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超
摘 ? ?要: 范疇是人類理性思維的邏輯形式,“實體”范疇在亞里士多德邏輯哲學中是“主范疇”,具有獨立與核心的地位。在《范疇篇》中,亞里士多德從邏輯學與存在論角度探究“第一實體”。第一實體的“第一”主要體現(xiàn)在兩大方面:“絕對主詞”與基礎性、優(yōu)先性。首先,“第一實體”的定義蘊含著“表述主體”與“存在于主體”這兩條基本標準,這兩條標準界定著第一實體的“絕對主詞”地位,也體現(xiàn)著第一實體的“這一個”與“可分離的”屬性;其次,第一實體的“第一”內(nèi)涵體現(xiàn)在基礎性,在可感角度上的優(yōu)先性地位。
關鍵詞: 第一實體 ? ?絕對主詞 ? ?終極主體 ? ?基礎性 ? ?優(yōu)先性
亞里士多德作為形式邏輯的創(chuàng)始人,善于用思維與語詞的形式對規(guī)律進行探索,尤其在邏輯學著作《范疇篇》第5章中,對“第一實體”的闡釋體現(xiàn)著主賓詞邏輯。大多數(shù)學者認為,亞里士多德的實體學說呈現(xiàn)了一個轉向或者矛盾的過程,因為其在《范疇篇》中提到“個別事物”是真正的第一實體,而在《形而上學》中提到“形式是第一實體”。我認為,這是未對“第一實體”進行全面認識之后的一種誤解?!斗懂犉放c《形而上學》提到的關于“第一實體”是一種連續(xù)性的關系:形式與質(zhì)料的組合其實就是第一實體。為了避免這種誤解,我們應深入探究“第一實體”之“第一”的本質(zhì)內(nèi)涵。
一、對存在者“兩個標準”“四種類型”的劃分
亞里士多德《范疇篇》第5章中,對實體下了最言簡意賅的定義:“實體,就其最真正的、第一性的、最確切的意義而言,乃是那既不可以用來表述一個主體又不存在一個主體里面的東西,例如一個個別的人或某匹馬。”[1]亞里士多德提出了對存在者進行劃分的兩個基本標準:“是否表述一個主體”和“是否存在一個主體之中”,后面的內(nèi)容如“關于第一性與第二性實體的區(qū)分、種與屬的關系及實體的特征”等,幾乎都是圍繞這個主題在展開論述。同時,亞里士多德在《范疇篇》第2章中提到了對存在者的四種類型的劃分:在這里,我將“表述一個主體”用P表示,“不表述”用“—P”表示;“存在于一個主體”用q表示,“不存在于”用“—q”表示,那么,就可以清楚地呈現(xiàn)這四種類型:(1)p,q,例如知識;(2)p,—q,例如“人”“動物”第二實體;(3)—p,q,如一種特殊的白,如;(4)—p,—q,即第一實體(個別物體)。可知,(1)與(3)代表著非實體類的性質(zhì)或者關系范疇,僅僅是屬性范疇而已。事物可被分為三類:第一實體(個別事物)、第二實體(屬、種)與其他東西(屬性),這三者間的關系可以歸納為:第一,實體和屬性,這是一種外在關系,屬性范疇用于說明、闡釋實體范疇某方面的特征:第二,第一實體和第二實體之間,是內(nèi)在地“個別”與“一般”的關系,第二實體表述第一實體。
在對存在者“兩個標準”“四種類型”的劃分中包含著對“第一實體”本質(zhì)內(nèi)涵的闡釋,即:“不表述一個主體”與“不存在于一個主體之間”,第一實體在最確切嚴格的意義上是“絕對主詞(這一個、不可分離)”與“終極主體(不依存)”,這兩個標準缺一不可。
二、“第一實體”的“第一”之“絕對主詞”地位
(一)“不表述一個主體”
關于“不表述一個主體”,即是以邏輯學上的“絕對主詞”的形式顯現(xiàn),是“不就某物而言”,而是“就自身而言的”。這里的“主體”并不是實踐主體或認識主體,而是判斷中的主詞。所謂的“表述”,指賓詞對主詞的表述關系,在“A是B”這個判斷中,A是主詞,B是賓詞,B用來表述A。結合亞里士多德給的例子,只有個體性的存在才嚴格符合“不表述一個人主詞”的標準,例如:個別的馬、這一個人,而在非實體類的范疇中(通常指“屬性”),例如“一種白色、某一點語法知識”只能被別人東西所表述。個體不能表述一般,只能是一般表述個體,那么,“是否表述一個主詞”就是用作區(qū)分一般概念和個體概念的標準。
在實體范疇領域,“表述一個主體”意味著名稱和這個名稱的定義都表述這個主詞,例如:人“表述”某個人,那么,“動物”作為“人”的定義,可用來表述“某個人”,因為這個人既是人又是動物[2]。由此可知,論述“表述一個主詞”是在同一類型范疇而言的,因為只有在同一類型范疇的高一級概念與低一概念之間的名稱、定義表述關系中,才存在類似于“同名同義”的現(xiàn)象。
在非實體范疇領域,也存在這種“表述關系”,黑色“表述”這一個黑色,“顏色”作為“黑色”的定義也可“表述”這一個黑色,即“這一個黑色”是“黑色”,“這一個黑色”也是顏色。顯然,“表述一個主詞”所指的是在每一同類型范疇內(nèi)部能夠充當“賓語”的概念。那么,“不表述一個主詞”就指在每一類型范疇中表述關系的最底層、最基層的概念,即可確立第一實體是被表述者,是作為主詞。能夠充當主詞的不僅僅是實體范疇中的“最基本、最底層”的概念,其他范疇中的“基本、底層”概念同樣也可以充當主詞。因此,為了確保實體的終極主詞的地位,就需要進一步進行限定,這需要由“不在一個主體之中”(終極主體)進行限定。
(二)“不存在于一個主體中”
“存在于一個主體中,我的意思不是指像部分存在于整體中那樣的存在,而是指離開了所說的主體,便不能存在”[3]。亞里士多德在此強調(diào)的是依存關系,“依存性存在就是指非實體的屬性范疇,非依存性存在則是指實體范疇,通過這一劃分,不同類型的范疇之間就呈現(xiàn)出從邊緣的屬性范疇到中心的實體范疇的一個橫向的依存關系序列”[4]。那么,存在于一個主體里面的,通常都表示本體以外的屬性特征,這種屬性描述與說明其本質(zhì)無關。但是,筆者認為,“存在”不僅僅只有依存關系,還有一種特殊的“表述關系”,即類似于“同名異義”現(xiàn)象,名稱表述主詞,名稱的定義不能表述主詞。如:“白色”這一名稱可以表述“衣服”,但白色的定義——“顏色”不能用來表述“衣服”,說“衣服是顏色”是不成立的??芍?,這種“同名異義”強調(diào)在不同范疇之間尤其是實體范疇與非實體范疇(屬性)之間而言,這種“存在于”僅僅是“就偶性而言的表述”,并非“本質(zhì)性的”表述。因此,在非實體范疇中的這個“白色”概念盡管在其自身所屬的范疇內(nèi)部是“主詞”,但是,并不是一種嚴格意義上的“主詞”,因為,相對于它所在的那個實體范疇來說,它又是賓詞,對某個實體范疇概念進行名稱上而非定義上的表述,并非種屬概念。
因此,“不存在于一個主體里面”的這樣一種限定,可以篩掉那些在非實體范疇(屬性范疇)內(nèi)部可以充當主詞的一些概念,這些概念對實體范疇內(nèi)物體的表述僅僅是一種“屬性”范疇的輔助性說明。
很顯然,只有實體范疇內(nèi)部中的最基本概念才是最嚴格意義上的主詞。這種“絕對主詞”不僅相對于實體范疇中的“種”“屬”概念來說是“主詞”,而且對于其他范疇中可以充當主詞的概念來說也是主詞,例如“一匹馬”既可以做實體范疇中“馬”的主詞,又可以做非實體范疇(屬性范疇)中“白”的主詞,這個“一匹馬”主詞就被稱為“絕對主詞”,才是真正的第一實體。
現(xiàn)在,亞里士多德對“第一實體”之“第一”的定義的本質(zhì)內(nèi)涵已逐漸凸顯了,“不表述一個主詞”規(guī)定了它在同一范疇內(nèi)部的主詞地位;“也不存在于一個主體之中”,進一步限定了它在不同范疇之間的主詞地位。不論是“就其自身如是而言”的表述關系,還是“就偶性而言”的表述關系中它都是主詞,因此它具有終極主詞的地位。
三、“第一實體”的“第一”之基礎性與優(yōu)先性
(一)“第一實體”的“第一”之基礎性
在古希臘語言中,個別事物還有個體、在場(be present in)的意思[5]。即“這一個”,并且在《形而上學》中,他也提到本體的主要特性,“第一義就在它的個別性”[6]。所謂“個體性”也就是說“這一個”與“可分離的”,并且在數(shù)量上為一,即它就是它自身,不可以被分割為它物,只能是純粹、嚴格的個體。如果一個事物雖然滿足“絕對主詞”的要求,但不具有“個體性”,那么它就不能稱為“實體”。由此可知,個別物體作為“第一實體”的基礎、根基之作用。
在《范疇篇》中,第一實體既是邏輯之先,又是實存之先,第一實體是支撐著其他一切事物的載體,其他所有一切存在者都是緊緊圍繞它的?!俺谝恍詫嶓w之外,任何其他的東西或者是被用來述說第一性實體,或者是存在于第一性實體里面,因而如果沒有第一性實體存在,就不可能有其他的東西存在”[7]。勉強可以說是其他事物存在的“前提條件”,這意味著存在者中終極主體地位的確立,這便是“第一實體”之“第一”的真正內(nèi)涵,即是最基礎、最真正的、確切的主詞,也是最核心、最重要、最獨立存在的終極主詞與終極主體.
(二)“第一實體”的“第一”之優(yōu)先性
亞里士多德把“屬”和“種”稱為“第二實體”,一是因為它可表述這一類中的第一實體,即“在所有的賓詞中,只有屬和種才能說明第一本體是什么”[8],反之,則不行,其他非實體范疇則只能表述實體的某方面屬性;二是因為,它不存在于一個主體之中,它相對其他范疇屬性,可成為一般性的主體,普遍的屬性依存于它,表述它,反之則不成立。
“第一”實體與“第二”實體中的這個“第一、第二”很明顯不是高低等級或數(shù)量上的劃分,而是一種“嚴格性意義”上的區(qū)分,“第二實體的提出也不能干擾第一實體的這個定義的絕對性和嚴格性,因為,它之所以被稱為‘第二實體,就是因為它是不嚴格意義上的實體”[9]。作為“第一實體”的“個別事物”是如何比作為“第二實體”的“種屬”(普遍者)更具有優(yōu)先性呢?通常“對于柏拉圖主義而言,在存在論上,越是普遍的東西其實在性就越高,越是特殊的東西其實在性就越低,最普遍者具有一種‘存在論上的優(yōu)先性,‘個別事物的存在要依賴于這些最普遍者”[10]。柏羅丁對這個問題給予了較為權威的回答:亞里士多德《范疇篇》中談的“實體”不是“理智的實體”,僅僅是“感性的實體”。柏羅丁的觀點正好佐證了亞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學》中的論證:“那些對于認識來說在先的也被當作是絕對地在先的,關于著作中這些事物,那些在定義上在先的并不與就感覺知覺來說在先的相一致。因為在定義中,相對于感覺知覺的個別來說,共相是在先的?!盵11]
由此可知,亞里士多德在所談論的第一實體是具有可感性質(zhì)的,相對于我們而言,我們總是先感受到個別事物(形式與質(zhì)料的組合物),然后從個別事物中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種屬知識,這僅僅是一種可感覺上的“優(yōu)先性”,而不是理性范圍內(nèi)認知的優(yōu)先性。
參考文獻:
[1][2][3]亞里士多德.范疇篇·解釋篇[M].方書春,譯.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11:12,13,10.
[4]孫海洋.亞里士多德范疇理論的雙重邏輯[J].中共濟南市委黨校學報,2011:(03):51.
[5]謝遐齡.康德對本體論的揚棄——從宇宙本體論到理性本體論的轉折[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29.
[6]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M].吳壽彭,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10.
[7]亞里士多德.范疇篇·解釋篇[M]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13.
[8]汪子嵩.亞里士多德關于本體的學說[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14.
[9]聶敏里.存在與實體——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Z卷研究(Z1-9)[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76.
[10]王玉峰.論“新柏拉圖主義”對亞里士多德《范疇篇》中第一實體“優(yōu)先性”的解釋[J].哲學研究,2016(09):87.
[11]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M].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