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難免會出現(xiàn)錯誤,教師在面對學生的錯誤時,要怎樣應對,這體現(xiàn)了教師的教學藝術。教師若能面對學生的問題,利用這些生成資源展開教學,則能給學生搭建解決問題,提升能力,內(nèi)化知識的臺階,促使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逐步得到提升。
在課堂中學生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一般都是具有典型性的,若教師害怕打破自己的教學節(jié)奏而輕易地放過了這些問題,則很容易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不僅能讓學生解決當堂課遇到的問題,還能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升。
在指導學生學習二年級上冊第4課《曹沖稱象》的時候,原定計劃是引導學生學習生詞后便開始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并體會曹沖的聰明才智。然而,有學生將“稱象”寫成了“秤象”。面對這種情況,不能匆匆放過問題,而要給學生搭設“臺階”,鼓勵學生自主探究文章中的多音字,并結合課文語境進行理解。此時鼓勵學生思考:“‘稱’和‘秤’這兩個字在文章中都出現(xiàn)了,它們分別出現(xiàn)在什么地方呢?嘗試復述課文的故事,并說說‘稱’和‘秤’這兩個字分別用在什么地方?”這樣就給學生搭設了臺階,讓學生主動去探究“稱”和“秤”的不同用法是什么。有學生嘗試結合課文的內(nèi)容進行表達:“曹沖為了稱象,將大象趕到了船上,然后裝上同樣重量的石頭,用秤稱石頭,就得出了大象的重量?!痹谶@樣的表達中,學生不僅搞清楚了“稱”和“秤”的不同,同時還對文章的內(nèi)容有所了解,并沒有耽誤課堂教學的流程,此后還要鼓勵學生用同樣的方法區(qū)別容易混淆的字詞。
若能在教學中利用學生的錯誤,將錯就錯,給學生搭設“臺階”,則能幫助學生自主解決這些問題。此外,還要鼓勵學生拓展思考,想一想自己以后遇到同類型的問題后,要怎樣解決問題,這樣就能讓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發(fā)展。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若教師為了節(jié)省教學時間,在學生出現(xiàn)錯誤的時候輕易地給予他們正確答案,則學生對問題的理解不夠深刻,很難進行知識內(nèi)化,實際上教師只是灌輸了正確答案,而并沒有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問題。針對這種問題,教師要嘗試給學生一定的空間,讓學生在問題的基礎上進行思考,嘗試積極展開討論,內(nèi)化知識,真正理解知識。
在指導學生學習二年級下冊第2課《找春天》的時候,先鼓勵學生嘗試仿造課文的句子進行自主創(chuàng)作,嘗試寫出擬人、比喻的句子。此時有學生沒有理解比喻的特點,造出了句子:“小狗好像縮小版的大狗一樣?!泵鎸@種情況,不能直接告訴學生什么是比喻的正確方法,而要給學生一定的空間,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入手展開探究。要鼓勵學生從課文和課外讀物中尋找比喻句,并嘗試自主總結比喻句的特點是什么。有學生從喻體的性質(zhì)入手分析,認為:“課文中將小草比喻成了眉毛,將野花比喻成眼睛,很顯然喻體和本體都不是同一個種類的事物?!边€有學生從比喻的角度入手,提出:“小草和野花是形貌上像眉毛和眼睛,小溪則是流動的聲音像琴聲,這說明比喻的角度是多種多樣的?!痹诮o了學生一定的空間自主討論后,學生對比喻句有了明確的認識,此時再嘗試自主創(chuàng)作比喻句,就能造出更精彩的句子。
在教學中應在學生出現(xiàn)錯誤的時候給學生留下一定的空間,讓學生展開“頭腦風暴”,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入手討論問題,看看從哪些方面入手能夠解決問題。這樣就能幫助學生積極進行知識內(nèi)化,解決實際問題。
有的時候,學生雖然沒有發(fā)生錯誤,但是并不代表學生真正理解了這些問題。為了檢驗學生是否真正理解問題,要在課堂上故意設置思維“險境”,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文本中的矛盾處、可疑處,并激發(fā)學生質(zhì)疑探究的欲望,促使學生主動展開思考。這種故意制造思維沖突的方法能讓學生的思維一下子變得更為開闊,也能發(fā)現(xiàn)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從而加深認識。
在學習三年級上冊第15課《搭船的鳥》的時候,學生學到了“銜”“吞”這樣表示口部動作的詞語。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它們在意思上的區(qū)別,就要特別提出問題,設置陷阱,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在課文中,紅色的長嘴里銜著一條小魚,它站在船頭,一口把小魚吞了下去中的‘銜’和‘吞’是否能相互調(diào)換呢?都是表示口部動作的詞語,即使調(diào)換應該也沒有什么關系吧?!边@樣就給學生設置了“陷阱”,學生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認為可以換,一部分認為不行。在交流中,學生總結了自己的觀點,最后認為:“‘銜’的意思是在含在嘴里,‘吞’則是進入到了肚子里。按照時間先后來看,要先含在嘴里,然后才能吞下去,所以不能替換。”在這樣的交流中,學生搞清楚了“銜”“吞”的區(qū)別是什么。
在設置了思維“陷阱”后,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有所不同,有的學生落入了陷阱中,但是有的學生卻依然保持思維的清晰。這時候要組織學生就矛盾點展開積極探討,嘗試在互動辯論中獲得正確的答案,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學生之所以會出現(xiàn)錯誤,是因為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知識經(jīng)驗有所不足,對文本的內(nèi)涵有模糊的理解。面對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要用問題引導學生轉(zhuǎn)換視角,促使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所在,讓學生在自我反詰中進行思維的補充和完善。這樣就能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錯誤根源,而后獲得新知。
在指導學生學習二年級上冊第20課《雪孩子》的時候,有學生覺得很困擾:“雪孩子和小兔子只是第一天認識,為什么就會為了救小兔子而犧牲自己啊。這個故事是不是很不合理呢?”現(xiàn)代社會鄰里之間的冷漠促使學生形成了這樣的生活經(jīng)驗,導致學生沒有理解作品的主題。在教學中不要直接將文章的主旨灌輸給學生,而要鼓勵學生嘗試轉(zhuǎn)換視角:“若你是小兔子的話,遇到了雪孩子這樣的好朋友,你會怎么想呢?”“若你是雪孩子,面對小兔子的關心,你的心中會有怎樣的感受呢?”這樣的方法讓學生避免了主觀臆斷,而是嘗試進入到課文中,和作品中的人物進行情感共鳴,轉(zhuǎn)換視角進行思考。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把┖⒆颖緛碇皇前籽?,沒有人關心,十分寂寞,成為了人后,有小兔子關心自己,所以心中對小兔子充滿感激。他因此想要報答小兔子?!睂W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引導學生轉(zhuǎn)換視角進行思考后,學生的思路更加清晰,往往會有一些與眾不同的新穎看法,此時應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看法,讓學生形成自己的個性化思維,學生的思維能力會得到相應的提升和發(fā)展。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限,所以難免會出現(xiàn)各種問題。此時教師要采用各種方法,充分利用“錯誤”這個課堂生成資源,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囊龑?,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提高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