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鵬程
〔摘要〕?趙秉忠的狀元卷是迄今為止國內發(fā)現(xiàn)的唯一一份現(xiàn)存的明代狀元卷真跡,具有相當大的文獻價值和歷史意義。狀元卷以“問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為應試題目,考察的是考生的治國見解和策略。不僅文筆優(yōu)美、行文流暢、結構嚴謹、書法工整,具有較高的書法藝術和文學欣賞價值,而且論文思維和邏輯蘊藏著濃厚的儒家政治情懷,其所論述的人君論、選官論、教化論、治安論等治國理念,深切反映了傳統(tǒng)儒生的政治抱負和理想。因而,從某種程度上而言,狀元卷可以說是儒生趙秉忠的一篇政治哲學論文。
〔關鍵詞〕?趙秉忠;狀元卷;政治哲學;意義
〔中圖分類號〕B24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2689(2019)01-0073-07
科舉取仕制度在古代中國盛行上千余年,然而科舉殿試狀元卷真本流傳至今卻是寥寥無幾。非常值得一提的是,明代趙秉忠
①的狀元卷是目前為止國內發(fā)現(xiàn)的唯一一份明代狀元卷現(xiàn)存真跡[1]。正如有學者稱:“趙秉忠殿試卷的發(fā)現(xiàn),填補了明代宮廷檔案的空白,為研究我國的科舉制度提供了真實可靠的資料,被譽為‘海內外孤本?!盵2]所以趙氏的狀元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研究價值和意義。另外如我們所知,儒家是一門經世致用之學,儒學向來與現(xiàn)實社會緊密相連。趙秉忠于明萬歷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高中狀元,此時的明朝面臨著諸多問題,如社會矛盾尖銳、體制弊端日益暴露、君臣關系緊張、民眾生活困苦,等等。這些問題考驗著明朝當局者的執(zhí)政能力,為此政府以“問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為題目,考察考生治理國家的見解和策略,以試圖尋求社會改革和治理的良方。作為儒家文化培養(yǎng)出來的學者,趙秉忠自然有著強烈的現(xiàn)實關懷意識和歷史擔當。正如文章開篇所言:“臣聞帝王之臨馭宇內也,必有經理之實政,而后可以約束人群,錯綜萬幾,有以致雍熙之治;必有倡率之實心,而后可以淬勵百工,振刷庶務,有以臻郅隆之理?!盵3]在趙氏看來,正確合理的治國政策是國治邦安和人民幸福的前提和基礎。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就目前學界有關狀元卷的研究成果而言,我們發(fā)現(xiàn)學者們對于這份明代宮廷歷史檔案的研究,除了少數(shù)的文本翻譯之外②,內容研究卻是鮮有涉及,中心主題也尚未指明③。那么,這份狀元卷涵蓋哪些內容呢?它有何意義和價值呢?論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這些就是本文所探討的問題。通過分析本文認為,狀元卷是儒生趙秉忠的一篇政治哲學論文。而就政治哲學的主題來看,它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含義:其一,什么是美好的政治生活;其二,實現(xiàn)美好政治生活的原則規(guī)范、方式方法是什么”[4]。對于儒家政治哲學來說,“古典儒家系統(tǒng)地探討了政治的目標、主體、途徑與方法問題,回答了誰統(tǒng)治、為什么統(tǒng)治,以及如何統(tǒng)治等問題?!盵5]年輕儒生趙秉忠通過考卷的書寫表達了自己的政治觀點。在他看來,國家治理的主要分為人君論、選官論、教化論、治安論等四個方面。這些言論表達了趙秉忠的政治抱負以及真實心聲。
一、 人君論
“中國古代政治是一種君主政治?!盵5]古人以為,君主的統(tǒng)治想要得以穩(wěn)定,就需要對君權的來源、君主的地位以及君與臣民的關系等諸多議題進行合法性論證,這便是所謂的人君論。作為一份科舉殿試卷,趙秉忠詳細闡述了他的人君論思想。
首先,就君主的權力來源而言,趙秉忠以為,君主是秉承天命治理天下。他說:“人君,一天也。天有覆育之恩,而不能自理天下,故所寄其責者,付之人君?!盵3]天養(yǎng)育萬物,不能親自治理天下,君主是天的兒子,天委派君主管治人間,因此君主又被稱作“天子”,他們的職責便是代天巡狩,這便是“天君一體論”。其實,“君權天授”這是自古以來儒家的基本立場,諸如《春秋繁露·順命》指出:“天子受命于天,諸侯受命于天子。”[6](559)《白虎通·爵》指出:“天子者,爵稱也。爵所以稱天子者何?王者父天母地,為天之子也。”[7](1)既然,“天”是君權的合法根基,那么,“天”是什么樣的呢?趙氏曰:“今夫天幽深玄遠,穆然不可測也;渺茫輕清,聵然莫可窺也。而四時五行各效其官,山岳河海共宣其職,人人沾浩蕩普濟之澤,在在蒙含弘廣大之休。無欠缺以虧其化,無阻滯以塞其功者,蓋不貳之真默醞釀于大虛,不已之精潛流衍于無極,故實有是化工耳?!盵3]言下之意是,天是神秘的、不可測的、難以琢磨的、難以被人們所認知。然而即便是如此,趙氏以為凡俗世間無不受其恩澤,諸如山河大川和人類等自然界的萬事萬物正是受到和沾染了天的恩德和造化而得以存焉,這便是傳統(tǒng)儒家所倡導的:“天地之大德曰生?!盵8](530)
其次,既然君主的權力是天之所賦,那么君主治理國家便是順承天的意志,君權便具備神圣的地位、不可侵犯的威嚴。他說:“君有統(tǒng)理之權,而實有所承受。故所經其事者,法之昊天。用是所居之位,則曰天位;所司之職,則曰天職;所治之民,則曰天民;所都之邑,則曰天邑。故興理致治,要必求端于天。”[3]君主的位置稱為天位,君主的職責稱為天責,君主統(tǒng)御下的民眾稱為天民,君主管轄的國土稱為天邑,等等??傊?,君主的一切都與“天”有關密切。將君主的權力視為天之所賜,這是儒家自古以來就有的傳統(tǒng),如漢儒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畫者,天、地與人也,而連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與人之中以為貫而參通之,非王者孰能當是?是故王者唯天之施?!盵6](421)雖然,君主之位秉奉天意而獲,君權力至高無上,神圣不可褻瀆。然而,這并不意味著君臣關系是緊張的、難以協(xié)調的,趙氏曰:“粵稽唐虞之世,君也,垂裳而治,貽協(xié)和風動之休;民也,畫象而理,成擊壤從欲之俗。君臣相浹,兩無猜嫌,明良相信,兩無顧忌,萬古稱無為之治,尚矣!”[3]趙氏以上古時期的唐堯、虞舜為例,旨在說明,君臣之間的關系可以是融洽和睦的,君侍臣以信,臣侍君以忠,君臣之間兩無猜嫌和顧忌,這是一幅盛世之治的局面。趙氏又言:“諸臣民所言有理者,即付所司施行,各衙門毋得沮滯,而敬勤屢致意焉。列圣相承,守其成法,接其意緒,固有加無墜者?!盵3]君主雖然位居要位,然而大臣和民眾依然可以向君王提出意見,只要是言之有理便可付諸實施。
再次,既然天賦予君主權力,那么就君主而言,就要好好利用它,而不能無所作為,為非作歹。趙氏曰:“然則人君法天之治,寧可專于無為,托以深密靜攝哉!”[3]這就是說,君主必須推行行政法令,造福民眾,彰顯“天”的恩德,“是必有六府三事之職司為實政者;人君憲天之心,寧可專于外務,強以法令把持哉!是必有不貳不已之真精為實心者?!盵3]“至世宗肅皇帝,返委靡者,振之以英斷;察廢棄者,作之以精明。制禮作樂,議法考文。德之所被,與河海而同深;威之所及,與雷霆共迅。一時吏治修明,庶績咸理,赫然中興。誠有以遠紹先烈,垂范后世也!”[3]與之相反,如果君王沒有好好利用天賦權力,就會導致天地之間和氣失去平衡,冤假錯案紛紛而至,這是天以異象譴告人君,令其反思所言所行。他說:“民氓之積冤,有以干天地之和。而抑郁不伸,何以召祥?則刑罰不可不重也!故起死人肉白骨,讞問詳明者,待以不次之賞。而刻如秋荼者,置不原焉,而冤無所積矣?!盵3]這顯然是儒家學說中天人感應思維的體現(xiàn),如漢儒董仲舒言:“王者,人之始也。王正,則元氣和順,風雨時,景星見、黃龍下;王不正,則上變天,賊氣并見?!盵6](103)君主的言行直接關系到天象的變化更迭。君主言行正則祥瑞顯現(xiàn)人間,言行不正則容易招致天降下災害異象。所以趙氏提出,君主要整頓吏治、體察民情、審定法律,使得冤假錯案有所伸張。如此,天地之間陰陽之氣才能得以平衡,整個國家的秩序便會走向和諧。
總的來說,趙秉忠立足在天人之學視角下,他提出將國家的權力集中在君主手中,認為君權天授,神圣不可侵犯,這便為政治的改革提供了堅實的后盾。
二、 選官論
國家的治理、政治的運行需要一批優(yōu)秀的人才。因此,選拔人才成為治理國家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古人看來,朝廷選拔和管治官員需要有一些列的具體策略、機制和方式等等,這便是所謂的選官論。趙秉忠在他的試卷中提出了較為系統(tǒng)的選官論思想。
首先,趙秉忠認為朝廷要考察官員的言行,即言論和行為。儒家以為,語言不僅是人們交流溝通的手段和工具,而且提倡語言還與德性密切有關。換言之,從言行中可窺見一個人的道德品性和道德涵養(yǎng),即知言即知人。所以儒家尤其關注言行之道,諸如先師孔子說:“聽其言而觀其行?!盵9](50)“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盵9](174)“言必行,行必果?!盵9](157)此即言而有信,不失信于人。趙秉忠作為傳統(tǒng)的儒生,當然繼承了儒家的這種言行觀點。他指出:“恥言過行,古昔有訓。而競靡以炫者,招利口之羞。有所逞于外之靡,必不深于中之抱矣!則因言而核之實,考實而責之效,使捷巧不得與渾樸齊聲,悃幅不至與輕浮共譽,又今日所當速返者也?!盵3]這也就是說,為人做官要言行合一、言行相符、言行一致等等。如果語言過于華美富麗,沒有實際的內容和效果,這是一件非常恥辱的事情。趙氏以為,言論應該作為考核和提拔官員的主要內容之一,只有扎扎實實、說到做到的人才是值得稱贊和肯定的,那些言論華麗而不做實事的人,要受到朝廷的警告和責問。
其次,趙秉忠以為朝廷選定官員以后,就要委以重任,賦予他們權力,輔佐君主管治國家。然而權利的運行不能任之逍遙、肆意而為,它需要有效的監(jiān)督和約束。趙氏指出,吏治整頓不僅是現(xiàn)實政治的需要,也是君主遵循天意的體現(xiàn),他說:“一法之置立,曰:吾為天守制,而不私議興革。一錢之出納,曰:吾為天守財,而不私為盈縮。一官之設,曰:吾為天命有德。一奸之鋤,曰:吾為天討有罪?!盵3]法律的設置、財政的支出、官員的任命、奸臣的罷黜都蘊含著天意。君權秉授之于天,治國就要法天而行。那么就為政者而言,如何使得國家行政權力得以正常有效地運轉呢?趙秉忠主張朝廷要設立巡行者,即代表朝廷巡視各級官員的官吏人員,他說:“巡行者,寄朝廷之耳目,以激濁揚清也。而吏習尚偷,即使者分遣,無以盡易其習。為今之計,惟是廣咨諏、嚴殿最,必如張詠之在益州,黃霸之在潁川,斯上薦剡焉,而吏可勸矣!”[3]國家的疆域宏大遼闊,君王顯然不能事必躬親,這就需要設立巡行者,巡行者猶如朝廷的“千里眼”“順風耳”,代替君王考察官員的為政情況,趙氏以官吏張詠、黃霸的例子說明,巡行者的主要任務就是考察和明確地方官員的吏治情況,審定和辨別事情的是非,征求和傾聽廣大民眾的意見等等,將各級官吏治理的實際狀況切實地反映給朝廷,朝廷以此為依據考訂官員業(yè)績和掌握社會治理的狀況。
再次,趙氏以為,君王代天巡狩,定是體恤民情,愛惜民力,諸如自然災害的時候,君主基于對民眾的憐憫和愛護,便向民眾發(fā)放賑災撫恤金。然而,有些地方的民眾在危難之際卻得不到君主的恩惠,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趙氏指出這是因為部分官員截留了朝廷的賑災糧款,將其收入了自己的腰包,他說:“四海之窮民,十室九空,非不頒賑恤也。而顛連無告者,則德意未宣,而侵牟者有以壅之;幽隱未達,而漁獵者有以阻之。上費其十,下未得其一。何不重私侵之罰,清出支之籍乎?”[3]這種行為是十分令人憎恨的,它有損君主的威嚴和恩德,破壞君民之情,因此朝廷要嚴厲懲罰貪贓枉法的官員,絕不能心慈手軟。與此同時,趙氏還分析了當時國家部分邊疆治理官員的不作為現(xiàn)象,他說:“四夷之內訌,西支東吾,非不詰戎兵也。而撻伐未張者,則守圭紈绔之胄子,無折沖御侮之略,召募挽強之粗才,暗馳張奇正之機。兵費其養(yǎng),國不得其用。何不嚴遴選之條,廣任用之途乎?”[3]意思是,邊疆治安維系著國家安危,然而戍守邊疆的官吏多是一些高貴的貴族子弟,他們欠缺帶兵打仗的經驗,抵御敵人的能力不足,難以有效地治理軍隊,這便導致國家軍費的浪費。因此,趙氏提出,要改革官員用人制度,即擴大官吏選拔的用人范圍,做到“能者盡其才”“能者為之”“在其位謀其政”,等等,這種改革舉措不可避免要觸及到部分階層的既得利益。
最后,就為政者而言,趙氏指出,官員的考核和提拔要依照一定的標準,這便是健全的獎勵和懲罰機制。趙氏之際,明朝的政治環(huán)境令人擔憂,如趙氏所言:“誕謾成習,誠有如睿慮所及者?!盵3]懶散、放縱已成為政局常態(tài),這急需要整頓,刻不容緩。故,趙氏說:“蓋無稽者黜,則百工惕;有功者賞,則庶職勸。勸懲既明,則政治咸理,又何唐虞之不可并軌哉!而實心為之本矣,實心以任人,而人不敢茍且以應我。實心以圖政,而政不至惰窳而弗舉。不然,精神不貫,法制雖詳,無益也!”[3]“考盤之高蹈,潁川之治理,必旌獎之,以風有位。浚民之鷹鹯,虐眾之梟虎,必摧折之,以惕庶僚?!盵3]簡言之,君王選拔官員的標準會對官吏的心態(tài)和官場用人環(huán)境的形成有深刻的導向影響。因此,為政者提拔官員要慎之又慎,不能任性,要切實核實審定官員的業(yè)績,做到有才干者對其實施獎勵提拔,不稱職的官吏要給予及時罷免。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吏治氛圍,各級官員為官的積極性才能得以提高,才會更加切實地為國家盡心盡力,出謀劃策,久而久之,懶散的政局面貌才能逐漸得以治理和改善。
總的來說,趙氏所提出的選官論詳細而具體,這些舉措都有利于緩和當時緊張的君臣關系,純潔政治環(huán)境。趙氏得出結論:“故張官置吏,各有司存。而越職以逞者,貽代庖之譏。有所越于職之外,必不精于職之內矣!則按職而責之事,隨事而稽之功,使春官不得參冬署,兵司不得分刑曹,此今日所當亟圖者也。”[3]官員們各司其職、分工明確,決不能越俎代庖,做超出自己份內之事,依趙氏所見,這才是一個良性的政治生態(tài)環(huán)境。
三、 教化論
“‘教化是儒學的一個核心觀念?!盵10]在儒家看來,民眾是國家治理的基石。教化論就是教化民眾的理論,這涉及教化的目的、方法以及效果等等。在儒家思想史上,先師孔子就相當重視教化,孔子主張富而教之,他說:“‘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盵9](153)孟子亦言:“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圣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盵11](94)在古人看來,在滿足民眾的基本物質需求之后,國君為了引導民眾使之向善,抑制和防止民眾走向邪惡之淵,就需要采取手段和舉措對民眾施以教化,教化的基本內容就是人倫道德規(guī)范。趙氏飽讀儒家經典詩書,自然而然贊同儒家教化學說。
首先,趙氏以為,民眾之所以需要教化,是因為明朝社會的世風和時局逐漸日下,人心不古,欺詐、敷衍等等不良現(xiàn)象遍地皆是。他說:“士風尚詭,即申令宣化,無以盡變其風?!盵3]這是一種令人悲哀的現(xiàn)象,此種環(huán)境迫切需要扭轉和改變,否則國家的未來之路令人堪憂。因此,趙秉忠說:“臣草茅賤士,何敢妄言,然亦目擊世變矣!顧身托江湖,有聞焉而不可言,言焉而不得盡者。今幸處咫尺之地,得以對揚而無忌,敢不披瀝以獻!”[3]顯而易見,趙氏的言論都是有感于實際的社會風氣和政治情況而論。
其次,就教化的目的而言,既然人心不古,那么教化的基本任務就是齊民心,即整頓民心,民心齊則風俗易。趙氏說:“教化者,齊士民之心術,以維風振俗也?!盵3]其實,早在孟子時期,古人就將心靈視為教化的關鍵和樞紐。孟子曾曰:“惟大人為能格君心之非?!盵11](136)“君子所以異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11](152)孟子所見,教化就是以仁義之道涵養(yǎng)人心,剔除掉心靈當中的非分念頭。趙秉忠以為,教化的核心在于齊民心,民心治則教化行,這顯然與傳統(tǒng)儒家教化思想不謀而合。
再次,就教化的途徑而言,趙氏指出,實施教化的最好辦法就是朝廷注重儒家的經術之學,即在全社會培育良好的誦讀經書的氛圍,養(yǎng)成崇尚和追求知識的習慣,他說:“為今之計,惟是廣厲學官,獨重經術,必如陽城之在國學、胡瑗之在鄉(xiāng)學,斯畀重寄焉,而士可風矣?!盵3]將教化的方式歸結為對儒家經典書籍的閱讀,這種立場在荀子時期就已經存在,諸如荀子指出:“學惡乎始?惡乎終?曰:其數(shù)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圣人。”[12](7)簡言之,經典的誦讀有助于是道德提升和移風易俗。
在治理國家之中,君主是教化的實施者和推行者。所以趙秉忠所作試卷的言辭之間無不飽含著對明朝帝王溢美和稱贊。
首先,作為明朝的子民,他仰慕太祖高皇帝朱元璋,諸如他說:“洪惟我太祖高皇帝,睿智原于天授,剛毅本于性生。草昧之初,即創(chuàng)制設謀,定萬世之至計。底定之后,益立綱陳紀,貽百代之宏章?!盵3]他認為,太祖高皇帝天生睿智,深謀遠見,早在創(chuàng)立明王朝之際,就已經制定好了治理國家的大政方針和規(guī)章制度,他為后世如何治理國家提供了范本,這些都是后世明朝皇帝應該學習和繼承的東西。
其次,他認為世宗皇帝是施行教化策略的典范。他說:“至世宗肅皇帝,返委靡者,振之以英斷;察廢棄者,作之以精明。制禮作樂,議法考文。德之所被,與河海而同深;威之所及,與雷霆共迅。一時吏治修明,庶績咸理,赫然中興。誠有以遠紹先烈,垂范后世也!”[3]世宗皇帝英武神明、采取整頓吏治環(huán)境、選取賢士才人、教化養(yǎng)育民眾、完備禮法制度、創(chuàng)作音樂典章、考訂法律條文等等為政舉措,從而使得朝野局面振奮起來,足以作為后世皇帝效仿的楷模和典范。
再次,他褒揚當時的皇帝聰明睿智,具備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品德,有振奮國家的信心,整頓吏治的魄力,掃蕩不良風氣的勇氣,他說:“恭惟皇帝陛下,毓聰明睿智之資,備文武圣神之德,握于穆之玄符,承國家之鴻業(yè)。八柄以馭臣民而百僚整肅,三重以定謨猷而九圍式命,蓋已操太阿于掌上,鼓大冶于域中,固可以六五帝、四三王,陋漢以下矣。乃猶進臣等于廷,圖循名責實之術,欲以紹唐虞雍熙之化,甚盛心也。”[3]趙氏把當朝皇帝的地位和功德吹捧的如此之高,頗有為當朝皇帝政治改革打氣和激勵的色彩。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趙氏的這些贊揚和溢美言辭充斥著對當局諂媚的嫌疑,從側面反映出古代科舉考生的心理特點??忌匝辛暼寮医浀錇橹饕獙W習任務,通過參加層層嚴苛的科舉選拔考試,最終便會有少數(shù)的人獲得一官半職,參與到國家政治權力的具體運作中去。在古代社會,這是儒生獲取政治資源的基本渠道,甚至可以說是唯一渠道。知識文化和權力的獲取緊密地集合在一起,一旦高中狀元,便成為天子的門生,心中自然對皇帝充滿感恩之情[13](78-85)。趙氏說:“臣不識忌諱,干冒宸嚴,不勝戰(zhàn)栗隕越之至?!盵3]“臣草茅賤士,何敢妄言?!盵3]等等語言和文字,彰顯和反映著科舉制度下傳統(tǒng)儒生君貴臣卑的政治心態(tài)和社會綱常禮儀等諸多現(xiàn)象和問題。
四、 治安論
謀求安穩(wěn)的政治局面是儒家政治哲學的訴求。在古人看來,維護國家治安穩(wěn)定的方法、理論和手段等便所謂的治安論。如我們所知,就治理國家的模式和理念而言,亞圣孟子曾經提出仁政說。孟子以為,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君王亦是如此,君王將此等不忍人之心的運用到管治國家之中,即,將不忍人之心的實施對象由家庭親人擴展至民眾百姓便是仁政?!耙匀市男腥收笔莻鹘y(tǒng)儒家的治國理念,也是歷代儒者的追求。
科舉是中國古代選拔人才的重要手段。殿試試卷自然會考核考生關于治國的詳細策略。在洋洋灑灑數(shù)千字的試卷中,趙秉忠闡釋了他的治安論。最值得一提的是,趙秉忠將“以仁心行仁政”的治國理念轉化為“以實心行實政”,諸如他說:“蓋以實心行實政,因此實政致弘勛?!盵3]那么,何謂實心呢?他說:“何謂實心?振怠惰,勵精明,發(fā)乎淵微之內,起于宥密之間,始于宮闈穆清,風于輦轂邦畿,灌注于邊疆遐陬,淪之洽之,精神意慮,無不暢達,肌膚形骸,毫無壅閼者是也。”[3]簡言之,實心就是勵精圖治,克服懶惰懈怠,發(fā)奮有為做實事的決心,這已經與孟子的仁心有很大的不同,如我們所知,明朝王陽明的心學興盛,各級官員研習者頗多,然而心學過多注重精神情操的修養(yǎng),與此同時則相對忽視了對現(xiàn)實社會現(xiàn)象和問題的關心,“陽明后學末流的‘束書不讀。但從事游談在學術思想界造成了極壞的影響,在狀元殿試卷上自然也有反映,從明萬歷二十六年至崇禎四年(公元1598—1631年)的10次科考之中,狀元們在試卷中所提及的書目不足10種,尚不及清代胡長齡在自己一份殿試卷所提及書目的一半?!钤嚲韺Α骺茏搪?、‘東奴猖獗現(xiàn)實毫不隱諱,可見尋求治國良策之急?!盵14]儒生思想的開始逐步轉變,儒學的研究開始更多地關注現(xiàn)實問題,成為一門經世致用的學問,即實學。趙氏指出以實心為政,頗有抵御陽明心學的意味。
儒生趙秉忠所追求的是一種“實政”,那么何謂實政呢?他說:“立紀綱,飭法度,懸諸象魏之表,著乎令甲之中,首于巖廊朝寧,散于諸司百府,暨及于郡國海隅,經之緯之,鴻巨纖悉,莫不備具,充周嚴密,毫無滲漏者是也。”[3]顯而易見,這與孟子倡導的仁政也有很大差異,已經不是依靠君王的善心關愛民眾,實行仁慈的政治。實政的關鍵在于整頓典章制度、樹立法規(guī)法紀、明確官員的職責和職分,試圖對政治運行機制做一番詳細的規(guī)劃。實政更多的是關注和解決現(xiàn)實問題,為現(xiàn)實政治運行存在的問題提供合理和合適的解決方案。
就實心和實政的效果而言。他說:“實政陳,則臣下有所稟受,黎氓有所法程,耳目以一,視聽不亂,無散漫飄離之憂,而治具彰。實心立,則職司有所默契,蒼赤有所潛孚,意氣以承,軌度不逾,無叢脞惰窳之患,而治本固。有此治具,則不徒馭天下以勢,而且示天下以守,相維相制,而雍熙以漸而臻?!盵3]意思是,實心和實政的確立,會帶來諸如官員各司其職、民眾遵規(guī)守法等等諸多良效,上下團結、政治清明的政風就會形成。最終,他得出結論說:“有此治本,則不徒操天下以文,而且喻天下以神,相率相勖,而郅隆不勞而至。自古帝王所為,不下堂階而化行于風馳,不出廟廊而令應于桴答,用此道耳!厥后,崇清凈者深居而九官效職,固以實心行實政也?!盵3]實心和實政是為政之本。
趙秉忠推崇漢代之治,他以西漢宣帝為例子說:“后世語精明者,首推漢宣,彼其吏稱民安,可為效矣。”[3]西漢宣帝勵精圖治,為政專意于檢察和反思,“其簡節(jié)疏目,可謂闊矣。而注精于修持,則修持之所默化者,必洋溢焉,故四海平安,所由然也。”[3]然而,相比之下,趙氏以為,漢文帝則更加優(yōu)秀,他說:“蓋治具雖設而實心不流,則我欲責之臣,臣已窺我之怠而仿效之;我欲求之民,民已窺我之疏而私議之。即紀綱、法度燦然明備,而上以文,下以名,上下相蒙,得聰察之利,亦得聰察之害。實心常流而治具少疏,則意動而速于令,臣且孚我之志而靖共焉;神馳而懾于威,民且囿吾之天而順從焉。凡注厝規(guī)畫懸焉不設,而上以神,下以實,上下交儆,無綜核之名,而有廉察之利,彼漢宣不如漢文者,正謂此耳!”[3]漢文帝是施政的典范,究其緣由,他治國策略的核心即是以實心行實政。最終,他得出結論:“蓋實心先立,實政繼舉,雍熙之化不難致矣?!盵3]
由于管治國家的大權始終掌握在君王手中。因此,“實心”和“實政”很大程度上是針對君主而言的,趙秉忠明確指出:“而臣更有獻焉,蓋難成而易毀者,此實政也;難操而易舍者,此實心也?!盵3]這也就是說,“實心”和“實政”的施行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為此,趙氏要求為政者行為舉止要慎之又慎,嚴格克己做人。“是必慎于幾微,戒于宥密。不必明堂聽政也,而定其志慮,儼如上帝之對,不必宣室致齋也。而約其心神,凜如師保之臨,使本原澄徹,如明鏡止水,照之而無不見。使方寸軒豁,如空谷虛室,約之而無不容?!盵3]趙氏甚至以為,為政者執(zhí)政有著神明之天的監(jiān)督,所以為政者辨別自己的愛憎和喜好,應該杜絕不合理的念頭和想法。他說:“一念萌,知其出于天理,而充之以期于行;一意動,知其出于人欲,而絕之必期于盡。愛憎也,則察所愛而欲近之與所憎而欲遠之者,何人?喜懼也,則察所喜而欲為與所懼而不欲為者,何事?勿曰屋漏,人不得知,而天下之視聽注焉;勿曰非違,人不得禁,而神明之降監(jiān)存焉?!盵3]這些言論顯然具有限制君權濫用的意味。
五、 結 論
趙秉忠所處的時代的社會吏治存在諸多問題,如其所言:“用能復帝王所自立之。稱聯(lián)之理政務尚綜核者,欺蒙虛冒,總事空文,人日以偽,治日以敝。”[3]坑蒙欺騙、弄虛作假、官員不作為等等現(xiàn)象和病態(tài)充斥明朝政局和社會。為政者對此也十分擔憂,因此國家在舉辦科舉選拔人才的時候極為注重和考察儒生的治國思想,從趙秉忠應試“問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的題目便可看出這一點。但是,僅僅就狀元卷文獻本身而言,我們以為,它的價值和意義至少具備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就狀元卷這篇論文本身面貌而言,全文二千多字,文獻文字篇幅雖小,卻擁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其一,論文文筆優(yōu)美,行文流暢,旁征博引,論證嚴謹,整個卷面毫無一絲的涂改涂畫痕跡。說明作文者在書寫之前文章已經胸有成竹,書寫時一氣呵成,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做出這樣的文章,切實表現(xiàn)了傳統(tǒng)儒生深厚的理論底蘊和為學功底。其二,論文文字書法工整,字跡雋永秀麗,劉熙載曾經指出:“書者,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盵15](715)這便是字如其人的理論。通過狀元卷的字跡,我們可以大體得知趙秉忠的道德品質或如其字跡一般,剛正不阿,是非分明,秉性剛直,充滿義氣,亦如“熹宗稱贊他‘忠心耿耿?!盵16]
其次,狀元卷不僅為我們研究古代科舉制度提供了切實的歷史文獻資料,而且全文的思維和邏輯深藏著濃厚的儒家政治情懷,它可以說是一篇政治哲學論文。文章所包含的人君論、選官論、教化論、治安論等治國觀點,深切反映了傳統(tǒng)儒生的政治抱負和理想,反映了傳統(tǒng)儒生修齊治平的政治心態(tài),以及積極入世的人文情懷。儒學從來不是僵化的待在書屋里的學問,而是密切關注現(xiàn)實的社會,試圖為社會的運行提供指南和方針?!皩嵭摹薄皩嵳薄耙詫嵭男袑嵳钡鹊染褪勤w秉忠針砭時弊、洞悉時局、為醫(yī)治社會弊病提供的一副良藥。但是我們應該認識到,他將政治改革的希望完全寄托于君主一人之身,提倡以依靠君王之實心施行實政的設計和構想,然沒有擺脫傳統(tǒng)儒家政治框架的桎梏。
最后,科舉制度盛行中國千年之久,然而明代只有趙秉忠的狀元卷完整保留下來。狀元卷前前后后歷經了將近400余年的歷史滄桑,得以完整地流傳至今,并于1983年收錄到青州市博物館向大眾展示,很大程度上歸功于趙氏族人的代代努力和傳承。有學者稱:“在古代社會,狀元卷是由禮部管理存檔的,誰要是私拿回家有殺頭滅九族之罪。有人推測可能是趙秉忠利用擔任禮部右侍郎、分管科舉考試之機,將自己的殿試卷調出,在解甲歸田時帶回了家。”[17]這不得不值得我們深刻反思文獻資料的保存方式、方法和途徑等等。換言之,歷史文獻資料的保存和流傳不僅僅單純地依靠官方圖書館、檔案館等專門機構和組織,家族和家庭在保留和傳承文化史料中的地位不可忽略和低估,這值得我們進一步挖掘。
簡言之,明代趙秉忠的狀元卷作為目前國內發(fā)現(xiàn)的唯一一份現(xiàn)存的明代狀元試卷真跡,不僅具有較高的書法藝術和文學欣賞價值,而且也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更為重要的是,文章中傳遞出古代儒生修齊治平的理想信念、傳統(tǒng)儒家的經世致用精神、及儒家知識分子的積極入世的人文情懷。因而,它值得我們仔細品味、賞析以及研究。
〔參考文獻〕
[1]?王殿珍.中國現(xiàn)存唯一的《狀元卷》公之于世[J].山西檔案,1992,(5):53.
[2]?朱伯霞.萬歷皇帝御批狀元卷,青州忠臣圣手獻對策[J].東方收藏,2010,(7):16-19.
[3]?孫新生.明萬歷朝戊戌科狀元趙秉忠的殿試卷[J].歷史檔案,1991,(2):3-5.
[4]?馬云志.政治哲學之思:內涵、學科屬性與主題[J].齊魯學刊,2006,(2):128-134.
[5]?林存光,肖俏波.古典儒家政治哲學論綱[J].天津社會科學,2013,(5):139-144.
[6][漢]董仲舒.春秋繁露[M].張世亮,鐘肇鵬,周桂鈿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
[7][漢]班固.白虎通[M].北京:中華書局, 1985.
[8]?黃壽祺,張善文.周易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9]?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 2006.
[10]?李景林.哲學的教化與教化的哲學-論儒學精神的根本特質[J].天津社會科學,2005,(6):19-26.
[11]?楊伯峻.孟子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6.
[12][戰(zhàn)國]荀子.荀子[M].方勇,李波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11.
[13]?干春松.儒學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14]?鄧洪波,王勝軍.中國狀元殿試卷及其價值[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4):29-35.
[15]?上海書畫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研究室.歷代書法論文選[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
[16]?石家勤.趙秉忠和他的《狀元卷》[J].山東圖書館季刊,1994,(1):56-58,62.
[17]?李鳳勇.狀元卷的故事[N].中國檔案報,2006-07-28(6).
(責任編輯: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