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槍 老王
在國內(nèi),談GLOCK手槍的缺點,是一件很有風(fēng)險的事情。
很早之前,筆者的一位師兄就說過:身為中國的槍械設(shè)計師,你千萬不能說GLOCK手槍不好。雖然感到莫名其妙,筆者還是牢牢記住了這句話。后來,隨著筆者實際接觸GLOCK手槍,終于明白了師兄的用意。
在中國,GLOCK手槍是一款被廣大槍械愛好者“封神”的手槍,它有著龐大、粘性十足而可怕的忠實粉絲。對于這些“G粉”而言,GLOCK手槍是一種信仰,是他們的神。如果你評價一款手槍的缺點,那也許是這款手槍確有不足,畢竟一款產(chǎn)品很難完美。但如果你敢說GLOCK不足,那你一定是在污蔑GLOCK!作為一個行內(nèi)人,更是要避開這些輿論的“大坑”,否則,一不小心就會被扣上“固步自封”、“夜郎自大”、“閉門造車”、“狂妄無知”的帽子,第二天的新聞上,還會出現(xiàn)“愚昧無知,中國槍械專家竟然瞧不起世界第一手槍”之類的報道。
因此,當筆者終于能接觸到傳說中的“神槍”——GLOCK17(第一代GLOCK17,后文簡稱G17)手槍時,心情是又激動又害怕。激動的是,這也是筆者最喜歡的手槍??!盡管中國的G17非常少,但只要是一個中國的槍迷,就沒有不夸贊G17的,筆者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成長的,能不喜歡G17嗎?害怕的是,師兄的那句話明顯話里有話,G17背后,到底有什么不可說的故事呢?
經(jīng)過實際的接觸后,筆者很快就被現(xiàn)實“暴擊”了一下。
G17的背后,是一個無比勵志的感人故事。
20世紀80年代初,奧地利軍方打算采購一種新手槍以替代老舊的瓦爾特P38手槍。作為奧地利槍械領(lǐng)域的“老大”,斯太爾公司拿出了自家的斯太爾GB手槍。但奧地利軍方對斯太爾GB并不認可,打算從國外另行購買其它手槍。心有不甘的斯太爾公司祭出了一個“殺手锏”——他們打出了“國防自主、國槍國造”的政治和道德牌。僵局之中,GLOCK手槍的創(chuàng)始人——格斯通·格洛克主動找上軍方,試圖自己設(shè)計一支手槍。
斯太爾GB手槍。祖國是槍械的第一舞臺,斯太爾GB輸?shù)袅藠W地利軍隊訂單,自然難以再打開一片市場
格斯通·格洛克和妻子。格斯通·格洛克本人至今仍然健在
SIG P320手槍。這款手槍剛剛贏得了美軍H17模塊化手槍競標,但隨即就曝出了安全性問題,一些媒體報道稱“錘子捶打套筒后端就會走火”
92改手槍的發(fā)射機座和握把。射擊時,套筒在發(fā)射機座上往復(fù)運動,塑料握把根本不受力,但GLOCK的握把是直接受力的,工藝水平很高
GLOCK手槍的握把,紅圈內(nèi)是套筒導(dǎo)軌。GLOCK手槍前后兩段導(dǎo)軌鑲嵌在塑料握把內(nèi),92式、P320手槍的整體導(dǎo)軌座(發(fā)射機座)則“坐”在握把內(nèi)
在此之前,格斯通沒有生產(chǎn)任何槍械的經(jīng)驗,也沒有接受過任何槍械設(shè)計培訓(xùn),他唯一和軍隊“沾邊”的產(chǎn)品,也無非是刺刀而已。但功夫不負有心人,盡管受到無數(shù)嘲笑,但在奧地利軍方的幫助下,格斯通最終推出了一款不走尋常路的手槍,并贏得了奧地利軍方的訂單,這就是G17。
隨著G17“殺向”美國,一代傳奇就此誕生。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槍械超市”,美國國內(nèi)市場早已經(jīng)被各式手槍擠得“水泄不通”,在這個“鬧市區(qū)”,身為后來者的GLOCK手槍成功居上,獲得了巨大的商業(yè)成功,受到廣泛認可。隨后,GLOCK開始從民間走進課本。而GLOCK的一些技術(shù)特點,甚至是誕生之初備受爭議的特點,也逐漸成為先進技術(shù)的代表,被各國手槍設(shè)計師接受,甚至進入了中國的槍械教材之中。
在長達幾百年的熱兵器發(fā)展史中,你很難找到一個如此完美的勵志故事。但作為勵志故事的主角,GLOCK手槍本身的設(shè)計也有許多出彩之處。在世界手槍設(shè)計大同小異的1980年代,敢于標新立異的GLOCK手槍,采用了一系列不同尋常槍的設(shè)計和工藝。
GLOCK手槍采用了當時較為小眾的擊針單動擊發(fā)方式,這種擊發(fā)方式簡單、可靠、易于生產(chǎn),卻一直有安全性不足的隱患,歷史上的幾款擊針槍,比如日本的南部十四、我國的77式,甚至是最新的SIGP320手槍,安全性一直飽受爭議。為了增加安全性,在設(shè)計擊針保險等“常見”保險機構(gòu)外,GLOCK額外設(shè)計了扳機保險。
除了完善的保險機構(gòu),GLOCK還在擊發(fā)動作上大下功夫。在扣動扳機時,G17的扳機連桿要先推動擊針向后,再釋放擊針打擊底火。這種做法雖然惡化了扳機力,卻增加了安全性。如今,仍有人認為,沒有外置手動保險的GLOCK手槍安全性設(shè)計存在一定缺陷,但總體而言,GLOCK的安全性設(shè)計非常成功。
由于摒棄了擊錘,GLOCK手槍得以大幅降低槍口軸線高度,由槍械后坐力帶來的、相對于射手手腕的翻轉(zhuǎn)力矩大大減小,有利于降低槍口的上跳和速射控槍的難度。此外,沒有擊錘和外置手動保險的GLOCK手槍,整槍無突出部分,不易鉤掛,同樣受到了一些槍械使用者的熱烈歡迎。
在材料上,GLOCK手槍大膽使用塑料作為握把材料,并將套筒導(dǎo)軌以“塑鑲鋼”的方式注塑成型在握把上。受熱脹冷縮影響,塑料和鋼材的變形必然不同步,如何保證塑鑲鋼結(jié)構(gòu)的可靠與牢固,一直是一個設(shè)計難題。套筒導(dǎo)軌作為關(guān)鍵零部件,對整槍動作影響巨大,更容易出現(xiàn)一系列的的問題。依托于先進的材料工藝,GLOCK手槍成功解決了這個設(shè)計難題。在解決了技術(shù)問題后,塑料握把所特有的易于生產(chǎn)、價格低廉等優(yōu)點,給GLOCK手槍帶來了巨大的經(jīng)濟效益和價格優(yōu)勢。
一支第五代G17手槍。從外觀上看,GLOCK系列手槍較為纖細,這種錯覺實際上要“歸功”于G17纖細的套筒(紅圈)
G19與H9手槍。G19是緊湊版的G17手槍,H9手槍(為避免和斯太爾H9 A1混淆,后文稱為伯萊塔92)患典型“握把寬大”癥,而G19的握把寬度與H9不相上下
第一代G17手槍,筆者接觸的就是這款槍。一些人認為,GLOCK手槍的握把指槽也間接放大了握把握圍,但筆者接觸的第一代G17手槍,握把是沒有指槽的
G17手槍的剖視圖,握把后部有大量的“閑置”空間
G1 7給筆者的第一感覺就是“大”,這和筆者的傳統(tǒng)印象有較大出入。從視覺上看,G17比較纖細,是一款“小槍”、“瘦槍”。但拿到手后,筆者才發(fā)現(xiàn)G1 7比我想像的寬大得多。
錯覺來源于G17“高瘦”的外形。一般而言,手槍在視覺上,可以分為套筒部分和握把部分兩塊,套筒部分包括套筒本身和套筒座(握把上半部分),而握把部分則主要指射手的握持部分。如果手槍套筒部分較為細長,那握把部分,甚至整槍也會“顯得”小一些。
G17就是這樣一款手槍,從視覺上看,這款槍并不大,但拿到手里后能明顯感到長度并不短,握把部位也偏寬偏大。用一個比喻形容,G17是高而“顯瘦”,極易讓人產(chǎn)生“瘦小”的錯覺。
此外,從握把形狀上講,G17的形狀也不太完美。一般手槍的握把截面是一個橢圓或者兩端帶圓弧的長方形,而G17則是兩端圓弧極小的長方形,第一代G17更是如此。從視覺上看,這樣做自然讓人感覺握把更纖細、更“窄”,但實際握持時的感覺并不好,依然又寬又厚。
話說回來,在使用9毫米巴拉貝魯姆手槍彈的國外雙排彈匣手槍中,不“寬厚”的手槍反而比較少見,G17如此、P226也是如此。就筆者接觸過的國外手槍而言,使用9毫米巴拉貝魯姆手槍彈的雙排彈匣手槍中,真正適合中國人手形的,也只有比利時FN BHP手槍而已。
G17(上)、伯萊塔92(中)與P226手槍的套筒。根據(jù)一些海外華人反饋,“較老”(生產(chǎn)年代早)的GLOCK手槍,套筒更是光滑
為解決扳機太靠前的問題,CZ75的扳機上方加工了讓位(紅框),并在虎口位置做了“收腰”(藍框),握把后部線條看起來較為怪異,但扳機還是太靠前了
單動和雙動狀態(tài)下伯萊塔92手槍的扳機。相對于單動狀態(tài),雙動狀態(tài)下扳機往往要前伸8~15毫米,多“翹起”20°左右
G17手槍的扳機保險,扳機保險屬于無意識保險的一種,使用時射手不需要刻意注意
G17的第二個感覺則是“滑”。拿到G17后,筆者自然要把槍上膛,再空槍擊發(fā)槍械試試扳機手感。在上膛過程中,GLOCK的“滑膩”給筆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不同于其它手槍的“有棱有角”,G17手槍則是“方頭方腦”——其套筒上幾乎沒有什么棱角。這種圓潤的設(shè)計可以有效避免與槍械和攜行具、迷彩服等產(chǎn)生干涉,利于拔槍,但上膛可就有點難度了。雪上加霜的是,G17的套筒防滑紋非常淺,而表面又非常光滑、細膩,更不利于上膛。
因此,筆者在上膛時,必須用手指夾緊套筒,左手虎口勾住照門,才可完成上膛,否則套筒就會脫手導(dǎo)致上膛失敗。而且上膛的動作越快,G17套筒脫手的概率也越大。筆者也算是接觸過幾十款手槍的人,這種現(xiàn)象,G17還是唯一一例。
同樣的問題還發(fā)生在不完全分解時。GLOCK手槍的不完全分解流程為:驗槍并卸下彈匣后,略微向后拉動套筒,向下?lián)軇臃纸忖o,再前推套筒完成分解。但在筆者接觸的第一代G17手槍上,分解鈕讓位槽特別淺,分解鈕幾乎平行于槍身表面,非常難以扣動。因此,不完全分解也成了GLOCK的一個老大難。
上膛不易和分解困難的問題在手指出汗后進一步惡化。在分解伊始,筆者只需要用手指指肚用力向下摩擦,即可撥動釋放鈕完成分解,但隨著手指出汗,釋放鈕越來越滑,以至于只能用指甲卡住分解鈕防滑紋,才能向下?lián)軇臃纸忖o,且必須是兩邊同時往下?lián)?,與此同時,另一只手還要向后拉套筒,操作難度非常大。
需要指明的是,上膛不易和分解困難并不是筆者的“個人遭遇”,幾個師兄也是遇到了這種情況。這也讓筆者對G17的印象大打折扣。
G17手槍的扳機,筆者同樣不敢恭維。如前文所講,G17的扳機要先向后推動擊針,而后再釋放擊針。這種擊發(fā)邏輯雖大大增強了安全性,卻嚴重惡化了扳機手感。
伯萊塔92(H9)手槍和GLOCK手槍射擊狀態(tài)對比,GLOCK手槍的槍口相對于虎口的高度,確實比以H9為代表的擊錘槍更低
套筒磨“虎口”的問題因人而異,不過美國民間確實有不少加裝握把護翼的改進件(紅框)。這個被稱為“海貍尾”的改裝件種類多樣,適用于不同型號的槍械
擊錘待擊和釋放狀態(tài)的伯萊塔92手槍。套筒在后坐時,擊錘會被套筒下壓,位置比待擊狀態(tài)更低。GLOCK手槍有套筒磨“虎口”的問題,傳統(tǒng)擊錘槍也有同樣問題
斯太爾公司超低槍管軸線的H9 A1手槍,盡管這款槍顏值不高,但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一般而言,現(xiàn)在的擊錘槍往往有單動、雙動兩個發(fā)射模式,比如我國的92式、瑞士的P220系列都是如此。而擊針槍往往只有單動模式,比如我國的77式,以及G17。多數(shù)情況下,單動狀態(tài)中,擊錘槍的扳機只負責(zé)釋放擊錘,扳機行程較短、力量較輕,扳機手感較好。而在雙動狀態(tài)下,擊錘槍的扳機要先壓倒再釋放擊錘,扳機行程長、力量大,扳機手感較差。
此外,處于雙動狀態(tài)時,扳機會向前高高翹起,位置也更為靠前,相比于單動狀態(tài),扳機要“向前一步走”。由于單動的使用頻率遠高于雙動,大部分單雙動擊錘手槍,只能保證單動狀態(tài)下扳機位置舒適,雙動狀態(tài)下舒適性就比較糟糕了。
射手手指的長度是有限的,雙動狀態(tài)下,扳機太靠前,扣動時自然更為費力。雪上加霜的是,雙動狀態(tài)下扳機翹起,扳機和扳機護圈前壁空間較小,戴手套操作時會非常麻煩。其中,捷克的CZ75手槍,幾乎是完美的反面教材,其雙動狀態(tài)下扳機高高翹起,筆者這種手小、手指短的人,幾乎扣不動扳機。
而擊針槍往往僅有單動功能,功能有限,結(jié)構(gòu)自然簡單,設(shè)計中也不會像單雙動擊錘槍那么“糾結(jié)”,往往更容易保障扳機手感。但G17擊發(fā)時,扳機先向后推動擊針并壓縮擊針簧,而后再釋放擊針,類似于擊針雙動,但又不太一樣。因此,有人將G17的擊發(fā)稱為“半雙動”,非常的形象。
半雙動也毀了G17的扳機手感。當時,和G17同時亮相的還有瑞士的P220手槍,而G17的扳機表現(xiàn)也介于P220的單動、雙動狀態(tài)之間。其扳機力、行程均大于單動狀態(tài)下的P220,但力量、行程小于雙動狀態(tài)下的P220。此外,G17行程感很差,扣扳機時幾乎沒有空行程,行程伊始就是一個較大的力。作為單動擊針槍,G17的扳機手感表現(xiàn)難免讓筆者失望。
一些人認為G17的扳機保險顯著惡化了扳機手感,但在筆者看來,這種說法有所不妥。也許是由于G17扳機手感本就不好,筆者并未感受到扳機保險對扳機手感有任何影響。
“網(wǎng)紅”手槍Strike-One(左)與G17手槍。為了降低槍口軸線,G17手槍已經(jīng)“壓榨”了每一分空間,而為了進一步降低槍口軸線,Strike-One手槍的扳機、閉鎖機構(gòu)設(shè)計都不同以往,因此,Strike-One看似普通,實則創(chuàng)新十足
下一期的主角之一——P220手槍。P220手槍采用單排彈匣,彈匣扣在底部(紅框)而不在拇指附近(藍框),因此握把遠比P226纖細,但瑞士原產(chǎn)的P220做工一點也不“高大上”,還不如我國的NP22
G17的大獲成功和它的低槍口軸線設(shè)計有巨大關(guān)系。降低槍口軸線后,槍械的上跳得以減小,有利于控槍和速射,受到了許多人的歡迎。
需要說明的是,低槍口軸線設(shè)計并不是什么新概念,而是設(shè)計師皆知的常識。相比于擊針式擊發(fā)機構(gòu),擊錘擊發(fā)機構(gòu)“個子高”、體積大,結(jié)構(gòu)更為臃腫,而單雙動擊錘槍的擊發(fā)機構(gòu)更是“肥大”,降低槍口軸線極難實現(xiàn)。
而單動擊針槍就沒有那么多“顧慮”了,這也是G17可以明顯降低槍口軸線的重要原因。但除了老生常談的降低槍口軸線,提高虎口位置同樣是一個有效的做法。G17正是一款高虎口的手槍,甚至從某種程度上講,位置有點過高。套筒后坐時離虎口相當近,并且握把護翼的長度也略微不夠,以至于套筒后坐時,甚至?xí)テ粕涫值摹盎⒖凇薄?/p>
總之,高虎口是一個不錯的設(shè)計,但對于那些擊錘槍而言,無論是純單動、純雙動,或者單雙動的擊錘槍,虎口位置一律較低,這又是為什么呢?
答案就是擊錘。對于擊錘槍而言,套筒在后坐的同時,還額外踩了一個“滑板”——壓倒擊錘。而擊錘上端一般有一個“尖角錘頭”。從設(shè)計上講,錘頭是為了方便手動操作,擊錘釋放后,擊錘基本“縮”入槍身內(nèi),射手如果想手動壓倒擊錘,必須在擊錘上設(shè)計一個能凸出于槍身的“小角”(尖角錘頭)。但這個小角存在也讓虎口位置一降再降。
筆者認為,從某種程度上講,擊錘槍走進了一個瓶頸——它本身的設(shè)計已經(jīng)成熟到基本無法前進一步。各國手槍的單雙動擊錘槍,無論是我們的92式、伯萊塔的92、瑞士的P220系列,其結(jié)構(gòu)各不相同,優(yōu)缺點卻高度一致。而現(xiàn)階段幾種比較有趣的手槍,無論是斯太爾公司的超低槍管軸線的M9 A1手槍,還是“網(wǎng)紅”手槍Strike-One,無一例外全是單動擊針槍。這對于我國手槍的發(fā)展,應(yīng)該有一定參考意義。
當時,和G17一塊亮相的,還有瑞士的SIG P220手槍。一般認為,P220系列手槍做工更為精細,是手槍中相對高端的產(chǎn)品,而G17手槍是相對便宜的“地攤貨”,售價也較低。但就筆者的經(jīng)歷看,一代G17的做工要明顯好于P220。
猛眼一看,一代G17手槍顯得“灰頭土臉”,根本比不上P220,這由塑料握把“背鍋”。眾所周知,塑料產(chǎn)品先天在質(zhì)感、賣相上都比不過金屬產(chǎn)品,G17的握把由塑料制成,當年的塑料水平有限,第一代G17握把顏色不純、反光較散,有明顯的廉價感。但如果你拆開槍械,仔細觀察、撫摸一下扳機連桿、阻鐵等零部件,就會發(fā)現(xiàn)一代G17做工明顯高于P220——無論是肉眼觀察還是手指感觸,一代G17都好過P220。尤其是G17的塑料包鋼彈匣,工藝水平更是遠好過P220的榫接點焊彈匣。
(未完待續(xù))
[編輯/何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