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貴俊
【摘要】? 一直以來政治課給人的印象是“講大話”、“道空話”、“喊口號”……學生一到上政治課總是打不起精神,暈暈欲睡。因此一門培養(yǎng)公民高尚精神境界,良好的思想品德,堅定的立場意志, 遠大理想抱負的課程充分發(fā)揮不出其應有的功能。要扭轉此種現(xiàn)象,還政治課的真面目,使政治課成為每學生喜愛的一門學科,方法和手段應各種各樣.但筆者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感覺運用情境教學法不失為一種較為有效的方式。
【關鍵詞】? 政治課 情境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2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1-225-01
新課情境教學是從教學需要出發(fā),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引入以形象為主、具有感情色彩的場景或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有效地完成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方法。此種方法更好地體現(xiàn)了政治課在新課程背景下,“由如何教好政治課到如何讓學生主動地學政治,由學生如何獲取知識到如何學會學習”的理念轉變?,F(xiàn)將日常政治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的做法展錄出來,請同行不吝賜教。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導入新課
導課在一節(jié)課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好的導課正如火箭發(fā)射一樣,只有把火箭引入正常軌道,才步入成功之門。中學生一般具有好動、喜新、好奇的心理特征,教師如用學生最喜歡的語言,抓住他們最感興趣的問題來激起他們的興趣,就會打開他們求知的閘門。如在學習《生活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此課時,筆者了解到學生已具有“國家形態(tài)”的知識。因此,向他們所提出:迄今為止,國家類型有幾種?待學生回答后,又問奴隸國家、封建制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中人民的地位如何?“地位低下,沒有權力”“那作為新型國家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又享有什么地位、權力呢?”前面問由于學生學過歷史知識,知道了答案,因此很容易興奮,他們的情緒下被調動起來,對于最后的問題,由于學生沒有系統(tǒng)地學習,故該問題能引起他們的思考,由此,新課被順利導入。
蘇聯(lián)心理學家馬秋斯金的研究認為“思維起始于問題。”以往的教學常常是,教師一手操縱了問題的提出與解決,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容易被扼殺。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能依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認識水平以及課標的要求,恰到好處地解決問題。
二、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讓學生自主探究
“玩”是孩子的天性,高中生其實亦然。如果在課堂上適當創(chuàng)設一個與學生知識背景密切相關,又是學生感興趣的操作情境,必然會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調動已有的知識經驗策略去體驗和理解知識,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引發(fā)他們自主探究,使課堂氣氛活躍,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如在學習“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一節(jié)時,讓學生分別扮演三個對象:記者,新中國解放前的農民和新中國解放后的農民。記者穿越時空隧道,分別采訪解放前后的農民,讓農民們談談自己對新生活時代的感受。讓學生自主探究不同社會制度里人民的地位狀況,使他們在“玩”中學。在學中感悟到社會主義社會里人民地位的提高,人民能當家作主,從感情深處流露出對社會主義制度的擁護,對社會主義祖國的無限熱愛。
通過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手、口、腦……多種器官參與學習,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身心潛能,有利于促進教學任務的完成。
三、創(chuàng)設實踐情境,使學生體味政治魄力
有位名人說過:生活是一切知識的源泉,實踐是最根本的學習方式。創(chuàng)設實踐情境,引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和社會實踐活動,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更能提高學生對政治課的熱情,真正感受到政治的魄力。
在學習《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時,筆者在課后讓學生走訪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有關單位的工會,某些單位的職工代表大會,人大代表……通過此種方式,使學生感悟到我國公民參與政治的廣度、深度,體味到做為一名中國公民參與政治建設的自豪感,有利于培育他們的政治熱情,使他們逐漸體驗到政治課也是一門充滿趣味的課程。
贊可夫指出:教學法一旦能及學生的情緒或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能發(fā)揮高效的作用。情境教學最直接地體現(xiàn)了直觀教學的原理。在政治課里運用情境教學讓學生在情境中感知、理解、分析、探究,獲取知識,又能運用知識,從形象的感知達到抽象的理性的感悟,縮短了認識的時間,提高了學習效率。又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情緒和學習興趣,使學習活動成為自覺活動,使教學能順利地推進。
二0一二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