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紅燕
〔摘要〕隨著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益受到重視,班級心理委員已從高校神壇走進中小學校園。然而,在工作實踐中,由于工作能力不足、工作氛圍不濃、工作被認可度不佳、工作積極性不高等方面的原因,班級心理委員制度在中小學的實施仍面臨人員選拔困難、任務執(zhí)行困難、工作保障困難、社會支持困難等困境。要突破這些困境,可以從整合工作身份、明確工作內容、明晰工作職責等多面作出努力。
〔關鍵詞〕班級心理委員;中小學;實踐困惑;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 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9)36-0062-03
一、引言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fā)展,人尤其是學生這個社會群體日漸面臨更多的問題,如對學習環(huán)境的適應問題、人際關系的處理問題等。如何使他們以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去適應日益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受到空前的關注,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心理委員——新的班干部,也隨著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蓬勃發(fā)展應運而生。心理委員職務于2003至2004年間出現(xiàn)在浙江海洋學院和天津大學,而后迅速在各大學中普及[1]。如今,相當多的中小學班級里也出現(xiàn)了這個職務。
心理委員,是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新生事物,是國外朋輩輔導在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本土化形式,是指受過相關心理學知識培訓的學生,在班級中肩負起幫助同學解決一般心理問題、組織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傳播心理健康知識等職責的職務[2]。
心理委員作為班級的一員,與同學朝夕共處,年齡相仿,因此跟同學的自然性鴻溝小,防御性低,共同性大,互動性高,便于及時發(fā)現(xiàn)和預防學生中存在的心理問題,有助于增強學生承受挫折和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預防學生中的精神疾病和變態(tài)心理,避免校園心理危機事件的發(fā)生。同時,心理委員的出現(xiàn),還能彌補和緩解當前學校專職心理輔導教師人員配備不足的問題。但是,心理委員在我國尚屬新生事物,班級心理委員制度的實施仍存在諸多困境,擺脫這些困境仍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付出相當大的努力。
二、四大困難:班級心理委員制度實施中面臨的困境
近十年來,我一直在初中、高中從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工作并負責學校心理輔導站的日常運行管理,在實際工作中也不遺余力地推行班級心理委員制度。在多年的工作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當前中小學班級心理委員制度在實施中常常面臨以下幾個方面的困境。
1.人員選拔困難
心理委員制度的實施過程中,最大的困難是人員的選拔。在“選誰”“怎么選”“按照什么標準選”這些問題上,常常令各中小學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負責人感到為難和棘手。
一般而言,班級心理委員自我推薦和民主選舉的意義不大,原因有三:一是這個崗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二是學生對這個崗位的要求不甚清楚;三是學生對這個崗位的人崗匹配問題難以把握。因而,在實際工作中,心理委員的人選基本上由班主任指定。當然,此前心理教師會提供一定的選擇標準供班主任參考??墒?,由于標準的模糊性和難把握性,使得可操作性降低,班主任也往往只能根據選擇班干部的經驗來選擇心理委員。于是,如此選出來的心理委員,其能力、個性特點等條件是否與崗位相匹配,就很難保證了。
2.任務執(zhí)行困難
在工作實踐中,心理委員的工作任務通常包括以下這些方面:認真學習并積極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在本班級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宣傳活動;協(xié)助學校開展各種活動,并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講座及活動中起骨干作用,帶動其他學生積極參與;注意發(fā)現(xiàn)學生中出現(xiàn)的各種心理異?,F(xiàn)象,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并及時向班主任、學校心理教師反映,使其盡快得到解決;幫助有心理困難的同學及時前往心理咨詢室接受心理輔導,向心理輔導教師提供同學的表現(xiàn),以便加強對接受咨詢的學生的跟蹤及反饋;協(xié)助學校開展心理普查;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擔任學生助理,為老師、同學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等等。為了完成這些任務,學校心理教師往往會給心理委員布置一些比較具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填寫“心理晴雨表”等。
以上這些任務,表面上看,被動的多、主動的少,配合的多、獨立的少,但仔細研究,這些都是專業(yè)性很強的任務,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對于大學生而言尚存在一定難度,對于中小學生而言其難度就更大了,因而執(zhí)行起來比較困難。
3.工作保障困難
由于人員的配備較為隨意,工作任務的專業(yè)性又比較強,因而在心理委員制度的實施中,就需要對相關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也需要讓相關人員到實際工作中去鍛煉和提高。然而,全校少則十幾個班,多則數十個班,年級跨度大,加上當前中小學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學校各種類型的活動也比較多,要經常安排專門的時間進行全校心理委員的培訓活動,是不容易的。另外,無論在時間還是空間上,學校能提供、愿意提供給心理委員工作的條件是十分有限的,即便心理教師和心理委員非常熱心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會因此受到百般阻礙。
4.社會支持困難
在工作實踐中,班級心理委員制度的實施還面臨一個非?,F(xiàn)實的問題,就是不能得到很好的社會支持。換言之,心理委員的工作,班主任認為“專業(yè)的事情就應該專業(yè)的人來做”,心理教師全權負責就好了,不應該把“不諳世事”的學生牽扯進去;任課教師認為,學生的任務就應該是把文化知識學好,不應該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分心;家長們對“心理委員”這個職務的感覺更是“怪怪的”,有人甚至認為“孩子有心理問題才被選為心理委員”;還有一部分學生,他們對心理委員的工作也不是特別支持,心理委員的話他們不聽,心理委員布置的任務他們不配合,等等。
三、四個“不”:班級心理委員制度實施困難的原因
1.工作能力不足
毋庸置疑,中小學生的知識儲備,特別是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儲備,是嚴重不足的。由于知識儲備不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技能缺乏,再加上理解和領悟能力尚有欠缺等原因,即使學校心理教師對其開展一定的培訓,中小學班級心理委員的工作能力還是比較有限的。由于工作能力不足,工作任務的完成自然而然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此處無須贅述。
2.工作氛圍不濃
縱觀我國學校教育,可以說,當前心理健康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心理委員的出現(xiàn)和推廣,也充分說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然而,由于無法回避的考分和升學壓力,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范圍內尚如某些人所說的“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圍還不夠濃厚,人們對于心理委員這個新生事物,尚未真正地接受。
3.工作被認可度不佳
在心理委員出現(xiàn)之前,中小學所有的班干部里,紀律委員應該是學生們最不喜歡的職務了,因為這個職務經常扮演的是一個“檢舉者”的角色。心理委員出現(xiàn)之后,很快便躋身于學生們最不喜歡的班干部行列之中。這是因為心理委員需要觀察、關注同學們的情緒狀態(tài),需要發(fā)現(xiàn)同學中的不良心理和行為表現(xiàn),然后及時向班主任、學校心理教師匯報,以避免心理危機事件的發(fā)生,從而極易被不明事理者誤解成“告密者”。如此這般,其工作不僅很難得到同學的認可,更有甚者可能引起同學的不滿和反感。
4.工作積極性不高
與其他班干部相比,心理委員的工作積極性是相對比較低的。為什么會這樣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上文提到的工作被認可度低,使得心理委員的工作積極性不高;二是心理委員的工作與學習無關,不像學科代表(如語文科代表、數學科代表等)那樣與學科學習直接相關;三是心理委員的工作還與其他學科學習相沖突,會占用其他學科的學習時間。簡而言之,在很多人看來,心理委員工作除了負面影響外,沒有多少積極的作用。
四、三大舉措:突破班級心理委員制度實施困境的相關策略
1.整合工作身份:心理委員與學科代表相結合
在當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架構中,心理課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實現(xiàn)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的重要載體之一。因而,在工作實踐中,班主任可將班級心理委員與心理科代表兩個身份相整合,集二者于一身。工作身份的整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心理委員在公眾心目中的負面“角色形象”,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心理委員的工作熱情,助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順利開展。
2.明確工作內容:危機事件與一般事件相區(qū)別
由于知識、能力、工作方法等各方面的不足,中小學班級心理委員的工作內容必須進一步明確,才能更加有效地避免負面影響,充分發(fā)揮心理委員的作用。班級心理委員作為心理教師的助手,在中小學階段承擔的主要工作內容應該是危機事件、緊急事件的監(jiān)控與報告。換句話說,在與學科代表身份進行整合之后,班級心理委員的工作內容除了協(xié)助教師組織好心理課的課堂教學外,其重點工作就應該是協(xié)助學校心理教師、班主任等處理學生中出現(xiàn)的危機事件和突發(fā)情況。當然,學生中的一般問題,心理委員也應該給予積極關注,但由于在知識、能力、工作方法等各方面尚有欠缺,這些問題可以交由教師循序漸進地處理。
3.明晰工作職責:及時報告與臨時監(jiān)控相補充
在工作內容明確以后,心理委員的工作職責仍需要進一步明了,以便使當事人有清晰的認識和了解。為了降低班級心理委員工作的難度,使該項工作真正成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益補充,在面臨學生心理危機事件和突發(fā)情況時,心理委員的工作職責是及時、迅速、準確地向學校心理教師或班主任、任課教師、學校領導報告,并在老師未到場的情況下對突發(fā)事件進行臨時監(jiān)控,在老師到場后協(xié)助老師做好相關工作。中小學班級心理委員如果在工作中能夠很好地完成這項工作,就已經相當不容易了,畢竟他們年紀小、經歷少、能力欠缺,想讓他們承擔更多的任務和職責,也是不現(xiàn)實的。
五、結語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由于師資不足、專業(yè)性強等各方面的原因,學校心育工作的有效開展,離不開心理委員制度的有效實施。盡管在中小學階段,班級心理委員制度的實施由于各種原因而面臨諸多困境,但是,只要我們敢于擔當,直面問題,并采取積極的措施加以應對,心理委員制度在中小學的實施和推廣就能走出一條成效之路、特色之路。
參考文獻
[1]詹啟生.班干部新職位:心理委員[J].廣東第二課堂(小學版),2008(9):47.
[2]趙愷.關于加強班級心理委員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J].商情,2014(44):286-287.
(作者單位:浙江省嚴州中學新安江校區(qū),杭州,311600)
編輯/于 洪 終校/紀 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