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歸
上古時期繁衍生息的青海羌人,他們對青藏高原強烈隆起后湖河分家而引發(fā)的洪水漫天,用神話的方式加以反映,用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出了盤古開天、王母降生、兄妹配婚、營造西海、共工氏怒觸不周山、女媧煉石補天和摶土造人,以及夸父追日、大禹治水、八仙過海、蟠桃盛會、羿射九日、嫦娥奔月等一系列神話故事。這些神話故事反映了中華民族史前文化的時代背景和主題思想,先民們在遭受特大自然災(zāi)害,生命財產(chǎn)蒙受巨大劫難的情況下,仍然發(fā)揮了無窮的創(chuàng)造力和聰敏才智,開始了又一次文明的史實,創(chuàng)造了燦爛輝煌的昆侖神話。
神話是羌人幼年的童話雖然荒誕不經(jīng),光怪陸離,卻折射著歷史的影子。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進步,昆侖山水、環(huán)湖地區(qū)、江河源頭、湟水谷地的昆侖神話就像一座巨大的、取之不盡的金色富礦,放射出光艷四射的彩虹,令人銷魂、神往。
△混沌世界:很多很多年以前,天和地并沒有分開時,世界只是黑暗混沌一團,好像一個大“雞蛋”。
△開天辟地:有一天,盤古忽然醒過來,眼前漆黑一團,他抓過一把大板斧,朝黑暗地方一揮,“嘩啦”一聲,雞蛋裂開,輕而清澈的東西冉冉上升,變成了天;沉而渾濁的東西緩緩下降,變成了地,從此有了天地之分。又傳:“盤古圣人即出事,左手拿起開天鉆,右手拿起破地斧。朝上鉆來變成天,朝下劈來變成地。開天辟地兩分半,從此才有天和地。”
△頂天立地:盤古頭頂天,腳踩地,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他的身子像一個巨人,長九萬里,可謂“頂天立地”,雄風豪氣。
△奉獻人類:盤古臨終時,仍不忘初心,奉獻人類。他呼出的氣變成風和云;聲音變成了雷霆;左右眼睛變成了太陽和月亮;血液變成了江河;皮毛變成了花草;肌肉變成了土地;骨骼變成了交通大道等等,盤古身體讓這個新生的世界變得絢麗多彩。
△王母降生:相傳盤古天王與太元玉女通氣結(jié)精,降生了西王母。杜甫在《秋興》中嘆道:“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九州。”
△一尊女酋:降生王母頭戴首飾,滿嘴虎牙,身后一條尾巴,住在山洞。猶如上古時期所著的《山海經(jīng)》所云:“披發(fā)戴勝,虎齒豹尾,居住洞穴。”如出一轍。
△治理羌部:結(jié)網(wǎng)捕魚,打獵取食,發(fā)展畜牧,馴養(yǎng)龍駒,氣象萬千。
△崇高榮譽:羌人尊她為昆侖仙主,西海海神,王母娘娘,名噪中原。
△百年遭災(zāi):相傳這條黑龍藏在“應(yīng)龍洞”一睡500年,乾綱獨斷,暴虐無常,妄闖大災(zāi)。它那尾巴一動,洪水潑天,萬劫不復(fù)。
△保佑戎羌:成千上萬羌氏在巫師帶領(lǐng)下祈禱黑龍:“不同兮,遙望遠方;天柱兮,阿之脊梁;神圣兮,保佑戎羌?!?/p>
△不忍兌現(xiàn):戎羌祈禱感動了黑龍,重情度世,500年遭災(zāi)之說,黑龍沒有兌現(xiàn)。
△天塌地陷:不料有一年,歲月風刀,半邊天塌下來,天上露出了丑陋的大窟窿,地面上裂開了深坑,世界忽然發(fā)生了一場大變動。天崩地裂,岌岌可危。
△烏龜頂天:女媧十分窩火,便殺了一只烏龜,斬下它的四只腳,用來豎立大地四方,代替天柱。天柱很結(jié)實,天空再沒有坍塌的危險,萬物咸亨。
△五彩煉石:女媧在黃河中撿起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石子煉成膠糊,填補好蒼天丑陋的大窟窿,天地無縫,恢復(fù)原貌,無懈可擊。
△摶土造人:大地上沒有人類,女媧行走在荒涼寂寞的土地上,形影相吊。她想到了摶土造人,以自己在水中的影子,捏成一個娃娃,放在地上,呱呱直叫,女媧便為它起名叫“人”。
△塑男造女:女媧順手抓起一條藤,伸入泥潭,攪渾泥漿,向地面一拋,居然也成了“人”。但她又想到人是要死的,于是塑造男女,繁衍后代,根脈延伸。
△廣播人類:女媧本事非常大,法力無窮,她的偉大功業(yè)就是創(chuàng)造了人類。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對此嘆為觀止,吟道:“女媧戲黃土,團作愚下人;撒花六合間,濛濛若沙塵?!?h3>兄妹婚配
△石磨合一:伏羲女媧將兩扇石磨從日月山上滾下,恰巧在倒淌河合在一起。
△穿針引線:兩人一個人手拿針,一個人手拿線,高高拋起在昆侖山下,正巧線穿過針眼。
△繞柱追逐:女媧前邊跑,伏羲后邊追,二人繞柱。伏羲總是追不上女媧,一想,便一轉(zhuǎn)身,女媧躲閃不及,被撲倒在伏羲的懷抱。
△婚配成功:伏羲、女媧商定三個條件,一一落實,兄妹婚配,便成佳話。
△演化八卦:頭觀天文,俯瞰地理,世界萬物,創(chuàng)造八卦。
△文明肇啟:改變?nèi)忝嬔?,刀耕火種。
△寰宇萬物:教人打魚捉鱉,養(yǎng)蠶織布,馴化野畜,創(chuàng)作了《商辨》《風來》等歌曲。
△同父異母:昔少典娶嬌氏,生炎黃,居羌人部落。
△治理天下:桃園世界,引黃帝觀摩。
△炎帝嘗藥:生老病死,炎帝尋百草,吃了斷腸草而亡。
△統(tǒng)領(lǐng)四方:東方天帝太皞,南方天帝祝融,西方天帝少昊,北方天帝顓頊,黃帝為中央天帝,統(tǒng)領(lǐng)四方,命令五達。
△炎黃之戰(zhàn):涿鹿之野,阪泉大戰(zhàn),炎帝勢弱戰(zhàn)敗,黃帝盛世威儀。
△南方首酋:兄弟81人,個個鐵頭銅肩,自大為王,野心勃勃,圖謀不軌,妄想推翻黃帝,奪取中央天帝。
△激戰(zhàn)涿鹿:蚩尤發(fā)動戰(zhàn)爭,黃帝被迫應(yīng)戰(zhàn),屢戰(zhàn)屢敗。黃帝剛?cè)岵?,用仁義道德勸說,蚩尤任性,仍連連大戰(zhàn),黃帝受挫。
△玄女受計:九天玄女將萬戰(zhàn)萬勝的兵法授予黃帝,果然,效靈大驗,出奇制勝。
△黎山之戰(zhàn):大敗蚩尤,捉殺蚩尤,統(tǒng)一中原,大勢所趨。
△功蓋華夏:始祖華夏,萬民安居,煊赫一時,名垂青史。
△巨人夸父:出生夸父族,喜歡光明,厭惡黑暗。
△勇敢追日:從東到西,迎著太陽,風馳電掣,無人涉足。
△日月山下:追到日月山,太陽仍西。民謠曰:“日頭來,夸父挨。窮追不舍日山外,日山外,仍不逮,太陽墜落在西海?!?/p>
△道渴而死:精疲力盡,心力交瘁,忍渴過度,將黃河水吸干仍不解而死西海。
△天子專權(quán):顓頊本是北方天帝,因精練能干,又承中央天帝,獨攬大權(quán),改天換地,欲所欲為。
△西海大戰(zhàn):共工是水神,不滿天子專權(quán),與顓頊角力西海,腥風血雨。
△怒觸周山:共工戰(zhàn)敗,怒氣沖天,沖撞周山,天地震動。
△天地變幻:西北天空失去了控制,被拴在天空的太陽、月亮、星辰朝著東天跑,日月星辰開始運行。被共工一怒摧毀的世界,變得更加氣壯山河,絢麗多彩。
△十日驕陽:相傳那時天空出現(xiàn)十個太陽,大地寸草不生,一片焦土。
△后羿射日:后羿是神箭手,受天子之命,下凡人間,看到焦土無邊非常生氣,便搭神箭。只見頭一個太陽金光一閃,火花紛飛,頓時爆炸,墜入大地。后羿一不做二不休,接連將八個太陽射下來了。
△萬物復(fù)蘇:藍天白云,山川河溪,林木花草,飛禽走獸,百鳥朝鳳,萬象更新,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功蓋華夏:后羿為黎民解除了災(zāi)害,叱咤風云,屢建奇功,人們對他額手稱慶,歌功頌德。
△洪水漫天:黎民沒有居住的地方,扶老攜幼,東西漂泊,慘不忍睹。
△大禹治水:作為堯君,命鯀來治理,結(jié)果無功。洪水肆虐,鯀被殺身,堯又命禹治水,禹系鯀的兒子,他總結(jié)父親治水的經(jīng)驗教訓(xùn),采取按跡循蹤,疏堵方法,從江河源頭開始,導(dǎo)河積石,疏通水道。日月經(jīng)天,江河運行。
△大禹故事:三過家門而不入
△舉世工程,禹所開鑿的河川道路,將河水引入東海,成為今天的大江大海,功蓋超世,舉世無雙,頂禮膜拜,傳誦不朽。
△石生悟空:相傳王母一次坐在昆侖山的石崖上,恰巧來紅便生悟空。
△偷吃蟠桃:王母請玄女去摘仙桃卻碰上悟空,他搶先把仙桃吃去大半,并施“停步法”使玄女無法出蟠桃園。
△大鬧天宮:孫悟空偷吃仙桃,無法無天,竟然大鬧天宮。彌勒佛終于將其降服。
△西天取經(jīng):唐僧西天取經(jīng),路途遙遠,險象環(huán)生,王母命他陪唐僧取經(jīng),將功補過。
△百仙宴閣:裝扮得十分華麗,空中懸掛天鐘,天柱上招起仙幡,玉龍吐珠,麒麟獻瑞,猛虎尋山,金鳳鳴祥,好大氣魄。
△眾仙獻技:麻姑獻舞,金星彈琵琶,鐵拐李倒藥,張果老打漁鼓,韓湘子吹笛,劉海撒金錢,李太白作詩,眾天女唱歌敬酒,氣氛熱烈。
△王母賜福:王母為眾仙賜座,并獻上3000年才成正果的蟠桃,眾仙大喜過望。
△聲名鵲起:每年三月三,各路眾仙齊集瑤池,為王母慶壽,稱“蟠桃會”。有“壽域日方長,瑤池春不老?!?h3>二郎楊戩
△大戰(zhàn)悟空:孫悟空大鬧天宮,天兵天將哪里是對手,天帝便派二郎神楊戩去斗孫悟空。
△敗逃西海:誰知楊戩也是銀臘槍頭,不是悟空對手,幾經(jīng)交手便敗下陣來,慌忙逃到西海。
△悟空緊追:悟空不見二郎神楊戩,四下觀看,只見他與童子壘石造飯,悟空翻了一個跟斗,猛然在他身后大叫“老孫在此!”
△遺跡留存:二郎楊戩一聽悟空,嚇得魂不附體,便踹翻土鍋灶,領(lǐng)著童子跑了。至今那做飯鍋灶叫三塊石,丟下的劍叫二郎劍,鹽袋灑在西海,至今青海湖的水是咸的。
△水淹西海:不知哪一天,有妖怪將西海泉蓋掀開,水淹西海,萬帳羌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拔山鎮(zhèn)泉:西海湖邊王母,法力無邊,力挽狂瀾,急忙拔起一座山,將泉眼鎮(zhèn)堵,水漫險情得以消除。
△河清海晏:西海風平浪靜,牧草豐美,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羌人安居樂業(yè)。
△雪赤潔姻:羌人尊西王母為西海湖神,“雪赤潔姻”意為萬帳女王,掌管西海,山呼萬歲。
△不死之藥:青藏高原環(huán)西海神奇的藥材,能治病救人。
△玉樹長壽:不死之藥是長壽不老之藥。根據(jù)有關(guān)史料記載:有玉樹、靈芝、蟲草、羌活、鹿茸、麝香、大黃、茹姑等。
△長生不老:禹的父鯀被天帝殺后,昭雪洗冤。服不死之藥,拯救了鯀。
△壯哉羌人:羌人服不死之藥,皮膚黝黑,身強力大,百病消散,人壽年豐。
△羿求仙藥:后羿因射九日,被天帝背信棄義,置于死地而后快。羿上天無門,鉆地無路,祈求王母不死之藥。
△嫦娥獨吞:后羿愛妻嫦娥,不知丈夫求來的是什么藥,一天在好奇之心驅(qū)使下將藥獨吞,于是飛向月宮。群星輝映,孤影自吟。有詩云:“嫦娥寂寞飛月宮,廣寒宮里度終生?!?/p>
△吳剛伐桂:月宮中異常寂寞,嫦娥只見吳剛不斷伐桂,白兔旁邊搗藥,孤苦伶仃。
△情竇難離:羿望月宮,娥想后羿。舉手長老老,愛情長依依。
△調(diào)戲仙女:名高天蓬的元帥,羨慕人間的男歡女愛,竟然違犯天條,調(diào)戲仙女。
△王母發(fā)怒:眾多仙女狀告王母,王母發(fā)怒,極其生氣,毫不挽留將天蓬元帥打下凡間,降生在姓豬的村莊,貶稱“豬八戒”。
△秉性難改:好吃懶做,得過且過,昏昏沉沉,一念輕生。
△陪僧取經(jīng):后經(jīng)王母勸導(dǎo),改過自新,陪唐僧西天取經(jīng),有耐人尋味的《高家莊相親》,啼笑皆非。
△正義戰(zhàn)神:玄女西王母侍女,因鎮(zhèn)惡除邪,剛直不阿,被封為正義戰(zhàn)神。
△獻計黃帝:黃帝與蚩尤惡戰(zhàn),終不能為勝,后來王母打發(fā)玄女給黃帝口授“百戰(zhàn)百勝”之法,一舉將蚩尤打敗。
△救苦救難:相傳有什么災(zāi)難,只要念叨玄女,就會化險為夷,逢兇化吉,相安無事。
△崇高名譽:黃帝一統(tǒng)華夏,尊九天玄女為“黃帝老師”,其譽崇至高無上,揚名立萬。
△赴蟠桃宴:眾八仙,興高采烈,應(yīng)邀參加久負盛名的“蟠桃會”。
△與龍大戰(zhàn):八仙過西海,龍王妄想將藍采和捉入龍庭,激怒八仙。鐵拐李有鐵杖,漢鐘離有鼓,張果老有紙驢,呂洞賓有長劍,何仙姑有竹罩,韓湘子有花籃,曹國舅有玉板,藍采和有大柏。他們各有寶器,投入西海,乘風破浪而過,后人稱“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與龍大戰(zhàn):八仙過海,驚動了西海龍王,便派蝦兵蟹將去劍拔弩張,與八仙大戰(zhàn),善罷甘休。
△王母勸導(dǎo):西王母正好經(jīng)過,勸導(dǎo)雙方,息事寧人,停止戰(zhàn)斗。龍王也放了藍采和,避免了一場同室操戈,自相殘殺的惡戰(zhàn)。
△游湖借傘:青白二蛇游西湖,突遭傾盆大雨,許仙見狀,及借雨傘,結(jié)下情緣。
△端午現(xiàn)形:白蛇與許仙結(jié)為夫妻,如膠似漆,恩恩愛愛。過端午節(jié),過飲黃酒,身現(xiàn)原形,嚇死了許仙。
△飛往昆侖:搭救許仙,不遠千里飛往昆侖山去摘靈芝草,與守童廝殺,萬般無奈,砍傷了童子,盜取了靈芝草。
△救活許仙:嚇死的許仙吃了靈芝草,復(fù)蘇過來,與白蛇又做恩愛夫妻。
△犬戎起兵:相傳周穆王西巡,打算滅掉不服周王朝的犬戎。犬戎國王樹敦先發(fā)制人,一舉侵占王母國,再與周天子計較高下。
△錦囊妙計:將犬戎兵將引入布哈河流域,上游將麻黃草注入河水,以觀犬戎動靜。
△不戰(zhàn)而潰:犬戎兵將在布哈河安營扎寨,起灶做飯。吃了麻黃水后,個個下瀉不止,人人精力崩潰,無心戀戰(zhàn),結(jié)果不戰(zhàn)而敗逃去。
△穆王西巡:相傳穆王西征昆侖,見王母,傳命駕八駿之乘,與瑤池上,見王母,還傳御父造車。乘八駿,西狩獵,見王母。
△瑤池相會:周穆王獻錦織百純,王母領(lǐng)眾女拜而謝之。
△互至祝辭:王母云:“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路悠遠,山川之間,將子無死,尚能復(fù)來”。周穆王答曰“予歸東土,和治諸夏,萬民平均,吾顧見汝,比及三年,將復(fù)而野?!敝性熳优c王母,信誓旦旦,史無前例。
△樂而忘返:穆王見王母美麗無比,動了王心,不思東土,樂而忘返。
△啟明星傳:王母所生大姐與啟明星相戀,西王母知道后就試啟明星才智,就問天河上有幾道彎,多少灘,幾個坎,幾根樹,幾根甜來幾根酸,甜的供哪個?酸的供哪個?啟明星不假思索立刻回答道:“天河九道彎,九道彎上九個灘,九個灘上九個坎,坎上長著九棵樹,五根甜來四根酸,甜的來供眾佛祖,酸的來供醉八仙?!蓖跄敢宦牬笙策^望,嘖嘆奇才,便將大姐嫁給了啟明星。
△四姐下凡:迷了路,偶遇打柴郎崔文正,相愛相敬,成為伉儷。
△大寶結(jié)緣:六姐下凡,愛上忠厚老實的大寶結(jié)為伉儷。
△天仙配傳:惟獨七姐來到人間,情鐘董永,上演了歷久彌新的《天仙配》。
△瘟疫彌漫:華夏大地瘟疫彌漫,人尸遍野,問鼎蒼天。
△派遣眾仙:掃霧清氣,呼之欲出,疫盡其流,宇域澄出。
△普救蒼生:深咸惻憐,治到疫除,國泰民安,安居樂業(yè)。
△尋道求生:漢武帝想長生不老,派道士去東海求仙尋藥。
△王母上殿:七月七日,王母來會漢武帝,只見西王母頭戴七勝,修短得中,天資掩藹,容顏絕世,熠熠光華,武帝請索不死之藥。
△談?wù)Z世事:夫欲長生者,宜先取諸身,一定要守戒,不要恣情淫欲,保養(yǎng)精氣,氣化為血,血化為精,精化為神,神化為液,液化為骨,行之不倦,精神充溢。
△飄然而去:五更時,王母乘坐龍車歸去,武帝殷勤挽留。
△惡神告狀:惡神告狀,河湟人爾虞我詐,作惡多端,天帝大怒,決定火燒湟州,嚴懲不貸。
△體察民情:王母下凡,體察民情,人間正道,秋毫無犯。
△泄露天機:來年正月十五,只要家家戶戶高懸燈籠,以為火海,避免火災(zāi)。
△河湟避災(zāi):河湟大地,燈火一片,普天同慶,萬民同樂。
△牛郎謀生:牽牛星與織女星相濡以沫,王母非常生氣,于是打發(fā)牽牛星下界,降生牛郎,以一輛破車和一頭老牛為生計,艱難度日。
△織女失衣:原來那頭老牛是天上金牛星,探知天女到西海游玩,于是告訴牛郎,想辦法盜取那織女紅色的衣服,她就無法回天庭織衣。
△親會織女:丟失衣服的織女,無法回到天宮。只見牛郎出現(xiàn),親人相會,悲喜交加,回到人間,男耕女織,生兒育女,幸福美滿。
△遷返天庭:織女織云,日漸減少,王母發(fā)覺,立刻召天兵天將捉拿織女,牛郎擔著一雙兒女,緊追不舍。王母看見,用頭戴簪子向天空一劃,頓時銀河隔開了織女、牛郎。
△喜鵲架橋:面對著波濤滾滾的銀河,牛郎織女哭聲動地,一雙兒女更是哭聲連天。天兵天將也很同情,王母便允許每年七月七相會一次,于是天下喜鵲搭橋,上演傳奇的《天河配》,有“雙星七夕逢,二美百年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