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和推廣,嘗試教學法已進入數(shù)學課堂,嘗試教學法的運用可以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發(fā)揮其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營造平等、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這種良好的課堂氛圍,能促進師生雙方交往互動,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觀念與理念,能真正把教師轉變?yōu)閷W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把學生轉變?yōu)閷W習的真正主人。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shù)學;培養(yǎng);質疑能力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見,“問”是思維的開端,是創(chuàng)新的基礎。現(xiàn)代教學提倡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學會質疑問難,進而分析和解決問題。但是,并非所有小學生都敢問、愛問、會問。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以疑為線索,以思為核心”,逐步培養(yǎng)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使其養(yǎng)成多思善問的習慣。而新課程理念要求調動全體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參與整個教學過程,獲得主動發(fā)展和全面發(fā)展。教師重視學生的質疑正是調動其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參與學習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重要一環(huán)。因此,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實踐中,筆者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探索和實踐。
一、 當前小學生質疑能力低下的原因分析
有效課堂改革要求課堂教學應是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師生互動,共同探索。這就要求學生要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不斷地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直至解決問題,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然而,現(xiàn)在許多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低下是有目共睹的,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原因:(1)學生沒有認真預習自學課本內容;(2)怕提出的問題不成問題而變成同學們的笑料;(3)怕提出的問題毫無價值而被人瞧不起;(4)師生關系緊張不融洽,學生不能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5)課堂氣氛不活躍、沉悶,導致學生沒有質疑求異的興趣。以上種種原因,嚴重制約著學生質疑能力的發(fā)展,成為學生質疑能力養(yǎng)成的瓶頸。那么如何克服這些障礙,擺脫以上的束縛呢?
二、 提高小學生數(shù)學課堂質疑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 創(chuàng)設氛圍,鼓勵學生質疑
學生問題意識淡薄,很大程度上是教師的教學行為不當引起的。長期以來,教師多采用先提出問題,然后讓學生回答的教學模式,這樣就壓抑了孩子好問的天性,導致學生缺乏主動思考的積極性,使學生的思維處于惰性狀態(tài)。因此在實施高效課堂改革的今天,教師要與學生角色平等,變“一言堂”為師生互動;在課堂上我們要以飽滿的熱情,真誠的微笑面對每一位學生,使他們深刻感受到教師的厚愛和關注,真正體會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建立朋友式的新型師生關系,讓學生敢想敢問、敢說敢做,充分張揚自己的個性,釋放學生的潛能。
(二) 給學生提供更多思考的空間
在高效課堂模式下,為了完成一個接一個的教學流程,教師無形中為了趕進度從而縮短了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這樣只是表面上的高效課堂,其實這樣的課堂一點也不高效,因此我們應采取一些措施,合理地利用課堂40分鐘,如導學案的設計可以少而精,分層設計等;學生展示問題可采用多種形式,但是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一定不能省,多一些思考就能多一些自我表現(xiàn)和交流的機會,讓學生自始至終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三) 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培養(yǎng)學生增強質疑意識
問題是促進創(chuàng)新的原動力,在教學中要想鼓勵學生敢提問題、善提問題,教師就要轉變教學觀念。在教學中我采用“自學—提問—驗證”的方式啟發(fā)學生多提問,鼓勵學生標新立異,一旦學生提出了問題,無論質量如何、正確與否,都給予鼓勵,實現(xiàn)教學互動、信息共享。如在教學“0除以任何不為零的數(shù)均得0”概念時,有一名學生大膽提出:“0為什么不能做除數(shù)?”教師首先表揚他肯動腦筋,問題提得好,然后出兩道算式:0÷0=();10÷0=(),學生通過思考討論后很快認識到,前者商不確定,而后者找不到商,經此過程學生就理解了概念,教師也達到了培養(yǎng)學生質疑能力之目的。
(四) 交給學生質疑的方法,使學生會問
常言道:“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們每位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學會是前提,而讓學生會學才是目的。根據(jù)數(shù)學學科的特點,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角度地觀察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引發(fā)學生聯(lián)想,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提倡質疑“無錯”。例如:在講解“什么是面積?”時,學生提出:“不封閉圖形有沒有面積?”我對學生的質疑給予肯定和表揚,同時讓大家在討論的過程中不僅掌握了知識,還提高了他們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勇于質疑的信心。教師還要為學生的質疑做好示范,學生的一切活動都是從模仿開始的,質疑也是如此,教師講課時,要講究提問的策略和質量,多問一些“為什么?”,“怎么樣?”注意質疑的言傳身教;教師應該使學生明確在哪兒找疑點,為學生獨立質疑做準備,如:在新舊知識的銜接處、學習過程的困惑處、法則規(guī)律的結論處以及教學內容的重難點處進行質疑。
(五) 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讓學生有“疑”可問
問題不是憑空而來,想讓學生提出問題,就必須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進而才能提出問題。因此教師要善于把需要解決的問題有意識地、巧妙地寓于學生實際的生活情境之中。比如在教學“觀察與測量”時,組織學生分組測量數(shù)學課本的長度,第一組學生量出課本大約是一支鉛筆長,第二組學生量出大約兩個手掌長,第三組量出大約一個文具盒長,第四組量出大約五個橡皮擦長。這時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各組量出來的數(shù)不同、量也不同,怎么辦?有的學生就會提出“有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長度標準”這樣的問題。于是就得出了結論:需要統(tǒng)一的標準長度單位。這樣就使學生體會到建立統(tǒng)一標準單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產生繼續(xù)學習的強烈愿望。
三、 結束語
總之,我認為教師在高效課堂教學實踐中,應通過各種形式,采用多種手段,讓學生想問、敢問、好問、會問,使學生由被動質疑轉變?yōu)橹鲃淤|疑,鼓勵他們迸發(fā)思維的火花,敢于超越教材,敢于超越教師,教師要適時點撥。
參考文獻:
[1]鄭麗琴.問題意識與質疑能力的培養(yǎng)[J].貴州教育,2014(12).
[2]徐慶田.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J].廣西教育,2016(9).
作者簡介:
馬信蓮,貴州省興仁市,貴州省興仁市第十一中學。 n style='mso-hansi-font-family:宋體;mso-bidi-font-family: 宋體'>[1]王建林.“借助微課,翻轉課堂”——微課教學法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7):67.
[2]吳志明.啟動微課教學激活學生邏輯思維——農村小學數(shù)學學生思維訓練微課設計[J].名師在線,2017(10):5-6.
[3]唐偉麗.錯題干預,借題發(fā)揮——談小學數(shù)學習題講解中典型錯題的干預策略[J].新課程,2016(11):11.
[4]張仁賢.翻轉課堂模式與教學轉型[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4.
作者簡介:
馬琦慧,浙江省諸暨市,浙江省諸暨市陳宅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