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延安 (江蘇沭陽縣沭陽如東實驗學校)
初一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既是入門階段,又是關鍵時期,如果此時不能打下堅實的基礎,將直接影響他們后續(xù)的學習。但文言文中的詞匯、句子和現(xiàn)代文有較大差異,學生在文言文的理解和背誦方面都存在相當大的難度,因而,很多學生都會在學習中表現(xiàn)出迷茫,出現(xiàn)畏難情緒。鑒于此,在教學實踐中尋找合適的教學策略,為初一學生學習文言文提供智慧的鑰匙,是語文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F(xiàn)根據(jù)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把自己的見解與大家分享,以期得到與同行進一步交流的機會。
熟讀是朱熹的讀書教育觀,他提倡對文章要熟讀精思。馬鳳英老師認為,“教師鼓勵學生放聲朗讀,讀準字音,讀清句子,讀對句讀,讀出語感?!弊x書不僅方法多樣,形式也可以不限,只要是發(fā)出聲音的朗讀,都值得提倡。要讓學生享受朗讀,無拘無束地讀文言文,哪怕一開始讀錯也不要緊。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要求學生剛學習一篇文言文就要背誦,而是要讓他們在熟讀中理解文章大意,這樣才不會加重學生的心理負擔。等熟讀了文章,背誦也就容易了。
增強學生文言文的學習信心,讓學生不斷感受成功體驗非常重要,這可以從“兩多兩少”做起。
1.多啟發(fā),少灌輸。滿堂灌的結(jié)果只能是教師講的口干舌燥,學生聽得昏昏欲睡,整堂課可能會淪為教師忙于翻譯,學生埋頭筆記的聽寫課。魏書生老師多年前講《愛蓮說》一課,我們看到一節(jié)課幾乎都是學生在提問,問題先由學生自己解決,只有學生解決不了的時候他才給以提示性點撥。這樣的課看起來很樸素,但卻不自覺地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自信。
2.多活動,少“作業(yè)”。學習與練習結(jié)合是鞏固和提高學習成果的重要措施,但這里提出的“少作業(yè)”是指少做機械重復的無效或低效的作業(yè)。這些重復性的活動不僅極大地浪費了學生的時間,也會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感覺到學習的乏味,收效甚微。因此,改變作業(yè)形式和把握作業(yè)內(nèi)容,提高作業(yè)效率很關鍵。例如在學習蒲松齡《狼》的時候,讓學生搜集狼的成語,課上交流。復習階段,通過比賽整理文言文的加點詞,看誰整理的既全面又重點突出。把學生整理的講義稍做修改,復印給全班同學作為復習資料,這樣的講義比老師整理的更有親切感。更為關鍵的是這個過程也給學生帶來了一定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有人說,語文的外延就是生活,文言文亦是如此。只不過文言文記錄的是古人的生活與情感,由于語言理解障礙和生活方式、情感方式的變化,學生往往不大容易理解作者寫作的目的和想表達的情感。很多教師特別注重加點字和句意的翻譯疏通,這種重言輕文的教學,讓有血有肉的文章被肢解成了許多文言詞匯和句子,學生也迷失在練不完的加點字解釋和句子的翻譯中,缺少對作者寫作思想情感的理解。要想學生真正了解文言文的真實情感,體驗古人的生活情感,要關注以下方法。
首先,鼓勵學生滲入自己的感性認識,大膽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對敘事性的文言文,要給學生時間去了解文章主要講了什么,不要苛求學生把每個細節(jié)都講到,每個字的理解都正確,只要能講出大概的意思,就說明他已經(jīng)理解了一部分,就要給予積極的肯定。
其次,引導學生多了解作者,搜集有關作者的一些軼事、名言等。對一些重要的作者(比如蘇軾)可以讀一讀傳記,了解作者的生平經(jīng)歷,情感故事,了解作者的個性氣質(zhì),這樣容易找到和作者情感的共鳴點。
最后,教師要抓住時機給學生以提示與點撥。由于學生的閱歷受制于現(xiàn)實,加上古人的生活方式、情感方式與現(xiàn)代人的差異很大,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必然困難,教師在合適的時機給學生點撥非常重要。而有些文言文,學生即使把字面意思全部弄懂了也未必能說出作者想表達什么。如果有些含義學生真的因為囿于缺乏生活體驗而說不出來,教師不妨直接告訴學生吧。
總之,只有當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文言文不是一件難事,而是一件趣事的時候,學習文言文的自覺性才能得到真正的激發(fā),學習的熱情才能高漲。在這樣的前提下,文言文教學的課堂才會活躍起來,師生的互動才會積極有效。當學生能夠自信、自覺、自主的學習文言文的時候,離成功也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