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留杰 靖小琴
摘 要:目前大學生德育教育中存在無差別授課與文理學情有差異、重理論內容講授而輕課程系統(tǒng)構建、德育實踐效果突出與德育學時不足等現(xiàn)實矛盾。儒家因材施教、由博返約、內圣外王等傳統(tǒng)德育思想有助于化解這些矛盾,提高大學生德育培養(yǎng)質量。
關鍵詞:儒家德育思想;大學生;德育
中圖分類號:G640?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26-0111-03
儒家德育思想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教育資源,深入挖掘儒家德育思想的合理內核,探究儒家德育思想的教育原則和方法,分析儒家德育思想適用于當代大學生德育培養(yǎng)的可行性與必要性,能有效激發(fā)儒家德育思想的當代價值,提高大學生德育培養(yǎng)質量。
高校思政課是大學生德育培養(yǎng)的主陣地,思政課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大學生德育質量。目前高校思政課教學中存在著幾對矛盾需要用儒家傳統(tǒng)德育來化解和指導。
一、大學生德育培養(yǎng)存在的困境
(一)無差別授課與文理學情有差異的矛盾
高校思政課是是必修課程,全體學生都必須按要求完成思政課的學習。但是文理科學生對思政課的教學要求差異很大。理科生的學習目標是能弄懂基本知識點,希望教師的講解清楚簡單;文科生則更重視理論的深度,希望教師講得更深更透。這與學生在高中階段實行文理分科和文理科生的思維特點有關。大部分理科生思政課知識儲備少、基礎薄弱,文科生的思政課理論基礎普遍較強。理科生重邏輯思維,對理性問題把握較好,文科生重感性思維,對社會現(xiàn)實問題更加關注,有更多體驗。文理科生的不同特點要求高校思政課教學要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目前高校思政課教學還存在文理科生無差別授課的現(xiàn)象,嚴重影響了思政課教學效果的實現(xiàn)。部分學校思政課實行選課制,存在文理混選班,文理科同堂上思政課,結果就會出現(xiàn)文科生吃不飽、理科生不消化的現(xiàn)象。在文理分選的情況下,還存在部分思政課師一份教案文科課堂和理科課堂通吃,這種無視文理科生學情差異的無差別教學,使大學生德育培養(yǎng)效果大打折扣。
(二)重理論內容講授而輕課程系統(tǒng)構建的矛盾
高校思政理論課是有機統(tǒng)一的理論體系,每門課程雖然教學側重點各不相同,但是邏輯聯(lián)系緊密、教學內容融通、教學安排銜接、教學目標一致,是不可割裂的有機統(tǒng)一體。目前高校思政課思政課教學中存在著割裂課程聯(lián)系的問題,在理論講授過程中重本門課程知識的傳授而輕課程理論體系的構建,出現(xiàn)了重知識傳授而輕學理基礎的問題。思政課的學習如果缺乏系統(tǒng)性和學理性,學生就不會真懂;不真懂,就很確立真信仰,大學生德育培養(yǎng)目標就無法達成。
(三)德育實踐效果突出與德育學時不足的矛盾
思政實踐教課是公認的大學生德育最有效的教學形式之一,在實踐活動中,學生憑借自己掌握的第一手資料和切身感悟體驗,理論聯(lián)系實際,深化課本理論知識。這種代入感和獲得感能夠帶來教師課堂講授和引導所達不到的思想觸動和情感升華。德育課外實踐課完成難度較高,存在資金不足、安全風險、人員不足等問題,單靠思政課師資力量無法完成,需要學校多部門之間的協(xié)助和聯(lián)動。因此,部分高校在思想課教學活動中都沒有安排專門的德育課外實踐學時,思政課外實踐課的缺失可以說是制約大學生德育培養(yǎng)質量的主要因素。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多次強調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性,要求高校德育要把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作為重要抓手。在大學生德育培養(yǎng)過程中要善于挖掘利用儒家優(yōu)秀德育思想,激活儒家德育思想在大學生德育培養(yǎng)中的當代價值。
二、儒家德育思想對大學生德育培養(yǎng)的啟示
(一)落實因材施教,確保人人受益
“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雹倏鬃诱J為,學習者天生存在個體差異,這些差異是由天性決定的,不同資質、智力的人應施以不同的教育內容??鬃邮侵袊糯鷮嵭幸虿氖┙痰牡浞叮诘赖陆逃龑嵺`中,孔子針對不同的教育對象注入不同的教育內容,孔子把因材施教的方法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如顏淵問仁,孔子以“克己復禮”答之;促弓問仁,孔子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答之;樊遲問仁,孔子以“愛人”答之”[2]。朱熹曾評價“夫子施教,各因其才”。②儒家“因材施教”思想主要是指根據(jù)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內容,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對于化解目前大學生德育培養(yǎng)中存在的無差別授課與文理學情有差異的矛盾有重要指導作用。
高校思政課教學要遵循儒家因材施教的方法,在充分體察學情的前提下,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才能確保人人受益。在教學實踐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革:第一,避免思政課教學中文理混班情況的出現(xiàn)。第二,任課教師備課要做兩手準備,同樣的教學內容,文科和理科課堂應該備有兩份教案和課件。教師團隊也可以因材備課,每位教師取長補短,準備自己擅長的專題,然后進行資源整合,提高課程教案的整體質量。第三,課堂教學之前要進行充分的學情調查,采用問卷、簡答、測試、面試等多種形式進行前測,并根據(jù)前測結果有針對性地進行分層分級教學。第四,引導學生組建“傳幫帶”學習小組,以點帶面,小組成員分配依據(jù)學習效果形成梯隊,在教學中充分利用“生生互動”的形式來鞏固因材施教成效。
(二)重視由博返約,構建課程體系
“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于禮。”③由博返約,指做學問從廣博出發(fā),繼而精深,最終達到簡約。由博返約主要是解決學習的廣度和深度的矛盾或者說解決知識的廣博與專一的矛盾。非博則無以專,欲專則必須博,兩者似相矛盾,實則相輔相成。博學以獲得較多具體知識,返約在具體的事物分析基礎上進行綜合、歸納,形成基本的原理、原則、觀點。博與約兩者是辯證的統(tǒng)一,學生在掌握知識的時候就是要把復雜的知識系統(tǒng)化,把握住知識的核心。
“由博返約”用在思政課教學中是指既要完成思政課程具體內容的學習,又要構建課程之間的理論體系,不能人為割裂思政課程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博,強調本科階段必須按照教育部大綱要求修滿思政課程,缺一不可。思政課程內容各有側重,共同構成高校思政課完整的理論體系。約,要求教師在講授具體課程時,必須引導學生建構本門課程與其它思政課程之間的邏輯聯(lián)系,從思政課課程體系的高度和維度來理解掌握本門課程的具體原理,不要斷章取義、孤立地學習某一門具體課程的內容。要構建思政課程體系,不割裂課程之間的聯(lián)系,確保思政課的整體性和系統(tǒng)性,就要學會運用儒家由博返約的教育思想:第一,建立思政課各門課程相互交流的長效機制,定期開展課程教學交流研討會,對課程間的重合內容和側重點進行整體協(xié)調,杜絕出現(xiàn)重復講解或割裂課程間邏輯聯(lián)系的問題。第二,任課教師必須上滿所有思政課程,在熟悉每門課程體系的基礎上選定一至二門作為主講課程,這樣在課程講授中就能更好地引導學生構建起思政課程之間的邏輯聯(lián)系,由博返約,形成完整知識體系。
(三)踐行內圣外王,倡導知行合一
“內圣外王”④的統(tǒng)一是儒家學者們追求的最高境界。通俗的講,“內圣”就是修身養(yǎng)德,要求人做一個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齊家、治國、平天下。在孔子的思想中,內圣和外王是相互統(tǒng)一的,內圣是基礎,外王是目的,只有內心的不斷修養(yǎng),才能成為“仁人”“君子”,才能達到內圣,也只有在內圣的基礎之上,才能夠安邦治國,達到外王的目的。同樣,內圣只有達到外王的目的才有意義,外王實現(xiàn)了,內圣才最終完成。比如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雹葑约毫⑸?、通達了,也不要忘記使別人也能立身、通達。也就是說,在滿足自身需要的同時,也要滿足他人的需要,兩者都滿足了,才是一個真正的“仁者”,也才能真正做到“內圣外王之道”。立己,達己是基礎;立人,達人是歸宿。
從思政課教學的角度來講,“內圣”即加強自身理論修養(yǎng),提高自身道德品質,這個過程也可叫做“知”,指的是在課堂上學好基礎理論,用馬克思主義信仰武裝自己頭腦?!巴馔酢奔从米约核鶎W為他人和社會帶來福祉,也就是思政課的踐行,即思政課要求學以致用,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和原理辯證地分析和思考歷史和社會現(xiàn)實問題,明辨是非,堅決抵制錯誤言行,用實際行動帶動身邊的人確立正確的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和實踐觀,為他人和社會作表率。思政課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是既要培養(yǎng)“思想上的巨人,也要培養(yǎng)行動上的先鋒”。思政課教學必須要知行合一,只知不行,思政課的教學目標是無法達成的?!爸笔恰靶小钡那疤?,“行”是“知”的目的。思政課的教學目標是要求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真學、真懂、真信、真用。思政課沒有課外實踐,就很難做到就“真用”,不“真用”,就無法在實踐中檢驗課堂所學理論的科學性,就不可能確立對馬克思主義的真信仰。因此,德育課外實踐環(huán)節(jié)是影響大學生德育培養(yǎng)的關鍵因素,必須提供大學生德育培養(yǎng)的知行統(tǒng)一。
目前高校大學生德育培養(yǎng)的現(xiàn)狀是學生的“知”遠超“行”,以至于大學生在面對道德實踐時出現(xiàn)偏差和不當言行。要落實大學生德育培養(yǎng)知行合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第一,切實確保思政課課外實踐學時數(shù),同時各高校學工、教務、團委等職能部門和馬克思主義學院要形成思政課課外實踐聯(lián)動機制,從制度、經(jīng)費、安全、實踐基地等方面保障課外實踐的落實和教學目標的達成。第二,師生雙方都要確立知行合一的德育價值觀,教師要積極參加學生團隊的寒暑假社會實踐,學生也要學會在生活學習實踐中體悟、運用、深化課堂理論知識。第三,思政課必須把學生德育實踐成果成績納入到最終考評體系,考核環(huán)節(jié)要加大實踐成績權重,制定量化的可操作性的實踐考評指標,讓思政課的教與學、學與做形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科學教學范式,切實提高大學生德育培養(yǎng)質量。
參考文獻:
[1]? 禹泳如.儒家德育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J].文學教育(下),2016,(2).
[2]? 邱飛燕.儒家德育思想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J].黃岡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9,(3):45-49.
[3]? 陳捷.論“由博返約”思想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教學改革中的運用[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4,(11):82.
[4]? 姜益琳,何淑娟.儒家德育思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對接路徑及實效性展望[J].淮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1):28-30.
[5]? 彭春.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對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J].湘潮(下半月),2010,(3):8-9.
Enlightenment of the Confucian Moral Education Thought on the Mor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XU Liu-jie,JING Xiao-qin
(Marxism College,Wuhan Light Industry University,Wuhan 430023,China)
Abstract:At present,there is no difference in the moral educati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s,and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eaching and the literature. The difference,the teaching of the heavy theory,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ight course system,the effect of the moral education practice and the shortage of the moral education,etc. The contradiction is that the traditional moral education thought,such as the return of the Confucian and the internal sanctuary,can help to resolve these contradictions and improve the cultiva-tion of the moral educati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Quality.
Key words:Confucian moral education thought;University student;Mor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