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雙龍
【摘 要】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重在文化與道德兩個方面,缺一不可。而落實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指導理念,也是塑造德才兼具之人才的根本。所以,在此次論文研究中,筆者將從激趣、德育、實踐三個方面闡述如何幫助小學生形成科學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由此為他人提供合理的參考素材。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方法;策略
多年以來,大部分語文教師都將提升學生成績作為努力的方向。同時,也有很多家長認為,只要孩子學習好、成績好,其余都是可有可無的。其實不然,有才無德之人只能算作危險品。只有德才兼具之人,才能算得上是精品。所以,在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期間,教師需要從文化教育和德育兩個方向著手。而在具體的操作中,教師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第一,構建趣味的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意識和自律意識;第二,剖析知識、傳遞德育,讓學生在獲得文化知識的同時形成良好的道德思想意識;第三,展開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身臨其境的體驗中懂得如何將知識學以致用,并在此基礎上獲得思想、精神上的升華。
一、構建趣味情境,提升學生自主意識
語文核心素養(yǎng)特別強調了啟蒙教育中意識養(yǎng)成的重要性,說明在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期間,首先要激發(fā)他們的自主意識。因此,在教學期間,教師需要妥善運用現有的教輔資源,為學生營造有趣的學習體驗平臺,以此讓學生更積極自主地融入到自主探究、學習平臺中。
以北師大版小學語文《日月潭的傳說》為例:在新課導入階段,教師可以利用電子白板為學生出示有關這篇課文的幻燈片,并搭配美妙的音樂和朗讀帶,由此讓學生在聆聽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融入到故事之中。這樣,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讓他們更近一步地對這則傳說產生濃厚的興趣。另外,因為大部分小學生都沒有真正地看過日月潭,所以在閱讀的時候缺乏代入感,興趣不高。如果該問題得不到解決,勢必會影響整個課堂閱讀的效果。所以,教師在教學期間率先為學生播放了有關日月潭的宣傳視頻,讓學生聯系視頻重溫課文。這樣一來,文中的一些文字描述不但可以被學生輕易理解,同時還能增強學生對日月潭的好奇心。并且,為了讓課文中的形容、比喻句顯得更加直觀,教師還可以利用電子白板為學生模擬情境??傊?,塑造趣味情境,加強課堂代入感,這是落實核心素養(yǎng)理念,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探究意識的關鍵所在。
二、挖掘德育資源,科學灌輸道德思想
在圍繞核心素養(yǎng)理念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意識的基礎上,教師也要帶領學生剖析知識點中包含的道德思想。由此一來,不但可以讓學生掌握知識,而且還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品格與修養(yǎng)。
比如:《靜夜思》傳遞了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七步詩》傳遞了對手足相殘的惋惜之情等等。而在學生表達自己的看法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借此讓他們在表達中獲得相應的感悟和體會。同理,《滿江紅》傳遞了岳飛的愛國之情,也體現了岳飛對人性、對崇高的道德品質的追求,可以激發(fā)人們的愛國之心。所以在教學期間,教師可以將詩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傳遞給學生,讓學生意識到岳飛是在何種心境下寫出這首詩詞的。隨后,再在這個基礎上聯系到祖國曾經經歷的磨難以及如何在黨的領導下日益強大。由此,加強學生的愛國意識,使他們在感受祖國日益富強的同時,為身為中國人而自豪。又比如:在《天凈沙·秋思》的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和學習環(huán)境,使他們懂得眼前生活的來之不易,繼而讓他們意識到應該珍惜眼前的一切,努力學習,回報自己的父母。需要注意的是,道德思想的灌輸是一個循循善誘的過程,教師不能直接將想法強加給學生。期間,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讓學生自覺感悟、理解。
三、展開實踐活動,塑造德才兼具人才
在落實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與良好思想品質的過程中,教師也要為學生提供合理的實踐平臺。只有這樣,他們才可以更真實地感受到知識之火的綻放,品味到思想道德的崇高。
比如:在讀完《靜夜思》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撰寫一篇有關家鄉(xiāng)的文章,并將自己對家鄉(xiāng)的看法、感受注入到紙上,從而點燃學生的情思,并讓他們的寫作能力得到提升。同理,教師也可以圍繞某個主題,為學生設計探究任務。以“愛國”主題為例,學生可以自主查找有關愛國的文章和材料,并通過閱讀的方式將文章中的各個重點要素進行標注,然后出示核心思想。最后,教師可以圍繞這個核心思想打造課堂辯論活動,以此提供給學生足夠的實踐空間。而在辯論期間,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材料整合能力同樣會得到提升。由此一來,便讓核心素養(yǎng)在課堂中得以落實,繼而為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提供了助力。需要注意的是,在學生自主活動、自主探究期間,教師作為引導者,需要定期觀察學生的表現情況,并在其出現問題之時給予合理的指導。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其中難免要遇到諸多的問題。所以,教師必須擁有足夠的耐心去克服困難,用合理的方法解決學生的困惑,從而讓學生在反復的體驗中獲得對知識的感悟,并讓健康的思想品格在他們心中根深蒂固。
【參考文獻】
[1]李文靜.著眼核心素養(yǎng),啟迪語文思維——淺析小學語文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J].學周刊,2018(05):15—16
[2]莫艷.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分析[J].時代教育,2018(05):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