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波
正在阿聯(lián)酋進行的亞洲杯,國足的表現(xiàn)成為國內輿論場議論的焦點話題。既然是議論,難免贊彈不一,更何況國足本來就是輿論消遣的主角,喜怒哀罵皆成文章,不足為奇。豈料,國足小組賽第三場完敗韓國后,“中國圍棋第一人”柯潔“中國足球不行,圍棋一定要行”的調侃,特別是國足淘汰賽首輪戰(zhàn)泰國時,體操奧運冠軍陳一冰對里皮高薪和國腳無能的嘲諷,卻引發(fā)了網(wǎng)民的強烈不滿,一時群起而攻之。
陳一冰和柯潔有無資格調侃和嘲諷國足?答案不言而喻。他們是名人,是公眾人物,不過名人和公眾人物也是普通球迷、普通網(wǎng)民,自然擁有在網(wǎng)絡上發(fā)表觀點的權利,調侃和嘲諷國足亦不在話下。但是,引起網(wǎng)民不滿的并非他們發(fā)言的方式,而是發(fā)言的內容以及內容背后根深蒂固的陳舊意識和理念。
分歧在于體操圍棋與足球沒有可比性
如果陳一冰柯潔只是就事論事,對國足的亞洲杯表現(xiàn)品頭論足,哪怕說了過頭話,也不會激起多大波瀾,因為國足早就習慣了被網(wǎng)民當“公共痰盂”使用,比他們說話過頭的人多了去了。然而,他們的失策在于不適當?shù)啬米约簭氖碌捏w操和圍棋項目與足球比較,暴露了內心的膚淺和無知,激發(fā)了廣大球迷群體的普遍反感。
陳一冰的原話是這樣說的:“(當時國足對泰國上半時0比1落后)如果連泰國都能輸,我覺得其實里皮的年薪我也可以拿的,反正我執(zhí)教的話最多再多輸幾個球而已,結果都一樣嘛。睡了,不看了。晚安。”
可陳一冰沒想到的是,他剛躺下,國足下半時判若兩隊,最終2比1逆轉淘汰泰國,挺進八強。取勝的關鍵,是里皮高水平的臨場應變調整。這使他不得不趕緊沒話找話試圖自圓其說:“剛剛要躺下,奇跡出現(xiàn)了,不過我還是想說,這是泰國隊吧?我聽著解說的嘶喊聲我以為是進了巴西隊的球門了。用奇跡和多大的壓力這些詞語……我也是有點無語……”
豈料,這些話不僅未能收到圓場之效,反倒觸怒了更多網(wǎng)民的憤怒,尤其是其后他委婉地反駁網(wǎng)民批評的一段話——“打我這個偽球迷的臉真沒關系,我確實已經(jīng)五千多天沒有關注過國足了。連泰國贏得都這么難,為什么大家反而越來越能接受了呢?別人都進步了,而我們卻一直在退步,我們的玻璃心也越來越厲害了,這樣的‘保護真的很好嗎?不能說了?我確實認為我們投入這么多人力、財力、就應該有進步啊,難道這樣的期待不對嗎?難道我們都必須這樣去擁護?”——導致陳一冰的微博迅速被網(wǎng)民攻陷。
柯潔引發(fā)爭議的調侃沒有這么復雜,但同樣激起輿論的反彈。柯潔是在2比0擊敗韓國選手奪取百靈杯冠軍,也就是自己的第七個世界冠軍的當天,說出那句“中國足球不行,圍棋一定要行”的。
嚴格講,體操和圍棋皆為中國競技體育強項,陳一冰和柯潔均是為中國體壇爭得頂級榮譽的功臣,比之給中國球迷帶來痛苦比快樂多得多的足球,他們對國足的調侃和嘲諷,理應引起網(wǎng)民的共鳴才對,怎么反而會激發(fā)了球迷的強烈反彈呢?我想,爭議的焦點,是他們自覺不自覺地用自己所從事的項目和成就(體操奧運冠軍、圍棋世界冠軍)來反襯國足的無能和低效。而體操、圍棋等舉國體制項目與足球這樣的高度市場化項目不具備可比性這一點,已經(jīng)是球迷群體普遍接受的常識,像陳一冰、柯潔這類“高端人士”居然不懂,正是這種反差造成了網(wǎng)民對陳、柯的吐槽乃至抨擊。
換句話說,假如調侃國足的是NBA名宿姚明,嘲諷國足的是大滿貫桂冠得主李娜,或許社交媒體上的反響就完全不同。
缺乏常識的奧運冠軍令人“恐怖”
體操是奧運會傳統(tǒng)項目,中國體操是世界強隊,在奧運會和世錦賽等大賽上為國家贏得了很多榮譽,這必須充分肯定,只是體操仍然不是職業(yè)化、市場化項目,影響力、傳播力、市場效應和普及程度并不高。體操總的講還是小眾運動,圍棋更是僅限于東亞的中日韓等國的地區(qū)性項目,與高度職業(yè)化、商業(yè)化,影響力和市場效應巨大的足球不可同日而語。
而且,中國之所以能在體操、圍棋這樣的項目上出類拔萃,關鍵在于舉國體制的支撐,而職業(yè)足球自成產業(yè)。說句俗話,體操、圍棋花錢雖少,花的卻是納稅人的錢;足球花錢多,花的則是企業(yè)的錢,作為產業(yè)還承擔著掙錢、納稅、就業(yè)等多重市場和社會功能。陳一冰說的那個“投入產出比”,舉國體制項目之間是可以比的,市場類項目之間也可以比,可是舉國體制項目和市場類項目之間不能比。這些都是常識,但陳一冰和柯潔的言論表明,不是所有人,包括某些體育專業(yè)人士,都是有常識的人。
陳一冰微博上表達的最后一段話,再典型不過地凸顯了那種缺乏常識的人無知到什么地步:“其實我還有個個人大膽的想法,個人意見,隨便發(fā)表哈。我曾經(jīng)看到說,其實女足成績好,是因為還在走專業(yè)隊路線,體工大隊,死工資,還有我們這些所謂體制內的隊伍,我們都是拿死工資,一個月幾千塊錢的工資,沒有什么商業(yè)的運作的模式,就是世錦賽、奧運會為目標,為國爭光為目的。但你看,我們這些所謂體制內的隊伍反而成績還都說得過去哈(現(xiàn)在也想辦法商業(yè)運作,但沒有商業(yè)開發(fā),也確實很難。一些國外的模式很好,也許未來能借鑒發(fā)展)。但我就假設,你們說,我們男足,能不能先借鑒我們這些拿死工資的模式呢(我們這種模式成績還都可以,有挺多成功案例),別一上來就俱樂部啊,商業(yè)化什么的,會不會成績會更好呢?(反正后期再俱樂部、商業(yè)化的體系都已經(jīng)成熟,來得及)”。
看了這段話,大家會有什么感想呢?我個人感覺非??植馈H羰莻€偏激的球迷這么講,聽著就是了??申愐槐菉W運冠軍(順便提一句,奧運冠軍的獎勵,從各級政府到各家企業(yè),從巨額獎金到住房,總價值跟一個足球明星的收入完全有得一比,與“幾千塊錢的死工資”搭不上界,區(qū)別僅在于錢是不是來自納稅人),按中國體育界的慣例,是隨時可能提拔起來掌管某級體育局大權的。中國體育還有個特點,就是不懂足球的管足球,陳一冰某天提拔起來之后分管足球的概率并不低,這就很可怕。
中國足球職業(yè)化24年以來的歷屆的中國足協(xié),只有年維泗、王俊生那一屆是內行人在管,其他各屆,幾乎都是外行人當家,從袁偉民到蔡振華,從閆世鐸到張劍,眼下這屆足協(xié)班子更是沒一個足球專業(yè)的。由于是舉國體制培養(yǎng)出來的官員和奧運冠軍出身的外行領導說了算,所以,中國足協(xié)的奇葩政策層出不窮,比如近幾個賽季的U23和“大國家集訓隊”等反職業(yè)化的新政,都是跟職業(yè)足球的宗旨和規(guī)律相背離的。這才是中國足球為什么總是上不去的深層原因所在。
中國足球的落后是全方位的落后,教練和球員的責任是微觀的、戰(zhàn)術層面的,宏觀的、戰(zhàn)略上的原則性的錯誤,責任只能由體制制定者和管理者(他們可能就是20年、30年前的陳一冰)來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