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qū)郭里園新村小學校 戴兔紅
在小學階段,語文屬于最為基礎的學科,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當中,不僅可以不斷地提升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審美意識,同時還能夠建立正確的價值取向。作為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由于年齡較小,他們在學習上缺乏主動性與積極性。教師在組織語文教學的過程當中,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語文帶來的快樂,激發(fā)他們主動學習的意識,樹立學習好語文的信心,將學習變?yōu)樗麄冎鲃拥男袨椤?/p>
教師要想順利地進行語文教學活動,首先就要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構建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能夠服從教師的教育管理。特別是一年級學生,他們告別了比較熟悉的幼兒生活,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陌生的環(huán)境當中。因此,他們在心理上要有一個適應和緩沖的過程。教師在組織教學時,要能夠關注到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善于結合教材的內容,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開展活動。
比如,在教學統(tǒng)編版一年級口語交際《我們做朋友》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境:“小朋友們,現(xiàn)在我們已經正式成為了一名小學生了。雖然我們在這個大家庭當中已經生活了一段時間,但是由于相處時間相對短暫,彼此之間還不是特別熟悉。下面,就讓我們通過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相互介紹下自己,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成為好朋友吧!”教師這樣組織教學活動,不僅貼近學生的生活,也拉近了師生以及學生彼此之間的距離。教師在讓學生進行交流溝通的過程當中,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練習說話。讓學生明白在介紹自己的過程當中,可以適當?shù)亟榻B自己的家庭情況、性格特征、興趣愛好、特長等。也可以選擇自己比較感興趣的一方面進行詳細的介紹,讓其他同學在傾聽的過程當中,能夠通過自己的介紹,彼此能有更為深入的了解。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說話的時候,能夠看著對方的眼睛,認真聆聽,不隨意插話或者打斷別人說話,懂得尊重他人。
教師在組織教學時,還要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親和力。即使學生在交流的過程當中,可能在語言的組織上,或者表達的條理上還不夠清晰。教師仍然要給予他們充分的肯定,讓學生意識到,只要敢于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就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和諧、民主的師生氛圍還可以讓學生的心情感受到愉悅,這樣也更容易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的過程當中,讓他們真正愛上語文。
由于學生的認知能力與水平、學習能力等都是各不相同,他們所接受的學前教育,以及受到的家庭影響都是不一樣的,因此,他們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個體差異性。教師要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能夠真實地了解他們每個人的學習狀況。特別是有的學生在學習上具有著強烈的畏難心理,教師要能夠對他們的心理想法有比較深入的了解,要明白學生學習上真正的困惑存在于何處,然后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
比如,有的學生性格比較內向,他們不愿意在老師和同學面前展示自己,甚至會有自卑的心理。教師可以通過與學生進行直接的溝通,或者通過家長來了解學生真實的心理狀態(tài)。教師要能夠在教學活動中,給予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布置一些比較容易完成的作業(yè)或者是任務給他們。讓他們在參與活動的過程當中,樹立學好語文的信心,同時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愛。
教師要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堅信每個學生身上都有閃光點,不要因為一些學生學習能力的欠缺,或者不愿意表達,而忽略了他們。也許教師不經意間的一句話語,對學生來說都是一次極大的鼓舞。比如,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朗讀之后,可以采取多種形式讓班級的學生參與朗讀,特別是那些不善于表現(xiàn)自己的學生,更要給予他們充足的機會。也許,學生朗讀時還會存在著一些不足或者缺陷。教師可以給予這樣的評價:“你表現(xiàn)得非常棒,老師從你的朗讀中聽出了你的進步!”“讀得真不錯,字正腔圓。相信自己,你可以讀得更好?!薄澳愕穆曇粽婧寐牐蠋熛矚g你的聲音?!薄皠e放棄,相信自己,再來試一次吧!”等等,教師利用這樣的評價語,不僅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注,同時可以讓學生感覺到自己是被認同的,進而樹立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教師要想真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就需要結合多媒體信息技術進行教學,采取學生比較喜歡的故事、游戲等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參與度。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多樣化,同時在輕松愉悅的狀態(tài)之下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在日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以圖片、聲音、視頻等形式呈現(xiàn)相關的教學內容。不僅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直觀感受,同時能夠壓縮教學的內容,更有利于教師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
比如,在教學統(tǒng)編版一年級《雪地里的小畫家》一課時,教師可以播放動畫的形式,將課文的內容呈現(xiàn)出來。在日常生活當中,小鴨子、小馬對于學生來說并不是特別常見的。教師可以用圖片的形式呈現(xiàn)出小雞、小狗、小鴨、小馬的腳印,同時讓學生與竹葉、梅花、楓葉、月牙等事物進行對比。學生在通過仔細的觀察之后,自然會發(fā)現(xiàn)兩者之間的相似之處。這樣教學,不僅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文本內容的記憶,也有利于學生進行背誦。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聽故事是一件特別有意思的事情。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可以結合教材的內容,利用故事的形式進行教學。
比如,在教學統(tǒng)編版一年級《動物王國開大會》一課時,由于課文的篇幅較長,里面涉及到的人物也特別多。如果教師只是讓學生通過朗讀來對課文有深入的理解,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可以采用學生比較喜歡的講故事的形式,讓學生根據故事的情節(jié)分角色進行朗讀。教師還可以準備一些頭飾或者道具,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表演來呈現(xiàn)。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將課文的內容生動形象地體現(xiàn)出來,教師還要指導學生通過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表現(xiàn),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學生在親身參與表演的過程當中,能夠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并且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教師這樣組織教學,不僅能夠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更為深入的理解,拉近了與文本之間的距離,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的表演欲望,讓他們更愿意積極參與到課文的學習當中去。
兒童是天生的好玩者,教師在教學時要能夠采用游戲的形式,更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參與度與積極性。教師所采用的游戲形式要能夠與教學的內容緊密地相連,其具有較強的目標性,并不是隨意的。比如,利用學生比較喜歡的“猜字謎”“摘蘋果”的游戲形式學習生字;利用“開火車”的游戲認讀詞語等。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狀態(tài)下參與到游戲當中,更有利于提高他們學習的效率。此外,教師還要針對學生的表現(xiàn),及時地給予他們一定的獎勵,特別是以小組為單位活動時,可以以積分的形式進行評比,這樣不僅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有利于增強學生之間的凝聚力。
總而言之,教師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需要教師結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創(chuàng)設出符合學生學情以及認知能力的教學方式。學生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才能真正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所在,并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