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悅 孫寶國
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宏偉理想,作為與美國夢、歐洲夢、日本夢等其他國家諸多民族想象共同體并駕齊驅的國家形象的話語表征。紀錄片作為中國形象跨文化傳播的重要媒介載體,對于“中國夢”作為中華民族想象共同體的影像敘事元素的彰顯尤為重要。在國際傳播語境下,面臨西方國家掌握媒介話語權以及中國形象長期處于被動“他塑”的窘境,紀錄片作為大眾敘事媒介所蘊含中國夢的敘事話語,對于國內本土受眾的民族凝聚力與自豪感,以及異域國家受眾對于中國夢的評價與全球想象的海外跨文化傳播具有新聞傳播媒介、文字印刷、對外宣傳所無法實現的說服傳播效果。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紀錄片在做好對于絲路沿線國家對外國家形象傳播、發(fā)揮其敘事傳播優(yōu)勢、講好中國故事的同時,建構中國夢話語的海外傳播與全球想象也是其應有之義。
“話語”作為術語最早出現在語言學中,米歇爾·??沦x予了話語的哲學內涵后,“話語”一詞便廣泛應用于政治學、社會學、歷史學、新聞傳播學、文化研究等諸多領域。話語是從社會中發(fā)展起來的表達語言或表達系統(tǒng),其目的是表達或傳播關于某個重要主題域的一套連貫的意義[注][美]約翰·菲斯克:《電視文化》,齊阿紅、張鯤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第23頁。。??抡J為:話語是根據某些分析標準而被人們確認為屬于同一系統(tǒng)的陳述群(group of statements)[注]Michel Foucault,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New York:Pantheon Book,1972,pp.38-47.。從這個定義可以看出,話語是由一系列語言或標準構成,是建構事物的表征方式,因此如何塑造中國夢話語,不在于“表達了什么”而在于“如何表達”。斯圖亞特·霍爾則在福柯的基礎上認為:話語是指涉或建構有關某種實踐特定話題的知識的方式:亦即一系列(或型構)觀念、形象和實踐活動,它提供了人們談論特定議題、社會活動及社會中制度層面的方式、知識形式,并關聯特定話題、社會活動以及在制度層面引導人們[注]Hall Stuart,Representation: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1997,p.6.。在全球現代國家體系中,國家形象作為一種“信息資本”的運作與流動,成為自冷戰(zhàn)結束以來西方國家,特別是以美國為中心的全球化進程中的主要推動力,而國家形象的跨文化傳播也成為西方發(fā)達國家實現全球擴張的手段之一。[注]Manheim J.B.,Albritton R.B.,Changing National images:International Public Relations and Media Agenda Setting,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82(3):pp.641-657.匡文波認為:國家形象是國家客觀現實經過文化價值觀、國家利益觀、大眾媒介三重偏曲后投射在國內和國際公眾意識中的主觀映像[注]匡文波、任天浩:《國家形象分析的理論模型研究——基于文化、利益、媒體三重透鏡偏曲下的影像投射》,《國際新聞界》2013年第2期。。時至今日,國家形象的話語生產更是已經脫離其母體而存在,并不斷地在“傳播-解構-重構-再傳播”的后現代意義生產邏輯中發(fā)生嬗變。國家形象的地位在國際關系與政治交往中至關重要,并且關系到一個國家在國際社會中的合法存在[注]Joshua Cooper Ramo,Brand China,London:The Foreign Policy Center,2007,pp.131-136.,“雙向傳播、公關政策、傳媒政策、信息整合、公共外交、國家品牌、自我建構、網絡形象、設置長期或短期的媒介事件或議題”都應是當下國家形象建構所具備的元素[注]Gilboa,Eytan,Media diplomacy:Conceptual Divergence and Applications,Harvard International Journal,1998(3):pp.56.。薩義德在《東方學》(Orientalism)中認為:“東方幾乎是被歐洲人憑空創(chuàng)造出來的地方,自古以來就代表著浪漫情調、異國風味、美麗風景、難忘記憶和已是往昔”[注]Edward Said,Orientalism,New York:Vintage Book,1979,p.25.,因此,中國形象自近代以來由于社會歷史原因長期處于西方中心主義的“他塑”中。
自20世紀年代末期以來,全球傳播體系中的政治經濟權力的影響力愈發(fā)明顯,尤其是新自由主義對各國傳播政策和全球傳播體系的重構,以及它對民主、參與、公平、公正這些社會基本價值造成愈發(fā)深刻的影響[注]趙月枝:《傳播與社會:政治經濟與文化分析》,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17頁。。2000年后,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發(fā)展,中國在世界的影響力與日俱增,鄭必堅在2003年提出了“中國和平崛起”的口號,并闡述了所蘊含的對外關系理念。這一口號作為抗爭性話語,以獨立的姿態(tài)面對西方霸權主義國家所構建的“中國毀滅論”“中國顛覆論”“中國責任論”等負面話語,這在一定程度上應對了西方社會的批評與質疑。但西方世界所固有的“國強必霸”的思維模式及其自身經歷的歷史因素便隨后塑造了“中國威脅論”等負面國際輿論,中國形象依舊處于世界話語體系的邊緣地帶。
2012年習近平總書記延續(xù)了“和平崛起”的內涵提出中國夢話語,緩和了西方學界對中國日益強盛的綜合實力所帶來的“隱憂”。中國夢話語的提出,既延續(xù)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理想,又在話語表述上符合西方世界表述體系的集體性話語呈現。福柯又指出,權力和知識(話語)是相互連帶的,不相應地建構一種知識領域就不可能有權力關系,不同時建構或預設權力關系就不會有知識(話語)[注][法]米歇爾·福柯:《規(guī)訓與懲罰》,劉北成、楊遠嬰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第73頁。。因此,擁有話語權力的西方國家對中國形象的描述含有出于自身國家利益而生成的意識形態(tài)謀略的意圖,以獲得國際輿論的主導權和對他國的評判權。隨著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中國夢成為了國內外話語爭奪與權力博弈的較量,借助“一帶一路”倡議為載體,中國在亞非歐地區(qū)將獲得更多話語權力和塑造中國國家形象的主體性,并能有望在全球范圍內塑造良好國家形象和正面國際輿論,占有建立話語優(yōu)勢的有利時機。
紀錄片是國家形象跨文化傳播的優(yōu)勢載體,而中國夢作為國家形象傳播的核心施政理念,自2012年提出之后便在各大官方與民間的媒介空間廣泛傳播,作為國家形象的“晴雨表”,紀錄片自然也將中國夢話語融入了視聽傳達的諸多元素之中,成為中國主流紀錄片最重要的政治符號與文化代碼,并將其納入今后一個時期內國家形象建構最重要的影像傳播議程。隨著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以“一帶一路”作為傳播語境,紀錄片作為傳播載體,主題的多元化為構建形象立體、多面且豐富的中國形象夯實了紀錄片對外傳播本體的內在支撐,并為其言說中國夢話語建構了多角度的理論支點。[注]沈悅、尹如歌:《中國紀錄片的國家形象建構與跨文化傳播——“一帶一路”視閾下的再思考》,《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2期。無論是政論闡釋還是社會生活,亦或是自然風貌、歷史文化等題材,大多都將中國夢作為直接表現的主題或是隱喻呈現,例如,《不忘初心 繼續(xù)前進》《一帶一路(系列)》《海上絲綢之路》《將改革進行到底》《輝煌中國》《中國夢 中國路》《百年潮 中國夢》《中國夢365個故事》《筑夢路上》等,將高度抽象的政治話語實現影像化的呈現,實現了國家形象話語的符號媒介轉化。
自2000年后,中國紀錄片在對國家形象的建構與傳播上不斷演進與優(yōu)化,以《大國崛起》《復興之路》《再說長江》《故宮》等央視大型紀錄片為代表,呈現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紀錄片作品,加之2010年國家出臺《關于加快紀錄片產業(yè)發(fā)展的若干意見》以及2011年成立的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對于紀錄片建構中國形象形成了良好的國內環(huán)境。
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媒介逐漸成為中國大眾的社會認知來源,它表現為在國人所熟知的社會經驗以及社會研究方法論視閾下對國內受眾以及整個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指引,并將其統(tǒng)一于社會“生活世界”的范疇之中。媒介也不僅是技術邏輯上的話語體現,而且是將中國的社會現實引入自身文本語境的手段[注]Tsan-Kuo Chang,Jian Wang,chih-Hsien Chen,“News as Social Knowledge in China:The Changing Worldview of Chinese National Media”,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94(3):pp.52-69.。媒介對于中國夢的解讀已成為當下闡釋民族精神的鏡鑒,亦是中國對“自塑”國家身份所彰顯的不懈追求。放眼全球視角,中國夢話語設置了新的中國身份集體表征與全球性媒介事件,成為全球各國及其大眾媒介管窺中國聲音、中國現狀以及中國理想的重要文本。中國夢已經成為國際社會認識當代中國的一把鑰匙。從某種意義上說,現在和未來一個時期國際社會對中國的了解和認識,中國國際形象的豐富和提升都將與中國夢密不可分[注]習近平:《習近平新聞思想講義》,北京:人民出版社、學習出版社,2018年,第151頁。。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紀錄片題材對于中國夢的話語言說日益豐富,在打造“一帶一路”文化傳播生態(tài)以及“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雙重推動下,當下的中國紀錄片將官方政論、民間話題、歷史回眸、社會民俗、個人追求幾乎都囊括在其敘事話語之中,從多維度言說中國形象以及打造中國夢的全球想象空間。
國際話語體系仍然處于“西強我弱”的格局,而中國作為社會制度、意識形態(tài)、發(fā)展歷史完全迥異于西方國家的“他者”,時常遭遇自身話語言說的曲解與誤讀,陷入各種話語陷阱,從而造成國家形象的解構、碎片化。視覺性場域是政治性場域的延伸與擴展,國家形象是大眾傳播媒介利用影像符號所制造的“新聞幻覺”[注]W.Lance Bannett,News:The Politic of Illusion,New York:Longman,2005,pp.34-38.。因此,作為打造“融通中外”話語體系之一的視覺媒介,紀錄片是中國夢話語走出國門的影像載體,通過影視語言通俗易懂、不易被西方媒介機制解構甚至重構的優(yōu)勢,成為當下“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聲像指南”。詹姆斯·W.凱瑞認為,紀錄片在傳播中反映了社會的政治秩序、經濟秩序與“儀式秩序”(ritual order)[注][美]詹姆斯·W.凱瑞:《作為文化的傳播:“媒介與社會”論文集》,丁未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年,第21頁。。所謂的“儀式秩序”其實就是一種既定的文化秩序。中國形象的傳播面臨著西方文化霸權的挑戰(zhàn),特別是西方社會在其現代性思想的推動下建構了“西方的中國形象”,并在全球范圍內通過自身掌握較為豐富的媒介資源以及國際話語權,從而確立了自身的存在感與優(yōu)越性。從中國近代開啟救亡圖存的道路伊始,“西方的中國形象”總是如夢魘般與中國“自塑”的國家形象產生某種權力關系與傳播互構的過程,并對中國話語的本土敘事產生了連帶性影響。西方發(fā)達國家通過其對中國形象基于自身“意識形態(tài)謀略”的想象,始終置于“異域他者”的位置,對“中國話語”的跨文化傳播造成了歷史動態(tài)性以及空間多元性的遮蔽。究其原因,有其維護自身國家利益、價值觀以鞏固其國際話語權的圖謀,然而更現實的原因需要從中國國家形象話語本體的話語文本敘事邏輯來探析。
自近代以來,由于西方列強依靠“洋槍洋炮”打開中國大門,加之西方現代性思想與技術的引入,西方國家作為中國大眾認識自身的媒介鏡像,激發(fā)了其急切的救亡圖存之心。中國形象的主動建構其實就是實現國家間“主體性”建構的過程,但中國形象的“自塑”以及他國對于認識中國形象的“編碼-解碼-再編碼”的過程總是遇到重重問題,與中國本身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的地位形成巨大落差。究其原因,首先是中國在近代長期處于落后、封閉、停滯的狀態(tài),為西方國家塑造“意識形態(tài)謀略”的負面話語提供了理論依據。1735年杜赫德的《中華帝國全志》一書問世,該書表達了對中國社會發(fā)展停滯、百姓萎靡的擔憂,預示著中國形象在西方國家大眾美好想象中的“異域的烏托邦”形象開始逐步消解,同時,西方國家在現代性思潮的引領下拉開了資本積累、精進技術以及全球殖民的序幕。更重要的是,這時的西方意識形態(tài)話語也漸漸確立了其作為權威話語的主體地位,西方文化霸權話語至今影響著中國形象的國際表達和對自身的形象塑造。
其次,中國形象的自身言說與預期傳播效果產生較大錯位。中國形象“自塑”的意識覺醒伊始于改革開放后的20世紀80年代,然而,由于受國內政治“剛性話語”的束縛,中國形象與其客觀現實始終存在偏差,始終對外展現為權威、亢奮、激進的話語表征,當時的紀錄片也為諸多人士詬病,被稱為“形象化政論”,而對外傳播的方針始終將中國形象與國際政治掛鉤,缺乏對中國現實以及民眾、社會文化的客觀言說。而在2003年提出“和平崛起”的抵抗性話語時,沒有考慮到西方社會對其符號表征的再解讀與再編碼,使得隨之甚囂塵上的“中國威脅論”等一連串西方負面話語綿延至今。
國家形象作為涉及多領域、多面向的一整套符號表征系統(tǒng),從最早的比較文學形象學對國家形象的摹寫到如今較為流行的后殖民主義批判理論,研究方法紛繁復雜,將諸多學科的特色集于一身。目前,國內較為常用的是后現代語境下的后殖民主義文化批判理論,該研究路徑以前文提及的《東方學》為代表的“東方主義”思潮對西方文化霸權作出了諸多批判,試圖以一種新生力量瓦解西方文化霸權話語。然而,面對發(fā)達工業(yè)社會成就的總體性,批判理論會失去超越這一社會的理論基礎……由于批判理論的范疇是在這樣的發(fā)達工業(yè)時期得到發(fā)展與改良的,在這個時期,否定和顛覆應體現在有效的社會力量的實際行動中[注]Herbert Marcuse,One Dimensional Man:Studies in the Ideology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y,London:Rouledge & Kegan Paul Ltd.,1968,pp.6-7.。而所謂的“西方文化霸權”必須借助本土才能發(fā)揮效力,它不過是本土不同話語集團爭奪符號資本的一個意識形態(tài)中心而已,它在這一表述中彰顯的往往是本土自身的問題[注]周云龍:《西方的中國形象:源點還是盲點——對周寧“跨文化形象學”相關問題的質疑》,《學術月刊》2012年第6期。。中國話語與西方話語之間并不是簡單的影響/被影響的關系,單純的后殖民主義批評理論試圖解構或者重構西方霸權話語只會加劇以“自我”與“他者”的二元對立為前提的零和博弈的關系,從而陷入“文化本質主義”的怪圈。
杜贊奇認為,中國雖在近代以來遭遇到西方國家的侵略和掠奪,但自始至終從未在殖民主義思潮下喪失其“主體性”[注][印]杜贊奇:《文化、權力與民族-國家——杜贊奇教授訪談錄》,《學?!?000年第6期。。哈貝馬斯從“文化”“社會”“個性”三個維度出發(fā),認為人類在這三者既有聯系又有差異的過程中發(fā)生互動,交往行動是一個與語言、文化的符號世界互動的過程,語言和文化構成“生活世界”的基本因素[注][德]尤爾根·哈貝馬斯:《交往行動理論》第2卷,洪佩郁譯,重慶:重慶出版社,1996年,第175頁。,并在胡塞爾提出的“生活世界”的基礎之上闡釋了“主體間性”的概念。認知對象國與他國之間的“主體間性”或更確切的說是“文化間性”的批判性視野是目前國家形象跨文化傳播所缺乏的思維路徑。
“一帶一路”倡議所囊括的國家和地區(qū)橫跨歐亞非三個大陸,涉及多個民族、國家、文化以及傳播場域。這就在傳播的廣度、受眾面、有效性上對中國的對外傳播事業(yè)提出了新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的“新概念、新方法、新范疇”給目前中國尚不完善的對外傳播體系指明了其發(fā)展方向。愛德華·霍爾(Edward T.Hall)在其跨文化傳播的奠基之作《無聲的語言》(The Silent Language)中強調了文化間傳播中的高、低語境?!耙粠б宦贰毖鼐€各國高、低語境的差別可謂此起彼伏,成為了實現“一帶一路”沿線“民心相通”的一道屏障。
“一帶一路”倡議不僅是空間或經濟戰(zhàn)略合作概念,亦屬中國形象對外傳播的文化影響力的范疇,文化的傳播是其戰(zhàn)略架構的內在靈魂。中國紀錄片逐步深入對“一帶一路”題材的挖掘與展現其對于絲路文化與中國形象的影像化表征,給沿線的受眾起到了一定良性傳播的效果。然而,對于“一帶一路”區(qū)域的影像傳播,國內除了在2017年成立“一帶一路”媒體傳播聯盟以及央視紀錄頻道,鮮有國內其他媒體機構參與其中。過于依賴官方媒體,這就缺少了吸引公眾政治參與的敘事技巧,難以提高絲路沿線受眾對于政策的理解度及對于政策的認同感,最終導致對中國國家形象的認知又回到了過去“異域的他者”的位置。
中國夢作為目前中國形象對外傳播的話語表述與文化圖景,是考量中國歷史與現實的重要路徑,也是讓世人理解與傳播中國價值、中國文化與中國精神,作為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話語表征。李普曼認為:“影像始終是最可靠的觀念傳達途徑,其次則是能夠喚起影像記憶的修辭話語……為了使遠處的情形不至于成為在注意力邊緣上搖曳的模糊形象,就應該把它轉換為影像來表達,使受眾能夠看到產生認同感的機會,否則就只能使極少的受眾在很短的時間里感興趣”[注]Walter Lippmann,Public Opinion,New York:Simon & Schuster Inc.,1997,pp.123-125.。紀錄片在彰顯國家形象之時,其敘事元素之中蘊含中國夢的話語言說是其應有之義。講好中國故事,要不脫離中國的現實國情、闡釋好民族精神、以講好中國夢為核心統(tǒng)攬全局。然而,就目前紀錄片的現狀來看,中國夢話語還未與紀錄片媒介充分有機結合,中國夢敘事尚待改進。
以近年中國夢為主要話語表征的中國紀錄片為例,雖然有《不忘初心 繼續(xù)前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輝煌中國》《航拍中國》等圍繞“一帶一路”以及中國夢話語所制作的優(yōu)秀作品,但是,在激發(fā)國內受眾對于自身形象認可的同時,對于作為鏡像的他國,如何讓絲路沿線的觀眾理解其中的敘事內涵,與沿線群眾互動的傳播較為匱乏;傳播內容具有濃郁的官方說辭,而對自身的民情、困難、未來預期較少涉及,導致在對外傳播時經常發(fā)生“不知如何說”“說了沒人聽”“聽了傳不開”的困境,從而陷入“話語貧困”的誤區(qū)。
微博、微信、抖音、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體逐漸成為受眾參與中國夢話語建構的“輿論傳播場”,在為中國夢言說國家形象提供多元、豐富的話語建構資源的同時,也為中國夢話語主體的錯位陳述與解構埋下了隱憂。話語往往在與其他話語的共謀和爭斗中得以界定,因此話語會隨著社會中其他話語的出現或消亡而發(fā)生變化[注][美]詹姆斯·保羅·吉:《話語分析導論:理論與方法》,楊炳鈞譯,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32頁。。在充滿后現代意味的新媒體環(huán)境下,話語生產邏輯的變遷與重構將會愈演愈烈。紀錄片與新媒體的深度融合導致了中國夢話語展現的多元化、去中心化、反權威性、可拼貼和解構/重構性。例如,在網絡平臺播出的紀錄片《獵奇筆記》《藍色星球2》《了不起的匠人》《塑料中國》等作品與電視媒體所展映的中國夢敘事產生了一定的話語建構偏差。值得關注的是,培育IP、開發(fā)IP市場成為新媒體紀錄片的發(fā)展趨勢,加之與BBC、Netflix、ITV等知名海外媒體合作,形成了對電視上星紀錄片的沖擊,雖然提升了紀錄片的主體地位、收視率,滿足了部分國內年輕受眾的觀片熱情與海外獵奇的心理需求,但對于中國夢的話語以及國家形象敘事的傳播生態(tài)產生了一定的消極影響。
中國夢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基于對中國歷史、現實與未來的全面考量,以頂層設計的高度從全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共同利益與美好理想出發(fā)而構筑的“世界夢”,在輸出文化價值觀的同時,對于展開公共外交、增強國家話語權、修正國際社會對中國形象的認識偏差起到了積極作用。紀錄片作為敘事媒介,將政治話語對外傳播的權力實踐轉換為影像敘事話語的形象表達,是“融通中外”話語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中國夢與紀錄片敘事的結合亦是國家理論與視聽媒介的又一次重要嘗試,其通過柔性傳播的形式,有望構建不分“自我”與“他者”的文化價值觀及美好世界圖景。中國夢的影像敘事將中國夢作為“一體多面”的民族想象共同體進行多維呈現,進而構成中國夢敘事話語跨文化傳播的影視母體。
20世紀90年代開始,以中央電視臺為代表的大型電視紀錄片開始進入觀眾眼簾,這些紀錄片多方位立體化的呈現當時中國的社會現實,并對民族歷史記憶進行深度挖掘,對國家形象的宏觀敘事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作為當時獨特的“新紀錄運動”,對于社會窮苦、邊緣的普通人,以及平常事進行客觀記錄,是一種自下而上的個人化的獨立或半獨立紀實形式,并與宏大敘事的專題片產生鮮明對比[注]Yingchi Chu,Chinese Documentaries;From Dogma to Polyphony,New York:Routledge,2007,p.33.,是一種對社會底層群眾生活狀況的客觀記錄。對于宏觀、正面、不容置疑的中國政治形象而言,進行了一定社會客觀現實元素的補充。這兩種紀錄片敘事范式造成了國家宏大敘事與普通大眾微觀敘事的紀錄片敘事價值邏輯的斷裂。
自融媒體時代開啟,紀錄片對中國形象的塑造與建構亦再度興起,與20世紀90年代相比,如今在官方語境下,中國夢被闡釋為民族復興、國家富強等抽象化了的代名詞,而對于宏觀政治政策的表達逐步采用公眾政治參與的視角,將政治構筑于各國的文化認同與傳統(tǒng)之上,才會積極打通宏觀敘事與平民化敘事的阻隔。對于“一帶一路”紀錄片而言,將中國夢的言說通過視覺語言的傳達吸引公眾參與政策的討論并引起共鳴,是紀錄片“說夢”的敘事策略之一。例如,《遠方的家 一帶一路》第84集中,主持人與攝制組一起來到國航員工曼薩的家中,以“去政治化”的影視語言將巴基斯坦的風俗、衣食住行及民族文化加以多面呈現,從飲食、穿著、出行等細節(jié),展示出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民族對于自身“夢”的向往與追求,使中國與巴基斯坦等絲路沿線國家堅定了建立命運共同體的價值信念。再如,《穿越海上絲綢之路》以宏大敘事的微觀視角闡述了32個典型普通人物的故事,并加入了國內外知名政要的政策解讀,從普通大眾的視覺具象化解釋中國夢,以及對“一帶一路”等政策的抽象化、理論化,從而避免了紀錄片宏大敘事的空洞感,有助于將官方與民間敘事價值斷裂的鴻溝加以改善。
中國夢亦具有社會大眾話語系統(tǒng)的概念,具有平民化、形象化、故事化、通俗化的特征?!耙粠б宦贰背h下,中國紀錄片將意識形態(tài)、抽象化、理論化的國家政策進行文化符號轉化與再編碼,進行平民化的微觀敘事。簡而言之,就是將抽象的政治性“議題”轉變?yōu)閺V大群眾所熟知的社會性“話題”。本研究認為,“微觀敘事”應分為兩種形態(tài),第一類為紀錄片外部形態(tài)的微觀敘事,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喜歡手機、Ipad等移動終端的年輕受眾的觀片習慣。例如,從2005年拍攝的《故宮》到《故宮100》再到高熱度的《我在故宮修文物》及其電影版,從形式上將威嚴的故宮宏大敘事轉變?yōu)槊考榻B故宮多個空間的紀錄微短片,第二類是構成紀錄片元素的微觀呈現。例如,現象級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第一集《自然的饋贈》通過交叉敘事的形式將不同的食材及相應的菜肴對應,涉及云南香格里拉、廣西、浙江、吉林、湖北、海南三亞等地的風土人情。而多個故事內在并無直接關聯,影片通過“拼貼”形式,將不同元素組合在同一集中。又如,紀錄片《輝煌中國》中以武陵山區(qū)的花田鄉(xiāng)為背景,以主人公冉紅兵為代表的中國農民將費孝通筆下鄉(xiāng)土社會中所倡導的“傳統(tǒng)就是經驗的累積,能累積就是經得起自然選擇的”[注]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107頁。經驗,轉變?yōu)閷τ诨ㄌ镓暶追N植技術的運用,并對全鄉(xiāng)經濟收入的提升進行了立體呈現,展示了科技進步與制度完善對于提升中國人的獲得感、滿足感與幸福感的有效性。通過微小人物立體多面的生活化講述,形成普適性話題的集體記憶表征,進而激發(fā)中國人記憶深處的文化聚合、實現國族認同、維系國族想象。從中預示著中國夢不單單是國家宏觀話語的言說,也是中國人民對未來美好生活需要追求的共同夢想。
新媒體技術的高速發(fā)展使得影像內容在電視、電腦、手機、平板等媒介交替?zhèn)鞑?。這樣的跨屏傳播不僅有利于拓寬視聽內容的傳播渠道,而且打破了電視媒介的統(tǒng)治地位,新的紀錄片傳播秩序悄然生成。以網絡媒體為代表的新媒體的崛起及其與視聽媒介的結合和延伸是近年紀錄片發(fā)展的新趨勢。“互聯網+紀錄片”“泛紀錄化”“泛文化化”的模式理念使得紀實短視頻、微紀錄片等新紀錄片形態(tài)在2016年“直播元年”以來迅速勃興。2017年短視頻APP行業(yè)用戶突破4.1億,同比去年增長率達到116.5%,短視頻用戶同比增長率更是達到令人咂舌的311.3%,短視頻已成為當下最讓人矚目的黑馬[注]張同道、胡智鋒:《中國紀錄片發(fā)展研究報告(2018)》,北京: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2018年,第15頁。。如圖1所示,截至2018年6月,網絡視頻用戶達到6.09億,占網民總體的76%;手機網絡視頻用戶達5.78億,占手機網民的73.4%,未來也將保持較高速的增長態(tài)勢。[注]資料來源: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803/t20180305_70249.htm.
圖1數據來源:CNNIC第41、4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調查
從中可以看出,網絡視頻移動化、精品化、生態(tài)化將逐步深層遞進,紀錄片將形成其獨特的網媒生態(tài)。對于紀錄片受眾而言,電視受眾向新媒體平臺轉移、分化并逐步擴大,其影響力已涉及到更加多元化、碎片化的群體。受眾注意力從電視被分散到不同的屏端,視頻內容尤其是電視節(jié)目的跨屏傳播為實現內容的價值增量提供了新的途徑[注]劉燕南、張雪靜:《跨屏受眾收視行為測量:現狀、問題及探討》,《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6年第8期。。從較早的《河西走廊》再到《輝煌中國》《將改革進行到底》《我在故宮修文物》等紀錄片在新媒體平臺的播映,為紀錄片網絡議題的設置及青年受眾所關注的中國夢話語訴求提供優(yōu)勢平臺。例如,紀錄片《不忘初心 繼續(xù)前進》在制作過程中不僅有48分鐘標準版,還針對移動客戶端、微信公眾號、微博粉絲用戶等用戶群特別獨家制作了4分鐘速覽版,這對中國夢及國家形象話語的“涵化”傳播效果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了不起的匠人》《尋找手藝》兩部起初在新媒體平臺推廣的紀錄片作品,從匠人的文化傳承與審美表達以及尋找傳統(tǒng)工藝者的經歷來展現中國文化,分別從優(yōu)酷網、嗶哩嗶哩兩個新媒體平臺播出,卻實現了從網絡傳播到主流電視媒體傳播的“反哺”過程。紀錄片借助新媒體推進市場化作品,進而進入主流媒介進行推廣的趨勢,今后在媒介深度融合的過程中也將愈發(fā)頻繁。
在電視媒介試圖拓展網絡空間的同時,紀錄片也在網絡媒介中尋找構架中國夢話語集體表征的契機。紀錄片《習近平治國方略:中國這五年》(China:Time of Xi)《對望:絲路新旅程》《超級工程(系列)》《創(chuàng)新中國》《神奇的中國》《華彩中國》等蘊含中國夢話語的作品和欄目,不僅改變了紀錄片“意識形態(tài)化”的軟肋,從“宣傳”轉變?yōu)椤皞鞑ァ?,在國內通過廣泛傳播獲得國內受眾認可,而且證明了內容表述策略以及創(chuàng)作手段的精進是紀錄片實現跨文化傳播的重要手段。例如《習近平治國方略:中國這5年》就采用了更為親民化、更易為西方國家受眾接受的敘事方式,并且摒棄了中國對外政論片解說詞“先入為主”的主觀言說,借助更為生活化的表達,將中國五年來的長足進步展示給全球觀眾,打造了紀錄片“文化外交”傳播新視野。該片對于中國夢文化內核的表現及其更具國際視野的敘事語態(tài)的深入挖掘,做到了“中國故事、國際表達”,為今后紀錄片跨文化傳播起到引領作用。
在部分西方媒體的眼中,中國對國家形象的建構是具有政治布景的刻意宣傳,是國家“幻象”而非真實形象。齊美爾提出的“陌生人理論”就將文化差異和文化陌生感視作跨文化傳播的內在動因,“陌生”成為了跨文化傳播的中心詞。[注][德]齊美爾:《社會學:關于社會化形式的研究》,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年,第40-48頁。。國家形象及中國夢的跨文化傳播應從更符合他國受眾視角的角度出發(fā),方可實現交流的互動。
在筑“夢”話語中,最具真實感的中國形象便是對中國普通民眾生活的記錄,《零零后》《鏡子》《中國人的活法》《人間世》《生門》《拉林河畔》《中國面臨的挑戰(zhàn)》《中國夢365個故事》等關注普通百姓生活百態(tài)以及中國發(fā)展進程中現實困難的紀錄片,便展示了當下中國社會的真實風貌,以及國人當下的心境與情感。《零零后》通過連續(xù)10年的追蹤拍攝,重新審視了當下家庭的教育問題、二胎政策以及親子關系;《生門》通過40多個家庭和產婦的真實故事向觀眾詮釋了中國真實的醫(yī)療狀況,以及,生命誕生過程中的殘酷與溫馨;《中國人的活法》秉承大主題、小切入、近現實、暖人心的創(chuàng)作理念,通過關注平凡人追逐夢想的奮斗歷程,詮釋了中國夢的話語內涵[注]張同道、胡智鋒:《中國紀錄片發(fā)展研究報告(2018)》,北京: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2018年,第96頁。;《中國夢365個故事》通過塑造朝氣蓬勃、銳意進取的青年形象,為中國夢的傳承和傳播添磚加瓦。這些作品從本真的層面向外國觀眾剖析了中國社會的真實狀況,并且客觀地呈現了中國筑“夢”路上所面臨的問題和困境。
上文已提及,中國形象長期在“西強東弱”的媒介格局下處于“他塑”的處境。因此,中國國家形象的建構與跨文化傳播是中國對外傳播事業(yè)一項長期且艱難的課題,須將其擺在國家戰(zhàn)略的高度。中國夢蘊含豐富,影響廣泛,是當前黨和國家倡導的國家話語的核心,是國家形象對外傳播的精神內核,承擔著重塑中國形象的重大使命,更是全球語境下中國人的自我認知及他國對于中國身份想象的全新認識。就當下而言,當務之急是找到中國夢敘事話語與國際話語的契合點,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跨文化傳播的內容與形式。
“一帶一路”不但是經濟、政治合作共贏的宏大倡議,更是中國走出國門與世人共享中國發(fā)展成果的康莊大道。“一帶一路”的前身“絲綢之路”秉持“和平、友善、互惠、共生共榮”的理念,得到沿途各國的廣泛認同?!耙粠б宦贰背h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構,與中國夢話語所倡導的“共同復興”異曲同工。面對絲路沿線復雜的媒介生態(tài),首先,紀錄片應科學地設置中國夢話語議題,并從中透露出中國和平發(fā)展、能為世界各國人民帶來利益的主張。這必然能夠得到世界人民的認可及國際社會輿論的支持,為構建“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夢的話語權夯實認同基礎。
其次,“一帶一路”倡議所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全球治理提供新的正面元素,推動各國共同發(fā)展,并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議題,通過紀錄片敘事傳播為世界各國“共同復興”的議題。紀錄片《遠方的家 一帶一路》第5集《金融互聯》中,紀錄片通過更為形象的可視化數據及圖形闡述,通過一系列直觀數據和模型表現了中國對絲路沿線國家在金融、貿易上的幫助,以及對參與雙邊貿易的積極態(tài)度。以此彰顯了“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追求睦鄰友好、合作共贏,并竭力造福沿線各國百姓的重要決策,是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務實之策,而非紙上談兵。
著名影視研究學者陳犀禾指出在當代中國電影中最重要的理論話語是國家理論[注]陳犀禾、翟莉瀅:《國家理論:電影理論中的中國學派和中國話語》,《電影藝術》2018年第2期。。中國夢作為國家建設的宏偉目標,對當下中國電影,尤其是紀錄片對國家理論的建構產生了重要影響。在如今電影學界強烈呼吁“重寫電影史”及建立“中國電影學派”的浪潮中,中國夢話語應是其中重要的理論來源。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10月15日的講話中強調,文藝要服務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國夢與當代影視理論的結合,不僅強調了中國紀錄片應當具備的體現國家意志、維護國家利益的紀錄片內涵的本體論思考,也強調了其應當具有全球化的視野,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國家形象,避免中國紀錄片的“自我東方化”傾向。換言之,其既強調了中華民族的立場和主體性,又使中國文化成為世界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向心力的一環(huán)。
中國作為集體主義的“高語境”國家,對紀錄片話語的言說應在中國特色中尋求中外觀眾都能接受的“平衡點”。從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提出影像畫面所具有的“知面”(STUDIUM)和“刺點”(PUNCTUM)[注][法]羅蘭·巴特:《明室:攝影札記》,趙克非譯,上海:文化藝術出版社,2003年,第49-55頁。觀點可以看出,紀錄片可通過這兩點擴大其受眾面和影響力。所謂“知面”就是影像的表層,或者說就是從影像中可以習得的所有具備普遍性的社會文化內容;“刺點”則是與人的個體相關,在影像范疇中,是囊括個體情感、認知、內心活動的刺激點,這個刺激點通過畫面直擊人的內心并發(fā)人深思。對外傳播應注意“內外有別”以及“外外有別”。中國紀錄片應在敘事元素中挖掘“刺點”所在,并在承認差異的前提下,通過符合認知對象國所能接受的話語模式進行跨文化對話。例如,五洲傳播中心先后與美國Discovery探索亞太電視網、美國國家地理頻道開辦《神奇的中國》《華彩中國》欄目,并將符合美國受眾認知的《寰行中國:一帶一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魅力中國:偉大的中國橋梁》《本草中國》等紀錄片引入拉美市場,這些紀錄片不僅能夠讓外國受眾看得懂,更能讓其了解中國的風土人情與歷史文化,并通過畫面中對中國文化的“刺點”敘事,深化中國夢話語的深層內涵以及美好愿景,形成了言說中國優(yōu)秀歷史文化的國際敘事語態(tài)以及海外立體傳播。
在中國夢話語以及國家形象的跨文化傳播中,中國通過他國對自身的認知與想象能能更全面的認清自己的形象。作為紀錄片跨文化傳播的現實路徑,以當前備受矚目的“一帶一路”倡議為載體,積極吸引海外知名媒體與機構參與“一帶一路”及中國夢的話語建構,是實現國家形象傳播的極佳契機。20世紀70年代末,《絲綢之路》《話說長江》等影片開啟了中日合作的大門,時至今日,以央視紀錄頻道為代表的中國媒體積極開創(chuàng)并組建國際顧問團隊,例如,以雅克·貝漢、伊夫·讓諾登等國際知名紀錄片導演組成的顧問團隊,從國際視野提升中國紀錄片制作質量。而國內知名的媒體機構,如騰訊、優(yōu)酷、愛奇藝、嗶哩嗶哩與BBC、NGC、ITV、Netflix、ARTE、NHK等世界著名媒體制作公司合作推出了如《藍色星球1、2》這樣受網民熱捧的作品。2017年“一帶一路”媒體傳播聯盟在北京建立、“一帶一路”影視傳播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絲路電視國際合作共同體”以及2018年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從設置“絲綢之路”展映單元到設計全新的“一帶一路”電影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下發(fā)《關于實施“記錄新時代”紀錄片創(chuàng)作傳播工程》的通知等,這些都將為中國夢話語在絲路沿線的跨文化傳播提供廣闊平臺,為建構中國夢的全球想象空間提供不竭動力。
柏拉圖曾道出人類認識世界的困境之處,他認為人類是一群“洞穴”里的囚徒,從未真正認識外部的世界,卻將“洞穴”里外部世界的“光的倒影”當成是真實的世界[注][古希臘]柏拉圖:《理想國》(節(jié)選本),郭斌和、張竹明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第160-165頁。。進入媒介發(fā)達的現代社會后,人們依舊將媒體“鏡像”當作是外部世界的真實反映,越來越影響大眾的認知判斷,并將其作為自身行動的依據。西方主流媒體對目標受眾以及“議程設置”的媒介框架設置,不僅對社會輿論產生重大影響,還影響著世界的知識界、政經界、新聞界的中國國家形象“報道框架”。其中,英、美等西方主流媒體在傳播技術、傳媒人才、媒介經營等方面占有絕對優(yōu)勢,憑借此優(yōu)勢,他們可以順利占據國際媒體傳播的主要市場,從而“規(guī)訓”和制約其他國家對中國形象及中國夢的異域想象。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是引發(fā)全球想象的開拓之舉,人民通過紀錄片使得中國形象與中國夢主動走入西方視野。通過紀錄片中國夢話語的跨文化傳播,是在當前部分西方媒體遮蔽中國形象、塑造“中國威脅論”等負面話語逆境下的“柔性突圍”,是通過“鏡像”呈現出共同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發(fā)出中國夢的全球號召,共同構建世界人民美好夢想與福祉的有效路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