng)氣候變化會花費人類巨額的代價,這已為世界絕大多數(shù)國家所接受(鄭新奇、姚慧、王筱明,2005)??刂贫趸嫉呐欧攀菧p少溫室效應(yīng)的關(guān)鍵,如何實現(xiàn)減排是問題的實質(zhì)。因此,無論是《京都議定書》還是哥本哈根的《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一直是核心內(nèi)容。前 50個主題詞包含與科學(xué)相關(guān)的詞匯也充分說明美國國會辯論的特點和風格非常務(wù)實,注重科學(xué)性和理論性。但是據(jù)我們觀察,這種辯論中的科學(xué)話語大多發(fā)生在布什政府時期,奧巴馬政府時期國會辯論的重點在于如何發(fā)展低碳經(jīng)濟,2017年4月的辯論就非常強烈地表達了這種意愿。

(1)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is no longer debating the science of climate change, and there should be no further debate in the halls of Congress. Instead we must agree how the United States—as par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will take all steps necessary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to preserve our environment and way of life for future generations.

國際社會不再對氣候變化的科學(xué)進行辯論,國會大廳也不應(yīng)再進行辯論。相反我們必須就美國作為國際社會的一部分如何采取一切必要步驟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為子孫后代保護我們的環(huán)境和生活方式達成一致。

從前50個主題詞的分類可以看出辯論語體和普通話語語體的不同之處。人稱代詞相對較多,而且大多是第一和第二人稱,這說明在辯論過程中發(fā)言者比較強調(diào)自己的身份,闡述自己的觀點。美國國會辯論雖說是辯論,其實重在論而不是辯,沒有普通辯論的針鋒相對,主要還是議員闡述各自的觀點,發(fā)言更像是演講,比較強調(diào)自我陳述。因此,主題詞中we,my,this,you這些代詞高居榜首,語法詞匯is,am,are具有現(xiàn)場感和既視感。

在第51至100的主題詞中IPCC,economy,jobs,Obama,Paris,Kyoto具有代表意義。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位于第66位,說明這個機構(gòu)深受認可和信任。IPCC成立于1988年,是評估與氣候變化相關(guān)科學(xué)的國際機構(gòu)。它是由世界氣象組織和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規(guī)劃署共同建立,旨在為各國決策者定期提供針對氣候變化的科學(xué)基礎(chǔ),幫助決策者作出風險評估,提供可選方案。IPCC的成立“開啟了氣候變化問題的科學(xué)評估議程,標志著氣候變化作為一個國際問題開始登上世界政治舞臺”(馬建英,2010)。Obama位于語料庫主題詞的第85位,這也是語料庫涉及的三屆總統(tǒng)中唯一一位上榜的總統(tǒng)。前500個主題詞中找不到布什和特朗普的名字。在奧巴馬執(zhí)政期間美國政府推進巖油氣革命,改進國內(nèi)能源架構(gòu),提倡綠色型氣候政策,努力致力于減排以降低溫室效應(yīng)。奧巴馬政府先后頒布了《清潔安全能源法案》、《氣候行動計劃》和《清潔電力計劃》等氣候立法文件(馮帥,2018),但在國會受到的阻力最大。而特朗普上臺后采取了截然相反的氣候政策,并公然退出了《巴黎協(xié)定》,在國際上引起巨大的反響。但是在議會的辯論中我們并沒有看到不同的聲音,顯然是得到議員們的大力支持。特朗普的美國優(yōu)先政策首先在氣候變化政策修訂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

3 索引分析

本研究通過對climate change和impacts兩個主題詞進行檢索后發(fā)現(xiàn)辯論中主要談及氣候變化的后果、影響、沖擊、風險、危險、需求、挑戰(zhàn)等。我們看到檢索詞的前三個詞有highlights the consequences,block action on,the threat of,the threat of,this existential crisis of,the predictive pattern of,responsible for,meet the demands of,the enormous challenge of,the ruinous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可見歷年來關(guān)于氣候變化的辯論總是在探討風險和挑戰(zhàn),商議后果和影響。

圖2 ACDC中climate change檢索行

從檢索行可以發(fā)現(xiàn)climate change這個詞匯在2008年之前出現(xiàn)的頻率并不高。新世紀開始初期布什總統(tǒng)退出《京都協(xié)議書》,拒絕遵守大氣排放的規(guī)約。之后的幾年議員們對氣候變化和應(yīng)對方式總體上是消極的,總是尋找借口,試圖說服他人,美國不應(yīng)該為全球的氣候變化埋單。比如,2004年2月3日的辯論的第一段就拋出幾個修辭問句,之后提出很多理由說明影響氣候變化的因素有很多,大氣排放只不過是一個方面,這顯然是在為逃避減排尋找借口。

(2)I would like to spend just a couple of minutes discussing facts about the potential for climate change. Is there such a thing as climate change? Is the earth warming?

我只想花幾分鐘討論氣候變化的可能性。氣候變化真的存在嗎?地球變暖了嗎?

但是在2008年之后布什政府對待氣候變化的態(tài)度開始引發(fā)美國國內(nèi)的關(guān)注,美國國會針對該議題的辯論開始增多,大家開始思考美國在全球變暖中的責任和擔當。在2008年6月11日的辯論中紐約州代表就非常直接地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3)Climate change is one of the most urgent issues of our time and will affect the whole world, but the brunt of the climate burden will undoubtedly be taken by the poorest populations.

氣候變化是目前我們這個時代最急迫的話題,將會影響整個世界,但是毫無疑問,氣候變化對窮人的影響會更大。

(4)The ingenuity of the people of the United States will allow our country to become a leader in curbing global warming by paving the way with well-planned legislation and creating jobs that will boost the economy.

美國人民的聰明才智,將使我們國家通過制定適當?shù)姆珊蛣?chuàng)造能促進經(jīng)濟的就業(yè)機會而成為遏制全球變暖的領(lǐng)導(dǎo)者。

(5)Estimates vary on the level of funding needed by the developing world to lessen the destabilizing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that will likely occur regardless of the adoption of an international agreement.

盡管已經(jīng)簽署了國際條約,仍然無法阻止氣候變化的產(chǎn)生;為此發(fā)展中國家需要資金來減少氣候變化帶來的不安定因素,而對其所需資金的標準則有不同的估值。

(6)Given the responsibility of developed countries for the majority of historic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we believe that U.S. climate change legislation should double the emissions allowances currently dedicated in the House bill to international adaptation and mitig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鑒于發(fā)達國家應(yīng)承擔歷史上絕大部分溫室氣體排放量的責任,我們認為,美國的氣候變化相關(guān)立法應(yīng)將目前‘發(fā)展中國家適應(yīng)和減緩全球氣候變化議案’中的排放額度增加一倍。

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確立了世界各國有效應(yīng)對氣候變化的“后京都機制”。美國國家環(huán)境保護局于2009年12月把二氧化碳定為空氣污染物,并要求進行立法加以控制。2009年關(guān)于氣候變化的國會辯論不僅在數(shù)量上明顯增加,而且總體氣氛開始發(fā)生改變,不再以經(jīng)濟和國家安全為借口來捍衛(wèi)所謂的美國利益,在減排問題上態(tài)度越來越明朗。在2011年9月15日的聽證會上代表們提出了氣候變化對孩子的影響。在2013年4月18日的聽證會上更是直接就發(fā)生的自然災(zāi)害談及應(yīng)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7)What we have not heard enough discussion about is another threat to our children’s and our grandchildren’s future, and that is the threat of climate change.

我們之前還沒有聽到很多對于我們孩子以及我們的孫子的未來的另一個威脅,這個威脅就是由氣候變化。

(8)We need proactive solutions. We need strategies to manage and mitigate climate change and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The majority has to deal with this question. It cannot be ignored.

我們需要采取一些積極主動的解決方法。我們需要控制和緩和氣候變化及其帶來的影響。大多數(shù)人民都要應(yīng)對這個問題,這是個不容無視的問題。

議員們毫不保留地提出了積極主動的解決方法,反復(fù)強調(diào)氣候變化給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和社會形態(tài)帶來的影響,試圖說服大家支持氣候變化立法。從檢索行可以清楚地看到議員們陳詞激昂地提出了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直接明了地提出了問題所在。

圖3 ACDC中impacts檢索行

(9)Whether it’s melting polar ice caps, devastating floods, shriveling droughts, or sea level rise, every area of the globe has the potential to be affected by the impacts of global warming.

無論是極地冰蓋融化,洪水泛濫,干旱還是海平面上升,全球各地都有可能受到全球變暖的影響。

(10)Mr. Speaker, we cannot continue to turn a blind eye to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especially when it comes to the health of our friends, our neighbors, and our families. I hope we can work together to pass this and other commonsense measures to address the critical issue of changes to our climate.

議長先生,我們不能再繼續(xù)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沖擊視而不見,更重要的是,這一問題和我們的朋友、鄰居、以及家庭成員的健康息息相關(guān)。我希望我們可以共同努力通過這條法案以及其他常識性措施,以應(yīng)對氣候變化這一重大議題。

本研究根據(jù)檢索詞條和原文語料仔細查看修飾impact(s)的形容詞,發(fā)現(xiàn)美國議會已經(jīng)意識到氣候變化給生存環(huán)境、動植物、海洋生物、人類健康等帶來的諸多不良影響。整個過程目標始終如一,訴求有增無減。議員們一開始只是結(jié)合身邊的自然災(zāi)害來闡述全球變暖的危害,逐步發(fā)展到開始關(guān)注地球整個環(huán)境和人類的生存狀態(tài)。特朗普在2017年1月20日就職之后采取了完全不同于奧巴馬政府的氣候政策,而議員們還是一如既往地提倡低碳經(jīng)濟。

圖4 ACDC中impacts共現(xiàn)形容詞檢索行

三、研究結(jié)果

不同于英國議會辯論,美國國會辯論更像是公共演講。議員們重在闡述自己的觀點,并不是針鋒相對地辯論,在言語表達上有比較規(guī)范的固定模式。通過回溯文本發(fā)現(xiàn)美國國會辯論源自英語議會辯論,他們的組織形式和議程有相似之處,儀式感非常強,語言規(guī)范,用詞嚴謹。尤其是參議院的辯論更加遵守規(guī)則,在前50個個主題詞中有很多是具有辯論特征和意義的詞匯,具有實質(zhì)意義的詞匯相對較少。而眾議院的辯論就更加自由直白,更加暢所欲言。參議院辯論的另一個語言特點是大量使用御用策略來回避表態(tài),展開迂回戰(zhàn)術(shù)。參議院是立法的主體機構(gòu),經(jīng)過眾議院辯論的議題提交參議院進行立法辯論,因此需要更加謹慎。2009年6月,在以奧巴馬和佩洛西為首的民主黨的強力推進下,眾議院通過了一項關(guān)于能源和氣候變化的綜合法案。盡管參議院在能源利益等方面作出了讓步,但是仍然沒有通過此法案,一直采取模棱兩可的態(tài)度,迫使奧巴馬政府最后不得不放棄。

(11)Making matters worse, the Administration advocates for dealing with global warming by advocating for nuclear power. Nuclear power has been shown to be greenhouse gas intensive, it is far less cost effective than renewables, far less polluting than renewables, and facilitates further 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 materials.

更糟的是,政府主張用倡導(dǎo)核能的方式來應(yīng)對全球變暖問題。核能已被證實為溫室氣體排放密集型,其遠不如可再生能源劃算,也比可再生能源的污染要小得多,同時促進了核武器材料的進一步擴散。

氣候變化和全球變暖不再是一個長期、遙遠的話題,國會議員們已經(jīng)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利用寶貴的發(fā)言機會表達對于氣候變化問題的焦慮,說明減排和開展低碳經(jīng)濟的緊迫感和必要性。辯論者大量引用媒體提供的數(shù)據(jù)和觀點作為支撐。通過索引行分析可以看到媒體對辯論人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這體現(xiàn)了行政政策形成的動態(tài)過程。媒體語用影響力表達民眾的意見和呼聲,形成了媒體輿論,然后通過深入探討話題轉(zhuǎn)換為行政問題,最后經(jīng)過討論和審議變成方針政策,這是一個良性的互動過程。由此可以推斷氣候變化問題已經(jīng)受到美國大眾的關(guān)注。如果說20世紀初期關(guān)于氣候變化的討論只存在于美國的精英階層,到了奧巴馬時代美國大眾已經(jīng)普遍認識到氣候問題。人民大眾廣泛參與實現(xiàn)低碳經(jīng)濟的意識已經(jīng)深入人心。

圖5 ACDC中media檢索行

盡管國會從辯論文本可以看到參與辯論的發(fā)言人始終強調(diào)全球變暖的危害性,極力呼吁總統(tǒng)承擔大國的責任,特朗普的政策還是得到大部分國會議員的支持,包括退出《巴黎協(xié)定》,終止多項協(xié)定。國會關(guān)于氣候變化辯論的總基調(diào)并沒有改變,但是并沒有阻擋特朗普政府廢例改制,“重塑美國民眾對能源和氣候變化的認識”(李巍、宋亦明,2017)。所謂的辯論制有時候只是美國民主制度的一種標榜。

(12)The United States should play no less of a global leadership role combating climate change.

美國應(yīng)該在引領(lǐng)全球應(yīng)對氣候變化方面發(fā)揮同樣重要的作用。

(13)We are the first generation to experience the impacts and the last generation that can head off catastrophic consequences. We are racing with the clock. There is no time to spare. So stay engaged. Thank you.

我們是第一代感受到影響的人能夠避免災(zāi)難性后果的最后一代人。我們在和時鐘賽跑。沒有多余的時間了。所以好好努力吧。謝謝你們!

四、結(jié)語

本研究通過基于語料庫的話語研究方法深入解讀美國國會關(guān)于氣候變化的態(tài)度和主張。在分析美國國會辯論語料庫主題詞后發(fā)現(xiàn)2001-2017年間美國國會關(guān)于氣候變化的辯論共有184次,可見美國對于氣候變化和全球變暖問題并沒有十分關(guān)注。布什政府在面對氣候和環(huán)境問題與經(jīng)濟發(fā)展的沖突時應(yīng)對消極,缺乏大國擔當。隨著氣候問題影響的擴大,科學(xué)話語對政府話語的影響加大,尤其涉及國家安全時,美國參議院內(nèi)部關(guān)于氣候變化立法的辯論才逐漸增多,但實際進展依然緩慢。無論辯論的主題還是話語實質(zhì)都受到媒體的影響。在美國社會精英階層的關(guān)注與積極推動下,國會關(guān)于氣候變化的討論持續(xù)升溫。奧巴馬執(zhí)政后改變了基本國策,氣候變化的議題成為全社會關(guān)注的共同話題。美國國會努力商討氣候變化立法,但是經(jīng)常出現(xiàn)各方利益沖突,發(fā)言者態(tài)度謹慎,言語模糊。特朗普上臺后幾乎是全盤推翻前任的氣候政策。這個時期的國會辯論文本無一例外都是提醒總統(tǒng)要有大國擔當。發(fā)言者觀點鮮明,態(tài)度中肯。美國國會的辯論雖然有作秀之嫌,但確實起到了對總統(tǒng)的監(jiān)督和制約作用。美國國會辯論的程序和規(guī)范源自英國議會辯論,參議院的辯論儀式感強,語言規(guī)范,用詞嚴謹,而眾議院的辯論就更加隨性。相比于英國議會辯論,美國國會辯論更注重論而不是辯,更善于引經(jīng)據(jù)典,利用媒體提供的科學(xué)數(shù)據(jù)和論斷來支撐自己的言論。

[1] Baker, P. 2004. Querying Keywords: Questions of Difference, Frequency and Sense in Keywords Analysis[J]., (4): 346-359.

[2] Fairclough, N. & R. Wodak. 1997.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A]. In T. A. van Dijk (ed.)[C].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3] Graff, D. & C. Cieri. 2003. English Gigaword LDC2003T05[DB/OL]. Philadelphia: Linguistic Data Consortium.

[4] Hall, S. 2005.[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5] Huston, S. 2002.[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 Qian, Y. 2010.[M]. Oxford: Peter Lang.

[7] Reusswig, F.et al. 2009. Climate Change Discourse in India: An analysis of press articles[EB/OL].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71836918_Climate_change_discourse_in_India_An_analysis_of_press_articles.

[8] Scott, M. 2014. WordSmith Tools Help Manual Version 6[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9] 馮帥. 2018. 特朗普時期美國氣候政策轉(zhuǎn)變與中美氣候外交出路[J]. 東北亞論壇, (5): 111-128.

[10] 郭松. 2011. 基于語料庫的批評話語分析[J]. 天津外國語大學(xué)學(xué)報, (5): 12-17.

[11] 馬建英. 2010. 美國氣候變化研究述評[J]. 美國研究, (1): 116-130.

[12] 李巍, 宋亦明. 2017. 特朗普政府的能源與氣候政策及其影響[J]. 現(xiàn)代國際關(guān)系, (11): 32-41.

[13] 錢毓芳. 2010. 英國《太陽報》關(guān)于恐怖主義話語的主題詞分析[J]. 浙江傳媒學(xué)院學(xué)報, (4): 98-103.

[14] 錢毓芳. 2010. 語料庫與批判話語分析[J]. 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 (3): 198-202.

[15] 田海龍. 2008. 語篇研究的批評視角[J]. 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 (5): 339-344.

[16] 田海龍. 2016. 話語研究的語言學(xué)范式:從批評話語分析到批評話語研究[J]. 山東外語教學(xué), (6): 4-9.

[17] 韋愛德. 2014. 氣候變化與美國國家安全[J]. 經(jīng)濟社會體制比, (1): 160-175.

[18] 鄭新奇, 姚慧, 王筱明. 2005. 20世紀90年代以來《Science》關(guān)于全球氣候變化研究評述[J]. 生態(tài)環(huán)境, (3): 422-428.

[19] 趙秀鳳. 2018. 能源話語研究的體系與范疇[J]. 天津外國語大學(xué)學(xué)報, (3): 67-77.

A Study of the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Climate Change in the US Congress Debates

HUANG Xiao-qin

Climate change has become a global issue and involved in every aspect of politics, economy and society. As the results of heated debates, the climate policies of successive American governments are not consistent. The ongoing debates on climate change in the US congress constrain the administration’s decision-making. Based on the collected texts transcribed from the US congress debates on climate change from 2001 to 2017, this study uses a corpus-based approach to observe the key words and their concord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course analysis, explores the speech acts and discourse practice, analyses the debate focus and discursive strategies on climate change and interprets the underlying causes of policy instability.

discourse studies; corpus; the US Congress; climate change

H0

A

1008-665X(2019)2-0055-11

2019-01-02;

2019-03-03

國家社會科學(xué)基金項目“基于語料庫的中西政治話語比較研究”(12BYY043)

黃曉琴,副教授,研究方向:話語分析、跨文化傳播

猜你喜歡
美國國會主題詞辯論
央行行長們就應(yīng)對氣候變化展開辯論 精讀
英語文摘(2020年4期)2020-07-28 07:57:34
詞典引發(fā)的政治辯論由來已久 精讀
英語文摘(2019年5期)2019-07-13 05:50:28
如何贏得每一場辯論
英語文摘(2019年4期)2019-06-24 03:46:06
IBM推出可與人類“辯論”的計算機系統(tǒng)
英語文摘(2019年3期)2019-04-25 06:05:32
我校學(xué)報第32卷第5期(2014年10月)平均每篇有3.04個21世紀的Ei主題詞
我校學(xué)報第32卷第6期(2014年12月)平均每篇有3.00個21世紀的Ei主題詞
2014年第16卷第1~4期主題詞索引
冷戰(zhàn)后美國國會與臺灣問題
《疑難病雜志》2014年第13卷主題詞索引
放大與稀釋:國會與美國貿(mào)易保護主義
万荣县| 本溪| 扎鲁特旗| 潼南县| 衡山县| 莲花县| 永吉县| 色达县| 济阳县| 务川| 上虞市| 元谋县| 高清| 孟州市| 天峻县| 大方县| 成安县| 正定县| 五家渠市| 鄂托克旗| 靖安县| 安仁县| 龙海市| 景德镇市| 蒙自县| 盐池县| 循化| 眉山市| 庆阳市| 保靖县| 顺义区| 色达县| 抚顺县| 巫溪县| 喀什市| 磐安县| 加查县| 五家渠市| 双江| 海晏县| 泾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