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夢瑩
(中國種豬信息網,北京 100102)
2018、2019 年10 月中旬至12月中旬全國仔豬價格由圖1 可以看出。統(tǒng)計時段內,2018 年仔豬價格總體呈現下降走勢,小幅波動,2019 年仔豬價格呈現較大幅度上漲走勢。統(tǒng)計期間,2019 年價格整體明顯高于2018 年。2019 年10月12 日—12 月13 日,全國仔豬平均價格為94.51 元/kg,比去年同期(23.12 元/kg)上漲308.78%。
2018、2019 年10 月中旬至12月中旬全國生豬價格由圖2 可以看出。統(tǒng)計區(qū)間內,2018 年生豬價格呈現小幅波動走勢,2019 年生豬價格呈現漲跌互現走勢,2019 年生豬價格整體明顯高于2018 年。2019年10 月12 日—12 月13 日,全國生豬平均價格為36.21 元/kg,高于去年同期的13.40/kg,上漲了170.22%。
2018、2019 年10 月 中 旬 至12月中旬全國豬肉價格由圖3 可以看出。統(tǒng)計區(qū)間內,2018 年豬肉價格小幅波動,2019 年的前中期豬肉價格總體下降,后期略有上漲。統(tǒng)計期間,2019 年價格整體高于2018 年。2019 年10 月12 日—12 月13 日,全國豬肉平均價格為50.47 元/kg,較去年同期(20.74/kg)上漲143.35%。
圖1 2018、2019 年10 月中旬至12 月中旬全國仔豬平均價格走勢圖
圖2 2018、2019 年10 月中旬至12 月中旬全國生豬平均價格走勢圖
圖3 2018、2019 年10 月中旬至12 月中旬全國豬肉平均價格走勢圖
2018、2019 年10 月中旬至12月中旬全國玉米價格由圖4 可以看出。統(tǒng)計區(qū)間內,2018 年和2019 年玉米價格均呈現波動走勢。統(tǒng)計期間,2019 年玉米價格總體高于2018年。2019 年10 月12 日—12 月13 日,全國玉米平均價格為2.01 元/kg,高于去年同期(1.97 元/kg)2.03%。
2018、2019 年10 月中旬至12月中旬全國豆粕價格由圖5 可以看出。統(tǒng)計區(qū)間內,2018 年豆粕價格呈現下降走勢,2019 年豆粕價格總體較為平穩(wěn),最后一周有所下降。統(tǒng)計期間,2018 年價格整體高 于2019 年 水 平。2019 年10 月12 日—12 月13 日,全國豆粕平均價格為3.18 元/kg,低于去年同期(3.52 元/kg)9.66%。
圖4 2018、2019 年10 月中旬至12 月中旬全國玉米平均價格走勢圖
圖5 2018、2019 年10 月中旬至12 月中旬全國豆粕平均價格走勢圖
圖6 2018、2019 年10 月中旬至12 月中旬全國豬糧比價走勢圖
2018、2019 年10 月中旬至12月中旬全國豬糧比價由圖6 可以看出。統(tǒng)計區(qū)間內,2018 年全國豬糧比價小幅波動,2019 年的前中期豬糧比價呈現下降走勢,后期回升。統(tǒng)計期間內,2019 年豬糧比價整體高于2018 年。2019 年10 月12 日—12 月13 日,全國豬糧比價平均為18.05 ∶1,比去年同期(6.78 ∶1)提高了166.22%。
12 月初,北方大部分地區(qū)普降大雪,對生豬運輸產生一定影響,疊加中南六省區(qū)生豬限調政策實施影響還不大,豬價全線飄紅。隨著豬價大幅上漲,養(yǎng)殖戶出欄積極性增加,屠宰企業(yè)生豬到場量較為充足。屠宰企業(yè)嘗試壓價,致東北、華北豬價下跌,對于豬價再次下跌,養(yǎng)殖戶挺價表現堅定,屠宰企業(yè)收豬難度增加;為了保量,屠宰企業(yè)再度上調價格,但是高價白條豬走貨緩慢,供需雙方不斷博弈。12 月中旬,生豬價格連續(xù)出現下跌。從供應端看,部分養(yǎng)殖戶出欄積極性提升,受進口豬肉沖擊、貿易商加大凍豬肉拋售及中央儲備凍豬肉的投放,使得市場缺豬不缺肉局面進一步凸顯。終端需求方面,南方灌腸和腌臘肉制作需求明顯受到高價肉的抑制,市場對大體重豬消化持續(xù)緩慢。整體來看,官方在局部地區(qū)投放凍肉的舉措,確實給市場帶來了一定的沖擊。目前屠宰企業(yè)在收豬定價過程中仍相對占有一定的主動權,消費市場的疲軟,促使短期內豬價快速上漲的難度進一步加大?!柏i市有風險,壓欄需謹慎”。雖然現在生豬大幅下跌的概率較低,但豬價震蕩依舊,有大體重生豬的養(yǎng)殖戶逢高應盡快考慮出欄。
原料方面。12 月初,東北玉米產區(qū)遭遇連續(xù)多輪大降雪,造成多處地區(qū)積雪覆蓋范圍較廣。同時,東北地區(qū)中南部和東部、內蒙古中東部等地的部分地區(qū)有小到中雪或雨夾雪,積雪范圍廣以及整體溫度偏高,令部分“地趴糧”霉變風險上升,促使農戶加速售糧。進入12月中旬,東北主產區(qū)進入季節(jié)性售糧期,基層玉米上量進程加快,北方港口玉米集港量陡增,而下游需求不及常年水平,導致玉米和淀粉現貨價格繼續(xù)回調。深加工企業(yè)玉米采購價有所松動,多數加工企業(yè)和飼料廠家備貨意愿偏低,后期售糧進度加快,將使得價格下跌風險加劇。
“好糧難賣好價”的行情,在新季糧食上市時經常上演。因大豆普遍質量較好,質量優(yōu)勢其實并不明顯,而且在季節(jié)性供應壓力下,糧食價格通常要走“下坡路”。南方貿易商對東北新豆采購意愿略顯謹慎,使得今年新豆到銷區(qū)的時間窗口再次延后,對豆粕價格也形成一定抑制作用。目前,中美貿易磋商已取得了第一階段性成果,但因美國干預中國內政,進而影響中美貿易磋商結果的可能性依舊存在,因此近期豆粕現貨繼續(xù)震蕩為主的幾率偏高。按慣例春節(jié)前備貨啟動之后,豆粕價格看漲的幾率將有望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