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艷
(蘭州大學法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民政部發(fā)布的《2017年社會服務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顯示,2017年我國居民的離婚率為3.2‰,比上年增加0.2個千分點,自2010年起便逐年攀升的高離婚率未有緩和趨勢。雖沒有準確的統(tǒng)計數據表明虛假離婚現象在持續(xù)上升的離婚率中發(fā)揮多大作用,但從2010年“國十條”和2013年“新國五條”等房地產限購政策對離婚率增長幅度的影響可以推斷出,房地產政策推動下泛濫的虛假離婚現象值得關注,層出不窮的虛假離婚效力認定及如何將其規(guī)制在法律框架之內值得深入討論。
虛假離婚是虛假婚姻的內容之一,是指夫妻雙方為了實現特定目的,以通謀方式達成一致辦理離婚登記手續(xù)解除婚姻關系,計劃在達到特定目的后再行復婚的行為,即夫妻雙方本沒有離婚的真實意愿,但以離婚為手段實現特定目的,通過欺騙司法機關或婚姻登記機關取得離婚許可的行為。虛假離婚具有以下特征:(1)夫妻雙方存在虛假離婚的通謀;(2)離婚選擇是在其自由意志下作出的真實意思表示;(3)雙方對離婚真實目的知情。與虛假離婚最容易混淆的概念是欺詐離婚,即夫妻一方以離婚為真實目的,采用隱瞞真相、虛假承諾或虛構事實等方式,騙取對方的信任,使其因陷入認識錯誤而同意離婚。欺詐離婚既不存在通謀虛假,也不存在共曉知情,所以被欺詐一方作為受害人值得更多同情。
通謀虛假離婚現象泛濫產生惡劣的社會危害后果,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第一,虛假離婚的雙方為其他目的解除婚姻關系,破壞穩(wěn)定的家庭結構,不利于子女健康成長且增加社會矛盾;第二,虛假離婚的雙方通過離婚財產分割削弱其債務承擔能力,損害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第三,虛假離婚的雙方騙取司法機關或婚姻登記機關辦理離婚手續(xù),造成對國家公權力資源的濫用和對公權力威信的踐踏。
通謀虛假離婚因涉及身份關系的變更而不同于一般的通謀虛假行為,對其效力的認定及法律規(guī)制必須追本溯源,探究通謀虛假離婚現象產生和發(fā)展的土壤環(huán)境。虛假離婚并不是房地產政策下才孵化出的新鮮事物,但房地產政策絕對是其“蓬勃發(fā)展”的助推器。除此之外,為逃避債務和騙取社會救助產生的虛假離婚現象也占據一定比例。
我國地廣人多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房地產政策勢必對社會穩(wěn)定與發(fā)展影響頗深,而房地產政策又與戶籍制度聯(lián)系緊密,所以房地產政策下催生出因騙取拆遷補償安置款、因子女上學戶口遷移、因逃避限購和稅收政策的虛假離婚現象。
1.因騙取拆遷補償安置款而虛假離婚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迅猛發(fā)展,為滿足城市進一步擴張的需要,部分老城區(qū)和郊區(qū)成為拆遷目標,居民可以通過政府的拆遷補償安置措施獲取大額拆遷款。我國部分地區(qū)關于房屋拆遷補償采取以戶為單位發(fā)放拆遷款,且對無住宅的人進行優(yōu)惠和補助的政策,因此部分人通過虛假離婚由一戶變?yōu)閮蓱?,或者由有房變?yōu)闊o房騙取多分得安置款。
2.因子女上學戶口遷移而虛假離婚
我國目前的教育資源呈現城區(qū)之間、城鄉(xiāng)之間、東西部之間分配極不平衡的客觀事實,且戶籍制度決定著可獲取教育資源的多寡。如風靡一時的辦理藍印戶口一般,部分家長通過戶籍遷移為子女謀求更好的教育資源平臺,在房地產限購政策愈發(fā)嚴格的當下,虛假離婚成為購買學區(qū)房、跨省份遷移戶口等方便子女上學問題上操作性較強的選擇。
3.因逃避限購或稅收政策而虛假離婚
國家為了抑制部分地區(qū)房價過高、上漲過快,保障城鎮(zhèn)居民生活性住房供應而出臺了住房限購的宏觀調控政策,精準打擊部分炒房團體以維護房地產市場的穩(wěn)定。各大城市的限購政策對購房人的限制是以家庭為單位考量已擁有的住房情況,與我國法律規(guī)定以自然人,即家庭成員為單位訂立和履行購房合同不一致,所以通過虛假離婚突破房屋限購政策對家庭購房資格的限制為許多購房人提供捷徑。此外,由于存在《關于夫妻之間房屋、土地權屬變更有關契稅政策的通知》中夫妻之間房屋、土地權屬變更免征契稅的規(guī)定,當事人通過虛假離婚和再復婚方式逃避房地產限購政策和稅收政策購買房屋是可行的。
除房地產政策影響下的虛假離婚外,司法實踐中常見夫妻雙方為逃避債務而虛假離婚,約定共同財產歸一方所有,“凈身出戶”的另一方承擔對外債務的案例。我國《婚姻法司法解釋二》中,雖有婚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的規(guī)定,但因存在“但書”,使得夫妻雙方通過虛假離婚并提供證據證明僅為個人債務等為由逃避共同債務,損害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同政府的拆遷補償安置一樣,社會救濟金的發(fā)放多以戶為單位,部分夫妻通過辦理離婚手續(xù)分裂為兩戶,因其都符合社會最低保障的要求,可以領取兩份低保救助金。對于虛假離婚的雙方來說,離婚并不影響他們共同生活的狀態(tài),反而能帶來更多財富。
總的來說,通謀虛假離婚之所以愈演愈烈根本原因在于兩點:一方面,在我國辦理離婚無成本,當事人不需要花費過多金錢及時間,只要證明感情破裂且在財產分割和子女撫養(yǎng)方面達成一致即能辦理離婚,婚姻登記機關只對申請材料進行形式審查,并不能探明雙方不存在真實離婚的目的,難以防止虛假離婚的產生;另一方面,誘導虛假離婚的原因多為爭取更多的財產利益,而財產利益多以家庭(或“戶”)為單位分配?!凹彝ァ币辉~不是法律專業(yè)術語,家庭不具有民事法律關系中獨立的法律人格和相應的權利能力、行為能力,不能成為所有權或其他物權的主體。家庭所分得的財產利益根本上歸屬于家庭成員共有或者單獨所有,所以以家庭為單位制定法規(guī)政策必然不周全,容易造成漏洞。
我國《婚姻法》賦予當事人絕對的離婚自由權,只要是自愿離婚的便能被準許。當事人可以選擇協(xié)議離婚或者訴訟離婚的方式:協(xié)議離婚的當事人須對離婚及財產分割、子女撫養(yǎng)等問題達成一致,訴訟離婚的經法院調解后仍堅持離婚的會被判決離婚,后須向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經審核查明后發(fā)給離婚證。但通謀虛假離婚的當事雙方實際上并沒有結束婚姻關系的內心真意,離婚只是實現其特定目的的手段,那么對虛假離婚效力也應當按照一般離婚來確定么?理論和實踐對此也有爭議。
在理論探討過程中,對虛假離婚效力認定有三種聲音:有效說、無效說和可撤銷說。
持有效說的學者認為,婚姻的維持和解除應當充分尊重當事人的意愿,法律不應過多干涉;只要雙方在自愿、平等、自由的基礎上達成解除婚姻關系的合意都應當被法律認可,至于當事人的內心真意如何在所不問。這是在“形式意思主義”指導下形成的觀點,即判斷意思表示的效力僅從客觀形式上出發(fā),作出意思表示的隱藏動機不在考慮范圍之內。有效說觀點下認為,虛假離婚的雙方已經離婚,其身份關系發(fā)生變更,根據風險自負原理,當事人應當受到離婚過程中達成的關于財產分割、子女撫養(yǎng)等約定的拘束。有效說目前成為主流觀點,但其缺陷在于其正好符合虛假離婚當事人的預期,不但不能有效規(guī)制虛假離婚行為,反而助長氣焰。
持無效說的學者認為,夫妻雙方缺少永久解除婚姻關系的真實意思表示,且其夫妻感情沒有徹底破裂,不滿足訴訟或協(xié)議離婚的要件,不能使婚姻歸于消滅。學者史尚寬有言:“為了達到其他目的而虛偽離婚且有合意者,為假裝離婚,在理論上應屬無效?!睙o效說的觀點是在“實質意思主義”指導下形成的,即意思表示的效力判斷要側重于表意人的內心真意,與此不相符的意思表示效力具有瑕疵。無效說認為,虛假離婚的雙方并沒有離婚,夫妻身份關系仍存續(xù)。這是受到民事法律規(guī)定通謀虛假行為應屬無效的影響,忽略了虛假離婚行為涉及婚姻登記機關公示的身份關系變更這一重點,形成與公示內容不相符的狀態(tài),造成婚姻登記的無序與混亂,因此無效說受到較多抨擊。
持可撤銷說的學者認為,同脅迫婚姻一樣,虛假婚姻屬于不自由的婚姻,若承認其有效不利于婦女兒童利益的保護,反之則不利于家庭社會和諧穩(wěn)定,故賦予受害一方撤銷權,允許其在法定期間內為保護自身權益使虛假離婚的合意歸于無效。但因虛假離婚是雙方合意下共同實施的欺騙行為,不存在明顯的受害一方,根據誠實信用的基本原則,再賦予其中一方撤銷權并不恰當。
我國《婚姻法》第10條和第11條涉及婚姻效力的規(guī)定,但虛假婚姻并不在其中;1994年的《婚姻登記條例》中,曾有關于當事人采用虛假材料等騙取登記機關解除婚姻關系的,離婚無效且收回離婚證,并處以200元以下的罰款的規(guī)定,但2004年的新《婚姻登記條例》為最大限度貫徹離婚自由原則刪除了這一條,此后婚姻法的司法解釋及制定中的《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均未涉及關于虛假離婚效力的規(guī)定。在民事一般法律中僅規(guī)定違背公序良俗的、虛假通謀的法律行為無效,但考慮到身份關系的特殊性,一般不能直接援引《民法通則》《民法總則》相關條款直接認定虛假離婚的效力。
司法實踐中處理虛假離婚糾紛的,雖未表明對離婚效力的認定,但都按照有效說的觀點作出裁決。如劉某訴周某婚后財產糾紛一案中,原告認為其與被告為躲避國家將要征收高額的房產稅而虛假離婚,分割共同房產,后被告不復婚且與別人結婚,要求法院確認虛假離婚協(xié)議因損害國家利益而無效。法院雖沒有明確表明其關于虛假離婚的態(tài)度,但通過將案由確定為婚后財產糾紛、原告沒有證據證明其并不是真正想離婚、國家尚未征收房產稅所以離婚并不損害國家利益駁回了原告的訴訟請求,默認原被告的婚姻關系已經解除。雖然案件依據上述理由裁決于法有據,但不能說是合理恰當的。正如上文提及的,認可虛假離婚有效,給更多人借通謀虛假離婚方式謀取不正當利益提供保護傘,使得婚姻的神圣與國家公權力機關的威信一文不值,所以針對通謀虛假離婚的法律規(guī)制勢在必行。
在法律和道德的約束框架內,婚姻的成立和消亡原本以單純的情感因素為考量依據,但是通謀虛假離婚行為的出現使得婚姻本質被玷污,原本“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浪漫承諾被打上利益博弈的標簽,為了追求經濟目的而肆意地毀壞婚姻、破壞家庭穩(wěn)定與社會和諧。泛濫的虛假離婚現象一次次挑戰(zhàn)著法律底線,僅靠道德批判而法律對此仍束手無策的話,我國的婚姻制度將受到極大沖擊,社會公正名存實亡。虛假離婚的法律規(guī)制基本思路便是從提高離婚成本和完善相關法規(guī)政策兩個角度,采取措施遏制夫妻雙方通過通謀虛假離婚謀取不正當利益的現象再發(fā)生。
所謂提高離婚成本,并不是支持行政機關在處理離婚申請時征收一定的費用,而是讓婚姻登記機關針對理離婚申請設置必要的程序事項,適度增加離婚的難度。
1.設置離婚審查期
按照目前《婚姻法》,婚姻登記機關在處理離婚申請時進行形式審查,并適當詢問是否自愿離婚,關于財產分割、子女撫養(yǎng)等重大問題是否達成一致后便會頒發(fā)離婚證,宣布婚姻關系解除。若借鑒國外普遍接受的結婚審查期做法,法律規(guī)定必要的離婚審查期,婚姻登記機關在接收離婚申請后對申請材料進行形式審查,并在統(tǒng)一的信息共享平臺作出公示,因離婚屬于個人隱私范疇,公示的內容主要圍繞財產屬性與分割,為當事人的債權人盡早發(fā)現債務人財務狀況變化提供便利。公示期一般為三十天,期滿后無債權人異議的發(fā)給離婚證,正式結束夫妻關系。
2.將虛假離婚行為納入婚姻登記失信行列
2018年2月國家發(fā)改委等31個中央部門聯(lián)合簽署了《關于婚姻登記嚴重失信當事人開展聯(lián)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將嚴重違反《婚姻法》和《婚姻登記條例》的婚姻登記當事人納入失信行列并給予聯(lián)合懲戒措施。通謀虛假離婚也應當被納入其中,若發(fā)現當事人存在虛假離婚的情形,由民政部門將其信息報送給簽署備忘錄的部門,在涉及個人招聘錄用、從業(yè)資格、職務晉升、房屋購買等多個領域內進行適當懲戒處罰,借助行業(yè)自律規(guī)范彌補法律規(guī)范的不足,將婚姻誠信納入社會信用體系中來,遏制擬通過虛假離婚追求利益的不正之風。
3.開展針對虛假訴訟罪的普法宣傳
當事人若通謀虛假采取訴訟離婚的方式解除婚姻關系的,屬于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致使人民法院基于捏造的事實作出裁判文書的情形,構成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虛假訴訟罪,應當依法處以刑事責任。以訴訟的方式虛假離婚,欺騙司法機關的裁決謀取不正當利益,妨害司法秩序并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的行為并不能一直逍遙法外,一旦構成虛假訴訟罪,將要承擔刑事責任,與謀求的經濟利益相比得不償失。虛假訴訟罪早被寫入《刑法》,但是很多人因不知道虛假離婚的惡劣后果而無所畏懼,所以開展相關宣傳普法活動非常必要。
如前所述,目前我國關于房屋限購、社會救助金發(fā)放等法規(guī)政策有不合理之處,給有心人提供了借助虛假離婚方式牟取本不屬于自己利益的可趁之機。
1.限購等房地產政策的合憲性審查
住房限購的政策是各地方政府在中央文件的指導下作出的規(guī)范性法律文件,其性質應為抽象性行政行為。鑒于我國《行政訴訟法》規(guī)定抽象行政行為一般不可訴,僅能在審查具體行政行為時附帶審查,所以行政相對人不能針對限購政策中的不合理之處提出行政訴訟;此外,房屋限購等政策直接干涉到公民的自由交易和遷徙的權利,違背憲法規(guī)定的平等原則和保障人權原則,間接催生當事人實施虛假離婚的動機和對婚姻自由的濫用,因此限購等房地產政策有違反憲法的趨勢,對其展開合憲性審查非常必要。
2.以個人為單位發(fā)放補助金
我國房地產政策及社會救助法律法規(guī)多以家庭為單位發(fā)放補助金,因家庭不是適格的民事法律關系主體,家庭所分得的財產必須再次分配給具體的家庭成員才能落實完整的財產所有權;家庭沒有標準的規(guī)模大小,三口之家或者四世同堂均能成為一戶,所以法規(guī)政策采用的“家庭”單位與民事法律以“人”為單位不能完美銜接,所以建議政府在發(fā)放社會救助金、拆遷安置補償金時以個人為單位,合理設置補助金額杜絕拆戶分錢的不良風氣。
綜上,在房地產政策等影響下通謀虛假離婚行為屢禁不止,給家庭與社會穩(wěn)定和諧帶來隱患。關于虛假離婚的效力認定眾說紛紜,盡管有效說已經廣受認可,但是效力認定不是根本目的,如何遏制虛假離婚現象才是重點。鑒于虛假離婚行為多由離婚成本低和法規(guī)政策不完善兩大因素誘導形成,從上述兩個切入點探尋法律規(guī)制措施是較為合理的路徑選擇。通過設置離婚審查期、將虛假離婚納入失信記錄和宣傳虛假訴訟罪等方式提高虛假離婚的成本,對潛在擬采取虛假離婚方式牟取不正當利益的當事人予以威懾,使其打消虛假離婚的念頭;通過對助長虛假離婚的相關法規(guī)政策予以完善優(yōu)化,使法規(guī)政策于法有據、于理可依,便于其貫徹落實,徹底扼殺虛假離婚的生存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