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茜
在傳統(tǒng)應試教育中,教師是課堂的主角,一般滔滔不絕地講,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學壓力大,教學效率低。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許多教師開始積極主動地反思自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策略。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發(fā)生了很大變化。許多教師響應教育改革的號召,擺脫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桎梏,開始運用自主學習教學模式開展教學。
自主學習教學模式是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對應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它并不等同于學生自學,也不是無教師主導的教學,而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既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又注重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全新教學模式。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符合我國素質教育的要求,能滿足新時代大學生英語學習的需求。
在自主學習教學模式下,學生自行制訂學習計劃、安排學習進度、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教師將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引導、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監(jiān)控,對學習環(huán)境進行維護,并適時地為學生提供正確的引導和具體的幫助,同時關注學生的學習進展,并對其學習結果進行檢查和評估。
教學模式的變化意味著教師角色的轉變。在運用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積極轉變角色,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史逢陽2013)。本文旨在探究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角色的轉變,為構建高效課堂、提升大學英語教學實效提供借鑒。
信息加工理論、社會建構主義理論、社會文化認知觀及人本主義心理學為自主學習提供了理論基礎。自主學習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除了要關注自身學習能力及水平的提升,還要與教師、同學之間形成互動。
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體現(xiàn)了素質教育的核心要求。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在運用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要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他們完成學習活動,實現(xiàn)語言的輸入與輸出,幫助他們分析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教師要重新定位師生角色,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要積極協(xié)調學生與學習任務、學生與學習材料、學生與同學之間的關系;要積極與學生互動;要深入解讀教學內容,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水平與學習能力制訂教學計劃;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給學生營造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鼓勵他們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與教師、同學互動,掌握英語知識與技能,提高學習能力。
在構建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的角色定位尤為關鍵。教師角色的轉化受到內、外部環(huán)境因素的制約。教師的文化背景、個性特征、教學觀念、教學方法及教學經(jīng)驗等都會影響其課堂教學行為及其對自身角色的定位(龔嶸2006)。在構建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對自身角色進行明確定位,更新教學觀念,提高專業(yè)知識,積極承擔相應的教學任務,正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在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要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分析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表現(xiàn),對教學內容和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相應的調整。
教師要積極轉變角色,不再以“知識傳授者”自居,而要以指導者、引導者、監(jiān)督者的身份,引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及時與學生進行互動和溝通。教師要避免單一、機械化的教學方式;要將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引導學生樹立主人翁意識,積極完成語言學習任務。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空間,將豐富、多元的教學策略和手段融入教學,鼓勵學生樹立學習主體意識,轉變學習方法。
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調整教學計劃和教學進度,與學生共同發(fā)展、成長。教師要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需求,幫助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要掌握第二語言習得理論知識,關注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的行為表現(xiàn)和學習態(tài)度,注重語言材料的豐富性及多元化,充分開發(fā)教學資源,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新穎的學習內容,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要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狀態(tài),給予學生更多自由發(fā)揮的空間,盡量避免簡單、直接的干預,注重激發(fā)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擴展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同時,在與學生互動的過程中,要積極接受學生的反饋。教師要注重整合與利用教學資源,調整學生的學習活動和學習行為。
教師的中介者角色對構建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意義重大(高一波2016)。一堂課的教學活動通常較多,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學習水平,以中介者的身份與學生互動,鼓勵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解決問題,提高其學習能力和思維品質。在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適時提供指導。
不同階段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有所區(qū)別,教師應在尊重、理解學生的前提下完成個人角色的調整,充分發(fā)揮中介者的作用,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對個人的學習能力有一個客觀的認識,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穩(wěn)步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水平、學習能力和學習狀態(tài)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師應積極調整教學行為和教學方向,在尊重學生、理解學生的前提下,分析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困難,積極與學生互動,激發(fā)其主觀能動性,使其自我完善。
在構建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轉變角色,將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分析學生的學習需求,調動其參與積極性,鼓勵其進行自主學習,從而實現(xiàn)其學習能力及學習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