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萌萌 青島市即墨區(qū)財政局
社會信用制度是制度存續(xù)合法性的認定基礎,是政治權利的源頭,更是政權軟實力的重要指標,是維系社會穩(wěn)定的基石[1]。社會信用制度的高低與公共管理所要付出的成本息息相關,在民眾心中信用度高的政府往往在公共事務的管理中能得到民眾的積極配合,從而提高行政效率,做到事半功倍。
政府信用作為社會信用體系中的“第一信用”,在整個社會信用體系中處于核心地位,是社會信用系統的保障和支柱。然而,由于我國長期以來的政治委托代理關系中存在著體制不健全、制度約束跟進不足等問題,同時囿于政治道德層面的習慣性認識存在偏差等因素,一些政府部門特別是基層政府失信亦即信用失范現象較為普遍,公眾對政府信任度也不斷降低令人憂慮[2]。因此,在深化改革與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保障政府信用,完善社會信用制度體系,加強公眾對于社會信用制度體系的忠誠度,對于國家深化改革、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3]。與此同時,通過問卷調查,準確了解與掌握當前公眾對于社會信用制度的滿意度,挖掘信用制度薄弱點,進而為完善社會信用制度提供建議也兼具理論與實踐的雙重價值。
本文針對山東省16個地級市,通過政府統計部門在其全市范圍內隨機發(fā)放問卷,總共設計問卷400份,按照各地級市人口與全省總人口占比來分配問卷比例,最終回收有效問卷378份,有效率94.5%。
1.反腐滿意度。一直以來,老百姓最痛恨、最不可接受的無疑是腐敗問題,所以把公眾對政府治理腐敗問題的滿意度作為考核政府信用的重要指標。數據統計結果顯示,民眾對最近三年中央、省級政府的反腐敗工作比較滿意,對最近三年省級以下政府(包括市、縣、鎮(zhèn)級)反腐敗工作感覺一般。總體而言對政府近三年反腐工作還是比較滿意的,反映出近三年政府反腐工作取得一定進展,贏得公眾信任,這也是政府信用的具體體現。但是各級政府比較我們發(fā)現,滿意度從高到低依次為中央(均值為2),省級(均值2.17),市級(均值2.3),縣級(均值2.37),鎮(zhèn)級(均值2.53),數據顯示,公眾對中央近三年反腐工作相對最滿意,鎮(zhèn)級反腐工作最不滿意,這體現出反腐工作力度隨政府層級降低而降低,反映地方政府,特別是基層政府反腐工作不到位,還有待提高。
2.政府說法公信力??己苏庞弥饕獜恼袨?、政府官員、民主建設三個角度。在政府行為方面,數據顯示,(1)公眾對政府政策能夠代表大多數人的利益感到一般滿意(均值2.17),但是也存在一部分政策出現朝令夕改的問題(均值2.4);(2)大部分民眾同意政府的工作報告是真實可信的(均值2.6),但是仍有一部分認為政府的價格聽證會只是形式(均值2.6)。在政府官員方面,(1)絕大多數民眾同意個別官員的負面行為(如濫用職權)會極大影響政府的正面形象(均值1.6);(2)民眾比較認同大部分官員是人民的公仆(均值2.47),但是也存在部分政府官員只關注自己的政績現象(均值2.6)。在民主建設方面,公眾普遍認為當前國家的民主建設形勢比較好(均值2.37),人民民主專政目前仍然是最好的(均值2.27),但是并不認同官員所做的事都是對的(均值3.4),社會話題也不應當完全由政府來決定(均值3.7)。總體而言,民眾對政府比較信任,但是也存在政府制定政策并不能從始至終貫徹下來,存在朝令夕改問題;政府整體形象較好,部分官員的負面行為會影響政府公信力,這在現實生活屢見不鮮(政府的財政開支,公務員的選拔,政府發(fā)言人的選拔等等)。而且對現行人民民主專政比較認同,更希望擁有話語權,而不是完全由政府主導,公眾要參與政府活動中來。
3.民眾關注度。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所以政府活動要以公眾的利益為主,獲得公眾對信任,提高政府公信力。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絕大部分人對公眾沒有參政議政能力(均值3.6)、對政府行為漠不關心(均值3.9)等觀點持反對意見;認為公民傾向于盲目信任網絡、社交媒體的信息(均值2.3),參政議政的渠道不暢通(均值2.1),對政府的日常工作不了解,對政府信任程度并不高,希望參與到政府活動。總體而言,公眾普遍關心政府行為,由于自身盲目性、自利性和參政議政渠道局限性,導致公民對政府和公務員并不是特別信任。
社會信用制度建設,尤其是政府信用建設關系到國家的長治久安、社會和諧以及人民大眾的普遍利益,信用失范于國于民無疑都是極大的傷害。由以上數據分析可知,要加強社會信用建設,核心在于規(guī)范官員權利,強化對政府行為的約束,拓寬公眾參政議政渠道,提高政府信用,建設新型信用政府[4]。(1)建立信用評級及激勵機制,建設以民為本的公務員隊伍。(2)增加政府行政透明度,拓寬公眾參政議政渠道。(3)完善監(jiān)督制度,使權力運行進入法治化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