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阿基米德原理是《浮力》一章的關鍵。在實際課堂中,大多教師對阿基米德原理的實驗通過講實驗的形式處理,錯過了對學生科學實驗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機會。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對阿基米德原理實驗中的實驗儀器和實驗操作部分,提出一些改進做法,使現(xiàn)象更直觀,結論具有普遍性。
關鍵詞:阿基米德原理;實驗儀器;實驗操作
阿基米德原理實驗是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的重要教學內容,它在學生認識浮力、了解浮力影響因素的基礎上,通過實驗的辦法讓學生推導出浮力的計算方法,為學生分析物體的浮沉條件,解決實際問題提供了理論依據(jù)。在實際教學中,我對阿基米德原理的實驗儀器和實驗操作提出了一些改進做法,現(xiàn)在將對這兩個問題進行具體闡述。
一、對阿基米德原理的實驗儀器的改進
1.對課本實驗的分析
如圖1,課本實驗的步驟安排是以最少的實驗操作為目的做出了設計,原理不復雜,目的明確。但是在操作過程中,本人發(fā)現(xiàn)以下幾點不足。
(1)用手提著物體浸入水中,手一抖物體容易晃動,導致從溢水杯中溢出的水不夠準確;測力計提著物體不夠穩(wěn)定,會對讀數(shù)過程造成一定的困難,進而造成誤差;
(2)由丙到丁的過程,計算G排=G總-G桶,G桶由于桶中有殘留水,測量結果也會造成誤差;
(3)實驗中要測量四組數(shù)據(jù),并且要進行計算,數(shù)據(jù)不夠直觀,學生接受問題有一定難度。
2.器材改進
(1)如圖2,用撐衣桿自制變高的架子套在鐵架臺上,固定雙彈簧測力計,再采用升降臺裝置。應用升降臺可以很好地控制物體緩慢浸入液體,避免物體的輕微晃動,而且彈簧測力計穩(wěn)定,便于學生觀察和讀數(shù),便于多次測量。改用紅墨水,增大了可見度,還有溢水杯口設計的彎管解決了該測法水容易濺出的問題。
(2)刻度的創(chuàng)新。如圖3,自制活動刻度:先用白紙畫出與原來分度值相同的刻度,不同的是測量浮力時零刻度在下面,測量排開液體所受重力時零刻度在上面;用硬透明塑料套密封,采用兩端固定在彈簧測力計右側部分,可以上下拉動進行調零(物體未浸入水中,浮力為0,即彈簧測力計所測物體重力處為F浮的0刻度;水未流入小桶中,排開液體重力為0,即彈簧測力計所測小桶重力處為G排的0刻度)。當物體浸入水中,同時彎管的水流進小桶后,利用活動刻度可以直接讀出F浮和G排,可以直接做出比較,減少了數(shù)據(jù)處理的環(huán)節(jié),節(jié)約實驗時間,便于學生發(fā)現(xiàn)和歸納結論。在具體的實驗中,根據(jù)學生使用的重物和小桶不同,只需要調節(jié)活動刻度的0刻度,就可以進行探究,操作簡單,數(shù)據(jù)直觀。同時保留了原有測力計左側的刻度,在研究浮力大小變化的同時,也反映了彈簧測力計拉力的變化,多次實驗記錄數(shù)據(jù)后,對于學生理解浮力與拉力的區(qū)別有很大的幫助。
二、對阿基米德原理的實驗操作的改進
1.進行阿基米德原理實驗時,先將物體掛在彈簧測力計下,再用手提著彈簧測力計使物體浸入水中,手不可避免地會晃動,因此,在操作方面的必要改進就是固定彈簧測力計,通過升降臺的調節(jié)改變物體浸入水中的體積。升降臺是整個臺面的升降,不容易造成一起的晃動,通過對學生的培訓,操作并不復雜,學生容易掌握。
2.課本上并沒有對阿基米德原理適用氣體的情況做出驗證,使學生在理解上會造成一定的難度,為此,本人設計了如下的氣球實驗輔助理解。
(1)如圖4,在大可樂瓶蓋上裝一個自行車氣門,通過氣門打足空氣,然后用棉線把氣球捆在氣門的里端,放在電子秤上稱重G1=m1g;
(2)如圖5,打開氣門,瓶內的加壓空氣從氣門進入氣球,使氣球變大,同時發(fā)現(xiàn)電子秤示數(shù)變小,一直到電子秤示數(shù)穩(wěn)定,稱重G2=m2g;從圖4到圖5的變化量就是F浮,故F浮=G1-G2;
(3)關閉氣門,解開棉線,把氣球的氣放完,繼續(xù)搭在氣門上稱G3,如圖6。由于現(xiàn)在氣球完全浸沒在空氣中,內外密度相同,所以氣球排開空氣的重力近似等于氣球內空氣的重,這時從圖4到圖6的變化量就是G排,故G排=G1-G3;
(4)比較F浮=G1-G2=(m1-m2)g,G排=G1-G3=(m1-m3)g,若F浮=G排,就可以驗證阿基米德原理也適用于氣體。
(5)為了使實驗具有普遍性,可準備多個瓶子進行驗證。
以上兩個方面的改進,一是實驗儀器改進部分,即雙彈簧測力計測法,其在很多資料和優(yōu)質課都有提到,但只局限用兩把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變化量相等來驗證阿基米德原理,缺乏直觀數(shù)據(jù)處理。而活動刻度的引入,解決了這方面的問題。二是實驗操作改進部分,即氣球實驗,它的靈感來源于一張圖片:籃球內加壓空氣通過自行車氣門流入氣球,使氣球變大,同時杠桿失去了平衡。本人用大的可樂瓶代替籃球放在電子秤上稱,反復實驗,設計最簡潔的實驗步驟,作為演示實驗,通過觀察微信同屏的電子秤,數(shù)據(jù)清晰準確。而且氣球的膨脹大小變化明顯,學生注意力集中。整個設計告訴學生學習物理的方法:多觀察、多思考、多動手。兩個實驗改進響應當前最熱門的“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理念,對一線老師講清阿基米德原理具有重要作用,使學生正確理解和牢固掌握阿基米德原理這個知識點的應用,而且實驗器材都可以由日常生活用品制作出來,可以鼓勵學生利用身邊器材多做實驗,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參考文獻:
[1]趙建軍.中學物理教學與研究[M].山東教育出版社,2018.
[2]陳寶義,潘選海.阿基米德原理的改進[J].物理實驗,2001,21(3).
[3]王正蛟.驗證阿基米德原理的幾種實驗對比[J].物理通報,2017(3).
[4]吳文建,許新勝.“阿基米德原理適用于氣體”的實驗探究[J].物理教育研究,2017(38).
作者簡介:周燕霞,女,本科,主要從事中學物理教學工作,獲2019年湛江市實驗說課一等獎。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