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也是長期以來許多專家、老師不斷研究、探索力度最大的一塊教學內容。如何進行閱讀教學?人們已是眾說紛紜,觀點明確、見解獨到的比比皆是,所以,我再談閱讀教學,就不覺新鮮了。但,在國培學習期間,我聽了許多專家講座和一線教師現(xiàn)場做課,備受啟發(fā),再結合自己的以往經驗,從中發(fā)現(xiàn):在閱讀教學中進行對比閱讀是非常好的一種閱讀手段且效果明顯。于是,我把對比閱讀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閱讀探究;對比教學
一、 研究假設
對比閱讀是指把內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聯(lián)系的讀物集中起來,通過對比分析地進行閱讀的一種方式?!秾W記》曾對“比較法”有過專門論述;《朱子語類》有“先看一段,次看二段,將兩段比較,孰得孰失,孰是孰非”的提法;《文心雕龍》通過對許多作家作品的比較,總結出一系列創(chuàng)作理論……這種閱讀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使之加深對文章思想內容、人物形象、結構層次、寫作技巧和語言特色等諸方面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二、 課題研究目標
1. 通過對比閱讀,讓學生掌握一些閱讀方法,感受對比閱讀的效果,學會對比,從而提高自身的閱讀水平。
2. 活躍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判斷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鑒賞水平。
4. 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膶W習態(tài)度,樹立正確的閱讀觀。
5. 提高教師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文學鑒賞能力和專業(yè)發(fā)展水平。
三、 研究的主要內容
在閱讀教學中如果把內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聯(lián)系的讀物加以對比,將課內、課外的多篇文章進行橫向或縱向的比較,引導學生在自主體驗、分析、歸納的過程中,由表及里地準確把握它們的本質特征,加速對知識的消化、遷移、運用,由點到線、由淺入深地構建知識和方法體系,就會點燃學生的思維火花,由此及彼、求同求異,從而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讀物的內容,達到觸類旁通、將薄書讀厚的效果,真正體現(xiàn)了“用教材教”“用課文學語文”的理念。
四、 比較閱讀的范圍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比較閱讀的范圍極為廣闊,凡教材所涉及內容均在可比之列。從文章的立意、標題、結構、情節(jié)發(fā)展、人物性格,到記敘的線索、說明的方法、抒情的色彩、議論的作用,乃至詞語運用、修辭手法、文章風格等,均可進行比較。
五、 研究方法
(一) 尋找對比閱讀的對象
1. 無中生有
所謂“無中生有”就是閱讀文本中沒有,其他地方也無法拿來。我們可選擇文中關鍵的語言,讓學生對原句、新句進行比對,如一年級課文《在家里》有一句“爸爸、媽媽笑了,我也笑了?!卑选耙病比サ糇寣W生去讀,去比較兩句的異同,從而發(fā)現(xiàn)問題?;蚋鶕?jù)需要對文本進行改編。
2. 尋找關聯(lián)
文學作品的聯(lián)系點是非常多的。如:不同的作品之間,我們可以找到寫作對象相同的,結構層次相近的,創(chuàng)作手法相似的,還有同一作者不同作品,同一事物不同作者等關聯(lián)。如:魯迅筆下的不同人物形象的塑造;“貓”很多人寫過,老舍眼中的《貓》與別人有什么不同……
(二) 探究對比閱讀的方法
1. 對比中悟寫法
對比閱讀在教學中運用,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從而對學生鑒賞作品、創(chuàng)作文章提供了參照,指明了方向。例如,五年級課文《橋》可以設計這樣一個對比練習:
(1)老漢突然沖上前,從隊伍里揪出一個小伙子,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后面去!老漢兇得像只豹子(原句)。
(2)老漢突然跑上前,從隊伍里拉出一個小伙子,叫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后面去!”老漢兇得很(替換句)。
你認為哪句好?為什么?從原句中體會到什么?
讓學生先讀、感受,再分析、體會,從中發(fā)現(xiàn)原句用詞的巧妙。如何讓句子寫得出彩,就要抓細節(jié),抓關鍵處。既做到用詞準確,而又能意味深長。
2. 對比中探心境
文章總是烙有作者的印記,也就是說作品往往能反映作者在特定的時間、地點、環(huán)境中的立場和心境。同一寫作對象,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個人狀況下寫出的文章就會給人不同的感受。如:六年級課文老舍的《北京的春節(jié)》后附著兩篇也寫春節(jié)的文章,一篇是斯妤的《除夕》,另一篇是梁實秋的《過年》。三篇文章給人的感覺完全不同,經過對比閱讀,更能感受到老舍寫的《北京的春節(jié)》的隆重和喜慶,從而透視出老舍對于春節(jié)的喜歡、重視。
3. 對比中揣意圖
同樣的寫作對象,同樣去描寫,但創(chuàng)作意圖卻完全不同。例如:寫動物《貓》《狗》,對于多數(shù)人來說,一聽到這兩個名字就會想到要寫清動物的樣子、特點、習性及對動物的喜愛之情。但見解獨特、深刻之人創(chuàng)作意圖就不限于此。在聽謝志理教授講寫作時,他讀了一篇《貓與狗》的文章,通篇運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從而折射社會現(xiàn)象。我們如拿這兩種文章讓學生進行對比,相信后者這種獨到的創(chuàng)作意圖定會帶給學生不同的感受,從中也會意會出許多,對其寫作內容的拓展和深刻性定有幫助。
4. 對比中明事理
“對比中明事理”主要是指閱讀作品與現(xiàn)實生活對比。如:文章主人公與學生自己進行對比,從而讓學生學習文章主人公的優(yōu)秀品質,明晰作品中蘊含的深刻道理,來指導自己做人、做事,直至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
總之,“對比閱讀”在閱讀教學中應善用、巧用、常用。其實我們的語文教學,本身就是作品與生活的比照。我們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在作品中讀懂生活,實踐、總結、再實踐、再總結的過程用在文學上可以說就是生活、創(chuàng)造、生活、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
讓我們在對比閱讀中收獲知識、培養(yǎng)能力、明白事理、感悟人生!
參考文獻:
[1]楊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8(91):62.
[2]王建云.淺談如何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學周刊,2018(31):118-119.
作者簡介:
高雅婷,山西省陽泉市,山西省陽泉市郊區(qū)育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