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惠
伴隨素質教育的全面開展,教育部門越來越重視小學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然而,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只是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學生的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這就需要教師、家長和學校共同努力,實現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工作的整合,不斷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本文主要闡述了小學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現狀,以及完善小學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對策,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小學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現狀
首先,對于不同學科之間整合的人才比較缺乏,部分教師負責德育教育同時也在負責行政工作,不是很了解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并且教師沒有掌握二者之間整合的教學方法。部分心理教師缺乏德育教育知識,沒有經過專業(yè)化的培訓,教學經驗不足,不能夠指導學生進行二者之間的整合。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降,對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認識存在偏差,這不利于促進學生心智健全發(fā)展。
其次,學校和教師沒有認識到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重要性,學校未能夠為二者整合教學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教師比較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與心理健康教育。
二、完善小學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對策
(一)注重實踐應用
教師在進行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工作過程中,應以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為基礎。對于小學生來說,在以往的思想品德課程教學中,課堂教學的核心內容為傳授思想理論知識,以此為基礎,教師將心理健康教育知識融入德育教育課程體系之中。教師應做到以下方面:
首先,在二者整合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德育教育中關于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之中,使學生認識到樹立正確價值觀對自身日后學習和成長的重要性,只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才能夠指引自己朝向健康的方向發(fā)展;其次,教師應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心理發(fā)展變化,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調查,對于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走出心理困境,陽光地面對學習和生活,使學生樹立自信心。最后,學校應開設心理健康指導課程,指導心理存在問題的學生,并且定期組織道德講座等論壇課,大力宣傳德育教育,以此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二)與學生日常生活聯系在一起
現階段,為了使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工作順利開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在一起,走進學生的生活,關心學生生活,熟悉和了解學生的生活習慣。以此為基礎,教師組織學生開展課余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親身體驗生活,從而感受到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學習的樂趣。
例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開展德育生活化大討論的活動,引導學生走進生活,思考自己人生發(fā)展方向,使學生深切感受到生活的酸甜苦辣。通過開展小組活動,不僅可以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還能夠深化學生對生活的認知,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和心理素養(yǎng)都得以提升。
(三)學校和家長的共同配合
學校和家庭是學生成長中兩個重要的生活環(huán)境,為確保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工作順利開展,學校和家長應共同努力。教師應經常與學生家長交流溝通,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成長環(huán)境和學習表現,依據家長的反饋,教師給予學生悉心的引導。學校應定期組織各類活動,比如主題班會活動或是親子活動,通過開展這些活動,加強家長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家長能夠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教師也能夠熟悉家長與孩子之間的相處情況,進而與家長共同引導孩子的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以此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綜上所述,通過分析小學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現狀,以及完善小學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對策,我們可以看出,實現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重要性。這就要求學校、教師、家長共同努力,學校應重視二者整合工作的開展,為其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教師和家長應經常交流溝通,依據學生實際情況,教師和家長對其進行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引導,進而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
【作者單位:句容市葛村中心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