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債權物權化之解構與檢討

2019-03-03 07:11
研究生法學 2019年3期
關鍵詞:承租人物權債權

楊 浦

一、債權物權化之肇因

《法國民法典》,世界上第一部現代民法典,采用對物權(le droit réel)與對人權(le droit personnel)之分。近百年后,《德國民法典》,首創(chuàng)物權與債權之對立,與前者比,看似子云相如,異曲同工,卻因這一法律發(fā)明埋下了債權物權化的禍根。

我國《民法典物權編草案》第1條:“因物的歸屬和利用而產生的民事關系,適用本編”,采用了關于物權本質的權利歸屬理論(1)物權歸屬理論,為德國及我國臺灣地區(qū)學界通說,參見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上冊),臺灣地區(qū)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版,第20~22頁;王澤鑒:《民法物權》,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31頁;陳自強:《契約之內容與消滅——契約法講義Ⅱ》,臺灣地區(qū)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6年版,第4~6頁。。依該理論,法律直接將某物歸屬于物權權利人,權利人無待他人介入,直接支配其物,且得排除他人之不法干涉。

在如此認識下,債權相對于物權,有兩大顯著的且在法律制度設計上影響深遠的差別:效力范圍上,債權僅對債之關系當事人產生影響,物權則可針對所有法律主體;效力強度上,債權是否能順利實現有待于另一方當事人的協作,物權在法律允許范圍內依權利人意愿自由行使。債權人與物權人的法律地位,不啻天淵。為縮短這一差距,債權物權化,應運而生,且先有其實,即《德國民法典》關于買賣不破租賃、預告登記的制度設計,后得此名。若望文生義,債權物權化為了實現緩解債權人與物權人法律地位差異之懸殊的目的,或準債權人向第三人為債權主張,或賦予債權以物權之堅硬性格。倘真如此,則藥到病除。然債權物權化,另辟蹊徑,在未完成前述使命的情況下,意外地觸及了另外兩大亟待重視的法律問題。以上三大法律問題,能夠同時與債權物權化這一概念相遇,也并非機緣巧合,而是因為三者共同圍繞著合同的法律性格這一中心話題。

二、債權物權化之解構

債權物權化(Verdinglichung Obligatorischer Rechte),濫觴于1951年德國學者杜爾凱特所著《債權物權化》,(2)債權物權化概念發(fā)展史,可參見[德]赫爾曼·魏特瑙爾:《物權化的債之關系》,張雙根譯,載王洪亮等主編《中德私法研究》(第1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146~147頁。隨后流入我國境內。這一概念,究竟是何所指?學者王澤鑒解為“相對性的債權具有一定程度的物權絕對性”(3)王澤鑒:《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第1105~1106頁。;學者陳自強認為,債之關系得對當事人以外之第三人主張者,即為債權物權化(4)參見陳自強:《契約之內容與消滅——契約法講義Ⅱ》,臺灣地區(qū)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6年版,第25~26頁。;學者林誠二,注以債權取得對世效力(5)參見林誠二:《債法總論新解——體系化解說》(上冊),臺灣地區(qū)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版,第8~9頁。。三位學者,均從相對性的債之關系可以對第三人主張的功能性視角,界定債權物權化。然而債權物權化現象,紛繁復雜,用以對第三人主張者,有時并非債之關系自身,且所謂第三人,有時專指特定的第三人,并非如物權對世效所針對之不特定第三人。我國其他學者,更多地稱債權物權化是指:“法律在特定情形下賦予債權一定物權的效力”(6)王利明:《債法總則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第94頁?!皞鶛嘀饾u具有了物權的某些特征”(7)申衛(wèi)星:《物權法原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第42頁?!跋鄬π缘膫鶛嘣谝欢ǔ潭鹊木哂辛宋餀鄬傩浴?8)冉克平:《物權法總論》,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第131頁。,皆旨在強調債權具有了物權效力,蓋從文義解釋著手,解讀債權物權化。然而物權效力,究竟是指排他效力、優(yōu)先效力、追及效力抑或物上請求權,還是別有所指?并未具體說明,文義解釋工作有待繼續(xù)。

債權物權化,作為一個抽象的法律概念,包裹了數個法律現象。與其冥思苦想如何定義,不妨從所謂債權物權化現象入手,細究其與作為常態(tài)的一般現象到底有何不同。刺穿抽象外衣而察其細微,此即所謂解構。學者陳自強,因債之關系有廣義與狹義之分,提出債權物權化亦可細分為二之構想。(9)參見陳自強:《契約之內容與消滅——契約法講義Ⅱ》,臺灣地區(qū)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6年版,第25~26頁。據筆者進一步觀察,作如此劃分后,兩類現象之法律構造實有霄壤之別,且各自在并未徹底實現債權物權化應有使命的情況下,分別觸及了兩大亟待重視的法律問題。

先對廣義債之關系與狹義債之關系進行解釋,此劃分,由來已久。法定之債,如不當得利之債,由債權人所享請求返還之債權及債務人所負返還之債務構成,內容簡單。意定之債,如買賣合同之債,由與標的物所有權移轉、標的物交付、價金支付、標的物瑕疵擔保等有關的多對債權債務構成,內容復雜,方有狹義債之關系與廣義債之關系之分。前述每一項單一特定的債權或債務,如買方負有的支付價金的債務、賣方負有的交付標的物的債務,均為狹義債之關系;囊括各狹義債之關系的買賣雙方之間的買賣合同之債,為廣義債之關系。前者以預告登記為代表,后者以買賣不破租賃為典范,下文將分別厘清,探尋諸現象何以有債權物權化之稱,以及此一稱號是否有更好的替代品。

(一)買賣不破租賃

買賣不破租賃,是指原出租人將其所有的房屋出賣后,其與承租人之間的租賃合同之效力,不受影響。此規(guī)則在我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下簡稱《合同法》)第229條所確立。該條文所謂“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依法釋[2009]11號第20條規(guī)定之“承租人請求房屋受讓人繼續(xù)履行原租賃合同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可理解為租賃合同在承租人與房屋受讓人之間繼續(xù)有效存在。但原出租人是否仍受租賃合同約束?相關法律規(guī)定并未直接予以回答。

上述問題,學者黃鳳龍曾經考證后指出,我國實務界與理論界均傾向于支持房屋所有權轉移后,原出租人不再受租賃合同約束。(10)參見黃鳳龍:“‘買賣不破租賃’與承租人保護——以對《合同法》第229條的理解為中心”,載《中外法學》2013年第3期,第618~643頁。筆者繼而查證,實務界當前所采立場,一如既往。(11)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含山縣支行、含山縣振含建材銷售有限公司債權轉讓合同糾紛案,馬鞍山市中級人民法院(2018)皖05民終330號;天津同裕晟商貿有限公司與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天津銷售分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天津銷售分公司紅橋勤儉加油加氣站租賃合同糾紛案,天津市紅橋區(qū)人民法院(2016)津0106民初4482號;劉文斌與江油市精益商貿有限公司、李小華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案,最高人民法院(2016)最高法民申787號。若如此理解,買賣不破租賃這一現象應歸屬于廣義債之關系的物權化:此等狀況,其實乃原出租人與承租人之間的租賃合同保持有效存續(xù)的狀態(tài)下,原出租人退出合同關系,其本應繼續(xù)承受的合同當事人地位,即合同的一切權利義務,就將來而言,轉由房屋受讓人概括繼受,而租賃合同的性質及內容均未改變。德國學者,基于同樣的立場,更為直接地將買賣不破租賃解為結合于租賃物所有權之狀態(tài)債務關系(Zustand sobligation;Zustandsschuldverhaltnis),與所有權合并移轉,而不改變自身性質及內容。(12)參見吳啟賓:《租賃法論》,臺灣地區(qū)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版,第14~15頁。

合同權利義務的一并移轉,固然可由當事人合意為之,我國《合同法》第88條對此亦有明文規(guī)定。出于當事人合意的合同權利義務的一并移轉,通常稱為合同權利義務的概括轉讓。然在買賣不破租賃情形下,當事人未必有此合意,且《合同法》第229條規(guī)定之效果,也不以當事人達成合意為要件。職是之故,買賣不破租賃中發(fā)生的合同當事人變更,可更準確地歸因于租賃合同之債的法定概括移轉。德國理論界稱此類現象為法定契約移轉或法定契約承擔,以與合同權利義務的概括轉讓相區(qū)分。(13)參見[德]迪特爾·梅迪庫斯:《德國債法總論》,杜景林、盧諶譯,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72~573頁。類似表述在我國臺灣地區(qū)學者的著述中,亦蔚然成風。內地學者則多稱之為合同的法定概括移轉。房屋受讓人取得租賃物所有權時,將不問意愿地受租賃合同整體之約束,正是買賣不破租賃有別于常態(tài)之處,舍此無他。作為物上債權性負擔的租賃合同對租賃物受讓人一律有此約束,似乎具有了物權的追及效力,故可以債權物權化稱之。但是合同依然是對變更后的當事人,而非第三人,具有約束力,債權之性質與效力,不動如山,并無所謂物權化、突破相對性原則之傾向,不如直接改稱合同的法定概括移轉,更能體現買賣不破租賃之真實法律構造。

然法律何以不問當事人意愿,而使其受到一項合同的約束?合同的法定概括移轉之正當性及必要性何在?這正是為廣義債之關系物權化所觸及并且掩蓋在后的問題,留待后文檢討。

(二)預告登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以下簡稱《物權法》)第20條即為預告登記制度之載體。尚只有債權人地位的權利人,為了確保物權的順利實現,可向登記機構申請預告登記。未經預告登記權利人同意,不動產權利人處分相關不動產,都將被認定為不發(fā)生物權變動的法律效果。

如果未進行預告登記,房屋買受人在債權性質的物權變動請求權的發(fā)生,到該債權因目的實現而消亡的過程中,將經歷從債權人到物權人的身份突變。預告登記——于這一突變過程中——在有云泥之別的債權人地位與物權人地位的中間地帶,提供緩沖,使債權人似乎提前享有了物權的排他效力,即物權變動請求權在此體現出(未必是其所具有的)阻止在同一標的物之上,內容不相容的另一物權發(fā)生之效力。

預告登記,是在我國各大學者的著述中最為流行的債權物權化現象。(14)參見王澤鑒:《債法原理》,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66頁;王利明:《債法總則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第96~97頁;劉凱湘:《債法總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119~120頁;陳自強:《契約之成立與生效——契約法講義Ⅰ》,臺灣地區(qū)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4年版,第378~380頁。若要將其歸為債權物權化的一種表現形態(tài),因僅有債權性質的物權變動請求權,而非整個關于不動產物權變動的合同之債,體現出了物權才具有的排他效力,故定位于狹義債之關系物權化更為妥當。

然而,排他效力究竟是為物權變動請求權所具有?還是為預告登記本身所具有?這一問題并不單純只是了無實益的文字游戲,其產生的實際影響及為其所產生影響之應對,將在本文第三部分詳述,暫先只針對這一問題進行分析。

德國學者魏特瑙爾主張進行了預告登記“并不意味著該債法上的請求權已前進在向物權轉化的大道上”,真正使挫敗或妨礙該請求權的物權變動無法實現者,即具有排他效力者,并非物權變動請求權,而是預告登記本身。(15)參見[德]赫爾曼·魏特瑙爾:《物權化的債之關系》,張雙根譯,載王洪亮等主編《中德私法研究》(第1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147頁。此亦為預告登記制度的發(fā)源地(德國)之多數學者的觀點。(16)同說,德國學者沃爾夫主張預告登記制度表現出個別物權效力(mit einzelnen dinglichen Wirkungen),參見[德]M·沃爾夫:《物權法》,吳越、李大雪譯,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17頁;德國學者鮑爾、施蒂爾納主張預告登記之效力具有物權性質,參見[德]鮑爾、施蒂爾納:《德國物權法》(上冊),張雙根譯,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18~419頁。相反,我國學者幾乎一致認為,物權變動請求權獲得了對抗第三人的效力。(17)參見王澤鑒:《債法原理》,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66頁;王利明:《債法總則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第96~97頁;劉凱湘:《債法總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119~120頁;陳自強:《契約之成立與生效——契約法講義Ⅰ》,臺灣地區(qū)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4年版,第378~380頁。所謂對抗第三人的效力,或一帶而過,并未闡明是何等效力,或徑解為權利人可以向第三人主張其債權,突破了相對性原則。然預告登記權利人,主張自己所追求的物權應被實現的法律依據,難道不是《物權法》第20條,而是《合同法》第135條?換言之,預告登記權利人難道不是向第三人主張不動產權利人對其所為處分,不發(fā)生物權效力,而是向第三人主張自己對不動產權利人所享有之債權?

在此,應當明確將預告登記及物權變動請求權二者區(qū)分開,預告登記并未賦予物權變動請求權以物權之排他效力。真實的狀況是:預告登記本身即為一種特殊的擔保手段,這種擔保手段本身就以類似于物權之排他效力的方式發(fā)揮其作用,以實現這項制度被創(chuàng)設時立法者所預期之目的(加強債權人的地位)。故雖有債權物權化之稱,但物權變動請求權僅為預告登記所擔保的對象,并未轉化為物權或向著物權轉化。所謂物權化,不過是預告登記的作用表彰。

與其稱預告登記為債權物權化,不如稱之為債權的一般性擔保手段。所謂擔保,乃是物保(如抵押權)、人保(如保證合同)、金錢保(如定金)等之上位概念,并不等同于作為下位概念的擔保物權,是指一切在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或當事人約定的條件成就時,債權人擁有的用以保障債務清償之救濟性手段。預告登記,以其排他效力有別于常態(tài),作用方式及效果類似于擔保物權,稱其為債權的一般性擔保手段正可反映這一法律實質。在德國,預告登記亦非擔保物權,但學者多稱其為“實現請求權的特殊擔保手段(Sicherungsmittel eigener Art)”,以彰顯預告登記類似于擔保物權之效力。(18)參見[德]M·沃爾夫:《物權法》,吳越、李大雪譯,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17頁;[德]鮑爾、施蒂爾納:《德國物權法》(上冊),張雙根譯,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15~416頁。

三、債權物權化之檢討

債權物權化,綜上所述,牽涉到三大法律問題:

一者,廣義債之關系物權化,既然是合同的一切權利義務,包括《合同法》第60條所規(guī)定的依誠實信用原則而生之附隨義務,都對第三人產生影響,且各權利義務對第三人影響之程度不相上下,合同的性質與內容均未改變,那么非發(fā)生合同權利義務的法定概括移轉不可?!逗贤ā返?9條規(guī)定了合同概括轉讓之效力,合同的法定概括移轉,如果沒有特別規(guī)定,亦可參照之。然何以不問當事人意愿而使其受合同之約束?該制度設計立足于怎樣的考量?

二者,狹義債之關系物權化,學者在闡釋這一標簽下的各類現象時,無不以對債的相對性原則的突破為債權物權化之緣由。2016年,法國完成合同法現代化,徹底肅清對其《法國民法典》原第1165條的誤讀。我國民法,既為后生,能否吸取其教訓,重新認識債的相對性原則?

三者,債權物權化的固有使命,即緩解物權與債權效力范圍、效力強度之差異懸殊,以保障交易安全這一使命,如何才能不辜負之?難道非要模糊債權、物權二者之間的鴻溝不可?

此三問題,如筆者在文首所言,并非相互獨立,彼此之間其實藕斷絲連,共同圍繞著合同的法律性格這一中心話題。暫先將三者分別命名為:合同的法律淵源性格、合同的法律狀態(tài)性格、合同的資源配置性格,再逐一檢討。

(一)合同的法律淵源性格

1. 意思自治原則探微

意思自治原則,即依自由意志為自己形成法律關系的原則。在討論這一原則所受到的限制時,或許會有人舉傾斜保護勞動者的《勞動合同法》、傾斜保護消費者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相關規(guī)定為例證,但這樣的闡釋其實有待斟酌。如德國學者弗盧梅所言,這一原則只是對法律主體依自己的意思形成法律關系的認可,且這種意思只有在法律秩序的約束下才得以獲得認可而發(fā)揮作用。(19)參見[德]維爾納·弗盧梅:《法律行為論》,遲穎譯,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第17~19頁。

合同具有法律約束力,等價于合同約定之內容,對當事人而言具有法律淵源的地位,甚至在法律位階上,可能高于憲法之下、行政法規(guī)之上的(狹義的)法律。要授予合同這樣的地位,立法者自當格外審慎,作為權利義務關系之來源的當事人自我約束,必須受到法律的承認。評判是否能被承認的工具,正是意思自治原則。它有選擇性地決定,是否為當事人的自我約束在事實與法律之間搭建橋梁。當事人的自我約束,抵觸了《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guī)定,如約定了競業(yè)限制,但終止勞動合同后未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競業(yè)限制之約定將被評價為無效。毋寧說是當事人的意思,超越了意思自治原則所能容忍的程度,故決定不為其在事實與法律之間搭建橋梁,此乃意思自治原則自身的作用表現。盡管對意思自治原則的限制,與對能被評判為具有法律效力的意思的范圍限制,經常被混為一談,但如果細分之,此類情形,必屬后者。沒有法律效力的約束意思,對當事人而言也未必一律沒有任何意義。當事人愿意自我約束,除了以引發(fā)某種法律效果為目的外,也可能是為了良好的信譽等追求,法律不宜過度干涉此等自由。如《合同法》第229條、臺灣“民法”第826-1條,不論當事人有無受約束之意思,一律略過意思自治原則的評判過程,而強加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負擔于當事人之身,才是真正的對意思自治原則之限制。

對意思自治原則的限制,似乎是無法避免的。法律淵源的修改,應由其制定者進行。合同的制定者,乃雙方當事人。合同有效成立后,當事人固然可以達成合意,對爭議條款予以確認、對未設想到的事項予以補充約定或者變更合同內容等。但若無法達成合意,而至法院提起訴訟,法官應如何決斷?支持意思理論(Will Theory)的學者認為法官應結合締約者的預期、受教育水平等個性化因素,考察締約者若在締約時考慮到當前的爭議問題,會如何處理。法律經濟分析學派則主張法官應考察締約者應當如何處理,而非會如何處理,即將成本與風險判與能以最低的費用承擔它們的這一方當事人。因為這樣的選擇,比起另一種選擇,對雙方當事人整體而言更易于接受。(20)See James Gordley, The Philosophical Origins of Modern Contract Doctr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243.不論是哪一理論,最終都是由法官代替當事人決定其合同內容,因雙方當事人不能達成一致方才引發(fā)糾紛,所以法官無論如何都無法尋找到兩全之法,至少有一方當事人必將作出妥協,意思自治原則也相應受到限制。

上述情形,雖然最終形成的法律關系,不盡如當事人之意,但至少仍會考慮,當事人是否有受合同約束之意——法官絕不應在雙方當事人都不愿受約束的情形下,判與當事人合同負擔。能全然不問當事人意愿,加以合同約束者,非經法律明文規(guī)定不可。因為這樣的限制,一定要有堅強的理由以及可預見性,以維護意思自治原則的首要地位。此類對意思自治原則的限制,必須是分散的、無統一而確定之規(guī)律可循的,否則,無異于在意思自治原則外,又增添了一項有關法律關系之形成的法律原則與其分庭抗禮。限制之典型,非廣義債之關系物權化之真實法律構造——合同的法定概括移轉莫屬,下以《合同法》第229條規(guī)定的買賣不破租賃為例,證成合同的法定概括移轉之正當性及必要性。

2. 租賃權與租賃合同

租賃權,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或認可的法律中,不見身影,卻在我國行政法規(guī)(21)國辦函[2013]69號;國發(fā)[2012]39號。、司法解釋(22)法釋[2004]16號。、法律實務(23)武寧縣天順置業(yè)有限公司與江西省美江工貿有限公司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案,最高人民法院(2016)最高法民申963號;上海先鋒電力傳動設備有限公司訴上海中科智融資擔保有限公司追償權糾紛案,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16)滬01民終289號。、學者論述中偶有提及。(24)參見黃鳳龍:“‘買賣不破租賃’與承租人保護——以對《合同法》第229條的理解為中心”,載《中外法學》2013年第3期,第618~643頁。引用較多的,當屬《法學大辭典》對租賃權所作的解釋:“承租人依照財產租賃合同,在租賃物交付后,對租賃物所享有的為使用收益目的所必要的占有權利的總稱”。(25)鄒瑜、顧明等主編:《法學大辭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第1328頁。

筆者認為,租賃權實為租賃合同關系中,與出租人主給付義務相對的承租人之權利。《合同法》第216條,規(guī)定了出租人交付租賃物及保持租賃物符合約定用途的義務?!睹穹ǖ浜贤幉莅浮返?99條:“出租人應當按照約定將租賃物交付承租人,并在租賃期間保持租賃物符合約定的用途?!?,未作實質修改。保持租賃物符合約定用途,是何所指?學者陳自強,將租賃關系從發(fā)生到消滅,分為三個階段:其一,使用、收益關系開始階段,出租人主要義務為將租賃物交付承租人,以開始使用、收益關系。其二,使用、收益關系存續(xù)階段,出租人主要義務為保持租賃物合乎約定之使用、收益狀態(tài),承租人主要義務為支付租金,且此二項義務,正是雙方當事人在租賃合同關系中的主給付義務。其三,使用、收益關系終止后,承租人負有的主要義務為返還租賃物。(26)參見陳自強:《契約之內容與消滅——契約法講義Ⅱ》,臺灣地區(qū)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6年版,第173~178頁?!逗贤ā返?16條所謂“保持租賃物符合約定的用途”,應指第二階段出租人之主要義務,即保持租賃物合乎約定之使用、收益狀態(tài),此亦為出租人主給付義務。與之相對的,承租人請求出租人保持租賃物合乎約定之使用、收益狀態(tài)的權利,即為租賃權,且無疑是一項合同權利。至于承租人請求出租人交付租賃物的權利,因《合同法》第229條所規(guī)定之買賣不破租賃規(guī)則,依我國實務見解,以在原出租人轉賣租賃物前,已交付租賃物于承租人為該規(guī)則之適用要件,(27)楊庭棋、楊廷軍、張細艇、楊朔成、孫光耀、楊秀珍、楊雄、邱素梅、楊愛玉、楊嘉、楊巧珍與豐順縣恒基實業(yè)有限公司財產損害賠償糾紛案,梅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4)梅中法民一終字第246號;劉文斌、吳萍與寧波市鎮(zhèn)海區(qū)招寶山建剛房產中介所、阮冠松等返還原物糾紛案,寧波市鎮(zhèn)海區(qū)人民法院(2016)浙0211民初212號;馮娟娟與賈安洲房屋遷讓糾紛案,南京市浦口區(qū)人民法院(2013)浦民初字第1846號。所以不應認定為相對于一般債權被特別保護的租賃權。

3. 立法選擇

買賣不破租賃的立法目的,此處不作深究。要設立這一制度,方法論上有兩種選擇:其一,以租賃權為物權;其二,合同的法定概括移轉。前已述及,我國實務界與理論界均傾向于支持買賣不破租賃為廣義債之關系物權化現象,合同之性質與內容、債權之性質與效力并未改變,對應后者。但是實務中,對于第三人購買租賃物,構成《物權法》第106條之善意取得時,能否不承受租賃合同的約束這一問題的回答,并不統一。(28)支持應受約束者,張運豐與海南環(huán)瑞置業(yè)有限公司與海口居然之家家居建材有限公司侵權責任糾紛案,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2015)海中法民一終字第900號;支持不受約束者,李美芳與馬秋蘭、趙建華排除妨害糾紛案,杭州市上城區(qū)人民法院(2014)杭上民初字第1534號。如認為租賃權是發(fā)生了物權化的債權,構成善意取得時可以免受該負擔,那么買賣不破租賃就應為狹義債之關系物權化現象。但與本文前所論及之狹義債之關系物權化諸現象不同,它們的性質與效力并未改變,而這里的租賃權卻由物上債權性負擔,向著物權性負擔轉變,對應第一種立法方式。

英國學者作過類似討論:當一無權占有人,將其占有物出租給承租人時,承租人能否取得租賃權?如果依據己所無有者,無以與人的規(guī)則(nemo dat rule),承租人自不當取得使用、收益的權能。但如果依據禁反言規(guī)則(Estoppel),在承租人相對于無權占有人的關系中,承租人之占有為有權占有,也具有使用、收益的權能;在承租人相對于無權占有人之外的任一人的關系中,承租人之占有均為無權占有。一旦無權占有人取得占有權限,承租人相對于任一人的關系中,其占有自動轉為有權占有。(29)See Alison Clarke and Paul Kohler, Property Law: Commentary and Material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p.636.這與我國實務界與理論界傾向于把租賃權當作合同權利的作法,完全一致。

在美國,關于租賃合同的訂立究竟是契據轉讓行為(Conveyance),還是一種單純的合同關系之發(fā)生的討論,幾乎每一本財產法著作都會論及。(30)這里的conveyance與contract的關系,類似于物權行為與債權行為的關系。對租約的定性,從契據轉向合同,是其國內整體上的、顯著的趨勢。(31)See Jon W. Bruce and James W. Ely, Cases and Materials on Modern Property Law, sixth edition, West Group, 2007, pp.21-22; John G. Sprankling, Understanding Property Law, forth edition, Carolina Academic Press, 2017, pp.242-243.曾經,在美國,原出租人轉賣房屋后,須經承租人通過新擁有人承認書(Attornment)承認,原出租人的租賃合同當事人地位,才轉由房屋受讓人概括承受。這一形式要求,已為大多數州所放棄。(32)See John G. Sprankling, Understanding Property Law, forth edition, Carolina Academic Press, 2017, p.298.這意味著,合同的法定概括移轉模式,業(yè)已在美國得到了較為普遍的采納。

聚焦到我國,依本文一貫觀點,筆者認為租賃權物權化的作法不可采納。首先要指出的是,即使是采用這種作法,依然不得不承認合同的法定概括移轉的發(fā)生。房屋承租人所追求的,不僅僅是能夠居住的場所,為此所支付的價金金額,更是重要的考量因素。承租人所追求的,毋寧說是對其具有約束力的法律淵源之穩(wěn)定性,使其既可以穩(wěn)定地從其中獲取利益,亦可明確自己所應為之事項。在承租人與房屋受讓人的關系中,兩種立法模式不應有任何差別。兩種立法模式之差異,僅在于涉及第三人的方面。如果第三人只是單純地在事實上侵害承租人的使用、收益權能,《物權法》有關占有的規(guī)定,足以為承租人提供充分的保護。承租人甚至可以依據租賃合同,令房屋出租人盡維持自己圓滿的使用、收益狀態(tài)之義務。將租賃權物權化,在承租人之利益保護方面,效用甚微。此外,因有物權公示原則,承租人取得租賃權的過程,將更加繁瑣。因有物權公信原則,將為第三人敞開善意取得制度的大門。最重要的,因物權法定原則,租賃權的內容將大受限制。相比之下,單一的合同法定概括移轉構造,既滿足了承租人對法律生活之穩(wěn)定性的要求,又允許承租人與房屋受讓人達成合意,調整合同內容,有助于維持法律體系和諧。

(二)合同的法律狀態(tài)性格

1. 合同相對性原則之源與流

羅馬法中的任何人不得為他人締約(alteri stipulari nemo potest)的規(guī)則,被認為是合同相對性原則的前身。締約人完成了必需的莊嚴儀式,才產生一項法律行為的拘束,該拘束具有強烈的屬人性,不可移轉,且法律行為與因其而生的全部效力被視為一個整體,所以,法律行為對于第三人而言,絕不發(fā)生任何效力。(33)See Reinhard Zimmermann, The Law of Obligations: Roman Foundations of the Civilian Tradition, Juta & Co, Ltd, 1990, pp.34-35.

《法國民法典》原第1165條:“契約僅在諸締約當事人之間發(fā)生效力;契約不損害第三人,并且僅在本法典第1121條規(guī)定的情形下,才能使第三人享有利益?!彼^“契約僅在諸締約當事人之間發(fā)生效力”,如果進行反面解釋,似可理解為契約對當事人以外之第三人沒有任何效力,與羅馬法無異。這種看法在19世紀的一段時期里確實占據過一定的地位,但是隨后不久,人們便放棄了這種觀點。(34)參見[法]弗朗索瓦·泰雷等:《法國債法:契約篇》(下冊),羅結珍譯,中國法制出版社2018年版,第948頁。2016年,《法國民法典》以嶄新的第1199條:“合同僅在締約當事人之間創(chuàng)設義務。第三人既不得請求履行合同,也不受強制履行合同,但本節(jié)以及第4卷第3章的規(guī)定不在此限?!?,對合同相對性原則重新進行了定義,但不過是對法國實務界與理論界長期穩(wěn)定之法律共識的固定與展示。(35)參見[德]克里斯蒂安·馮·巴爾、烏里?!さ铝_布尼希主編:《歐洲合同法與侵權法及財產法的互動》,吳越等譯,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55~356頁。依該規(guī)定,合同相對性原則,并不是指合同僅僅對于合同當事人具有法律效力,而是指僅有當事人彼此之間,可以主張合同的權利義務。同樣,在美國,合同被定義為能夠要求執(zhí)行的允諾,(36)See E. Allan Farnsworth, Contracts, forth edition, Aspen Publishers, 2004, pp.1-2.合同的相對性(Privity)指僅當事人可要求合同的執(zhí)行。(37)See E. Allan Farnsworth, Contracts, forth edition, Aspen Publishers, 2004, p.652.所以,如果第三人能夠要求合同當事人對自己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合同當事人能夠對第三人主張合同權利,如第三人依利他約款主張合同當事人履行義務,才是合同相對性原則的例外。

在我國,《合同法》并未規(guī)定合同相對性原則。如果有人主張《合同法》第8條第1款之“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為相對性原則的規(guī)定,那就犯了與把《法國民法典》原第1134條當成合同相對性原則之規(guī)定同樣的錯誤。實際上,《合同法》第8條第1款與《法國民法典》原第1134條均為意思自治原則的規(guī)定。我國《民法典各分編草案二審稿第256條第2款:“依法成立的合同,僅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位于合同編第一章,實為合同相對性原則之規(guī)定。如果將本條所謂法律約束力理解為法律效力,則仍停留在羅馬時代的認識水平。筆者認為,應將其理解為要求對方當事人履行合同權利義務之效力。如此,不論是預告登記、優(yōu)先購買權、法定優(yōu)先權還是債的保全,因債權人對第三人均未主張債權,所以這些狹義債之關系物權化現象均不會對該原則有任何突破或抵觸。債權物權化之稱,不攻自破。值得一提的是,《法國民法典》第1199條第2款但書稱:“但本節(jié)以及第4卷第3章的規(guī)定不在此限”。債的保全制度,既未與第1199條規(guī)定在同節(jié)之中(第1199條所處的這一節(jié),被命名為:“合同對于第三人的效力”),亦未規(guī)定在《法國民法典》第4卷第3章之中。然而,就在法國修法之前,債的保全制度尚處于以“契約對第三人的效果”為名的一節(jié)中,此次修法,被刻意剔除。由此可見,繼續(xù)稱代位權、撤銷權為債之對外效力,甚至稱其突破了合同相對性原則,何其謬哉!

2. 合同的對抗性效力

所謂的債權物權化諸現象,并非合同相對性原則之例外,已如前述。廣義債之關系物權化,乃合同的法定概括移轉。狹義債之關系物權化,反常之處,不過是合同的對抗性效力,亦即合同的法律狀態(tài)性格之體現。

《法國民法典》修改后,緊隨合同相對性原則之規(guī)定后的第1200條:“第三人應當尊重合同所創(chuàng)設的法律狀態(tài)。為了提出某種事實證據,第三人尤其可以主張此種法律狀態(tài)?!?,規(guī)定了合同的對抗性效力(opposabilité du contrat),即要求第三人尊重當事人之間的合同關系這一現實的法律狀態(tài)。關于物權的權利歸屬理論,是指法律將物直接歸屬于某人,任何人都應尊重這種歸屬結果。合同關系,也應歸屬于當事人,并對當事人體現出法律淵源的性格。對第三人而言,合同并非法律淵源,故第三人不承受合同權利義務。但合同對第三人,仍體現出法律狀態(tài)的性格,要求第三人對此盡不作為義務——正如他們對物權人的物權所做的那樣。差別僅在于,第三人要受到對合同的不作為義務之約束,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并非如對物權盡此義務時那樣自然而然,當第三人違反這一不作為義務時,可能承擔侵權責任等不利后果,但無論如何也不會承擔違約責任。

合同相對性原則與合同的對抗性效力之間,并無交叉。前者,針對的是合同當事人所承受的合同權利義務,乃合同的法律淵源性格之體現。后者,針對第三人不作為義務,該義務并非作為合同內容的權利義務,而是合同的法律狀態(tài)性格之體現。若論兩者關系,后者應為前者的擔保,即為不阻礙合同目的之實現,令第三人承擔不作為義務。換言之,合同的法律狀態(tài)性格,并未給合同當事人帶來任何新的利益,當事人并未因此獲得一項權利,而只是加重了第三人的義務乃至責任負擔。

我國雖無關于合同的對抗性效力之一般性規(guī)定,但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91規(guī)定:“用人單位招用與其他用人單位尚未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勞動者,給其他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用人單位所承擔的賠償責任,在性質上為侵害當事人合同關系的侵權責任,這正是合同的法律狀態(tài)性格之體現。除此條規(guī)定外,還有《合同法》第59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7條等,亦昭示了合同的法律狀態(tài)性格,不再贅述。

我國實務界,業(yè)已普遍承認了債權可作為侵權行為所針對的客體。(38)上海久和船舶進出口有限公司(統一社會信用代碼:310115000850544)與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寧波鎮(zhèn)海支行(組織機構代碼:55110935-2)財產損害賠償糾紛案,寧波市鎮(zhèn)海區(qū)人民法院(2016)浙0211民初707號;深圳市寶安區(qū)寶飛汽車美容護理行與深圳市深水寶安水務集團有限公司侵權責任糾紛案,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2016)粵03民終10481號;彭興敏與東平縣彭集街道辦事處、東平縣彭集街道西史莊村村民委員會侵權責任糾紛案,東平縣人民法院(2016)魯0923民初241號。刑法,因罪刑法定原則,犯罪行為種類確定。侵權法,無侵權行為與責任法定之原則,不啻將侵權行為的認定權力交給了法官。

合同的對抗性效力,使得第三人被要求尊重合同的法律狀態(tài)性格而負有不作為義務。該效力在法律未進行一般性規(guī)定、也未成為法律共識的情況下,自然可以依法律特別規(guī)定而獲得。因此,令第三人承擔不作為義務,未必以其知情為要件。此外,第三人違反不作為義務,可能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亦有承擔維持或回復原狀之責任并繼續(xù)負有不作為義務的可能,預告登記制度即為適例。預告登記,旨在加強合同的對抗性效力,即加重第三人的義務乃至責任負擔,并未使合同當事人獲得任何新的利益。這也驗證了筆者所說,狹義債之關系物權化現象中,作為合同的法律淵源性格之體現的債權,其性質與效力并未因預告登記的作用而改變。

(三) 合同的資源配置性格

1. 中國法之公示對抗主義探微

在分析狹義債之關系物權化諸現象時,筆者多次強調,債權并未向物權轉化。債權物權化諸現象,不過是在圍著合同的法定概括移轉、合同相對性原則繞圈子,從未讓債權邁向物權一步。但是緩解物權與債權效力范圍、效力強度之差異懸殊,保障交易安全,正是債權物權化之使命。債權物權化,欲打破物權與債權之界限以完成這一使命,這毫無疑問是未能實現的。況且債權物權化諸現象,在交易中并不具有一般性,并非每個物權變動請求權人都享有預告登記、優(yōu)先購買權等制度的保護。對交易秩序之穩(wěn)定至關重要且具有一般性者,莫過于物權變動模式的設計。

在對合同的法律淵源性格進行闡釋時,筆者指出,作為一種事實的當事人的自我約束,即合同,與自我約束被法律賦予的效力,即合同權利義務,截然不同。二者經常被混用,也無時刻加以區(qū)分之必要,這是因為在我國,依據《合同法》第44條,合同成立即告生效為一般狀況,且合同生效之后,一般僅引發(fā)債權的發(fā)生,所以合同,往往就是指合同債權。但在公示對抗主義下,如依《物權法》第188條,合同生效,將同時引發(fā)債權與抵押權的發(fā)生。這顯然不是合同的法律淵源性格之體現,因為抵押權的發(fā)生勢必對第三人產生影響。這也不是合同的法律狀態(tài)性格之體現,因為合同的法律狀態(tài)性格并不指向給當事人帶來利益,而指向保障當事人既有利益及依合同可得期待之利益不被第三人損害。筆者借用學者徐曉峰的表述,將其稱為合同的資源配置性格。(39)參見徐曉峰:“法律行為雙重面相之重建與權利理論的革新——一種張力處理技術的視角”,http://article.chinalawinfo.com/,最后訪問時間:2019年4月22日。此法律性格,表現為合同一旦生效,某項資源就將在合同當事人之間重新配置。如前舉《物權法》第188條情形下,就抵押物變價款的優(yōu)先權,在抵押合同生效時,從抵押人的手中移轉至抵押權人處。

《物權法》第24條規(guī)定了特殊動產的物權變動模式,雖均屬公示對抗主義,但特殊動產物權變動模式,在買賣情形下與在抵押情形下的法律構造大不相同。《物權法》第23條與第24條,如果理解為并列關系,那么買賣合同一經生效,特殊動產所有權即告轉移,合同的資源配置性格仍能得到體現。但依通說,第23條乃第24條之前提,因而在交付特殊動產時,所有權始發(fā)生變動,在合同生效時,只有債權發(fā)生。從這個角度上看,與公示要件主義無異。特殊動產的抵押權設定,不啻前舉《物權法》第188條規(guī)定之模式,不再贅述。

如果以合同的資源配置性格的視角,觀察中國法之公示對抗主義,可將其劃分為兩類:其一,合同的資源配置性格不得體現,如特殊動產的買賣情形,實與公示要件主義無異。其二,合同的資源配置性格得到一次性的徹底體現,即合同一旦生效,權利人即獲得其依合同所得期待之物權,如特殊動產的抵押情形。兩種情形,均無介于債權與物權效力范圍、效力強度之間的權利出現。

2. 法國法之公示對抗主義探微

以買賣為例,法國法巧妙地結合了所有權轉移的即時性原則(40)關于所有權轉移的即時性原則,參見[法]弗朗索瓦·泰雷、菲利普·森勒爾:《法國財產法》(上冊),羅結珍譯,中國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478~480頁。、合同的對抗性效力(41)當法國尚陷于對《法國民法典》原第1165條的誤解之中時,合同的對抗性效力尚未成為其國內的法律共同意識,但法國法院在一起請求追還財產的訴訟案件的判決中承認,轉讓所有權的合同可以構成權利的證書(Titre),使得合同持有人可援用該合同以對抗第三人。參見[法]弗朗索瓦·泰雷等:《法國債法:契約篇》(下冊),羅結珍譯,中國法制出版社2018年版,第959~960頁。、公示公信原則三者,分階段地充分發(fā)揮了合同的資源配置性格,完成了債權物權化的使命——盡管債權物權化在法國并未掀起波瀾。這一過程可以這樣描述:首先應明確的是,在此描述過程中,第三人僅指相對于前一買方的在后買方,而不包括前一買方的債權人、賣方的債權人等,下文亦同。當買賣合同有效成立時,依所有權轉移的即時性原則,買方取得所有權。由于尚未完成公示變更,依公信原則,對在后訂立買賣合同的第三人而言,賣方仍然是所有權人。此時,買方處于相對于賣方、賣方的債權人、買方的債權人等第三人以外者是所有人,相對于第三人均無所有權的地位,如果把這種地位看作一種權利,則買方持有的這一權利,相對于賣方表現為物權,相對于第三人表現為債權。如果第三人訂立買賣合同時知悉前一合同的存在,前一合同將發(fā)揮其對抗性效力,使第三人負有不作為義務,且責任形式為維持或回復原狀,并因而無法再請求賣方為有妨礙前一合同履行之虞的任何行為,如無法請求賣方為其辦理登記或者請求賣方交付動產。那么買方的權利,再次發(fā)生了變化,它相對于賣方與該第三人為物權,相對于其他第三人仍為債權。

學者徐曉峰在此基礎上指出,德國法之物債二分結構存有基因缺陷,與法國法所采對物權、對人權相配合之結構判若天淵。(42)參見徐曉峰:“論以分離原則為基礎的財產權交易規(guī)則——法國法的原貌與中國法的未來”,載《環(huán)球法律評論》2017年第1期,第23~48頁。筆者粗淺地將其觀點概括為:依德國法物債二分之結構,在買賣中,一項權利,要么為物權,要么為債權。但依法國法所采對物權、對人權相配合之結構,應先判斷買方,相對于第三人的法律地位之高低。若買方的法律地位較第三人為高,則在此二人的競爭性法律關系中,買方所持有的權利表現為對物權,反之則表現為對人權。每一個競爭性法律關系都經如此評價后,再將所有的評價集合起來,即為買方此時所享有的權利——一種兼具對物權與對人權之屬性的權利類型。關鍵在于,法國法并非先判斷買方所持有的權利,是何種類型,而是先判斷買方在相對于各第三人的關系中,法律地位高低如何。所以,學者徐曉峰將這一理論稱為:“以關系相當性、關系實在性為核心內容的權利理論”。(43)參見徐曉峰:“論以分離原則為基礎的財產權交易規(guī)則——法國法的原貌與中國法的未來”,載《環(huán)球法律評論》2017年第1期,第23~48頁。也因此,同一項權利,既可以在權利人與一部分人的法律關系中表現為對人權,也可以在權利人與另一部分人的法律關系中表現為對物權,迥異于德國法下,在買賣過程中,一項權利非債權即物權的狀況。

同樣以合同的資源配置性格的視角,觀察法國法的公示對抗主義,在合同生效時,權利人所獲得的權利幾與德國法之物權無異:權利人可對義務人主張對物權,權利人之債權人可以申請強制執(zhí)行標的物,義務人之債權人則不得申請強制執(zhí)行。實質性的區(qū)別在于,只要在后買方訂立買賣合同時不知前手買賣合同的存在,依然可以取得與前手同樣的地位。從外觀上看,似乎同一標的物上有兩項所有權,分別為前手與后手所持有。至于前手與后手,對同一標的物所為主張的內容發(fā)生沖突時應如何處理,則為另一話題。概言之,關于不動產,辦理登記者取勝。關于動產,取得占有者取勝。有別于德國法之善意取得制度的是,后手的善意準據時點在合同成立時,而非辦理登記或取得占有時。(44)See Eva Steiner, French Law: A Comparative Approach, second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8, p.300.

3. 中國法的未來

中國法采用了德國法之物債二分結構,雖也有公示對抗主義,但與法國法之公示對抗主義大異其趣。以合同的資源配置性格的視角進行觀察,如果中國法欲實現債權物權化之使命,似乎不得不棄德從法,畢竟同一物之上不允許有兩項所有權的存在,是古老的一物一權原則最后的堅持。

具體到一筆交易中,要實現三項目標才標志著債權物權化之使命的完成:一者,買方所期待之物不被賣方之債權人強制執(zhí)行。二者,相對于在前買方,要側重保護在后買方。因為前手獲得所期待之物權的機會更大,如果側重保護前手,不啻縱容其怠于行使權利,并加重后手調查義務,提高交易成本。三者,為因客觀原因無法行使物權變動請求權的買方提供防止賣方一物二賣之機會。這項使命,與其說是債權物權化之使命,毋寧說是民事財產法之使命,未必一定要模糊債權與物權之鴻溝、乞援于物權化之債權,才得以實現。

以合同的資源配置性格的角度觀察,如果要實現第一項目標,又不抵觸物債二分之結構,應在合同生效時,同時賦予買方一項債權與買方所期待之物權,而不是在交付時才賦予買方物權,毋庸置疑。在此情形下,依我國現行法,賣方將此物轉賣于后手,后手只有在完成了變更登記或者取得占有時仍然保持善意,即不知也不應知前手買賣合同之存在,才可取得其所期待之物權,要求未免過于苛刻。并且后手一旦完成了善意取得,前手將不再能夠依與賣方的合同取得該項物權。法國法看似為前手與后手均提供了一項內容相同的所有權,方才緩和這一苛刻的要求。然而實際上,依法國法,前手與后手,在買賣合同生效時,并未取得對標的物使用價值及交換價值的全面支配。他們取得的,不過是排斥賣方債權人強制執(zhí)行、允許自己的債權人強制執(zhí)行、剝奪各自之后手的——在訂立買賣合同時知悉前手買賣合同存在的前提下——競爭機會的資格。一項財產權交易進程,隨著買賣合同的生效而開始,以公示手段的完成為交易終止的標志,在這兩個時點的中間過程中,無德國法意義上的物權出現,而是充斥著對后手訂立的合同能否開啟交易流轉秩序(后手訂立買賣合同時善意與否)的評價,若回答為肯定,則賦予該項合同資源配置的性格,依此得以激活決勝規(guī)則,進行下一步的篩選過程。如此設計,后手將獲得更多取得物權的機會,前手也不因后手獲得此等機會而喪失自己取得物權的可能性。同時,由于最終的決勝規(guī)則,傾向于先完成公示者,亦有促使各買方盡快完成公示之效。

筆者以為,法釋[2012]8號第10條,早有此傾向。第10條設計了三項決勝規(guī)則:先受領交付者勝,無受領交付者先辦理登記者勝,無辦理登記者先訂立合同者勝。然而,第10條不僅有法國法決勝規(guī)則設計,亦有德國法善意取得制度設計:“出賣人將標的物交付給買受人之一,又為其他買受人辦理所有權轉移登記,已受領交付的買受人請求將標的物所有權登記在自己名下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法釋[2016]5號第20條也與法釋[2012]8號第10條同氣連枝,使得一筆交易,具有兩項公示手段,并且交付之公信力竟強于登記,招致諸多疑難雜癥。(45)參見徐曉峰:“論以分離原則為基礎的財產權交易規(guī)則——法國法的原貌與中國法的未來”,載《環(huán)球法律評論》2017年第1期,第23~48頁。善意取得制度,乃是基于善意信賴保護之構想,決勝規(guī)則則立足于打破前手與后手權利主張沖突之僵局、促使權利歸屬秩序盡快穩(wěn)定的考量。中國法公示對抗主義下,不妨在介于交易開始至結束的中間流轉過程中,不再評價何人取得了物權,而效法法國的資格評價機制,著重考量后手訂立買賣合同時善意與否,若答案為肯定,則賦予該項合同資源配置的性格,使后手進入決勝規(guī)則所調整的階段。如此,既未破壞物債二分之結構,也實現了第二項目標。

第三項目標,實為合同的法律狀態(tài)性格之作用領域,以滿足何等條件方可要求后手對前手訂立的合同關系盡不作為義務為立法者考慮的關鍵。因在側重保護后手的選擇下,債權人不應期待債務人不處分財產。除非有特殊的保護需求,如法律賦予房屋承租人以優(yōu)先購買權;或者前手作出了努力而非怠于行使權利,如辦理了預告登記,自不待言。

結 語

若要與前三部分保持格式一致,結語部分又可稱為債權物權化之破除。債權物權化這一概念,將具有完全不同的法律構造的各現象捆綁在一起,而未反思這些現象反常之處究竟何在,以致這一概念成了吞納各殊狀的人種袋,仿佛任一不易解釋的法律現象都能夠貼上債權物權化之標簽,自然也無法揭示其所掩蓋的法律問題。如果這一概念不被破除,它就會不斷吸納新的、異質的法律現象,為物債二分結構引來莫須有的批判,沖擊民法體系的穩(wěn)定性。

以合同的法律性格為中心,以廣義債之關系物權化與狹義債之關系物權化的分類方式,結合我國法律制度設計、法律實務觀點、學說發(fā)展、民法典各分編草案的態(tài)度、比較法的經驗將這一概念分拆后進行梳理,揭示合同法定概括移轉之正當性及必要性探究、對合同相對性原則的誤讀之破解、物權變動模式的再構成三大法律問題。筆者也在不破壞物債二分結構的前提下,提出了關于解決問題之方法的一己之見。

然而,對債權物權化作這樣的解讀,終歸只是筆者個人拙見。筆者寄希望于學說判例的發(fā)展,不再是為抽象法律概念的龐雜添磚加瓦、披上新的衣裝,而是以不同的視角加以解構,檢討其掩蓋的法律真相,致力于實際問題的解決。

猜你喜歡
承租人物權債權
債權讓與效力探究
物權的設立與變更
承租的房屋被整頓,承租人怎么辦?
西夏的債權保障措施述論
試論電子債權的相關法律規(guī)定
淺析融資租賃實務中承租人的賬務處理
論未來債權的讓與
論次承租人對房屋的優(yōu)先購買權
事實物權:理論困境與出路
不動產承租人權益價值損失評估
客服| 博野县| 德州市| 乐昌市| 玉环县| 噶尔县| 安义县| 沾益县| 故城县| 海宁市| 合作市| 张北县| 唐山市| 昔阳县| 临汾市| 库伦旗| 游戏| 博客| 晋宁县| 德庆县| 石门县| 汝南县| 庄河市| 东乌| 岚皋县| 海阳市| 昌黎县| 云阳县| 昆山市| 宜宾县| 突泉县| 颍上县| 东莞市| 安新县| 忻州市| 武平县| 邹平县| 会同县| 进贤县| 朝阳区| 岳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