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元,錢軍*,郭晨旭,朱超,劉先富,承澤農
(1.安徽省蚌埠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腫瘤外科,安徽 蚌埠 233000;2.病理科)
從2015年的中國癌癥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中發(fā)現(xiàn),胃癌在惡性腫瘤中的發(fā)病率、患者的死亡率仍居于癌癥的前列[1],其治療主要是手術與化療的結合,預后不理想。近些年,在基礎研究中發(fā)現(xiàn),很多腫瘤細胞中含有一種具有腫瘤干細胞特性的細胞亞群,即側群(side population,SP)細胞,其具有高分化、自我復制及在體內高成瘤等特性[2-3]。研究發(fā)現(xiàn),SP細胞在腫瘤細胞的耐藥、復發(fā)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從而導致腫瘤的治療效果不理想[4-5]。青蒿素是屠呦呦于1971年從黃花蒿中提取,并且對鼠瘧原蟲的控制效果較好[6],屠呦呦也因此獲得2015年諾貝爾獎。近年來,隨著對青蒿素的研究,發(fā)現(xiàn)青蒿素具有較強的抗腫瘤活性[7-8]。目前就青蒿素對胃癌SGC-7901 SP細胞裸鼠移植瘤生長的影響報道較少,本實驗擬探究SP細胞的高致瘤性及青蒿素對各組移植瘤生長及凋亡蛋白表達的影響。
1.1 實驗動物 SPF級BALB∕c-nu裸鼠購于北京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有限公司,4周齡,體重(16.6±0.92)g,實驗動物許可證號:SCXK(京)2012-0001,均為雌性。
1.2 實驗試劑及藥材 RPMI-1640不完全培養(yǎng)液、磷酸鹽緩沖液(PBS)、青蒿素購于杭州四季青公司,Hocehst 33342染料購于美國Sigma公司,維拉帕米購于上海醫(yī)藥集團有限公司,免疫組化試劑盒購自英國Abcam公司,SGC-7901胃癌細胞株購自南京凱基生物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1.3 細胞培養(yǎng) 將胃癌SGC-7901細胞培養(yǎng)在37℃、5%CO2、95%濕度恒溫箱中。定期換液、傳代。
1.4 胃癌SGC-7901細胞株SP細胞及NSP細胞的分選 取處于對數(shù)生長期的細胞,消化、離心后棄上清液,用含2%胎牛血清(FBS)的PBS將細胞數(shù)調整為1×106∕ml。取其中2只離心管作為拮抗組,細胞懸液中加入維拉帕米 10 μl∕ml,余下的離心管作為實驗組,在每個離心管的細胞懸液中加入 Hoechst 33342 5 μl∕ml,移入培養(yǎng)箱中孵育90 min,15 min振蕩一次。孵育后離心5 min,棄上清液,用含2%FBS的PBS將細胞數(shù)重懸至1×106∕ml。移至滅菌流式管中,流式細胞儀檢測分選,Hoechst 33342在350 nm條件被激發(fā),獲得熒光呈雙重波長:藍光402~446 nm;紅光650~670 nm,分別收集SP細胞及NSP細胞。
1.5 裸鼠接種細胞懸液的制備 取對數(shù)生長期的SP細胞和NSP細胞,消化、離心后棄上清液;用PBS重懸細胞,血球計數(shù)板記數(shù)活細胞,當活細胞比率>95%,稀釋細胞濃度至5×106∕ml。
1.6 實驗分組 取裸鼠20只,隨機分為SP細胞組和NSP細胞組,每組10只,取相應的細胞懸液0.2 ml,接種在裸鼠右腋部偏后方皮下,SP細胞組和NSP細胞組再隨機分為生理鹽水(NS)組、青蒿素(將青蒿素純品溶解于少量DMSO,再用生理鹽水稀釋到所需濃度)組。
1.7 裸鼠移植瘤實驗 裸鼠接種細胞24 h后,青蒿素組予青蒿素懸液200 mg∕kg灌胃,對照組予0.5 ml NS灌胃,每天1次,連續(xù)給藥32 d。移植瘤體積有差異后每3 d測量一次移植瘤的長∕短徑(a∕b),計算瘤體體積V,V=a×b2∕2。第32天處死裸鼠,剝離瘤體,稱取重量,計算抑瘤率,抑瘤率=(對照組相對重量-實驗組相對重量)∕對照組相對重量×100%。
1.8 免疫組化檢測 Bcl、Bax、Caspase-3、Caspase-9蛋白的表達 將瘤組織固定、脫水、透明、包埋,連續(xù)切片;切片脫蠟水化后,作抗原修復,用FBS代替一抗做陰性對照;每張切片加1滴3%H2O2溶液,常溫下孵育,PBS沖洗;每張切片滴加1滴相應一抗,常溫下孵育,PBS沖洗;每張切片滴加1滴聚合物增強劑(試劑A),室溫下孵育,PBS沖洗;每張切片滴加1滴酶標抗鼠∕兔聚合物(試劑B),室溫下孵育,PBS沖洗;每張切片滴加1滴新配置的DAB液,顯微鏡下控制發(fā)色,自來水沖洗終止顯色,復染、脫水透明、封片。結果判斷:(1)陽性細胞百分比(PP):在400倍的顯微鏡下,取5個不同視野,每個視野計數(shù)3遍,取其平均值,為陽性細胞數(shù),陽性細胞數(shù)與該視野中細胞總數(shù)的比為陽性細胞百分比。然后取平均值,作為該張切片的PP。無陽性細胞記為0分,PP<10%記1分;11%~50%記2分;51~75%記3分;>75%記4分。(2)染色強度(SI):0分為無色,淡黃色為1分;棕黃色為2分;棕褐色為3分。每張切片的PP×SI為免疫組化評分(IRS)[9]。
1.9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 SPSS 2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實驗結果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SP細胞的分選 通過流式細胞術,檢測出胃癌SGC-7901細胞中SP細胞所占比為1.53%±0.47%,經(jīng)維拉帕米拮抗后SP細胞所占比為0.1%。
2.2 青蒿素對移植瘤的影響 移植瘤見于接種細胞后第3天。于第5天移植瘤體積出現(xiàn)差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SP細胞及NSP細胞青蒿素組移植瘤體積均小于NS組(P<0.05);NSP細胞NS組移植瘤體積小于SP細胞NS組(P<0.05),見表1。SP細胞與NSP細胞青蒿素組的抑瘤率分別為55.02%和47.09%,見表2。
表1 裸鼠移植瘤體積比較(n=5,mm3)
表2 裸鼠移植瘤重量及抑瘤率
2.3 免疫組化檢測瘤體中相關蛋白的表達Bcl-2在SP細胞、NSP細胞青蒿素組的表達低于相應NS組;在NSP細胞NS組中的表達低于SP細胞NS組(P<0.05);NS組中Caspase-9、Caspase-3、Bax的表達低于相應青蒿素組,在NSP細胞NS組的表達高于SP細胞NS組(P<0.05),見圖1、表3。
圖1 凋亡相關蛋白的免疫組化圖(SP×400)
表3 凋亡相關蛋白的免疫組化結果(IRS平均分值)
腫瘤細胞對西藥的治療逐漸出現(xiàn)耐藥,而這種耐藥卻很難逆轉,對于腫瘤的治療,也開始轉向中藥輔助治療,且中藥對腫瘤的治療有效、副作用低等優(yōu)勢,對腫瘤細胞的抑制作用也得到進一步的了解,通過作用細胞溶酶體、誘導細胞凋亡以及激活機體免疫系統(tǒng)而間接地抑制腫瘤生長[10-13]。
在本次實驗中,再次驗證了胃癌SGC7901細胞中是含有SP細胞,量較少,結合移植瘤的體積及重量,驗證了同等量SP細胞成瘤能力強于NSP細胞。在細胞的線粒體凋亡通路中,蛋白Bcl-2、Bax、Caspase-3和Caspase-9扮演著重要的角色,Bcl-2蛋白家族增加細胞線粒體膜通透性,釋放細胞色素C,誘導Caspase-3和Caspase-9發(fā)生級聯(lián)反應,誘導凋亡信號傳導,促進細胞凋亡[14-15]。Bcl-2蛋白家族成員包括抗凋亡蛋白Bcl-2和促凋亡蛋白Bax,在細胞中兩者的比例決定著細胞的 凋 亡 與 否[12]。 Caspase-9、Caspase-3 蛋 白 為Caspase家族中的成員,分別為起始和效應Caspase,Caspase-9、Caspase-3蛋白的激活,為細胞凋亡的一個重要特征,當Caspase蛋白高表達時,預示細胞處于一種凋亡狀態(tài),從而抑制腫瘤生長[16-17]。所以當移植瘤組織中低表達Bcl-2,高表達Bax、Caspase蛋白時,細胞是處于一種高凋亡狀態(tài),腫瘤生長較慢,相反,則利于腫瘤生長。在本實驗NS組中,相對于NSP細胞組,SP細胞瘤體組織中高表達Bcl-2,低表達Bax、Caspase-3、Caspase-9蛋白,處于一種低凋亡的狀態(tài),利于腫瘤的生長。SP細胞NS組瘤體的體積大于NSP細胞NS組,SP細胞的成瘤強于NSP細胞,與SP細胞處于一種低凋亡狀態(tài)有關。在SP及NSP細胞組中,青蒿素組的瘤體較NS組小,與瘤體組織中低表達Bcl-2,高表達Bax、Caspase-3、Caspase-9蛋白相關,青蒿素處理后可以逆轉細胞的凋亡狀態(tài),是細胞由低凋亡狀態(tài)向高凋亡狀態(tài)轉變,從而抑制腫瘤的生長。
經(jīng)過本組基礎實驗發(fā)現(xiàn),胃癌SGC-7901細胞中是含有極少量的SP細胞,而SP細胞具有高成瘤能力,高成瘤的特性與SP細胞處于一種低凋亡的狀態(tài)有關,青蒿素對SP、NSP細胞裸鼠成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機制與通過改變細胞凋亡狀態(tài),使細胞處于一種高凋亡的狀態(tài)有一定的相關性,從而抑制腫瘤的生長。由于目前對于青蒿素的研究尚處于基礎實驗階段,確切機制尚待探討,望不久可以應用于腫瘤臨床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