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冬梅
(浙江省瑞安市紅旗實驗小學,浙江 瑞安 325200)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我們的生活已經無“微”不至。微信已成為了老師和家長、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重要溝通途徑。如何將微信用于課堂,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在研讀完喬納森·伯格曼的《翻轉課堂與慕課教學》后,我決定將微信與翻轉課堂進行結合,構建獨特的微信翻轉作文模式。
何為微信翻轉作文模式?首先我們要抓住三個關鍵詞:“微信”、“翻轉”和“模式”。
“微信”是這套作文模式的工具,整個模式的構建均在微信上操作完成。
“翻轉”也就是翻轉課堂,又被稱為“顛倒課堂”,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不用再占用大量課堂上的寶貴時間來講授作文寫作的內容、方法和技巧,這些內容學生可以自主習得。他們可以通過在微信上點評和分析、捜索相關的主題文章,還能在網絡上與別的同學討論,在任何時候去查閱需要的材料。教師在課堂中也有更多的時間與每個人交流。在課后,學生自主規(guī)劃寫作內容、寫作節(jié)奏、寫作風格和呈現習作的方式。教師則采用講授法和協作法來滿足學生的需要和促成他們的個性化學習。翻轉課堂最終的目標,是為了讓學生通過實踐獲得更真實的學習。
“模式”就是將解決問題的方法固化下來。而微信翻轉作文模式,則從“輸入積累”為起點,經歷“記錄描繪”和“評價修改”,最終止于“展示交流”,從輸入到輸出,從實踐到能力,層層深入,穩(wěn)步推進學生的習作能力。
微信翻轉作文模式包括對具體語言材料的積累、感悟和運用,認識語言表達的特點,總結語文表達的方法,并在語言實踐中實現有效遷移。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層次:
作文是一個孩子綜合素養(yǎng)的體現,沒有一定量的輸入,很難讓孩子形成“下筆有神”的寫作能力。豐富的輸入來自哪里呢?那一定離不開朗讀(這里特指大聲朗讀)和閱讀。
在朗讀方面,我班從一年級開始,從課文、《日有所誦》、小古文,到主題朗讀,本班的大聲朗讀從未停止。為了及時了解學生朗讀情況和朗讀所存在的問題,我在班級建立了三個微信朗讀群,群主為朗讀水平優(yōu)秀的朗讀小老師,每天檢查評價本組同學,并通過微信上報本組學生的朗讀情況,以便于老師及時調整朗讀教學。而班級微信群主的打擂賽(每個月都允許其他學生挑戰(zhàn)朗讀小老師,在講臺上與小老師同臺競技,最終,根據臺下同學的票數推選出下個月的朗讀小老師),更讓孩子的朗讀熱情空前高漲?!白x書聲,聲聲入耳”,孩子們的語感在微信平臺上切實得以提升。
在課外閱讀方面,我班從一年級開始,毎日在家必須有不少于30分鐘的課外閱讀時間。為了幫助學生固化閱讀時間,我班確立了“班級微信群簽到制度”。即每位孩子都需每天在微信上接龍讀書書目,表示自己已經閱讀夠30分鐘。這項制度,一督促孩子主動積極閱讀。二通過教師在微信上不定期引導,為家長提供閱讀書目參考。三固化學生“每日讀半小時”的閱讀習慣。四引導學生在不間斷地閱讀、對比、內化中積累寫作素材。
長期的朗讀和閱讀,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持續(xù)了學生的閱讀熱情,學生在持之以恒的朗讀和閱讀中,培養(yǎng)了語感,豐富了積累,為三年級的微信寫作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在微信上,豐富多樣的言語實踐,讓孩子有了實踐的平臺,有了成長的空間。如果生活猶如泉源,微信作文就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潑的甘甜純凈。那么,我班的泉源究竟有哪些呢?
在微信上,我班先后開展了《我的小姐姐克拉拉》、《小淘氣尼古拉》、《窗邊的小豆豆》等讀書交流活動,這些微信平臺上的讀書交流活動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了孩子的閱讀深度。比如:在閱讀《窗邊的小豆豆》時,我班先后在微信上開展了“文章佳句我來讀”、“可愛人物我來品”、“有趣故事我來講”、“校園故事我來說”“經典讀本我來推”“優(yōu)秀表達我來評”等活動。從而讓學生能夠讀中帶思,思有所悟,并且拓展為言語實踐,讓學生從讀懂故事、品析語言、鑒賞人物到言語實踐,層層深入,真正讀透一本書。
在平時的課文教學中,我或抓住教材中文章精當用詞,或抓住多變的句式,或抓住生動的描述,或抓住嚴密的說理,或抓住巧妙的構思,在微信上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豐富多彩的生活為微信作文提供了源頭活水。在我班的微信群中,從生活場地劃分,我主要引導學生關注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田園風光。從內容劃分,我主要引導孩子關注多彩事件(家庭之事、學校之趣、課外活動、繽紛節(jié)日、社會事件)、百變人物(自己、家人、師友和社會中的陌生人)、繽紛美景(四季之景、多彩山水、各地名勝、家鄉(xiāng)美景)、花樣寶貝(可愛動物、玩物器具、神奇植物)、想象之美(編寫童話、拜訪未來、新奇想象)、內心世界(我的心愿、心中苦惱、觀讀感受)等。這些內容基本涵蓋了習作的方方面面,不僅有內容,而且有層次,孩子們經過這樣的觀察、思考和習作,他們將學會輕松記錄自己的生活,習作能力自然會大幅度提高。
相互交流、分享,才能讓學生體驗到寫作的喜悅,這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微信里,42位孩子有42種表達,這些豐富多彩的作品呈現,為寫作能力好的孩子提供思路,為習作能力弱的孩子提供了內容和詞庫。
教師在瀏覽完所有作品后,將從作品的選材、詞庫的建立、表達的引領方面,結合學生的作品進行一次整體評價。本次評價將在微信上進行,整個評價過程相當于一次習作講評課?,F我將結合“快樂的美食節(jié)”微信評價對這一過程進行全面介紹。
1.作品的選材。
2016年12月底,我校舉辦了“元旦慶美食節(jié)活動”,我班有許多學生在微信上記錄了這項活動。學生的選材豐富多彩,我在微信點評中,展示了這些孩子的作品。比如:美食節(jié)中大多數孩子沖著“吃”美食而去,而胡載晟卻寫了他和媽媽制作美食的過程,陳小楠則記敘了“美食節(jié)”前,孩子們快樂的心情等。這些豐富多彩的選材對學生是一次“頭腦風暴”,許多孩子們會因此“腦洞大開”。
2.詞庫的建立。
由于學生家庭環(huán)境、閱讀習慣、積累方式等原因,造成孩子們詞匯積累量差異很大。優(yōu)秀孩子的詞語庫,添加上老師提供的詞語,將成為孩子習作的支架。比如:“美食節(jié)”習作中出現了許多有特色的、新鮮的詞語,我進行了整理分類。
我分類整理后,補充了一些詞匯,創(chuàng)建了詞語超市,為學生習作的進步提供了可能。
后來,許多孩子的習作中都用到了這些詞語,“詞語超市”中的詞語豐富了學生習作經驗,為孩子在修改習作的進步提供了支架。
3.表達的引領。
每次上交的學生作品中,都有許多獨特的表達,這些表達也可以成為學生學習的資源。比如“美食節(jié)”作品中,文軒的擬人修辭手法為美食賦予了生命。“爆米花的玻璃箱子在陽光的照射下閃爍,絕對逃不過我們的眼睛;我們看到冰淇淋的身體漸漸地融化,好像在說“快來吃掉我??!快來吃掉我??!”
彭承煥用聲音寫出了美食節(jié)的有趣?!奥?!‘呼呼’的聲音是從哪來的呢?原來我班的帳蓬后面,一個高年級的學生在用一臺機器做棉花糖時,發(fā)出的聲音。再看看我們班的魏思源,她在那里大喊:‘買南瓜餅、水果布丁、關東煮,2元一個,快來買呀!’連在一旁的我都逗樂了?!?/p>
這些獨特的表達有著無窮的魔力,它會激發(fā)孩子“用一用”的欲望,如果學生在使用中存在問題,我會適時開啟微信語音和微信視頻進行指導,為學生的個性習作提供幫助。
高科技發(fā)展的今天,微信實現了全班同學的作品同一時間、不受地點限制的集體展示,不同內容、不同風格、不同表達方式的作品,都將給學生帶來大量的資源和啟示,開闊他們的寫作視野。閱讀多篇同主題作品后,學生可以根據老師的微信評價,進行自能修改。同時還可以通過微信語音和微信視頻與老師、同學進行即時溝通。微信習作的二度修改最大程度地調動了學生的修改積極性,是微信翻轉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
威廉.詹姆斯曾說過,人性最深處的需要就是渴望被人欣賞。抓住學生這一心理特點。我班在微信上為學生搭建了“微信展示角”和“習作公眾號”兩個平臺,將學生的得意之作進行發(fā)表。
我班每周周末在班級微信群里,常態(tài)化地展示學生最終成稿的優(yōu)秀習作(這兩天,學生微信中的作品發(fā)布,二次創(chuàng)作全部停止)。學生和家長可以在微信群中自由閱讀,自由交流,也可以和作者探討,提出建議。學生讀著、品著、交流著、爭辯著,互相取長補短。
為了讓學生和家長隨時能夠欣賞到班級佳作,我班家長在微信上申請了“班
級公眾號”。同時,班級公眾號還是我班的作文集,也是我班課堂作文的素材庫。
此外,班級有特色的佳作,我班除發(fā)表在學校校報上,還向雜志報社投稿。三年級上冊,我班曾有三篇文章發(fā)表在國家級刊物《興趣語文》上。可以說,這些舉措大大激發(fā)了孩子們的寫作熱情。
微信翻轉作文模式解除時間、地點限制對學生的禁錮,給學生插上了自由表達的翅膀,學生在自悟積累、自由習作、自主吸收、自能修改的翻轉系列學習中,成為了習作學習的主人。正所謂:翻轉學習獲主動,微信平臺建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