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顏文姜孝婦故事文本史實依托探析
——基于區(qū)域歷史地理視角的考察

2019-02-13 10:05慶,王
管子學刊 2019年1期
關鍵詞:文本

吳 慶,王 蕊

(1.南京大學 歷史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3;2.山東社會科學院 歷史研究所,山東 濟南250002)

北宋以后,作為一座以工商業(yè)為主的新興城鎮(zhèn),顏神鎮(zhèn)在魯中地區(qū)迅速崛起,隨著該鎮(zhèn)經濟、政治地位的提升,在當地流傳已久的顏文姜孝婦故事開始引起人們的關注。顏神鎮(zhèn)即清初名士孫廷銓的桑梓之地,他著有《顏山雜記》一書,其中辟專章深入考述了孝婦故事的源流問題,又在《籠水辨》一文中以實證的思路指出了故事情節(jié)的自相抵牾之處[注]參見孫廷銓撰《顏山雜記》,《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92 冊,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 年,第800-802 頁。;劉心明嘗試拓寬孝婦故事源頭的研究維度,其《博山孝婦故事探源》一文,以長時段、大空間的廣闊視野展開探討,研究方法頗具新意[注]詳見劉心明: 《博山孝婦故事探源》,《民俗研究》,2003 年第1 期。;近年來,關于孝婦故事的研究日益細致深入,研究角度趨向多元,成果豐碩,其中又以從孝文化、廟會、民間信仰等角度展開論述者居多[注]參見周光華: 《孝文化及顏文姜祠索探》,《管子學刊》,2003 年第2 期; 任濱雁: 《試論博山地區(qū)顏文姜傳說及信仰》,《民間文化論 壇》,2013 年第4 期; 秦海瀅: 《明清時期山東孝婦河畔的望族———以淄川地區(qū)為中心》( 中山大學博士后報告,2006 年) ; 陳杰: 《試論顏文 姜信仰存在的原因》,《民族遺產》,2010 年第6 期。。就研究范疇而言,上述成果皆屬文學研究,相形之下,顧頡剛主張研究民間故事應“不立一真,惟窮流變”[1]273,則是一種全新的民間文學研究范式,這種范式在20世紀20年代系統(tǒng)探討孟姜女故事的過程中創(chuàng)立,主張回歸歷史本體,將故事文本中抽象的文學意象放回其發(fā)生的實際歷史時空中,文史結合,在梳理故事文本流變脈絡的基礎上,闡釋影響故事情節(jié)轉變的因素,探究其中共性的具體真實。本文即采取這一研究范式,首先梳理出顏文姜孝婦故事文本流變的脈絡,而后以區(qū)域歷史地理的視角挖掘文本中蘊含的歷史真實,深入探討故事文本形成的史實依托,明確故事文本流變的宏觀歷史背景,進一步挖掘其中豐富的文化內涵。

一、故事文本概要

目前仍可稽考的顏文姜孝婦故事文本共有11種,其中,7種為直接文本,4種為關聯文本,我們可以把這些文本視為一個整體加以探討[注]各種孝婦故事文本的完整表述,參見劉心明:《博山孝婦故事探源》,《民俗研究》,2003年第1期。。無獨有偶,施愛東在研究孟姜女故事時,提出在各種孟姜女故事文本中存在著一些基本節(jié)點,這些節(jié)點由各種文本中集體共享的、穩(wěn)定的因素組成,一個自足的邏輯體系由此建立,如若某個節(jié)點發(fā)生改變,會引起連鎖反應而導致嚴重后果,既有的故事主題基本消解,原先的邏輯結構崩塌重構[2]。鑒于同是民間故事,亦可運用此種方法分析顏文姜孝婦故事文本,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孟姜女故事各種文本具有比較嚴密規(guī)整的基本節(jié)點,而顏文姜孝婦故事的基本節(jié)點卻非常松散,孤立的文本個體研究意義不大,比較適合緊緊抓住孝婦的孝行引發(fā)奇異現象這一關鍵點進行類型化的對比分析。因此,對各種顏文姜孝婦故事文本的詳細內容,本文不再詳細羅列,而是將文本中的關鍵因素進行梳理比較,列表如下,以便于掌握文本流變的大致脈絡。

附表1:顏文姜孝婦故事文本簡表[注]此表參見拙作:《顏文姜孝婦故事文本敘事結構探析——基于地域文化視角的考察》,《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3期。孝婦故事的最初文本如何,已無從稽考,此表所列僅為現存文獻中的可見文本;除少數史籍中所載孝婦故事的發(fā)生時間、地點可作直接的實證研究外,其余文本所載故事只能按照文本內容指向的邏輯上的發(fā)生時間、地點進行分析處理;此表所收錄的文本,皆在故事發(fā)生地域、發(fā)生年代、孝婦孝行、孝感神異諸因素中的某一個或幾個因素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或關聯性,故而歸為一個大的系統(tǒng),并最終歸結到博山的顏文姜孝婦故事文本,不符合此條件的其他文本,未納入表中;表中的前4種孝婦故事文本為顏文姜孝婦故事的關聯文本,后7種為顏文姜孝婦故事文本。

在上述顏文姜孝婦故事文本中,其人的孝行本身與出現的所謂神異現象本身在邏輯上皆可為客觀發(fā)生的史實,而將兩者主觀的加以聯系則屬于思想的范疇,是個文化問題,也是個文學表述的問題。對待詩歌、故事、傳說、小說等文獻資料,不當苛求其所記載的具體的某人某時某地某事與歷史客體一一對應,要觀其大節(jié),進行宏觀把握,“因其雖非個性的真實,卻有通性的真實”[3]157,“虛構的故事能體現普通的真實”[4〗155,表達普遍的真理,非事實中往往包含著事實。也就是說,排除孝婦故事文本中的虛構因素,其情節(jié)的發(fā)生應該具備必要的史實依托,由此,我們可以著眼于典型情節(jié)與典型環(huán)境,嘗試具體分析其中的區(qū)域歷史地理信息,或可對照相應歷史階段及地理區(qū)域的相關情況。

二、故事文本與地形地貌、氣候因素

由附表2可知,大凡言孝婦之神異現象為涌泉者,其文本指向發(fā)生地域皆為多山地帶。根據自然地質構造的基本原理,在山脈的邊沿地帶,石灰?guī)r層裂縫與巖溶現象多發(fā)多見,大氣降水通過石灰?guī)r縫隙滲入地下,沿著巖層的傾斜方向流動,如果遇到巖體的阻擋,地下水承壓溢出地表,便能形成涌泉。廣漢郡雒縣群山環(huán)繞,地處山間谷地,山水下滲,自易涌泉;梁鄒故城西南為長白山群峰,長白山有“副岳”之稱,山體龐大高聳,在山地與山前平原的結合部位往往出泉,這符合地下水運行的一般規(guī)則;淄川、博山東西南三側皆山巒連綿,南高北低,處于漏斗形的淄博盆地南部底端,水脈從三面來集,眾多的泉水由此得以形成。鄒平、淄川、博山等地的泉流分布情況,在清代以來篡修的縣志中有著明確而詳盡的記載,絕非虛言妄語,清泉甘冽,不但是一時的風景名勝,也能演化為雅致的文學意境并激發(fā)優(yōu)美的文學想象。梁鄒縣故城位于今山東省濱州市鄒平縣韓店鎮(zhèn)舊口村北1.5公里處,可由鄒平縣志觀其周邊泉水分布情況,知有醴泉、范公泉、靈泉、乳泉、圣水泉等11處泉水[注]參見欒鐘垚:《鄒平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華北地方》第358號,成文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1976年,第588-593頁。;淄川縣泉水眾多,著錄于縣志者有藍泉、圣水泉、龍王泉、白云泉、甘泉、柳泉等44處[注]參見張鳴鐸:乾隆《淄川縣志》,《中國地方志集成·山東府縣志輯》第六冊,鳳凰出版社,2004年,第50-51頁。;博山縣之泉水著錄于縣志者有大洪泉、藥王泉、柳林泉、觀音泉、石馬泉等29處[注]富申:乾隆《博山縣志》,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山東府縣志輯》第七冊,鳳凰出版社,2004年,第14-15頁。??梢姡诙嗌降貛С霈F涌泉是正常的自然現象,而孝婦故事文本對神異現象發(fā)生地點的選擇更像是一種有意識的安排,有著明確的史實依托,文學虛構與區(qū)域地理實物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聯系。

附表2:孝婦故事文本所含地形與氣候信息對應簡表[注]表中對相關年代氣候特點的判定以竺可楨先生的研究結論為依據,詳見竺可楨:《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考古學報》,1973年第1期。

名稱作者故事發(fā)生地域地形特點故事發(fā)生年代氣候特點神異東海孝婦班固東海郡郯縣處沂水、術水間,東近黃海。西漢中期(約漢武帝元封、太初年間)①氣溫上升,濕潤多雨。旌表其墓,天降大雨。齊之寡婦許慎齊地(臨淄)東北近渤海。東漢時期(附會齊景公時)氣溫上升,濕潤多雨。雷電下擊,海水大出。姜詩夫婦劉珍廣漢郡雒縣多山地帶。東漢初期氣溫上升,濕潤多雨。涌泉于舍側,井出鯉魚。上虞寡婦范曄會稽郡上虞縣東近東海。東漢后期(漢桓帝時期)氣溫上升,濕潤多雨。祭祀其墓,天降大雨。齊孝婦郭緣生齊地(梁鄒)長白山東麓。不詳不詳涌泉發(fā)于室內。齊孝婦顏文姜顧野王齊地不詳不詳不詳“感得靈泉,生于室內?!弊痛ㄐD顏文姜李冗淄州淄川縣多山地帶。唐代氣溫上升,濕潤多雨?!熬兓\之下,忽涌一泉?!表樀路蛉祟佄慕愮椭葑痛h多山地帶。不詳不詳誠感靈泉。晉烈女顏文姜呂兆祥益都縣顏神鎮(zhèn)原山腳下,多山地帶。東晉末期(附會)氣溫下降,干燥少雨?!罢\感神明,泉涌室內?!表樀路蛉祟佄慕兑蝗逡娑伎h顏神鎮(zhèn)原山腳下,多山地帶。不詳不詳感授神泉。孝婦顏文姜陳食花益都縣顏神鎮(zhèn)原山腳下,多山地帶。不詳不詳“誠感靈泉,生于室中?!?/p>

①據《漢書》卷十八《外戚恩澤侯表第六》,于定國以丞相于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封西平侯,十一年后薨,則在元帝永光三年(前41年),這與同書卷七十一于定國本傳中所言他于永光元年罷相就第后“數歲,七十余薨”相吻合。則于定國最早生于武帝元狩三年(前120年),最晚生于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此處文本記載定國之父于公任東??Q曹時所為,據定國本傳,于公此前曾任郯縣獄史,依當時制度,他出任縣吏當在20歲左右,再至郡決曹當在30歲左右,漢代男子16歲即可婚娶,一般情況下,20歲左右生定國,則可推測東海孝婦之事發(fā)生在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至武帝太初四年(前101年)左右。于公任職年齡的推斷,依據熊偉:《秦漢監(jiān)察制度史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37頁;漢代男子婚配年齡的推斷,依據瞿同祖:《漢代社會結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0頁。

由附表2亦可知,東海孝婦、上虞孝婦與齊之寡婦三個文本以“天降大雨”或疾風暴雨時的“雷電下擊”為神異現象,而其文本指向發(fā)生年代為西漢中期至東漢后期,正是氣候溫和多雨的歷史時段。根據歷史氣候學的研究,兩漢時代正處于大理冰期結束后的第三個溫暖期,這一時期從公元前800年左右持續(xù)到公元200年左右,高于現代年平均氣溫1℃~2℃[注]詳見馬新:《歷史氣候與兩漢農業(yè)的發(fā)展》,《文史哲》,2002年第5期。。一般來說,氣候的溫暖可以直接導致一個地區(qū)降水水平的明顯提高,故而有關兩漢時期出現大雨、霖雨、淫雨的記載大量存在于《漢書》與《后漢書》的《五行志》中。如《漢書·五行志》中有下列記載:“高后三年夏,漢中、南郡大水。四年秋,河南大水?!薄拔牡酆笕昵?,大雨,晝夜不絕三十五日?!薄霸塾拦馕迥晗募扒?,大水。潁川、汝南、淮陽、廬江雨,壞鄉(xiāng)居民舍,及水流殺人?!薄俺傻劢ㄊ既晗模笏?,三輔霖雨三十余日,郡國十九雨,山谷水出?!盵5]1346-1347《后漢書·五行志》中也有同類記載:和帝永元十年,十三年,十四年,十五年,皆“淫雨傷稼。”安帝“元初四年秋,郡國十淫雨傷稼?!卑驳邸坝缹幵?,郡國三十三淫雨傷稼?!卑驳邸敖ü庠辏┒技翱乓陚??!卑驳邸把庸庠?,郡國二十七淫雨傷稼?!被傅邸把屿涠晗模赜晡迨嗳?。”靈帝“建寧元年夏,霖雨六十余日?!膘`帝“熹平元年夏,霖雨七十余日?!膘`帝“中平六年夏,霖雨八十余日?!盵6]3269-3270以上僅為五行志中的部分記載而已,漢武帝及其后的各帝紀中關于大雨的記錄更是不勝枚舉,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羅列??梢妰蓾h時期降雨的充沛與頻繁,其中較大強度的降雨占據很大比例,往往淫雨成災。在這樣的總體氣候背景下,在以兩漢時期為孝婦故事發(fā)生年代的文本中出現地方官“旌表其墓”后即“天降大雨”或因其蒙冤而“雷電下擊”的情節(jié)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因為這樣的自然現象在當時的人們看來是司空見慣的,根據陰陽五行的觀念,卻又充滿著某種神秘的政治寓意。

在齊之寡婦的故事文本中,提到了“海水大出”的神異現象,尤其值得注意。文本作者許慎生活的東漢中后期,海溢事件多有發(fā)生,而且集中于鄰近臨淄的北海、樂安等郡國,所以無論是地理方位還是自然現象本身,“海水大出”的情節(jié)都有其歷史事實根據。據附表3,許慎至少應該能夠知道西漢中葉及元帝時期的三次海侵事件,也可能知道東漢質帝時期的一次海侵事件,其發(fā)生地域由渤海沿岸進而具體到青州北海國一帶,結合“海水大出”的景象,將其定位于齊國故地是順理成章的選擇。而東漢末期的高誘則能夠了解更多的后續(xù)發(fā)生的青州北部、渤海南岸的齊地海侵事件,他繼承許慎的訓注,認同“齊之寡婦”的附會說法,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大海是神秘莫測的,海水的溢出是非同尋常的現象,它在兩漢時期的頻繁發(fā)生,而且集中在渤海沿岸的青州、冀州地區(qū),無疑會引起時人的高度關注,并試圖尋求一種合理化的解釋,在讖緯盛行的東漢,將海溢與人事政治聯系起來進行解讀似乎是容易為人接受的自然選擇。

附表3:兩漢時期海溢情況簡表[注]兩漢時期的海溢集中于渤海西岸、南岸,尤其以南岸居多,對勃海、北海、東萊等郡國即大體相當于今天山東省的東營、濰坊、煙臺三市的沿海地帶影響較大,其中還有個海岸線升降變化及陸地面積盈縮的問題,值得關注,此表容量有限,不能一一標明。魏晉至明清,海溢仍時有發(fā)生,但發(fā)生地域逐漸南移,黃海、東海沿海地帶成為重災區(qū),對此史志多有記載,此表亦未涉及。

發(fā)生年代發(fā)生地域具體情形文獻出處漢元帝初元元年(前48年)五月渤海沿岸,郡國不詳。渤海水大溢《漢書·天文志》漢元帝初元二年(前47年)青州北??ひ荒曛械卦賱?北海水溢流,殺人民?!稘h書·元帝紀》東漢質帝本初元年(146年)五月青州樂安國、北海國海水溢樂安、北海,溺殺人民?!逗鬂h書·五行志三》漢桓帝永康元年(167年)八月冀州勃??げ:R纭!逗鬂h書·五行志三》漢靈帝建寧三年(170年)六月青州北海郡海水溢北???溺殺人戶。嘉靖《山東通志·災祥》漢靈帝建寧四年(171年)二月不詳地震,海水溢?!逗鬂h書·五行志三》漢靈帝熹平二年(173年)六月青州東萊郡、北海國北海地震,東萊、北海海水溢出,漂沒人物?!逗鬂h書·五行志三》

三、故事文本與相關政區(qū)變遷

如果說孝婦故事文本指向發(fā)生地域從東??さ烬R地的變化可以從區(qū)域歷史交通地理與文化地理的角度分析其傳播路徑,那么在齊地內部,尤其是與隴水即孝婦河發(fā)生直接聯系后的地域變化,則與孝婦河流域政區(qū)格局的沿革變動有著密切的關系。據《水經注》卷八《濟水》,隴水的河道流經為“隴水南出長城中,北流至般陽縣故城西,南與般水會”,“隴水北逕其縣,西北流至萌水口”,“隴水又西北至梁鄒東南與魚子溝水合”,“隴水又西北,逕梁鄒縣故城南” ,“又北,屈逕其城西”,“其水北注濟”[7]212。也就是說,隴水流經之地主要為長城山即今博山區(qū)、盤陽故城即今淄川區(qū)、梁鄒故城即今鄒平縣三個縣級區(qū)域,就其自然的由南到北的流向而言,流經順序應為博山→淄川→鄒平,而孝婦故事文本指向地域的出現次序卻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即鄒平(梁鄒)→淄川(般陽)→博山(顏神鎮(zhèn)),這種明顯的反差意味著從晉宋之際到明清時期,孝婦河流域的政治、經濟重心有一個逐步南移的過程,相關政區(qū)的地位有個此起彼落的變化過程。據附表4可知:西晉時,梁鄒、淄川地域皆設縣,地位相近;至劉宋時,宋、魏隔黃河、濟水對峙,梁鄒因地當要沖而備受重視,“居全齊之要,水陸道沖,青冀二城,往來要路”,“梁鄒嚴固,地據中齊,粟支十載,控弦數千萬”[8]966-967,僑置幽州與平原郡,刺史、太守同駐一城,與冀州刺史所駐歷城、青州刺史所駐東陽城成“品”字形態(tài)勢,互為犄角,以資防御,共同扼守青齊地區(qū),梁鄒居中呼應,可謂緊要之地,而淄川僅僑置清河郡,無州級建制,地位相對較低;北魏、北齊時,二地先同為郡,后同為縣,地位持平;自隋代開始,歷唐、宋、金、元,淄川為州、路級政區(qū)治所,而梁鄒一帶僅設縣,且歸淄州統(tǒng)轄,孝婦河流域的政治中心自北向南移動,這是一個明顯的變化,從側面反映出金代以來隨著都城的大幅度北移而引發(fā)的全國經濟、政治、交通地理格局的重大變動,東西方向交通的重要性下降,南北方向交通的重要性上升,具體到孝婦河流域內,表現為梁鄒所代表的濟水水路交通及東西陸路交通的衰落,而以淄川為代表的南北陸路交通的崛起[注]關于唐代以來山東半島交通格局的變化與政區(qū)變動的關系,參見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耸?,1985年,第2109-2136頁及侯仁之:《淄博市主要城鎮(zhèn)的起源和發(fā)展》,收入《歷史地理學的理論與實踐》,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36-389頁。;唐代,淄川、鄒平皆為上縣,至北宋,淄川為望縣,而鄒平為中下,這反映出孝婦河流域人口與經濟重心的南移,北宋以來,黃河下游屢次決口,河道變動頻繁,泛濫成災,濟水(清河)水量下降,河道逐漸湮塞,交通運輸功能日益喪失,水患明顯加重,宋太祖乾德三年七月“淄州、濟州并河溢,害鄒平、高苑縣民田”,乾德四年八月“淄州清河水溢,壞高苑縣城,溺數百家及鄒平縣田舍”,另有多處齊州河決及齊州、淄州大水害田的記載,甚至有宋太宗太平興國九年八月“淄州霖雨,孝婦河漲溢,壞官寺、民田”的情況出現[9]1319-1322,孝婦河上游和中游多經丘陵地區(qū),河道比較穩(wěn)定,水災較少,對淄川影響很小,而鄒平地處平原,黃河與濟水對其破壞較大,此當為其總體地位下降的重要原因;明、清時期,鄒平、淄川皆為縣,地位復歸平等,然博山由無專設政區(qū)而至金代置鎮(zhèn),終至清代單獨設縣,并以其繁榮的工商業(yè)迅速崛起,成為孝婦河流域新的經濟重心,這是又一個明顯的變化。所以,同樣是敘述孝婦故事,劉宋郭緣生提及梁鄒,而唐代李冗則曰淄川,明清以來只言顏神鎮(zhèn)、博山,皆因其地于其時為孝婦河流域之政治、經濟重心所在的緣故,孝婦故事文本的流變軌跡與相關地域的政區(qū)變遷、經濟升降存在著一種互動、暗合的默契,此中曲折,耐人尋味。

結語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清楚地發(fā)現顏文姜孝婦故事文本中所蘊含的豐富的區(qū)域歷史地理信息。結合不同歷史時期的宏觀的氣候特點及相關地域的地形地貌狀況,對比故事文本中的神異情節(jié),其間的呼應與契合若隱若現,故事之中分明有歷史,只不過將具體的歷史抽象化而加以文學式的表述;降雨、雷電、涌泉、海溢,皆有其史實依托,但要形成一種典范的文化意象而具有象征作用,不但需要陰陽五行、讖緯經學等理論的支撐,也需要較大數量規(guī)模且有持續(xù)性的現實存在作為依托,這與宏觀的區(qū)域歷史地理環(huán)境直接相關[注]關于“齊地”區(qū)域文化的形成與特色,可參見拙作:《先秦時期齊地古國考論——兼及齊文化之形成》,《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1期。;自然現象充分展現了天地的神秘莫測與無窮的力量,使當時的人們在讖緯思維的引導下更容易將其與社會、政治問題聯系在一起,以此闡釋歷史上的自然現象,并與虛構的故事情節(jié)相結合,以此警示后人的行為;孝婦故事文本在孝婦河流域的指向發(fā)生地域有一個自北向南的變動過程,其方向與孝婦河的自然流向恰恰相反,此種看似不合理的情況,卻反映了正常的歷史發(fā)展過程,這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該流域的政區(qū)變遷和經濟變動,也就是說,文本對孝婦河的附著是以自然地理事物為基礎的,而文本內容與河流名稱、沿河政區(qū)的聯系卻無疑是社會性的。以此類推,擴而論之,我們甚至可以發(fā)現,就孝婦故事發(fā)生區(qū)域的地理方位而言,以兩漢徐州東海郡為起點,向南延伸,則涉淮過江而到達江南的揚州會稽郡,這恰是我國古代溝通大江南北的東線交通干道的走向;從東??ね毙羞M,沿沂水、沭水河谷至二水發(fā)源的沂山穆陵關一帶,再至以臨淄為核心的齊地中心區(qū)域,這正與漢唐時期聯系泰沂山系南北區(qū)域的要道—大峴山道(穆陵關道)的走向基本一致;由臨淄向西至梁鄒城,此乃從西晉至明代的一千多年間連通山東半島東西的陸路干道—青齊大道的走向;自梁鄒城溯隴水河道至其發(fā)源地所在的淄州淄川縣境內,再到顏神鎮(zhèn)或博山縣,這大概是唐宋以來日益重要的連接魯中山地南北的萊蕪谷道(青石關道)的走向;作為隴水發(fā)源地的顏神鎮(zhèn)或博山縣成為孝婦故事的最終落腳點,我們可以比較清晰的看出孝婦故事本身以由南到北、從東到西、再由北折向南的方向次序沿著當時的交通干道長久傳播的歷史軌跡;交通干道的走向就是孝婦故事文本演變的路徑方向,這與區(qū)域歷史交通地理的變化邏輯完全相符,也契合文化傳播的基本原理??此坪唵蔚男D故事文本,盡管內容大同小異,但其出現年代、指向地域、神異表現乃至行文細節(jié)的微小變化都凝練了復雜的歷史信息,以相關的歷史文化資料為支撐進行深入解讀,互相發(fā)明印證,可收管中窺豹之妙用。

附表4:西晉至明清三縣政區(qū)變遷簡表

顏文姜孝婦故事起源于民間,是民眾的創(chuàng)作,先以口耳相傳的形式流播,而后被知識階層記錄成文本,進入文人加工改造的軌道,但這并不意味著口耳相傳的故事版本消失了,它仍以原有的方式流傳變遷,與形成文本的故事內容并存。即使到了官方文本定型的明清時期,民間社會仍在按照自己的理解與需求去繼續(xù)訴說著民眾心目中的孝婦形象,情節(jié)、神異仍在變化,孝婦的人物關系越加復雜,神力更加強大,或者治水,或者拯救苦難,民眾的關注點始終是務實而功利的,與士大夫群體的視角截然不同。我們完全可以大膽的推測,來日此等民間話語再次寫入文本,將是又一次的上下互動、雅俗交融,形成的新文本必然會蘊含更加豐富的歷史信息,成為不可多得的直接史料。顧頡剛探究孟姜女故事文本,認為文本的流變中蘊含著最為普遍和真實的民眾心理,這是從傳統(tǒng)史料文獻中難以獲得的,因為后者往往只能從知識階層或官方的角度觀察社會,結論難免片面,故事文本因自身的民間起源正好可以彌補這一缺陷,使我們可以盡量全面的看待歷史。顏文姜孝婦故事文本也可以做這樣的分析,其中的信息不僅可以印證歷史,更可以使我們重新審視對一個時段一個區(qū)域范圍內的社會思想、文化、風俗的認識,尤其是對基層民眾思想與心理的認識,以盡力避免之前研究中主要關注上層文化的局限,這對區(qū)域歷史地理尤其是區(qū)域歷史文化地理的資料搜集與深入探討具有一定意義,孝婦故事如此,其他故事也是如此。

猜你喜歡
文本
論字詞訓詁與文本闡釋的互動關系
文本聯讀學概括 細致觀察促寫作
多維語境順應與法律文本翻譯
基于文本挖掘的非傳統(tǒng)文本批評話語研究
作為“文本鏈”的元電影
《微暗的火》:一種文本形式分析
挖掘文本資源 有效落實語言實踐
搭文本之橋 鋪生活之路 引習作之流
文本與電影的照應閱讀——以《〈草房子〉文本與影片的對比閱讀》教學為例
文本類型翻譯理論在翻譯教學中的運用——以中越聯合聲明文本為例
泾阳县| 安陆市| 凉山| 望奎县| 顺平县| 凤冈县| 海宁市| 大关县| 文安县| 闽侯县| 南昌县| 内乡县| 汉寿县| 河曲县| 镇江市| 鸡东县| 普兰店市| 张家界市| 舞阳县| 安远县| 张家口市| 景洪市| 新干县| 改则县| 金溪县| 松桃| 鱼台县| 车致| 汤阴县| 乾安县| 乐山市| 西城区| 洛川县| 南宫市| 浏阳市| 宜君县| 什邡市| 中卫市| 共和县| 伊吾县| 京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