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辛欣,焦華琛,李運倫
1.山東中醫(yī)藥大學(濟南250000);2.山東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濟南250014)
近年來,有關毒邪的文獻大量涌現(xiàn),但有關毒邪的概念模糊不清,筆者結合近年來關于毒邪文獻的記載,對毒邪的實質及分類作簡要的論述如下:
毒的內涵從時間劃分,主要分為兩個階段。漢代以前,醫(yī)家對毒的認識局限在狹義之“毒”,即認為毒是指對人有害的草或其他物質、藥物之偏性。如《說文解字》中載:“毒,厚也,害人之草,往往而生?!薄端貑枴の宄U笳摗贰按蠖局尾?,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贝颂幎局复幬锏钠裕淳抑?,并對其程度進行劃分,避免損傷人體正氣。
漢代以后,毒的認識不斷深入,對毒邪的認識主要集中在以下兩方面:一方面指代程度較重的病證,《金匱要略》將“毒”分為陰毒和陽毒,《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脈證并治》:“陽毒之為病,面赤斑斑如錦紋,咽喉痛,唾膿血,升麻鱉甲湯主之。陰毒之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升麻鱉甲湯去雄黃蜀椒主之川。”此處提到的陰陽毒指代的是感受疫毒,內蘊咽喉,入侵血分的一種病證?!稘健分杏门K毒指代便血,“血清而鮮者,腸風也;濁而色暗者,臟毒也”。還有一些病證名稱從古代沿用至今,如梅毒、丹毒、瘡毒、癰毒、斑毒等。另一方面指致病因素超過了正常范圍,《金匱要略心典》言:“毒,邪氣蘊結不解之謂”,《古書醫(yī)言》曰:“邪盛謂之毒”,提示邪氣蘊結日久可化為毒,毒邪除外來侵襲外亦可由內而生。晉代王叔和《傷寒例》有言:“寒毒藏于肌膚,至春變?yōu)闇夭?,至夏變?yōu)槭畈 ?,此處寒毒乃寒邪伏于體內,蘊積日久所化為毒。
近現(xiàn)代醫(yī)家多從疾病的性質、演變、轉歸等方面對毒邪進行定義。劉更生[1]主張毒邪專指病因之毒,并將毒邪分為外毒、內毒,同時又將外毒分為邪化之毒、毒氣、蟲獸毒、藥毒和食毒。王永炎院士[2]認為邪氣亢盛,敗壞形體即轉化為毒,并提出“毒損腦絡”學說。李運倫[3]亦持相類觀點,認為毒邪由外侵和內生而來,將“毒”引申為四個含義:一泛指藥物或藥物的毒性、偏性和峻烈之性,二指病證,三指治法,四指發(fā)病之因。張蕾[4]明確提出毒邪是一類致病猛烈,能引起機體功能嚴重失調,而產(chǎn)生劇烈反應和特殊癥狀的致病因素,對毒邪的概念有了更清晰的界定。趙昌林[5]主張毒邪作為一種獨立的致病因素,從六淫、疫氣、飲食中分離出來,并將毒邪分為生物性毒邪、物理化學性毒邪和內源性毒邪3類,使毒邪的概念更加明確、細致化。趙智強[6]從發(fā)病學和證候兩個方面總結毒邪的致病特點,從發(fā)病學角度來說,毒邪具有暴戾性、頑固性、多發(fā)性、內損性、依附性的致病特點,從證候學方面,毒邪具有兇險、怪異、繁雜、難治的特點,通過對毒邪特點的界定,對以后毒邪的判斷和治療有著一定的指導意義,當然臨床對毒邪的判斷還應當審證求因、辨證論治并結合自身經(jīng)驗來判斷。
2.1 濁 毒
2.1.1 濁毒的概念:濁毒的概念由濁邪與毒邪的概念發(fā)展而來。濁者,不清也,與清相對而言,主要指代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指稠厚的水谷精微物質,二是指機體消化、代謝的產(chǎn)物,《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fā)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將清濁與陰陽聯(lián)系在一起,體現(xiàn)了清濁在人體升降出入中的作用,又如《素問·經(jīng)脈別論》云:“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于脈”,濁在中醫(yī)學的早期主要是指“濁氣”、“濁陰”。張仲景于《金匱要略·臟腑經(jīng)絡先后病脈證》中首次提出“濁邪”一詞,仲景所說的濁邪即濕邪,這也是歷代醫(yī)家較為推崇的觀點。
2.1.2 濁毒的病理特性:濁邪的產(chǎn)生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外感濕邪,由表入里,阻于中焦,濕邪困脾,濁邪內生,二是肝氣不舒,脾失健運,或素體脾虛,濕邪內生,日久成濁,產(chǎn)生的濁邪則壅滯氣血損害機體。這決定了濁邪具有重濁、黏膩,易結滯脈絡,阻滯氣機,致病纏綿難愈;毒性暴戾、頑固、多發(fā)、內損,致病兇險;二者性質類同,極易相互兼夾為病,合為一體,故以“濁毒”并稱,濁毒之病理特性兼“濁”、“毒”兩者之長,具有阻滯氣機、致病范圍廣泛、侵及部位多,常痰瘀相夾、致病纏綿難愈等特性[7]。濁毒病情纏綿難愈,治療更當以靈活之法,給濁毒以出路即通腑泄?jié)帷B濕利濁、達表透濁等解毒方法,其次截斷濁毒的生成即健脾除濕、芳香辟濁、祛痰滌濁、清熱化濁、活血化濁、攻毒散濁等方法[8],根據(jù)臨床辨證論治的結果,靈活選用。
2.1.3 濁毒的臨床表現(xiàn)特點:濁毒致病多病情較重,病程較長,多有兼夾,致病范圍可侵襲上、中、下三焦,以中焦為多見,其中又以脾胃最為多見,李佃貴首次提出“濁毒學說”,并創(chuàng)立化濁解毒法[8],在臨床實踐中總結了一套辨證和施治“濁毒”的理論、方法,診斷濁邪主要通過三個方面:①舌苔:由于中焦?jié)嵝把魧е律噘|或黃或白,或黃白相間,舌質膩,或薄或厚。② 脈象:脈有滑象,或弦滑或細滑或弦細滑,舌苔、脈象為濁邪內伏必具之征;③排泄物及分泌物:汗液垢濁有味,小便或淺黃或深黃或濃茶樣,大便粘膩,臭穢不爽,此亦為濁邪內伏之象;診斷毒邪相對簡單,從兩方面入手即可:①舌質:毒邪深伏血絡則舌質或紅或紅絳或紫;②脈象:脈有數(shù)象。
隨著中醫(yī)理論體系的不斷發(fā)展,許多醫(yī)家根據(jù)自身臨床經(jīng)驗,認識到多種慢性難治性疾病與濁毒有一定的關系。王永炎院士[9]提出“濁毒損傷腦絡”的病機理論,并且認為年邁之人,臟腑漸虛,髓海漸衰,水津不布,痰瘀內生互節(jié),蘊積為濁毒,絡脈阻滯,腦絡痹阻,發(fā)為腦病,其中血管性癡呆的發(fā)病與中風有密切的關系,中風病后瘀血痰濁互結,日久不去,化生濁毒,阻滯腦絡,敗壞腦髓形體,神機失用,發(fā)為癡呆。常富業(yè)等[10]認為濁毒的形成與玄府開合通利受損有關,在中風急性期,除瘀血這一病機外,還由于血腫導致中風病急性期的發(fā)作,無論血腫部位在脈內還是脈外,均可導致脈道處于高度脹滿狀態(tài),使衛(wèi)、營之氣津內外交流失常,津停為水,形成水淫,眾邪蘊積,釀生濁毒,并提出了基本治療大法,即開通玄府,加速水濁的代謝和濁毒的排除,最終使疾病向愈。黃世敬[11]指出濁毒與血脂形成的關系,有效的防止?jié)岫镜男纬墒穷A防血脂異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體現(xiàn)了“治未病”的思想。
2.2 瘀 毒
2.2.1 瘀毒的概念:“瘀”于《說文解字》中謂“積血也”,積指血液凝積,“瘀”既是指某些疾病的病理產(chǎn)物,也指引起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先秦時期即有對瘀的介紹,我國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最古老的醫(yī)書《五十二病方》即有采用活血化瘀治療疾病的記載,《內經(jīng)》中無“瘀血”之詞,東漢時期張仲景在《內經(jīng)》基礎上,確立了“瘀血”病名,并在《傷寒論》中闡述了“蓄血證”的證治。
東晉時期張湛所撰《養(yǎng)生要集》(原書已佚,部分內容見于日本學者丹波康賴所撰《醫(yī)心方》)云:“百病橫生……觸其禁忌成瘀毒,緩者積而成,急者交患暴至?!笔状翁岢鲳龆?,并認為瘀毒具有緩急驟發(fā)的致病特點,此處瘀毒指病因。“瘀毒”一詞在古代外科文獻中較多提及,金·張從正《儒門事親·凡在下者皆可下式十六》云:“曾有鄰人,杖瘡發(fā)作腫痛,及上下,語言錯亂,時時嘔吐,數(shù)日不食……大瀉數(shù)行,穢不可近,膿血、涎沫、瘀毒約一、二斗……不數(shù)日,痊?!贝藶橥鈧箴鲅铚霈F(xiàn)皮膚腫痛,進而瘀血化毒出現(xiàn)嘔吐、進食困難、語言錯亂等急危重癥的表現(xiàn),因此治療以瀉法逐瘀排毒為主,此處瘀毒也作為病因之說?!梆龆尽币嗫梢娪趯膊〔C的記載,明代《痘疹心法》云“浮萍者,視之有點,按之無形,參差不齊,痘色紫黯,狀如浮萍也,此乃血瘀毒熾,非急攻不可,速用涼血攻毒飲攻之,能使毒松色轉紅活,庶可望生?!敝赋黾膊〔C為“血瘀毒熾”,治療當以涼血解毒為法。《張氏醫(yī)通·嬰兒門下》認為小兒濕疹“遍身如嚙而色紫者”是瘀毒壅滯所致,乃“最危之兆”,以內科涼血解毒為法?!梆龆尽敝虏?,病勢急驟,病情兇險,鮑相璈 《驗方新編》云:“毒瘀肝經(jīng),損壞內潰,吐血數(shù)發(fā),勢極多危。毒瘀心包絡,更加兇險,不待時日”對瘀毒的致病特點進行概括,對于心臟的影響較為嚴重。
2.2.2 瘀毒的病理特性:毒邪具有依附性,故常常依附于瘀血等有形病理產(chǎn)物,“瘀”、“毒”既是致病因素,也同時作為一種病理產(chǎn)物,均有致病廣泛、纏綿難愈的特點,之間關系復雜,??苫橐蚬p?、毒從化影響著疾病的病情轉變的方向及預后,瘀為成毒的基礎和條件,瘀血內停,阻滯氣機,郁而化熱化火,釀生內毒,同時熱毒內灼,耗血煉液,亦加重其瘀[12]。毒邪亦可致瘀,毒邪具有損絡性,可損傷脈絡,血溢脈外,日久可成瘀血;毒邪致病急驟,易損傷氣機,影響氣血津液運行輸布,阻于脈絡,形成瘀血。瘀、毒從化互結決定了瘀毒致病具有具有起病急驟、傳變迅速、病勢酷烈、兇險多變、纏綿難愈等特點[13]。
2.2.3 瘀毒的臨床表現(xiàn)特點:瘀毒致病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瘀毒內蘊,蘊結日久或外因引動,蘊毒驟發(fā),蝕肌傷肉,毒瘀搏結,痹阻脈絡,瘀、毒互為因果,相互轉變,交結凝滯,相互促進,形成惡性循環(huán),最終敗血凝滯,變證叢生。陳可冀院士[14]認為瘀血是冠心病的病理基礎,瘀毒致變是急性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的主要病因和關鍵,主張根據(jù)臨床辨證,給予活血解毒干預,以達到“既病防變”的目的。史大卓等[15]一改傳統(tǒng)中醫(yī)學對心腦血管血栓性疾病-血瘀致病的認識,認為“瘀”“毒”從化,瘀血阻滯脈絡,血行瘀滯,或不循常道而溢出脈外,瘀久不消,導致組織器官變性壞死,蘊化成毒。在此基礎上,還總結提出心血管血栓性疾病由“瘀毒”致病的臨床表征:驟發(fā)性劇痛、發(fā)熱、皮膚發(fā)斑、潰瘍或壞疽、出血、便秘、腹脹滿、煩躁或狂躁,同時舌苔也是一派瘀毒之象[16]。尚德俊教授[17]通過對周圍血管疾病的觀察,發(fā)現(xiàn)其都有血瘀共性——發(fā)生血液循環(huán)障礙和微循環(huán)障礙,并率先提出“血瘀證”理論,陳伯楠教授[18]在總結、繼承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血瘀日久,蘊生瘀毒的論點,并對周圍血管疾病血瘀輕癥和血瘀重癥的病機變化進行闡釋,為活血化瘀法在周圍血管疾病中的應用提供了理論依據(jù)。在對中風病的研究中,王永炎院士[19]針對目前對中風病治療上存在的問題,認為提高療效的突破口在于應當重視病因病理學說的發(fā)展,將“毒邪”和“絡病”作為深入研究的切入點,這是在繼承前人理論基礎上的又一個創(chuàng)新點。李彭濤、王永炎等[20]在分析中風發(fā)病機制的基礎上,率先提出“毒損腦絡”的病機假說,毒邪主要有風、火、痰、瘀4類,瘀毒作為其中毒邪的一種,在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急性期發(fā)揮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缺血發(fā)生后出現(xiàn)的炎癥反應階段,腦絡瘀阻,神機失用,從而衍生痰、風、火毒,加劇病情的發(fā)展,采用化瘀解毒法并重用活血化瘀重劑,佐以瀉熱息風化痰解毒達到較好的效果[21]。關于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病機,連方主任[22]提出“血瘀蘊毒”傷絡是引起子宮內膜異位癥氣血陰陽失調的根本,“離經(jīng)之內膜”既是形成“邪毒”的主要因素,從瘀毒論治此病,可以解決手術或藥物難以解決的異位內膜的殘留。慢性萎縮性胃炎作為癌前病變,曹志群教授[23]認為“瘀毒”在其發(fā)病機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瘀毒”為患,脾虛無力排毒,毒邪愈深,正氣日損,最終導致胃癌。在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發(fā)病過程中,脾虛濕根本,瘀毒是致病關鍵,應當運用健脾化瘀解毒法加以治療,能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24]。張文江[25]認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病機應當“毒”邪致病或“瘀”“毒”從化聯(lián)合致病角度來認識該病,從而確立相關的臨床治療方案。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醫(yī)家開始認識到“瘀毒”在一部分疾病病因病機中的意義所在,我們應當抓住疾病的共性環(huán)節(jié),認識到“瘀毒”的致病作用,對癥治療,從而為醫(yī)學中難以攻克的疾病開辟新的途徑。
2.3 熱 毒
2.3.1 熱毒的概念:“熱”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之熱是指有火熱之性者。凡陽熱偏盛者,或發(fā)熱或不發(fā)熱,也應屬熱,這是廣義之“熱”。熱邪致病不僅傷陰且易耗氣,正如《內經(jīng)》所言:“壯火食氣”。清代俞根初于《重訂通俗傷寒論》 提出:“火盛者必有毒”,毒邪最易與熱相兼為病,熱為火之漸,火為熱之極,毒為火之聚,火熱之邪蘊蓄不解成為熱毒。古代文獻對“熱毒”多從外來之毒立論,《諸病源候論·毒瘡候》記載:“此由風氣相搏,變成熱毒”,陳平伯《外感溫熱病篇》曰:“風濕熱毒,深入陽明營分,最為危候”,上述熱毒均指病因,皆為外來之邪毒。
2.3.2 熱毒的病理特性:“熱毒”即為有火熱之性的毒邪,具有火熱之邪與毒邪的雙重特征,其性火熱穢濁、善變無常,致病急驟重篤,兇猛善變,病變復雜,膠著難愈,易與氣、血、痰、虛等相兼為病,變證從生。
2.3.3 熱毒的臨床表現(xiàn)特點:熱毒致病,多影響心、肝,丁教授[26]認為心系疾病病機多屬于熱毒內蘊,指出熱毒致病的臨床表現(xiàn)特點多以胸悶、胸痛、頭暈、口干口苦、舌紅苔黃厚、脈滑數(shù)、沉遲無力為主癥,熱毒致病兇猛善變,變證叢生,又可猝發(fā)真心痛、心悸等危急重癥,治療上在以清熱解毒作為治療大法的同時,應當兼顧是否有其他兼證,從而選用不同的治法。丁教授[27]認為心肌病的重要病機是熱毒傷絡,其根本是本虛標實,并將其辨證分為氣陰兩虛熱毒證和痰濕血瘀熱毒證兩種,確立其治則大法分別為益氣養(yǎng)陰,清熱解毒和化濕活血,清熱解毒。魏江磊教授[28]就中風病所存在的治療效果不佳的現(xiàn)狀,認為中風具有鮮明的“熱毒”色彩,并提出了“中風熱毒論”的假說,從時間維和空間維的角度肯定了中風的發(fā)生、發(fā)展與毒的關系,治療上應當以清熱解毒法作為熄風之要鍵。劉愛華等[29]將中風之熱毒的發(fā)生發(fā)展概括為“熱-毒-中風”模式,指出情志不遂常常是中風發(fā)作的主因,多影響心、肝,此二臟多容易化火,火入氣分,導致氣機逆亂,上沖清竅;火入血分,血熱妄行,損傷脈絡,其發(fā)病急驟,以及其酷烈性、峻猛性,常邪莫能似之,故以“毒”論之,熱極令氣離位,火盛命血異形,故毒即“離經(jīng)叛道”之氣血, 熱乃內生毒邪之本由。植華[30]將中風熱毒的演變分為三態(tài),分別是隱匿態(tài)、顯現(xiàn)態(tài)、極變態(tài),治療應當由此入手,清心疏肝以預防未生之毒;順氣活血,清熱解毒以清除已生之毒;調氣通腑以排除蓄積之毒;化痰逐瘀,熄風通絡以清除其兼夾之邪。王玉山[31]指出消渴病的發(fā)病機理與熱邪蘊結于里,損耗津液以致血行不暢有關。陸付耳等[32]認為“毒”在消渴病的主證、并發(fā)癥以及發(fā)生發(fā)展中均起著重要的作用, 核心機制在于“熱毒” 且肯定了從毒論治消渴病的臨床意義。
毒邪致病論得到越來越多醫(yī)學領域的研究與發(fā)展,解毒法也應用到了許多領域,并且取得明顯成效,為許多疑難雜癥探明了方向,毒邪理論還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需要后世醫(yī)家繼續(xù)深入挖掘和完善,而且臨床應用中,應當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注意解毒藥物的藥性,合理應用解毒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