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新華(江蘇海門市四甲初級中學)
道德與法治是一門關于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課程。其課程的價值定位首先是引導學生“做成一個人”(魯潔語),其次是引導學生“學會做事”。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貫穿始終的都是學生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yǎng)問題,是發(fā)展學生的人格品質。實踐中,教師應當以“生活”為經(jīng),以“實踐”為緯,以“沖突”為軸。縱橫交錯,發(fā)展學生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yǎng)。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學生生活場域、生活疆域被大大拓寬。作為教師,要善于結合道德與法治教材,結合學生生活,提煉具有課程建構意義的教學主題。
如教學“建設美好祖國”中的“關心國家發(fā)展”這一課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關注時政。如中美貿易戰(zhàn),美國打著中美貿易嚴重失衡的旗號,對中國部分產(chǎn)品加征關稅。對此,中國也不甘示弱,對美國大豆、汽車等一百零六項產(chǎn)品加征關稅。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中美貿易戰(zhàn)中的加征關稅行為進行解讀。不僅要引導學生解讀加征關稅對國家層面的影響,而且要引導學生解讀加征關稅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影響。有學生認為,中國是一個大國,中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對世界經(jīng)濟會產(chǎn)生“蝴蝶效應”,中國已經(jīng)融入了世界經(jīng)濟產(chǎn)業(yè)鏈、供給鏈之中;有學生認為,在貿易中,只有合作,才能共贏。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要時刻關注國家發(fā)展,并認識到自己在國家發(fā)展中肩負的責任和使命。
課標指出:“情感體驗和道德實踐是最重要的道德學習方式?!卑l(fā)展學生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yǎng),不能僅讓學生停留在“聞知”“說知”等層面上,而是必須讓學生實踐,將“聞知”“說知”安在“親知”之中。以“實踐”為緯,循著學生的經(jīng)驗,讓學生展開積極的道德與法治踐履。
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感受、體驗、感悟。如教學“師生之間”中的“師生交往”這一課時,課前,筆者讓全班學生回憶從小學到現(xiàn)在印象最深的師生交往的某個片斷。學生選取的材料豐富多彩,有的體現(xiàn)了教師的循循善誘,師生教學相長;有的體現(xiàn)了教師對學生的無私關愛,生活上暖心,學習上嚴格,等等。在教學中,筆者讓學生針對校園中存在的“學生給老師起綽號”“看見老師不打招呼,躲著走”“抄作業(yè)被批評”等典型現(xiàn)實現(xiàn)象進行討論交流。由于這些材料和話題都來自學生的生活,因此對學生的觸動很大。在課末的“拓展空間”,許多學生情不自禁地運用各種方式向現(xiàn)任或曾經(jīng)的科任老師、班主任等表達內心感受,其中有感謝信,有悔過書,還有抒愿卡,等等。正是由于道德與法治教學連接了學生的生活世界,因而得到了學生的心靈共鳴、共振。教師應堅持“知識邏輯”與“實踐邏輯”相統(tǒng)一的教學思路,打通“知識”與“實踐”之間的價值鏈接,始終著眼于學生的經(jīng)驗,著眼于學生的實踐,從而真正讓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回歸學生的生活,回歸學生的實踐。
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兩難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內心沖突,發(fā)展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yǎng)。
如教學“責任與角色同在”中的“做負責任的人”一課時,設置了一個具有社會意義的討論話題:一位老人摔倒了,我們要不要扶?學生很快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為,老人摔倒了,不應該親自去扶,可以站得遠遠的,然后報警和打120急救;另一派認為,應當毫不猶豫地去扶,因為老人不扶起來可能有生命危險。兩派各抒己見,各陳其詞,在此基礎上,筆者拋出第二個問題:如果這個老人就是你的親人,對別人的選擇,你的想法是什么?這時,學生停止了舌戰(zhàn),而是陷入了沉思。顯然,這時學生都在換位思考。學生紛紛表示,如果別人扶起的是自己的親人,自己一定不會恩將仇報,一定會倍加感激。在此基礎上,又拋出第三個問題:如果你遇到老人摔倒了,你會如何做?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經(jīng)歷了認知沖突,通過價值思辨形成了自己深刻的價值認知。學生紛紛認為,一定要扶,但可以采用一定的方式保護自己,如喊一些其他人,或用手機將整個過程拍攝下來,等等。從“要不要扶”到“怎樣扶”,學生認識到,承擔責任不僅僅是個體責任,還包括社會責任,要做一個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負責任的人。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是一門生活性、體驗性、實踐性的課程。要著眼于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運用多樣化教學策略,讓學生感受、感悟。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既是課程改革的需要,更是促進學生道德與法治素質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的需要。作為教師,要弘揚真善美,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