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娟妮
(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北京 100081)
石口子遺址位于黃河西岸二級臺地的沙梁上,東經 111°34'28",北緯 40°11'21",海拔 1 100m,相對河面高度為45~50m。石口子遺址東北緊鄰黃河,東側為巨大的沖溝,隔溝與頭道溝遺址相對,南200m為沿黃高速公路,西北1 000m處為呼準黃河鐵路特大橋。
石口子遺址最早于1962年由內蒙古歷史研究所的斯琴照日圖、楊中強、崔璿和吉發(fā)習等人調查記錄[1]。1981年發(fā)表了較為詳細的遺址調查簡報,公布了部分陶器標本,確認是一處延續(xù)時間從仰韶時代到龍山時代的史前遺址[2]。
2015年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人類學系對石口子遺址進行了考古調查?,F(xiàn)對采集的陶器標本34件、石器標本33件進行整理,具體情況如下。
陶器均為殘片,以夾砂褐陶為多,個別泥質褐陶、泥質紅陶、泥質白陶和彩陶。陶器表面主要飾淺細繩紋和附加堆紋,部分飾印壓紋??杀嫫餍斡胸?、甗、甕、罐、盆、碗、缽。
鬲共采集12件,口沿、鬲足與襠部均有發(fā)現(xiàn)。夾砂灰陶或夾砂褐陶,一般為侈口,部分有雙鋬耳,高領,束頸,袋足,飾附加堆紋與淺細繩紋,鬲足均為模制。
鬲口沿殘片0:20,夾砂灰陶,侈口,圓唇,頸微束,鼓腹,腹部飾斜粗繩紋??趶?8、殘高10.2cm(見圖1(1))。0:28,夾砂褐陶,直口微侈,花邊口,高領,沿部殘留一鋬耳,飾淺細繩紋,頸下部飾一周附加堆紋??趶?6、殘高 5.7cm(見圖 1(2))。0:29,夾粗砂褐陶,直口微侈,方唇,唇部飾點狀壓印紋,殘留有兩個乳突狀小鋬耳,束頸,口沿以下器表飾淺細密集細繩紋??趶?4、殘高6cm(見圖 1(3))。 0:40,夾砂灰褐陶,有暈色,微侈口束頸,唇部有壓印斜繩紋,腹部飾斜繩紋(見圖1(4))。
鬲足殘片 0:18,夾砂灰陶,上部飾橫弦紋一道,通體飾亂繩紋(見圖1(5))。0:26,夾砂褐陶,頸部飾附加堆紋,繩紋細密,有一條豎弦紋(見圖1(6))。
甗 0:32,腰部殘片,夾粗砂褐陶,腰有隔,飾繩紋。殘高 8cm(見圖 2(1))。
甕 0:23,泥質灰陶,斂口,方唇,口部加厚,外沿一周附加堆紋,被籃紋拍扁,依稀可辨。口徑18、殘高2cm(見圖 2(2))。 0:19,泥質灰陶,飾籃紋(見圖 2(3))。
罐 0:31,泥質灰陶,直口微斂,圓唇,束頸,自頸下飾淺細繩紋。 口徑22.4、殘高6cm(見圖 2(4))。 0:38,罐底,泥質灰陶,上部有繩紋殘留,近底部素面。底徑10、殘高 4.4cm(見圖 2(5))。
盆 0:41,泥質紅褐陶,侈口,方唇,束頸,直領,下部殘缺,飾零星繩紋(見圖2(6))。
碗 0:21,泥質灰陶,侈口,圓唇,弧腹,通體飾斜籃紋??趶?24、殘高 6.8cm(見圖 2(8))。0:39,夾細砂灰陶,侈口,尖唇,唇下起一圈壓印痕,弧腹,近底部殘缺,拍印繩紋??趶?9、殘高5.5cm(見圖2(9))。
缽 0:27,泥質紅陶,斂口,圓唇,淺鼓腹,口沿殘存黑彩??趶?1、殘高6cm(見圖2(10))。0:14,泥質紅陶,圓唇,黑彩。殘長3cm(見圖2(7))。
陶刀0:56,殘,夾細沙灰陶,由陶器殘片改制而成,平面呈長方形,雙面刃,直刃直背,通體磨光,殘存一對穿孔。 殘長 4、厚 0.7、孔徑 0.3cm(見圖 3(1))。
圓陶片 6件。0:60,夾砂褐陶,由陶器殘片改制而成,素面。 直徑 4.4、厚 0.9cm(見圖 3(2))。 0:61,泥質褐陶,由飾繩紋陶器腹片改制而成。直徑3.6、厚0.8cm(見圖3(3))。0:62,泥質灰陶,由飾籃紋的陶器腹片改制而成。直徑 4、厚 0.7cm(見圖 3(4))。0:63,泥質褐陶,由飾籃紋的陶器腹片改制而成。直徑3.3、厚0.6cm(見圖3(5))。0:65,夾砂灰陶,由飾繩紋的陶器腹片改制而成。直徑 2.6、厚 0.5cm(見圖 3(6))。
石器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有打制痕跡的石器,其中一部分可能為舊石器時代人們使用的生產工具,另外一部分可能是新石器時代的石器半成品和加工使用過的石材。一類為磨制石器,主要是殘斷的工具、飾品,如石刀、石環(huán)等。
打制石器,可能為舊石器時代生產工具的包括以下的刮削器、砍砸器、石球、石葉。
刮削器0:2,硅質巖質,打制石器,石片左側經交互加工成刃,石片背面近龜背狀,保留小部分礫石面,直刃,刃緣較薄而不平整。長11.5、寬6.4、厚3.5cm(見圖4(1))。0:3,石英巖質,打制石器,手持部分有較多石片疤,石片左側靠近刃緣部分存有礫石面,刃緣薄而平整。 長 5、寬 4.1、厚 1.1cm(見圖 4(2))。0:4,石英巖質,打制石器,石片左側靠近刃緣部分存有礫石面,凸刃,刃緣薄而平整,有顯著使用痕跡。長5.8、寬3.9、厚0.7cm(見圖4(3))。0:8,石英巖質,打制石器,石片邊緣薄而平整,左側刃緣有顯著使用痕跡。長3.2、寬2.4、厚0.5cm(見圖 4(4))。0:10,花崗巖質,打制石器,呈條狀。石片背面左側有較多石片疤,右側保留礫石面,直刃,刃緣薄而平整,有顯著使用痕跡。長4.6、寬2.9、厚1.5cm(見圖4(5))。 0:12,石髓質,打制石器,近扇形,石片背面保留大部分礫石面,石片左側近端有一石片疤與破裂面交接成刃,直刃,刃緣薄而銳利,較不平整。長6.7、寬4.1、厚 2.3cm(見圖 4(6))。0:13,細泥巖質,打制石器,略呈卵圓形。加工集中于石片背面刃緣處,主要位于石片左側與遠端,修整痕跡深淺不一,多刃,刃緣極不平整。長6.1、寬 4.8、厚 1.5cm(見圖 4(8))。 0:42,硅質巖質,打制石器,石片背面除打擊點附近外保留大部分礫石面,刃緣薄而平整。 長 5.1、寬 5.2、厚 1.4cm(見圖 4(8))。 0:43,石英巖質,打制石器。手持部分有石片疤,石片右側近刃緣處保留部分礫石面,刃緣薄而不平整,有顯著使用痕跡。 長 5.4、寬 3.4、厚 1cm(見圖 4(7))。 0:45,石英巖質,打制石器,近三角形。石片遠端保留極小部分礫石面,刃緣薄而略不平整,有較清晰使用痕跡。長5.5、寬4、厚 1.3cm(見圖 4(10))。 0:46,蛋白石質,打制石器,近三角形。石片背面保留礫石面,加工修整痕跡遍布石片破裂面,深淺不一,刃緣極不平整。長4.2、寬3.3、厚1.3cm(見圖 4(11))。0:47,石英巖質,打制石器。 石片背面呈龜背狀,石片疤與破裂面交接成刃,刃緣薄而極不平整。長 4.1、寬 3.6、厚 1.2cm(見圖 4(12))。0:48,石英巖質,打制石器,略呈卵圓形。石片背面呈龜背狀,石片疤與破裂面交接成刃,刃緣薄而銳利,極不平整,有顯著使用痕跡。長 4.2、寬 4.6、厚 1.4cm(見圖 4(13))。0:49,硅質巖質,打制石器。打擊點顯著,刃緣較薄而不平整,有使用痕跡。 長 4、寬 2.9、厚 1.5cm(見圖 4(14))。0:50,石英巖質,打制石器,略呈卵圓形。石片背面呈龜背狀,中部存有小部分礫石面,石片疤與破裂面交接成刃,刃緣薄而極不平整。長 4、寬 3、厚 1cm(見圖 4(15))。0:52,石英質,打制石器,近方形。石片邊緣較薄而不平整,有顯著使用痕跡。 長 3.8、寬 3.5、厚 0.9cm(見圖 5(1))。 0:54,石英巖質,打制石器。石片左側薄而右側厚,截面呈鈍角三角形。直刃,刃緣薄且鋒利,使用痕跡不顯著。長2.8、寬 2.7、厚 0.8cm(見圖 5(2))。 0:57,凝灰?guī)r質,打制石器,為石斧改制而成,存石斧殘面,刃緣薄而鋒利,一側有銳尖,有使用痕跡。長5.8、寬4、厚1.9cm(見圖5(3))。0:58,石英巖質,打制石器,石片遠端近刃緣處存有部分礫石面,刃緣較薄而不平整,有顯著使用痕跡。長 4.2、寬 3.8、厚 1.3cm(見圖 5(4))。 0:59,石英砂巖質,打制石器,石片遠端近刃緣處存有部分礫石面,刃緣薄而平整,有使用痕跡。長4.3、寬3.6、厚 1cm(見圖5(6))。
砍砸器 0:1,石英巖質,打制石器,近四棱錐體,為一卵石經數(shù)次交互加工而成,手握部分保留大片礫石面,刃緣薄而平整。長 7.3、寬7.2、高5.6cm(見圖5(5))。石球 0:66,片麻巖,打制石器,近二分之一為巖石的自然面,其他部分有打擊剝落痕,大致呈球形。最大長6.4cm(見圖6(1))。0:67,片麻巖,打制石器,大部分為巖石的自然面,邊緣經打擊剝落,大致呈球形。最大長5.4cm(見圖 6(2))。
圖1 陶鬲
圖2 陶甗、陶甕等
圖3 陶刀、圓陶片
圖4 刮削器
圖5 刮削器、砍砸器
圖6 石球、石葉、石片、石環(huán)、石刀
磨制石器。石環(huán) 0:55,殘,細砂巖質,磨制,通體打磨光滑,截面呈圓角矩形。殘長5、厚0.9cm(見圖6(7))。
石刀 2件。0:7,殘損嚴重,凝灰?guī)r質,磨制,刀身、刀背光滑平整,刃緣崩損嚴重。殘長3.7、殘寬3.6、厚0.7cm(見圖 6(9))。 0:6,殘損嚴重,片麻巖質,磨制,雙面及邊緣光滑平整(見圖6(8))。
通過對采集標本的分析,我們對石口子遺址的文化面貌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根據(jù)陶器中所出現(xiàn)的彩陶缽、紅陶缽、袋足鬲、雙鋬鬲可推斷石口子遺址應屬于仰韶時代晚期海生不浪文化及朱開溝文化類型遺存,與一河之隔的托克托縣海生不浪遺址年代和文化內涵十分接近[3]。而遺址中的打制石器則說明該遺址的年代可能早到舊石器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