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云:“開口不談紅樓夢,讀盡詩書亦枉然?!边@部鴻篇巨制是高中生必讀的名著之一,如何引導高中學生讀好這部書,提高高中生的文學素養(yǎng),是每一個語文教師的重要責任。但高中生的學習時間緊、任務重,不可能有大量的時間來讀書,所以怎么讀、如何讀就成了一個難題。筆者認為,我們不妨依托文本《林黛玉進賈府》這篇文章,結合課外閱讀,課堂組織一系列活動,來激發(fā)高中生的讀書興趣,從而更好地完成讀好《紅樓夢》的任務。
要想讀懂《紅樓夢》,必須了解它的基礎常識,因為這部書包含的東西太繁雜了。像紅樓人物光是有名字的就有七百多人,當然不能全部都記,以重要人物為主,我們要引導學生識記紅樓人物關系譜。《紅樓夢》主要以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主線寫成的,這四大家族人物眾多,要想讀懂《紅樓夢》,必須了解一下龐雜的人物關系,尤其是四大家族的重點人物。除此之外,《紅樓夢》還有一個重要的常識,那就是預示人物命運的判詞、歌曲、畫冊等,尤其是預示主要人物如賈寶玉和十二金釵的以及次要人物如晴雯、襲人、香菱等命運的,要讓學生熟記于心。
為了督促學生積累這些基本常識,筆者在學習文本《林黛玉進賈府》之前,組織一些小活動,如小游戲“最強大腦”,教師投影一個小型題庫,上面涉及單選題、判斷題、連線題等題型,學生相互競爭;或是組織“猜猜樂”游戲,教師投影一些填空、簡答的題型,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把識記的東西展示出來。總之,在上課之前組織一些有趣的活動,能夠讓學生在快樂中快速鞏固常識,為下面學習文本,讀好《紅樓夢》打下堅實的基礎。
《紅樓夢》的重要人物生活在寧、榮二府,尤其是榮國府,寶黛二人的故事就發(fā)生在這里,寶黛等人物性格也是在這樣的典型環(huán)境中形成的,要想讀好這部書,了解賈府的環(huán)境很重要。因此,我們不妨從賈府的布局圖開始。
學習文本“榮國府布局陳設”時,不妨加一個畫圖比賽活動,要求學生根據(jù)黛玉在賈府的行走路線畫出寧榮二府的平面布局圖,優(yōu)勝者給予獎勵。學生最初畫得很局促、潦草,畫著畫著發(fā)現(xiàn)畫錯了,然后重新閱讀文本,再根據(jù)文本內(nèi)容反復修改。這個過程需要花費的時間多,筆者認為這不能省略,因為畫圖的過程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了賈府的無比尊貴的地位。了解賈家這個典型環(huán)境,才能認識人物活動的環(huán)境,從而更好地領會文本內(nèi)涵,領悟這部書的意味。另外,建議學生課外閱讀時把大觀園的平面圖也畫下來,教師輔助做三維空間圖,這兩幅圖給學生的視覺上的沖擊感很強烈,讓學生更直觀、更透徹地了解賈府的環(huán)境,從而更深入地讀好這部巨著。
《紅樓夢》故事情節(jié)十分曲折,想讓學生把所有的情節(jié)都熟記是不可能的,畢竟學生的時間有限。但我們不能對此放任不管,如果連這部書的情節(jié)都搞不清楚,還何談分析人物特征,領會藝術手法,挖掘內(nèi)涵?筆者認為,還是要依托文本《林黛玉進賈府》進行學習,巧借活動加強學生對情節(jié)的把握。
分析文本的情節(jié)時,教師不妨在拓展環(huán)節(jié)舉行“我是評論家”活動,讓學生評價一下自己讀了哪些情節(jié),評一評哪個地方最精彩?由于少部分學生已經(jīng)讀過了全書,對內(nèi)容自然熟悉,談起最精彩的情節(jié)是頭頭是道,除了文本的“寶黛初會”,還有“元春省親”“黛玉葬花”“寶玉挨打”“晴雯撕扇”“香菱學詩”“抄檢大觀園”等經(jīng)典情節(jié)。在大家評一評的活動中,學生不但把握了這部書的重要情節(jié),還產(chǎn)生了進一步閱讀的興趣。
《紅樓夢》以人物形象鮮明著稱,如“賈寶玉”和“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四春”等十二釵,還有賈府重要的人物,如榮國府的“賈母”“賈政”“王夫人”等,寧國府的“賈珍”“尤夫人”“秦可卿”等,另外還有重要的大丫鬟,如“晴雯”“襲人”“紫鵑”“鴛鴦”等。
要想了解這些重要人物,必須下許多功夫。由于高中生時間緊,完成這些任務需要取巧,我們可以依托文本研習,設計“辯論賽”這個活動,最好是有爭議的人物,如“黛玉和寶釵,你更喜歡誰”,“秦可卿真是病死的嗎”“王熙鳳是好人還是壞人”等,學生要想辯論,必須深入閱讀這部書,從中找到對自己有利的東西,這樣他們不僅只了解這幾個人物形象,而且要通過辯論連帶出更多的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這樣學生就會從中品味到作者結構設計和人物形象塑造的獨到之處。這樣的辯論就借助少數(shù)人物形象引出一系列人物形象,讓學生領會這部書刻畫人物的藝術手法,領會到這部鴻篇巨制的藝術魅力。
《林黛玉進賈府》就是閱讀《紅樓夢》的引子,依托這篇文本的學習,教師可以巧妙地組織趣味性很強的活動,讓學生通過“記、畫”等活動,積累基礎常識,初步了解人物命運及賈府的典型環(huán)境;并通過“評、辯”等活動,更深入地了解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和復雜的人物形象,從中品味到作者奇巧的藝術構思和塑造人物的藝術手法,領略到這部書的藝術魅力,從而讀好這部偉大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