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平衡力巧解滑輪組有關問題

2019-02-20 00:42:44
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 2019年5期
關鍵詞:動滑輪定滑輪平衡力

李 婧

(江蘇省儀征市實驗中學 211400)

初中生生學習了簡單機械的有關知識后,在處理簡單機械中有關滑輪組的問題經(jīng)常會束手無策,遇到一些特殊情況,更是無從下手,感覺解答此類問題時很難.這是初中物理的難點知識,我們教師不妨引導學生從另一個視野切入,掌握一種解題方法,先分析確哪個是定動滑輪,哪個是定滑輪,利用平衡力的知識解決此類的問題,將復雜問題簡單化,讓學生能游刃有余解決有關滑輪組的問題.筆者經(jīng)過多年的實踐,將這類問題進行歸納整理,以有助于教師教,學生學.下面舉幾種不同情況下有關滑輪組利用平衡力解決問題的例子,僅供大家參考.

一、滑輪組豎直放置時

例1 把質量相等的A、B兩物體掛在如圖1滑輪組下面,不計繩子、滑輪的重力和摩擦,放手后將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 )

A.A上升 B.A下降 C.A、B均靜止 D.無法判斷

圖1

分析利用動滑輪、定滑輪的省力特點結合平衡力的知識分析解答此題.由于不計繩子、滑輪的重力和摩擦力,左邊的是定滑輪,右邊的是動滑輪,B物體掛在動滑輪上被兩根繩子往上拉著,根據(jù)力的平衡知識知道每根繩子上的力F與B物體的重力關系有:2F=G,得F=0.5G,而重物A的重力為G,定滑輪具有只改變力的方向,不能省力的特點,故A物體向下的拉力為G,由于G>0.5G,即G>F,所以A下降,B上升.故選B.

點評此題考查了動滑輪、定滑輪的省力特點,屬于基礎題目,教師在講解此題時應當注意滲透平衡力的知識,讓學生學會受力分析,為下面更復雜的滑輪組題目打下基礎.

二、滑輪組水平放置時

例2 如圖2所示,彈簧測力計A和B及滑輪組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F(xiàn)=10 N,若不考慮測力計重、滑輪重及摩擦,彈簧測力計A和B的示數(shù)應分別為( ).

A.30N和30N

圖2

B.30N和20N

C.20N和20N

D.20N和30N

分析分析可知左邊的是定滑輪,右邊的是動滑輪,但本題不需要判斷;連接滑輪組的同一根繩子上的拉力都是相等的,對于輪子來說,向左的拉力等于向右的拉力,有幾段繩子拉著輪子,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就是拉力的幾倍;根據(jù)平衡力知識,A彈簧測力計連接的輪子中共有三段繩子承擔拉力,則:FA=3F=3×10N=30N;對于B彈簧測力計連接的輪子中共有兩段繩子承擔拉力,則:FB=2F=2×10N=20N;故選B.

點評此題看上去是滑輪組的使用,但實際是平衡力的知識應用,運用平衡力只是分析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即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等于繩子對滑輪的拉力之和,這樣解決問題不需要學生判斷滑輪究竟是動滑輪還是定滑輪,方便簡單不易錯.

圖3

例3 如圖3所示,某人拉著繩的自由端勻速向左運動時,測力計B的示數(shù)是600N,那么在不計繩和輪重以及摩擦的情況下,下列關于測力計A的示數(shù)和汽車受到摩擦力大小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1200N 1800N B.1200N 1200N

C.1800N 1800N D.1800N 1200N

分析由圖分析可知左邊的是定滑輪,右邊的是動滑輪,由上一題分析可知連接滑輪組的同一根繩子上的拉力都是相等的,有幾段繩子拉著動滑輪,繩子自由端的拉力就是動滑輪拉物體拉力的幾倍;不計繩和滑輪重以及摩擦的情況下,由于某人拉著繩的自由端勻速向左運動時,汽車水平勻速移動,所以整個裝置處于平衡狀態(tài),根據(jù)平衡力可知動滑輪對車的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所以,f=F拉=1800N.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滑輪組拉力的計算、二力平衡的條件的應用,根據(jù)平衡力的知識解答學生較容易理解,即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等于繩子對滑輪的拉力,學生只要數(shù)清楚幾股繩子就可以了,這樣分析解題學生不易出現(xiàn)錯誤.

三、人在籃中自提時

例4 人的體重為500N,吊籃重為700N,人要將吊籃勻速吊起,求下面兩種情況下人的拉力(不計滑輪、繩重及摩擦).

圖4

(1)如圖4甲,人站在地面上,至少要用____N的力拉繩.

(2)如圖4乙,人站在吊籃中至少要用____N的力拉繩.

點評此題考查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難點在(2)要把動滑輪、人和吊籃看著整體分析,利用平衡力的知識進行受力分析,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綜上分析可知,對于滑輪組的問題,學生要理解定滑輪只能改變力的方向,不能省力的特點;動滑輪在理想情況下可以省二分之一的力;滑輪組要找準作用在動滑輪上繩子的根數(shù).在實際解決滑輪組的問題時要學會受力分析,結合平衡力的知識,讓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能夠幫助學生輕松地解決這類問題,同時又培養(yǎng)了學生綜合運用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注意引導學生總結解題的方法,找出規(guī)律,相信這樣持之以恒一定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

猜你喜歡
動滑輪定滑輪平衡力
滑輪繞線方法攻略
你能區(qū)分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嗎
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辨析
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辨
由易到難識滑輪
3 電動滑輪
決策探索(2019年19期)2019-10-21 09:16:32
使用單個動滑輪省一半力的條件
物理通報(2019年7期)2019-06-29 07:32:56
斜拉動滑輪時的機械效率分析
物理通報(2018年9期)2018-08-31 07:45:58
“繩上運動合成與分解”的分類例析
平衡力好,可以保命
女子世界(2017年3期)2017-03-13 00:38:31
嘉禾县| 张家港市| 衡水市| 文水县| 卢龙县| 德州市| 龙海市| 八宿县| 孙吴县| 怀集县| 隆子县| 姜堰市| 汉寿县| 和田县| 景东| 本溪| 焦作市| 灵宝市| 衡山县| 烟台市| 余姚市| 大安市| 武邑县| 金秀| 皮山县| 资兴市| 肃宁县| 昌都县| 虎林市| 南木林县| 蕉岭县| 乌什县| 卢湾区| 宣恩县| 安岳县| 宜川县| 桐乡市| 乐昌市| 烟台市| 大丰市| 阿图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