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小學課本中收錄了很多耳熟能詳的古詩,并且根據各個年齡段學生的理解能力不同,將古詩分在不同的年級。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引導學生對古詩意境美的感受,讓學生領悟詩人的情感和古詩的精髓,提高學生對古詩的鑒賞能力。
古詩并不像散文之類字數繁多,古詩的字數一般都很少,正因為受到它字數少的限制,作者如若想表達自己的情感就需要精簡自己的語言,講究遣詞造句,古詩中的每一字都要細細推敲,每一個字都蘊含著作者豐富的情感。例如我們熟知的一首賈島的詩《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 ,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苯處熢谥v解這首詩前可以先介紹作者是在怎樣的情境下創(chuàng)作的,這首詩是唐朝時期詩人賈島去山中見一位隱者卻未見到從而有感而發(fā)。接著教師講解古詩整體的大意,“在蒼勁的松樹下,我詢問隱者的童子,他的師父去了哪里?童子回答說,師父出去采藥了,并且指著一座高山說,就是那座山,但是山上林深云霧繚繞,我也不清楚師父到底在什么地方。”當學生對整體的詩意有了了解以后教師就可以斟酌古詩中字或詞的具體用法以及這樣用的好處,比如這首詩,學生一般對賈島印象深刻的是他以“推敲”兩字出名,但是這首詩可以讓學生知道,賈島并不止在字的用法上仔細,它在古詩的整體構思上也同樣下了功夫,這首詩全篇只有二十個字,但是短短的二十個字卻將環(huán)境、人物、情節(jié)的內容都寫了出來,同時也是一首抒情詩。此詩將作者的問都蘊含到了童子的答上。賈島將所有內容精簡到二十字,這就可以看出他對詩的整體構思的把握很精準。在學生通過教師的講解了解詩的字義以及詞義后,教師可以再深入講解詩的主要亮點在哪里。此詩不僅是語言簡練,它的妙處還在于,它還是一首抒情詩,我們可以從詩詞中的平淡見深沉。因為一般情況下,訪問友人時,知道友人外出后,自然掃興而歸,但是作者并沒有,而是連續(xù)問了三個問題,用簡練的文筆表達出復雜的情感,并且這三個問題是逐漸深入、有層次。將作者的感情起伏也表達出來 。通過以上的講解,教師可以對學生提問,例如詩中的“白云”“蒼松”都代表了什么,先讓學生自己思考討論,然后教師在進行指導和講解,“白云”寓意顯示友人的高潔,“蒼松”稱贊友人的風骨,表達作者對友人的欽慕之意。
寫景詩是作者通過對周圍景物的描寫間接地抒發(fā)自己的情感的古詩。通常情況下,古詩中大部分描寫田園和山水的都是可以歸于這類。寫景詩的重點就是通過景色表達意象和意境。在理解時只要找到景物的意象,就能抓住詩歌的內涵。所謂意境就是作者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融入到對景物的描寫中,從而創(chuàng)造出的融情于景的藝術境界。例如張繼的《夜泊楓橋》,“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前兩句中寫了:落月、啼烏、滿天霜等景色,營造了一種意蘊濃郁的美麗情境。后兩句寫了秋天夜晚江邊的景色,表達了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全文由一個“愁”字統(tǒng)起。這首詩描寫了在秋天的一個夜晚,作者將船停在楓橋旁,被江南水鄉(xiāng)的優(yōu)美景色所吸引,使得作者產生了一種思鄉(xiāng)之情,表達了他孤獨憂愁的思想感情。這首詩就是融情于景的寫作手法。抒情詩主要是為了抒發(fā)作者情感而創(chuàng)作出的詩詞,而抒情又分為兩種,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大多數的抒情詩都是寓情于景,通過自然景物或客觀物品抒發(fā)情感。經常會看到的有寫友情的、鄉(xiāng)情的和愛國情懷的這三類。在對古詩進行賞析時,首先要讀懂古詩的表面意思,先讓學生自主排除語言文字上的問題,在準確地捕捉古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的信息,從古詩的整體了解古詩的藝術形象,透過各種形式的寫作手法看出古詩所要表達的本質含義,體會古詩的意境和韻味。因此誦讀古詩是必不可少的,所謂誦讀并不是簡單地反復讀古詩,而是要求在讀的時候要有明確的目的并且加以指導。在誦讀時還要注意欣賞古詩的形式美,形式是為了更好的服務于古詩的內容,起到輔助的作用,但是又具有自己獨立的審美價值。在讀的過程中要有感情的朗讀,對古詩的含義和感情的體會加深,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朗讀的方法。
童趣詩所面向的主要是兒童,符合兒童的心理和審美。童趣詩所抒發(fā)的情感必須是從兒童的內心深處迸發(fā)出來的。表達出兒童的天真無邪、善良美好的情感。童趣詩一般都具有押韻和節(jié)奏感強的特點,鮮明的節(jié)奏感使得詩在讀起來的時候朗朗上口。
古代詩人一般借由寫詩來抒發(fā)情感。古詩一般都側重與對景物的描寫,從而達到借景抒情的目的。古詩的語言都是很凝練的,小學的學生在學習時很難通過自己想象出詩人看到的畫面,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古詩的內容,將詩中提到的景象通過幻燈片的形式播放出來,讓學生直觀地看到和感受到情境,相信得到的教學效果一定比口述的好很多。
詩與音樂也是不可分割的,詩詞中有一些就是作為千古絕唱而被流傳來,教師可以在教學時把符合情境的音樂播放給學生聽,將古詩中的情轉化為音樂的形式,讓學生陶醉其中,感受語言文字的奧妙。同時古詩也會留給讀者很多遐想的余地,因此教師可以根據這點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延伸古詩的含義,也可以指導學生將古詩寫成記述文的形式等方式。
古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也是小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師在講解古詩詞時可先帶領學生多誦讀幾遍,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不是沒有道理的。其次教師要逐字分析,細細賞析每一句話的內涵。在教學時始終以學生的感悟為主體,讓學生對古詩詞產生熱愛,熱愛我國的優(yōu)秀文化,體會到古詩中的優(yōu)美,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