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丹丹,王淑英
(河北北方學院1.醫(yī)學檢驗學院;2.法政學院,河北 張家口 075000)
高等學校是培養(yǎng)社會高級專門人才的基地,為國家的發(fā)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資源,很好地展現(xiàn)了高校的育人功能以及社會服務功能?!鞍倌甏笥?,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要更好地完成高校所承載的功能及使命,也相應地要求高等學校擁有一批優(yōu)秀的高校教師?!稁熣f》中有言:“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焙芎玫仃U釋了教師的外在職能,但教師的職責并非僅僅是傳授道理,講解學術,解答疑惑;更重要的在于高校教師的育人功能。“學高為師,德高為范!”“崇高的師德是‘師’之為‘師’的根本度量?!盵1]尤其是在講究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學生的成長成才對高校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的一舉一動都對學生起到示范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因此高校教師具備淵博知識的同時更應努力提升自身的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以培養(yǎng)高質(zhì)量的高等教育人才。
“師德是教師在長期的教育實踐工作中形成的比較穩(wěn)定的道德觀念、行為、規(guī)范和品質(zhì)的總和,是社會對高校教師職業(yè)行為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是教師思想覺悟、道德品質(zhì)和精神面貌的集中體現(xiàn)?!盵2]師德,即教師的職業(yè)道德,是教師最基本的素養(yǎng),為人師表、育人成才、恪盡職守。那么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怎樣搞好師德建設呢?這就需要做到“三心、三高、三新、三好”。
“三心”指的是愛心、耐心以及熱心。對學生有愛心,對工作有耐心,并且對學生和工作要熱心。這三者是做好本職工作最基本的要求。
在大學中,有家庭條件好,眼界開闊且表現(xiàn)欲強的學生;也有一些家庭條件一般,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甚至有孤僻、偏激、自卑心理嚴重的特殊學生。尤其對于特殊學生,作為高校教師更應格外關注他們,激勵其自信,幫助其學習及成長。高校教師應有一顆仁愛之心,雖然人各有別,但做到“愛無差等”。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用堅定公正的態(tài)度構筑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用無差等的博大之愛營造溫暖的學習氛圍,用愛心對待每一位學生。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相對較敏瑣,學生的良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yǎng)成的,每個學生的接受能力也不盡相同,想要了解每個學生更是需要細致的努力。這就要求我們保持一顆不厭其煩的耐心,甘于寂寞、不怕苦、不怕難,不忘初心。細致觀察學生舉動,及時糾正不良行為,適時對學生的特長給予鼓勵。對學生的教育是長期且反復的,我們要在工作中一步步扎實推進,在實踐中慢慢積累,爭取實現(xiàn)量變到質(zhì)變的飛躍。
同樣,我們在工作中要有一顆熱心和愛心,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來,用自己的正能量傳播給每一位學生;愛學生,愛工作,做到干一行愛一行。
正人先正心,教育事業(yè)是愛的事業(yè),要求教師懷有本心,真誠的關心愛護學生。愛心、耐心、熱心的完美結合,可以讓教師用愛教育學生,用心培育心,在付出的同時有著工作的幸福感、成就感;樂在其中的同時,也相應的勞有所獲。
“三高”即知識水平高、覺悟高、思想道德素質(zhì)高。這是師德建設的核心內(nèi)容。
“師德是深厚的知識修養(yǎng)和文化品位的體現(xiàn)”[4]。知識水平是一名高校教師必備的“武器裝備”,教師的天職是教書育人,淵博的知識是教書的基礎,高校教師更要有完善的知識結構。教師所教的學科和專業(yè)是其向?qū)W生傳授知識的必備基礎,要對本學科有深入的研究。知識是互通的,這也要求高校教師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yè)功底,也需要了解其他相關專業(yè)的知識,對其他專業(yè)知識的涉獵不僅是增加知識儲備的過程,也可提升個人魅力從而更好地感染學生。知識的相通性也可以使得我們在教書育人中游刃有余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同時高校教師還應了解和熟悉國家教育方針政策,認知科學教育理論,掌握適宜的教育方法。
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教師的優(yōu)秀與否也體現(xiàn)在覺悟上,他不僅僅在意自己的教學和科研成果,相對來說,他更在意自己的言傳身教是否在影響學生,是否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否堅持了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是否為國家培養(yǎng)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有用人才。一名教師的覺悟有多高,意味著他能走多遠,同時也意味著他對學生的影響有多大。
每一所高等學校,都有它獨特的文化氛圍,那是一批又一批有文化、有思想、有道德的先輩們流傳下來的,教師教育學生做事先做人,但如果自身道德修養(yǎng)不夠,教育學生豈不是天方夜譚?高校教師不是為教書而教書的刻板讀書人,他們更是學生靈魂的指引者,是學生心靈的灌溉者,是學生的人生導師,這就需要我們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豐富自身文化知識水平,成為學生的好榜樣;如果自身道德水平不高,又怎么去培養(yǎ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
“三新”即知識新、方法新、感覺新。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新時代,新生事物如雨后春筍節(jié)節(jié)綠,高校為了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培養(yǎng)滿足時代需求的人才,必須做到知識新、方法新、感覺新。
在這個科技飛速發(fā)展的時代,知識也在不斷地更新。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擔負著為社會培養(yǎng)人才的重任,當然也就不能抱著原有的知識在高校生存,應該時刻關注知識的更新與發(fā)展,緊跟時代,不固執(zhí)已見、不固步自封。要在教學上善于吐故納新,為學生提供最新最正確的知識,切實做到教學相長。
當然,教師的授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聽課狀態(tài)和聽課效率。許多教師這樣講到:“同學們要以最快的速度來適應我講課的方法?!眳s從來沒考慮過自己的教學方法是否當下的學生。因此,高校教師應在教學和學生工作環(huán)節(jié)講究方法的創(chuàng)新。善于對自己的講課方式以及工作方法進行總結和完善,想方設法讓學生輕松接受知識,更好成長。變之前的以教師授課為主體為學生參與為主,鼓勵學生與教師進行探討,激勵學生的自信,加強師生互動。讓學生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掌握知識,也是提升學生自信心和主動性的過程;在實踐中提升學生的能力和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方法新”帶來最大的效應就是高校教師給人的感覺與眾不同,也就是使學生的“感覺新”。高校學生的特點是個性獨立、思想活躍,這就要求高校教師要與他們?nèi)跒橐惑w,高校教師在授課育人中轉(zhuǎn)換自己角色的過程,也是聆聽的過程;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與學生打成一片,讓學生感覺教師不單純是教師,還是朋友。這樣的“感覺新”可以鼓勵學生探索,幫助學生獨立思考,增進與學生之間的感情,增強課堂以及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舒適的教育環(huán)境。
“三好”指的是形象好、性格好、品格好,這“三好”成為了社會對高校教師的期盼。
有人笑談,現(xiàn)在是一個看臉的時代,雖說這種說法不完全正確,卻是有一定的道理?!皭勖乐?,人皆有之”,一個好的形象誠然能給人帶來不一樣的感覺。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應注重外在形象和內(nèi)在氣質(zhì)的完美結合;支撐內(nèi)在氣質(zhì)的是個人的學識以及修養(yǎng),而內(nèi)在氣質(zhì)也為外在形象加分添彩。一個好的形象,散發(fā)著教師獨特的魅力,對學生也有著較強的吸引力以及感染力。同時作為教師,一舉一動都影響著學生,教師要塑造良好的形象,用自己的人格力量來影響學生。
如果說形象是給人第一印象,那么性格卻是維護自己在別人心中印象的“使者”。作為高校教師,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話語間透露自己的高尚品德和內(nèi)在素質(zhì),一個人的性格決定著他與他人關系的好壞以及自己的事業(yè)能走多遠,遇到教學困難時能堅持奮進,有自律性和自我約束力,能較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積極應對突發(fā)事件。
高校教師應有高尚的品格,應將教師的職業(yè)道德當作義務,當作良心的本真表現(xiàn)。所謂教育義務,是應該承擔的教育事務,是把應做的事當作一種責任,用責任感來約束自己。教育良心,指教師在教育實踐中對社會向教師提出的道德義務的高度自覺意識和情感體認,是自覺地做到需要承擔的使命。我們經(jīng)常講,做事要有良心,或說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其實教師的職業(yè)道德更是教師的內(nèi)在良心的一種體現(xiàn)。師生之間,不是親人,勝似親人。作為一名高校教師,要與學生建立純粹的師生關系,教育學生、引導學生是教師的職責和義務;對學生盡心盡責,不尋私、不偏袒,也算是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良好的教師品格堅守了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基本原則,信守了教書育人的諾言。
高校教師要用自己的知識和經(jīng)驗來引導學生,要用自己的思想、行動去感化學生,為國家和社會培養(yǎng)有用的、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能夠做到“三心、三新、三高、三好”的高校教師,必然是高等學校教師的楷模。用高尚的師德培育祖國的花朵,切實做到傳承優(yōu)秀文明、傳播優(yōu)秀文化、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