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靜 (甘肅蘭州市城關區(qū)大砂坪小學)
在數學學習領域,反思是一種品質。小學階段數學閱讀反思,主要是基于數學問題,讓學生在閱讀題意、反思算法中,增進對數學問題的深度探究,培養(yǎng)良好的數學反思習慣。
閱讀反思是基于情感與認知,從數學問題中反思,是提高學生學習力和學習效益的重要途徑。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數學閱讀反思。教師要以身作則,在面對數學問題時,從讀題、理解題意、尋找解題方法、反思解題過程等方面,為學生樹立閱讀反思榜樣。在學習“商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時,對140÷26,當除數26 大于 14 時,需要進行試商,而大多數學生會將26 當作30 來試商,很少有學生將26 當作25 來試商。我們結合“乘法估算”知識,對該題進行閱讀反思。專門針對一些數字,在不方便計算時,為了減少麻煩而采用的近似估算法。由此,學生理解了在試商時,為了讓計算結果更接近準確值,可以通過與該數最近的數來進行試商,提高解題效率。如此,通過教師的親身示范,讓學生了解數學閱讀反思的意義,激發(fā)學生在遇到數學問題時,能夠從閱讀反思入手,探析不同的解題路徑。
在數學閱讀反思中,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反思機會,開展閱讀反思活動。面對新授課,可以從探究數學知識的概念、推導過程中,讓學生去反思,滲透閱讀反思方法,增強學生數學理解力。如在學習“平行線”時,根據學生課前預習,先讓學生自己畫一組平行線,然后交流平行線的畫法,怎樣驗證平行,最后歸納平行線的畫法。顯然,通過引領學生從動手體驗中去交流想法,增進反思,更是讓學生在反思中內化平行線的概念。同樣,利用習題來進行閱讀反思,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專門的作業(yè)、習題,來彌補課堂學習不足,增強學生閱讀反思意識,完善數學知識結構。如某學生看到自己的作業(yè),被教師批改后提出一些問題:這道題,最初是怎樣想的?接著是怎樣做得?為什么要這樣做?通過反思,知道自己錯在哪里?為什么錯?怎樣改正?利用這些提問,激活學生的數學發(fā)散思維,讓學生主動去反思。如結合具體問題來看:某題中小明家離學校420 米,上學步行平均每分鐘走62 米,6 分鐘能到學校嗎?該題所考查的知識點有兩個,一個是關于“路程=速度×時間”,另一個是比較大小。在具體解法上,多數學生會選擇“62×6=372(米)”,420-372=48(米),但對于能否到校這一問題,不知道如何去做。由此,我們可以順著上述追問思路,就學生的解題過程、解題方法進行分析,完善學生的解題方法。另外,在課堂尾聲,要預留幾分鐘,讓學生進行反思總結。在數學學習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自主思考,引領學生反思所學知識,通過課堂小結,鞏固學生所學,培養(yǎng)學生閱讀反思習慣。
數學家弗賴登塔爾提出:“反思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核心和動力”。反思是一種習慣,一種能力,通過反思,對所學知識進行回顧,對解題中出現(xiàn)的錯誤進行修正,調整自己的思維邏輯,促進自我學習能力的達成。通過數學閱讀反思教學,讓學生掌握閱讀反思方法。中低年級的學生,在解題方法上隨意性強,缺失閱讀反思意識。教師要在講解數學問題前,有計劃地滲透閱讀反思。在學習“乘法估算”時,對某題的估算方法,我們列出兩種,然后,引領學生探析每一種估算法,讓學生比較哪種更好,為什么?通過學生閱讀比較,發(fā)現(xiàn)第一種估算法更好,借由學生討論,強化學生對不同估算法的理解和應用,為后續(xù)解題奠定基礎。教師在平時的單元教學結束后,也要有計劃地設置單元總結,對本單元所學知識點進行反思。最后,閱讀反思習慣的培養(yǎng),要貫穿于日常學習生活。在平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自己做錯的題,以日記的形式寫下感悟,梳理為什么出現(xiàn)錯誤。在改正中獲得了哪些有益想法。利用日記的方式,來總結和歸納數學學習方法,對學習的成功之處、不足之處進行反思,提高學生數學閱讀反思力。
總的來說,教師要利用數學閱讀反思教學,拓展學生數學視野,提高數學解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