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靜
2019年11月1日,我來到新疆哈密市駱駝圈子小學,這是哈密市最邊遠的一所農牧區(qū)小學,今天我要為這里的哈薩克族小學生上一節(jié)語文公開課。
據介紹,這所學校全校共有師生一百多人,孩子的父母都是享受國家政策后從天山上搬遷來的牧民,在家里與父母交流說的都是哈薩克族語言。由于地處偏遠牧區(qū)生活條件差。據說,被分配到這里的年青教師干不到三年就辭職了,因此能在這里堅守的漢語老師少之又少,每天面對孩子們的大多仍舊是本地的哈薩克族老師,這些老師們只能盡己所能地教授孩子們學習并不標準的漢語。面對這樣的一群孩子我應該怎樣上好這一堂課呢?這引起了我的思考。
一堂好課,教師要手中有教材,心中有學生。設計教案立足于學生的“學”;走進課堂發(fā)動學生的“學”;遇到障礙指導學生的學。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得有興趣,有信心,有時效,不僅開發(fā)了智力,汲取了知識,還提升了文化素養(yǎng),人格品味,在人生的道路上身心得到健康的發(fā)展。在牧區(qū)教學,如何才能達到這一理想境界呢?我想不妨做到以下幾點:
一、愛
牧區(qū)學生熱情好客,“愛”來自陌生老師的親切問候;來自課堂上對發(fā)音不準確的字詞耐心糾正;來自下課后孩子們圍著老師提問題時,老師的細心講解。作為教師我們要視學生如親人,從心底里不斷升騰對每一個學生的摯愛,誠心誠意地去親近他們、關愛他們、體貼他們、理解他們、尊重他們。在心靈深處確立正確的學生觀,即學生和教師在人格尊嚴上是平等的,由此便會構建平等、和諧、親密的師生關系。這時候,學生打心眼里喜歡你,尊重你,有了這種情感關系的驅動,學生上你的課能不用功嗎?你的正確指導,嚴格要求學生能不接受嗎?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
二、精
教師課前做好精心的準備。認真深入地研讀教材,準確把握教材內容,精心地設計教法,有了這個“精”做前提,課堂教學當講即講,當練即練,重點突出,疏密有致,以至達到“精當”的程度,加上教師富有魅力的語言感召,學生的求知欲油然而生,課堂便魅力無窮。對于農牧區(qū)的孩子來說,理解字詞并學會運用是關鍵,在教學《夏天里的長》這篇文章時,要求學生用“昨天……今天……明天……”造句。哈薩克族學生用蹩腳的普通話回答“昨天是雞蛋,今天是小雞,明天是大公雞。”面對這樣有邏輯錯誤的句子,我給予了精細、深入的指導:按常理用三天的時間雞蛋能長成大公雞嗎?學生回答:“不能。”那怎樣才能使這個句子符合常理呢?生:……。師:開動腦筋想一想,我們可以增添哪一個詞,這個句子就合理了呢?孩子們立即想到“將要、將會等”師:把這個詞放在句子的哪個位置最合適?孩子們立刻回應“昨天是雞蛋,今天是小雞,明天將會變成大公雞?!苯又依^續(xù)做更深入地指導,“結合課文內容和自己的想象再造一個這樣的句子?!睂W生便動腦回答:“昨天我是幼兒園的小朋友,今天我是小學生,明天我將會成長為祖國的棟梁?!本o接著我又對生字“梁”的書寫做了精細的指導。對于牧區(qū)的孩子,需要老師在課堂上做耐心、精心的輔導,以逐步提高學生的漢語水平。
三、活
教師在課堂上能循循善誘,學生頻繁參與,學生開動了腦筋,思維出現(xiàn)了一定的廣度和深度教師則根據學生的應變隨機調整教學,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渾然一體,自然和諧,使靜止的課堂變成一潭活水。教師上課還要情緒飽滿有活力,表述流暢、清晰、準確,使課堂始終籠罩在濃濃的學習互動的氛圍之中。農牧區(qū)的孩子理解漢語詞匯的能力有限,在課堂上我盡量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或直接做動作幫助學生理解語意。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氛圍,又理解和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感悟。
四、德
人人都是思政老師。作為語文教師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責無旁貸。課前三分鐘每日一句,“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長此以往,學生的思想必定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指日可待,有了良好的思想根基學生便有了奮進的動力。在教學《夏天里的長》這篇課文時,課前三分鐘,出示孔子名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理解句子含義。在教學文章結尾處,結合課文內容及名言,給學生以珍惜時間的啟示。
五、新
教師對教材的開掘要能啟迪學生的思考,勇于發(fā)表個人意見又要有新意,使整個教學既有科學的教法又有鮮明的個性化特點,給人以新鮮奇巧,妙不可言之感,令學生經久不忘。牧區(qū)教學辨別形近字是難點。我采用把形近字放在語言環(huán)境中進行辨別,既有趣,又記得牢。我說:“艾合買提同學,被老師留下來做值日,(讀到“留”字時,用教鞭指著“留”字),他卻趁老師不注意偷偷地溜走了,(讀到“溜”字時,用教鞭指著“溜”字)?!焙⒆觽兟牭轿业脑捠艿絾l(fā),接著我出示“糧、粱”,學生紛紛舉手“我們吃糧食長大,長大后要成為祖國的棟梁?!?/p>
六、實
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從教師的實際出發(fā),從教材的實際出發(fā),確立教學目標,重難點等。在執(zhí)教的過程中不搞花拳繡腿又不追求完美,能有所側重,扎扎實實地付出,收獲實實在在的效益。農牧區(qū)少數(shù)民族學生在字詞正音、含義及語言表達、理解課文內等容方面需下功夫。在課堂上要舍得花時間教會一個難寫的字;讓一個課文讀得結結巴巴的學生正確流利地讀一段話;糾正一個錯誤的讀音;讓一個在課堂上不敢發(fā)言的學生勇敢地舉起了小手……
教育教學中如果遺忘了生成的創(chuàng)造性,遺忘了生命的豐富性,那么教學活動就不能稱之為藝術。課堂不是表演而是智力活動與精神領域自然而然地融合、表露。正如小學語文特級教師王松舟老師所言:一堂好課應該“關愛生命,著眼發(fā)展,依學定教,發(fā)揚民主,以讀為本,以情感人,強化語感,鼓勵創(chuàng)見,引導質疑,敏于點撥”。我深以為然,并努力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