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文學院 山東濟南 250100)
《續(xù)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搜羅了多種清代大型輯佚叢書,第1199—1200冊收錄了王謨頗負盛名的《漢魏遺書鈔》。該叢書輯錄已佚古書一百余種,體現(xiàn)了王謨在輯佚學方面的學術(shù)功力?!独m(xù)修四庫全書》并未明確標記其影印《漢魏遺書鈔》的版本信息,但通過首頁“嘉慶戊午新鐫”“西齋藏版”之語,及部分輯本題下所鈐朱文“復旦大學圖書館藏”之印,可知《續(xù)修四庫全書》所影印的《漢魏遺書鈔》為復旦大學圖書館所藏清嘉慶三年(1798年)西齋刻本。
西齋刻本較為常見,但復旦大學圖書館所藏這部卻與其他西齋刻本不同,最明顯的區(qū)別在于此本之《韓詩內(nèi)傳》輯本中有數(shù)十條以娟美的行楷書撰寫的批語,這顯然是閱讀此書的某位學者書寫的。且《漢魏遺書鈔》所輯一百余種典籍,該學者僅在《韓詩內(nèi)傳》輯本中寫下了批語,可見其對于《韓詩》有著深湛的學養(yǎng)。但這位學者究竟是誰,限于史料,暫時無從詳考。不過批語中曾出現(xiàn)“馬本”的稱謂,為我們探究批語的書寫時代提供了重要的線索。按“馬本”指清中期輯佚家馬國翰(1794—1857年)于《玉函山房輯佚書·經(jīng)部》中所輯錄的多種《韓詩》佚著,其初刻本刊行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1]。批語既然已經(jīng)參考了馬國翰的多種《韓詩》佚著,則其必撰寫于馬書刊刻之后,亦即1849年后。
這些批語因僅見于復旦大學圖書館所藏西齋刻本,所以具備絕無僅有的文獻價值。同時,這些批語又有重要的學術(shù)價值,因其既高屋建瓴地揭示了王謨《漢魏遺書鈔》所輯《韓詩內(nèi)傳》(下簡稱“王輯本”)的得失,又對王輯本進行了力所能及的訂補,從而使王輯本在學術(shù)含量方面實現(xiàn)了質(zhì)的飛躍。
王謨所輯《韓詩內(nèi)傳》雖然只有一卷的容量,但仍然包含著豐富的文獻信息,據(jù)王氏所作序錄,該輯本共參考了《經(jīng)典釋文》《毛詩正義》等23部典籍,輯出遺說344條[2]518。相較于最早系統(tǒng)輯錄《韓詩》遺說的王應麟《詩考》,已有了較大篇幅的充實,但是仍然存在部分缺憾。對此,批語做出了切中肯綮的評判:
王氏此書,凡厚齋所引《外傳》,多不錄,然亦間采數(shù)語,未詳其義例。至于《釋文》《選注》《御覽》諸書,則采之猶未盡也。今悉筆之眉端,以補其闕。原引第稱書名,不詳卷數(shù),亦補著之?!夺屛摹贰对娛琛犯饕姳緱l,無待注也[2]518。
王輯本之三類闕略,在這段評論中得到了清晰的呈現(xiàn):①《韓詩外傳》所提供的《韓詩》異文對于重輯《韓詩經(jīng)》之文本具有極其重要之價值,然王輯本“多不錄”;②《經(jīng)典釋文》《文選注》《太平御覽》保留了大量《韓詩》遺說,然王輯本“采之猶未盡”;③輯佚本應詳注出處,然王輯本“第稱書名,不詳卷數(shù)”。以上三點實際上也暴露出《韓詩》早期輯本的不成熟之處:既不全,也不精。不過雖然存在上述問題,但王輯本作為較早出現(xiàn)的清人《韓詩》輯本,仍具備一定的學術(shù)意義。在王謨之前,僅有明季董斯張就《詩考》進行過補充,但規(guī)模太小,且有錯漏(見《四庫總目提要·詩考》[3]),亦非專就《韓詩》進行補遺,至王謨始專以《韓詩》為本,較為完善地補充了《詩考》漏輯的諸多條目,這些補充涵蓋了《韓詩翼要》之外的多種《韓詩》佚著之遺說(《續(xù)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謂王輯本未輯《韓詩章句》[4],不確),這從批語中大量出現(xiàn)的“《詩考》無”“此句《詩考》所無”等字句即可窺見端倪。
同時,對于《詩考》已經(jīng)輯出的條目,王輯本亦能就其有問題者加以匡正,如王輯本首條云:“《周南》敘曰:其地在南郡、南陽之間。”[2]519此條已收錄于王應麟《詩考·韓詩》,然誤原文之“其地”為“楚地”,遂誤系此遺說于《商頌·殷武》“奮伐荊楚”句下[5]。王謨則據(jù)《水經(jīng)注》正之,準確安置于《周南》之下。綜上可見,王輯本對于《詩考》所輯《韓詩》的訂補均有一定的有效性。
總體來看,批語系針對其揭出的王輯本缺失而進行,從而使王輯本的學術(shù)含量得到了質(zhì)的提升。根據(jù)補語內(nèi)容,可將其訂補工作分為以下六個方面:
(1)補充《韓詩外傳》所提供的異文。如王輯本未輯《中谷有蓷》之異文,批語則據(jù)《韓詩外傳》卷二補“惙其泣矣”[2]521,保留了一條珍貴的《韓詩》異文。
(2)補充王輯本漏輯的遺說。如批語根據(jù)《文選注》卷六補《韓詩·大雅·大明》“駟介彭彭”之《韓詩章句》遺說:“介,界也?!盵2]521
(3)補足王輯本輯佚的卷次。例如王輯本《芣苢》條云:“《芣苢》敘曰:傷夫有惡疾也?!弊ⅲ骸啊段倪x注》?!迸Z于其后補“五十四”三字[2]519,提供了該遺說在《文選注》中的具體卷次,頗便于覆核。
(4)補充王輯本漏標的遺說來源。在同一條遺說見于多種來源時,王輯本有時僅標注一種來源,補語則補出其他來源。如《韓詩·出其東門》:“聊樂我魂?!薄俄n詩章句》云:“魂,神也?!蓖踺嫳緭?jù)《文選注》收錄之,補語則增“《釋文》”二字[2]522,指出該遺說不僅見于《文選注》,亦見于《經(jīng)典釋文》。
(5)對王輯本所輯遺說進行???。如王輯本以《經(jīng)典釋文》為據(jù),輯得《鄘風·定之方中》“星言夙駕”遺說一則:“星,精也?!迸Z謂:“按宋本《釋文》作:‘晴也?!┫嗯_岳氏注疏本《音義》引作‘精也’?!盵2]521這對保存《韓詩》該遺說的異文無疑有著重要價值。
(6)糾正王輯本的疏失。如王輯本自《困學紀聞》輯《韓詩說》云:“昔尹吉甫信后妻之讒,而殺孝子伯奇。其弟伯封求而不得,作《黍離》之詩?!迸Z謂:“曹植《貪惡鳥論》。”[2]521意謂此節(jié)出自曹植的《貪惡鳥論》,非《韓詩說》之文,這種尋根溯源的治學方式,為后續(xù)研究提供了更清晰的信息。
批語雖對王輯本作了力所能及的訂補,但亦偶有千慮一失之處。如王輯本據(jù)《經(jīng)典釋文》輯《周南·汝墳》之異文云:“愵如調(diào)饑?!迸Z于“調(diào)饑”旁注曰:“《韓》作‘朝饑’?!盵2]519按:作“朝饑”者僅見《說文》“惄”字條:“從心,叔聲,《詩》曰:‘惄如朝饑?!盵6]然許慎并未言此系《韓詩》,故批語徑視之為《韓詩》,似有武斷之嫌。且《說文》所引“惄如朝饑”本身亦存異文,李仁甫本《說文》作“惄如輖饑”,段玉裁即以李本為是[7]。如果這一判斷成立,則《說文》所引系《毛詩》,因今本《毛詩》雖作“惄如調(diào)饑”,但陸德明《釋文》謂:“(調(diào))又作輖?!盵8]可見“惄如輖饑”乃《毛詩》之或本,而非補語所推定的《韓詩》。批語將《說文》所引《詩經(jīng)》視為《韓詩》,似乎亦有特定的學術(shù)淵源。因清代有部分學者即認為許慎所習為《韓詩》,如章學誠《文史通義·言公中》謂:“韓詩之《詩》雖亡,而許慎治《詩》兼韓氏,今《說文》具存,而韓嬰之《詩》,未盡亡也?!盵9]或許是受這種看法的影響,當代學者亦有將“朝饑”視為《韓詩》之文者,例如袁梅《詩經(jīng)異文匯考辨證》便持此說[10]。
同時,批語沒有對王輯本的下述兩方面不足進行相應的訂補:
(1)誤輯。例如王輯本于《抑》篇輯侯苞云:“《抑》,衛(wèi)武公刺王室,亦以自戒?!盵2]527按此條系侯苞《韓詩翼要》之文,王氏《漢魏遺書鈔》既已據(jù)之輯入《韓詩翼要》[11],顯然不應重輯于《韓詩內(nèi)傳》中。但批語于此未置一字。
(2)未對來源不同、但內(nèi)容相同的文本作妥善的拼合。例如王氏分別以《經(jīng)典釋文》和《毛詩正義》為據(jù),于《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句下輯《韓詩》遺說二則:
①金罍,酒鐏。天子以玉飾,諸侯、大夫皆以黃金飾,士以梓。
②金罍,大夫器也。天子以玉,諸侯、大夫皆以金,士以梓[2]519。
以上兩條內(nèi)容顯然同出一源,而王氏未加拼合,統(tǒng)輯于書中,造成了無謂的重復。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韓詩說》則對此條進行了較好的拼合:“金罍,大夫器也。天子以玉飾,諸侯、大夫皆以黃金飾,士以梓,無飾?!盵12]馬國翰刪去了王輯本的“酒鐏”(據(jù)《經(jīng)典釋文》,此二字并非《韓詩》之文[13]),對王輯本兩則文字進行了整合,并以《三禮圖》為據(jù),在“士以梓”下增“無飾”二字,從而較好地還原了此條《韓詩》遺說的面貌。二本相較,王輯本之冗脞已相當直截地顯現(xiàn)出來。此外,批語對于王輯本漏輯條目的補充并不完備,還有若干《韓詩》遺說被批語所遺漏。其中既有遺漏傳世文獻者,例如《文選注》所引的部分《韓詩》遺說就為批語所遺漏;亦有遺漏域外漢籍者。例如日本不少古籍曾保留過《韓詩》遺說,批語當因無緣寓目而無從輯補。
由上文的考察可以發(fā)現(xiàn)《續(xù)修四庫全書》本《漢魏遺書鈔·韓詩內(nèi)傳》的批語具有重要的文獻與學術(shù)價值,尤其是它對王輯本諸多缺憾的匡正與增補,極大地充實了王輯本的內(nèi)容,使得王輯本成為更加可靠的《韓詩》輯本。更為重要的是,有價值的批語甚至可與刊刻本埒美,共同成就一部學術(shù)作品的價值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