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實驗小學 宋學慧
“資料袋”是教師為學生設計的,幫助學生學習知識的資源庫。這套資源庫中的知識可用文字的方式呈現出來,也可以用圖片的方式呈現出來,只要語文教師巧妙地應用“資料袋”,就能較好地助力學生學好語文知識。
語文文本中有一些內容較為抽象,學生僅憑文字很難理解文字中描述的畫面、闡述的內容、表達的情感。當學生不能理解文本的意思時,他們便難以產生學習文本的興趣。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文本,教師可以為部分文本設計圖片,讓學生結合圖片資源來理解文本的意思。
以教師引導學生學習《落花生》這一篇課文為例。落花生文本的開始,說明了作者許地山是在什么情境下種的落花生。對于學生來說,他們很難理解這段文本中所描述出來的種植花生及收獲花生的喜悅。為了讓學生理解這段文字的意思,教師可為這一段話配上圖片,學生將看到在夏天和秋季的時候,一家人圍繞在一張桌旁,桌子上擺著兩三盤花生,大家正開心地邊聊天邊吃花生。學生通過觀看這張圖片就能理解作者的母親在半畝荒地里種出了大家喜歡吃的花生,眾人內心的喜悅。為了讓學生了解落花生種植的過程,教師放置了圖片,讓學生看到落花生從種植到收獲的生產過程。學生從圖片中看到,種植花生的生產過程為買種、翻地、播種、澆水……在教師引導學生學習這篇文本時,教師應用圖片,把抽象化的文字內容具象化了,學生觀看著圖片,便能了解文本文字要表達的意思。當學生覺得自己能理解文本時,便愿意積極地學習語文知識。
教師應用圖片資源,把文本的文字內容用具象化的方式呈現出來,幫助學生理解文本的意思。這樣的資源整合方法,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
學生在自主學習語文知識時,教師需要讓學生掌握一些學習重點。學生只有掌握了這些學習重點,才能夠真正地掌握需要掌握的知識。教師可以在“資料袋”中,事先為學生設計好學習重點,讓學生在學習文本的時候,了解自己需要學習的重點是什么,然后有的放矢地學習。
以教師引導學生學習《泊船瓜州》這首詩為例。很多學生讀到“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這一句時,只知道這一句寫得挺好、挺形象,卻沒有意識到這一句中有他們需要學習的語文知識。當學生忽略了這個知識點時,他們記起了教師曾經說過,要他們在學習課文時,查看學習資料袋中說明的知識重點,于是學生翻開資料袋去學習。此時,“資料袋”的學習資料中有一段文字,“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的“綠”,是什么意思?為什么這一句話能把春天描繪得特別形象?學生受到了資料袋中文字的提示,才發(fā)現自己錯過了一個需要學習的語文知識點。當學生發(fā)現了自己錯過了這一需要學習的知識點時,教師繼續(xù)用文字提問:“在閱讀資料袋以前,你發(fā)現了這一知識點嗎?如果你發(fā)現了,你是怎樣發(fā)現這一知識點呢?如果你沒有發(fā)現這一知識點,又是為什么沒有發(fā)現呢?”結合教師的引導,經過反思,學生發(fā)現了自己在學習時,沒有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即自己沒有在學習的時候,逐字、逐句地弄懂文本中的意思。在讀詩的時候,覺得掌握了其中的語文知識,便不再深入學習。教師的引導,讓學生意識到了自己過去的學習習慣是不對的,接著教師又向學生提出第三個問題:“如果你沒有掌握這一知識點,那你知道要應用怎樣的方法才能掌握這一知識點嗎?”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結合過去的學習經驗,開始查工具書及相應的學習資料,通過學習,學生終于了解了在這首詩中,這個“綠”字,并非名詞或者形容詞,它是一個動詞。這句詩的意思是指“春風又讓江岸變成了綠色的”。通過認真地學習和體會,學生了解了這一句話,所以寫得特別生動形象,是因為作者抓住了春天最重要的一個特征,即春天是綠回大地的季節(jié)。為了生動地描述春天到了的場景,作者沒有直接說春天到了,而是說“春風又綠江南岸”,這一句話,把春天最典型的特征描繪在人們面前。當人們的腦中浮現出綠色回到大地的場面時,立即能感受到春天到了。這句話,通過一個動詞,把春天的特征描述活了,描寫得特別生動。
教師可以在設計資料袋的資源時,為學生提示學習重點,幫助學生反思。教師通過這樣的引導,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以后能夠主動地發(fā)現學習重點。并且教師可以通過資料袋資源讓學生思考,如何才能夠有效地掌握重點知識。
在學習文本的時候,會涉及到很多相關的人文歷史知識,如果學生不理解,閱讀時就會產生學習障礙,導致他們無法理解文本中寄托的思想。教師可在“資源袋”中放置與之相關的文本,讓學生理解文本背后的人文歷史知識。
比如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女媧補天》這篇課文時,很多學生剛開始不了解其背后的歷史,僅僅只是從注釋中知道女媧是中國神話傳說中人類的始祖。然而女媧為什么看到人類遭受災難時會難過,為什么她要積極地補天?為了讓學生理解相關的人文背景,教師在“資料袋”中放置了《女媧造人》的神話傳說和《封神演義》白話版小說的片段。學生通過學習,終于了解了在中國的神話傳說中,女媧創(chuàng)造了人類生命,她對人類來說,就像是母親一樣。所以當人類遭受天災時,女媧就像母親一樣站出來,運用自己的神力,為自己的子女抵抗天災,人類景仰女媧,就像景仰自己的母親一樣。正因為女媧有創(chuàng)造人類生命和補天的功勞,所以人們世代傳頌她的功績,不允許任何人污蔑她的人格。在《封神演義》小說中,商紂王正是因為不尊重女媧,所以惹得眾神大怒,眾神認為紂王是應該受到懲罰的。學生通過閱讀這一系列的文本,發(fā)現了中國的神話,是有一套較為完整的體系?!杜畫z補天》只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一小部分內容。學生如果對中國的神話感興趣,就可以自主地尋找中國神話故事來看。
教師在“資料袋”中,可以放置一些與學生正在閱讀的文本相關的資料,使學生在學習完文本以后,能進行拓展學習。教師為學生設計這樣的文本,可以讓學生了解與文本相關的人文歷史知識,并對正在學習的知識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總之,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優(yōu)化“資料袋”的設計,能夠使其成為幫助學生學習的好助手,它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情境,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重點,結合學習需求拓展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