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可臻 王小盾
內(nèi)容提要:中亞絲路音樂研究是以中亞研究為背景而展開的。其成功有賴于后者的發(fā)展,亦即以大批有關(guān)中亞的著作和譯作的問世為條件。本文重點討論1980年以來中亞研究的漢文成果表現(xiàn),主張通過關(guān)于中亞的通史性著作,來確定音樂研究的時間坐標和空間坐標;通過國別史著作和專門史著作,來建立中亞音樂史的分期觀念,進而認識音樂事物的民族內(nèi)涵和文化內(nèi)涵。在中亞研究領(lǐng)域,西域研究是較成熟的一部分。盡管新興的中亞研究具有更廣闊的學術(shù)視野,但傳統(tǒng)的西域研究卻為它奠定了扎實的基礎(chǔ)。這一關(guān)系對于絲路音樂研究有三點啟發(fā):其一,要注意采用中國傳統(tǒng)的考據(jù)方法;其二,要重視文獻研究和文物調(diào)查;其三,要注意考察音樂同民俗、宗教、制度、語言、文學等事物的關(guān)系,使中國的中亞音樂研究成為全球中亞音樂研究中較具特色的組成部分。
絲路音樂研究是一個富于歷史意義的事業(yè)。它聯(lián)系于廣義的中外交通史研究,作為其中一部分,既依托這一宏大背景而展開,也給它必要的補充。研究者通常認為:這是“音樂史學”和“大史學”的關(guān)系。①在中亞音樂研究和中亞研究之間,同樣存在這種關(guān)系。我們曾在《關(guān)于中亞的絲路音樂研究:概論篇》(以下略稱《概論篇》)②中闡述了這種關(guān)系,指出音樂史學的成功,有賴于“大史學”的發(fā)展,比如,“從最近幾十年的情況看,中亞學的高速發(fā)展有兩大表現(xiàn):一是表現(xiàn)為一系列研究機構(gòu)的出現(xiàn);二是表現(xiàn)為一大批有關(guān)中亞的著作和譯作的問世?!闭沁@兩種表現(xiàn),為中亞音樂研究提供了必要條件?!陡耪撈吩?jīng)提到前一個表現(xiàn),即在北京、上海、烏魯木齊、西安、蘭州等地,陸續(xù)建有各種專門研究機構(gòu)。事實上,除那些機構(gòu)之外,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邊疆研究所、歷史研究所、考古研究所、民族與人類學研究所,在新疆社會科學院、上海社會科學院的歷史研究所,在新疆大學、蘭州大學、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的民族與邊疆研究中心或西域語言研究所,亦形成了中亞研究的氛圍。另外,在一些尚未成立相關(guān)研究機構(gòu)的高校,也出現(xiàn)了中亞研究的傳統(tǒng),例如貴州師范大學歷史與政治學院教授項英杰,曾主持完成國家重點課題“中亞研究史”。至于后一種表現(xiàn),則可以分為兩部分:西文部分和中文部分。對于以西文方式發(fā)表的中亞音樂研究的成果,我們已在《音樂研究》上作過討論。③為此,今擬以此文,討論第二部分,即從1980年以來,同中亞絲路音樂研究相關(guān)聯(lián)的漢文成果表現(xiàn)。我們的目的,是正確認識中亞絲路音樂研究的背景,也明確這項研究的意義和努力方向。
《概論篇》曾經(jīng)說到:作為絲路研究的對象,中亞歷史與文化具有明顯的特色。首先,中亞文明源遠流長,其歷史遠遠早于絲綢之路。其次,中亞在地理上具有樞紐的意義,一方面,它方便人類遷徙,因而具有文化整體性;另一方面,中亞不存在獨立發(fā)展的土著文化,它同周邊文化的交流一直是多元的,故被稱為世界“文明的十字路口”(the Crossroad of Civilization)。正因如此,中亞音樂研究要將對象放置在廣闊的語境當中,與中亞縱向的歷史發(fā)展與橫向的文明交融建立聯(lián)系。也就是說,中亞音樂史學和“大史學”有更為緊密的關(guān)系。為此,要特別重視關(guān)于中亞的通史性著作。這些著作不僅為中亞音樂研究提供了必要的背景知識,而且提供了可供比較的時間坐標和空間坐標。
這類著作,除王治來所著《中亞通史》④外,最著名的是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于2002年至2013年出版的六卷本《中亞文明史》,以及商務印書館于2018年出版的五卷本《中亞史》。后者由藍琪、趙永倫、蘇立公、黃紅等合著;前者則由以下人員合作完成:第一卷,[巴基斯坦]A.H.丹尼、[蘇]V.M.馬松主編,芮傳明翻譯;第二卷,[匈]亞諾什·哈什馬塔主編,徐文勘、芮傳明翻譯;第三卷,[俄]B.A.李特文斯基主編,馬小鶴譯;第四卷,[英]C.E.博斯沃思、[塔]M.S.阿西莫夫主編,華濤、劉迎勝翻譯;第五卷,[法]阿德爾、哈比卜主編,藍琪翻譯;第六卷,[伊朗]恰赫里亞爾·阿德爾等主編,吳強、許勤華翻譯。除此之外,還有以下著作:[蘇]V.V.巴爾托里德著,耿世民譯:《中亞簡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美]加文·漢布里主編,吳玉貴譯:《中亞史綱要》,商務印書館,1994;[法]勒內(nèi)·格魯塞著,藍琪、項英杰譯:《草原帝國》,商務出版社,1998;項英杰:《中亞:馬背上的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丁篤木:《中亞通史》(現(xiàn)代卷),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余太山、李錦繡主編:《古代內(nèi)陸歐亞史綱》,蘭州大學出版社,2014。
這些著作皆是將“中亞”作為統(tǒng)一的研究對象,將與中亞歷史相關(guān)的民族、文明、國家置于同一層面而產(chǎn)生的區(qū)域性、通史性研究成果。由于中亞歷史上各類人口頻繁流動,中亞的地理邊界難有精確的劃定,故這些著作的論述范圍頗有不同。比如王治來《中亞通史》等著作的研究范圍是“以中亞阿姆河與錫爾河兩河流域作為中心,附帶地涉及其周圍地區(qū)”(第1頁),大致相當于現(xiàn)在所說的中亞五國;而譯著《中亞文明史》的研究范圍是“阿富汗、伊朗東北部地區(qū)、巴基斯坦、印度北部地區(qū)、中國西部地區(qū)、蒙古和蘇聯(lián)的幾個中亞共和國的文明”(第一卷第6頁)。理解這種差異,是理解中亞史和中亞音樂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中亞位于亞洲大陸腹地,曾經(jīng)容納許多民族及其政權(quán)。無論是波斯的阿契美尼德王朝,還是希臘的亞歷山大大帝,都曾統(tǒng)治過中亞。雅利安人、斯基泰人以及貴霜、突厥、匈奴、蒙古、俄羅斯和漢民族,都曾在這里產(chǎn)生重大影響。由于地理上的便利,這些民族和政權(quán)之間,因經(jīng)濟、政治等原因進行了復雜的交流和融合。因此,關(guān)于中亞各國的國別史研究,總是包含民族史和文化交流史的內(nèi)容。
進入20世紀以后,中亞各民族的關(guān)系發(fā)生了巨變。其中最重要的事件有:從1914年開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它引起了大規(guī)模的民族運動;1922年蘇聯(lián)建國,中亞相繼成立了8個加盟共和國;1991年蘇聯(lián)解體,美、俄、中等國形成新的政治經(jīng)濟格局。這樣一來,對中亞各國、各民族歷史的觀照,又有了20世紀之前、之后這個分期。
這類成果,涉及突厥、喀喇汗王朝、嚈噠、西遼、浩罕國、道里邦國、沙俄、斯基泰、薩曼王朝、大唐、察合臺汗國、元朝、奧斯曼、貴霜帝國、吐火羅、塞種等政權(quán)與民族。著作如下:
關(guān)于民族,有[蘇]巴托爾德著,羅致平譯:《中亞突厥史十二講》,中國社會出版社,1984;[蘇]Б.Г.加富羅夫著,肖之興譯:《中亞塔吉克史:上古—十九世紀上半葉》,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余太山:《嚈噠史研究》,齊魯書社,1986;[日]愛宕松男著,邢復禮譯:《契丹古代史研究》,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薛宗正:《突厥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余太山:《塞種史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于寶林:《契丹古代史論稿》,黃山書社,1998;[德]P.S.帕拉斯著,邵建東、劉迎勝譯:《內(nèi)陸亞洲厄魯特歷史資料》,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王柏靈:《匈奴史話》,陜西人民出版社,2004;藍琪:《稱雄中亞的古代游牧民族》,貴陽人民出版社,2004;徐文堪:《吐火羅人起源研究》,昆侖出版社,2005;納忠:《阿拉伯通史》,商務印書館,2005;陳序經(jīng):《匈奴史稿》,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何星亮、郭宏珍:《突厥史話》,五洲傳播出版社,2008;[美]莫斯著,張冰譯:《俄國史》,海南出版社,2008;[美]菲利浦·希提:《阿拉伯通史》(兩冊),新世界出版社,2008;徐黎麗主編:《突厥人變遷史研究》,民族出版社,2009;才讓:《吐蕃史稿》,人民出版社,2010;[蘇]C.B.吉謝列夫著,王博譯:《南西伯利亞古代史》,新疆人民出版社,2014;馬健:《草原霸主:歐亞草原早期游牧民族的興衰史》,商務印書館,2014;蘇伶:《契丹簡史》,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16;[日]小谷仲男著,王仲濤譯:《大月氏:尋找中亞謎一樣的民族》,商務印書館,2017;王欣:《吐火羅史研究》,商務印書館,2017;王炳華主編:《孔雀河青銅時代與吐火羅假想》,科學出版社,2017。
關(guān)于政權(quán)和政治,有魏良弢:《喀喇汗王朝史稿》,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魏良弢:《西遼史研究》,寧夏人民出版社,1987;魏良弢:《西遼史綱》,人民出版社,1991;李鐵匠:《伊朗古代歷史與文化》,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薛宗正:《安西與北庭》,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5;許序雅:《中亞薩曼王朝史研究》,貴州教育出版社,2000;尚勸余:《莫臥兒帝國》,三秦出版社,2001;[美]W.M.麥高文著,章巽譯:《中亞古國史》,中華書局,2004;薛宗正:《中亞內(nèi)陸大唐帝國》,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馬長壽:《突厥人和突厥汗國》,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潘志平:《浩罕國與西域政治》,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劉迎勝:《察合臺漢國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美]斯坦?!ばぶ?許序雅、張忠祥譯:《奧斯曼帝國》,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瓦萊麗·貝蘭斯坦著,吉晶、王菲菲譯:《莫臥兒統(tǒng)治下的印度帝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徐良利:《伊兒汗國史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美]奧姆斯特德:《波斯帝國史》,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10;薩拉·B.波默羅伊、斯坦利·M.伯斯坦、沃爾特·唐蘭等著,周平譯:《古希臘政治社會和文化史》,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10;劉迎勝:《西北民族史與察合臺汗國史研究》,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2;赤軍:《西遼帝國》,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3;承天:《契丹帝國》,中國國廣播出版社,2013;張金奎:《匈奴帝國》,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3;劉迎勝:《蒙元帝國與13-15世紀的世界》,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3;[英]羅伯特·馬歇爾著,李鳴飛譯:《東方風暴: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挑動歐亞大陸》,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尚勸余:《阿拉伯帝國》,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4;班布日:《雄踞歐亞:蒙古四大汗國》,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2015;余太山:《貴霜史研究》,商務印書館,2015;許序雅、許輔旻:《文明的十字路口:奧斯曼帝國的興衰》,商務印書館,2015;哈全安:《奧斯曼帝國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米兒咱·馬黑麻·海答兒著,新疆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譯,王治來校注:《中亞蒙兀兒史-拉失德史》,新疆人民出版社,2017。
20世紀以來,在中亞發(fā)生的大事件,莫過于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五國的建立和獨立。因此,出現(xiàn)了大量關(guān)于中亞五國的著作。除關(guān)于各國概況的介紹外,有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歐亞社會發(fā)展研究所編:《東歐中亞列國志》,當代世界出版社,1994;趙常慶主編:《中亞五國概論》,經(jīng)濟日報出版社,1999;馬大正、馮錫時主編:《中亞五國史綱》,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薛宗正:《中亞五國史》,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哈]努·納扎爾巴耶夫著,徐葵等譯:《在歷史的長河中》,民族出版社,2005;胡振華編:《中亞五國志》,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6;艾萊提·托洪巴依:《中亞五國人口研究》,科學出版社,2014;[俄]布什科夫(в.и.бушков)著,高永久等譯:《中亞塔吉克斯坦的北方居民》,蘭州大學出版社,2003;艾萊提·托洪巴依:《吉爾吉斯斯坦:中國西部鄰國》,新疆社科院,2004;孫壯志、蘇暢、吳宏偉編著:《烏茲別克斯坦》,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趙常慶編著:《哈薩克斯坦》,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劉庚岑、徐小云編著:《吉爾吉斯斯坦》,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施玉宇、高歌、王鳴野:《亞美尼亞》,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施玉宇編著:《土庫曼斯坦》,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孫壯志主編:《阿塞拜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蘇暢主編:《格魯吉亞》,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吉]阿斯卡爾·阿卡耶夫著,武柳等譯:《難忘的十年》,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劉啟蕓:《列國志:塔吉克斯坦》,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馬媛編著:《塔吉克斯坦》,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耶斯爾編著:《土庫曼斯坦》,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趙常慶:《列國志:哈薩克斯坦》,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王四海、靳鳳蘭、韓文閣、陳懷龍:《金色的土庫曼斯坦》,中國地質(zhì)大學出版社,2011;徐海燕:《哈薩克斯坦:新絲綢之路的明珠》,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15;[哈]馬薩諾夫、阿貝爾霍任、耶羅費耶娃、阿列克先科、巴拉托娃教授著,楊恕、焦一強譯:《哈薩克斯坦民族與文化史》,民族出版社,2019。
以上諸書,乃從綜合角度來討論中亞五國。與此相對,有一批從專門角度(人口、民族和文化角度)討論中亞的著作。例如[美]澤夫·卡茨主編,費孝通、謝冰心、吳文藻等譯:《蘇聯(lián)主要民族手冊》,人民出版社,1982;馬曼麗主編:《中亞研究:中亞與中國同源跨國民族卷》,民族出版社,1995;丁宏:《中亞五國民族文化綜論》,民族出版社,2003;李琪:《中亞維吾爾人》,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潘志平:《中南亞的民族宗教沖突》,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潘志平主編:《中亞的民族關(guān)系歷史現(xiàn)狀與前景》,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王希隆、汪金國:《哈薩克跨國民族社會文化比較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布魯西娜著,高永久、韓莉、徐亞清譯:《中亞的斯拉夫人》,民族出版社,2006;張新平:《地緣政治視野下的中亞民族關(guān)系》,民族出版社,2006;吳宏偉:《中亞人口問題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4;高永久主編:《中亞及新疆:歷史學與民族學專題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汪金國:《多種文化力量作用下的現(xiàn)代中亞社會》,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張宏莉:《當代哈薩克斯坦民族關(guān)系研究》,世界知識出版社,2007;石嵐:《中亞費爾干納:伊斯蘭與現(xiàn)代民族國家》,民族出版社,2008;陳聯(lián)壁:《中亞民族與宗教問題》,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9;艾萊提·托洪巴依:《新疆與中亞跨界民族研究》,科學出版社,2012;張麗娟:《中亞地區(qū)民族問題與中國新疆民族關(guān)系》,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吳宏偉主編:《新絲路與中亞——中亞民族傳統(tǒng)社會結(jié)構(gòu)與傳統(tǒng)文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另外,還有一些關(guān)于從中國西遷的回族人——東干族的研究著作,例如[吉]蘇三洛著,郝蘇民、高永久譯:《中亞東干人的歷史與文化》,寧夏人民出版社,1996;王國杰:《東干族形成發(fā)展史:中亞陜甘回族移民研究》,陜西人民出版社,1997;丁宏:《東干文化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9;海峰:《中亞東干語研究》,新疆大學出版社,2003;林濤主編:《中亞東干語言研究》,香港教育出版社,2003;胡振華主編:《中亞東干學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9;王超:《跨國民族文化適應與傳承研究:以中亞東干人為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上述著作,主要在1991年以后出版。這是因為,蘇聯(lián)解體以后,中國學術(shù)界對中亞有了更密切的關(guān)注。這時,原有的蘇維埃聯(lián)盟國家相繼獨立,尤其是五個斯坦國,逐漸形成了穩(wěn)定發(fā)展的態(tài)勢,使中亞地區(qū)成為歐亞格局以至世界格局的重要一環(huán)。但各國的民族構(gòu)成依然是多元的,由于政治、宗教以及歷史遺留問題的影響,形成了復雜的關(guān)系。也正是因為這一點,中國的中亞研究較關(guān)注中亞各國民族關(guān)系及沖突的背景,即各國的歷史淵源、民族構(gòu)成、宗教信仰、民俗習慣和自然地理。
中國有非常悠久的記錄歷史的傳統(tǒng)。依據(jù)這些記錄而開展的中亞研究,習慣稱作“西域研究”。它既是中亞史研究的一部分,也是中國史研究的一部分。由于擁有較深厚的傳統(tǒng),它在中國的中亞研究中占據(jù)了較重要的地位——其內(nèi)容和深度都優(yōu)于中亞研究的其他部分。細分下來,除作為基礎(chǔ)工作的史料研究而外,還包括通史研究、專門史研究、政權(quán)與民族研究、交流史研究、文明史研究等五個方面。
關(guān)于西域的通史類成果,有新疆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新疆簡史》(全三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新疆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著:《新疆簡史》(全三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薛宗正:《古代新疆史事記》,新疆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1988;[日]佐口透著,章瑩譯:《新疆民族史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余太山:《西域文化史》,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5;余太山主編:《西域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薛宗正主編:《中國新疆古代社會生活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陳慧生、陳超:《民國新疆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華濤:《西域歷史研究(八至十世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馬大正主編:《中國邊疆經(jīng)略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馬曼麗主編:《中國西北邊疆發(fā)展史研究》,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1;田衛(wèi)疆:《新疆歷史》,五洲傳播出版社,2002;馬大正:《中國邊疆研究論稿》,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2;趙云田主編:《北疆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田衛(wèi)疆主編:《新疆百年1900—1999》,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3;厲聲:《中國新疆歷史與現(xiàn)狀》,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苗普生、田衛(wèi)疆主編:《新疆史綱》,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厲聲、許建英編著:《百年新疆(中英文本)》,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林榮貴主編,畢奧南執(zhí)行主編:《中國古代疆域史》(全三卷),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6;馬大正:《新疆史鑒》,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吳福環(huán)主編:《新疆的歷史及民族與宗教》,民族出版社,2009;田衛(wèi)疆:《新疆歷史叢稿》,新疆人民出版社,2011。
關(guān)于西域的專門史著作,包含斷代史、區(qū)域史兩類。斷代史著作有:馬大正:《二十世紀的中國邊疆研究》,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7;李大龍:《漢代中國邊疆史》,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14;施新榮、王啟明:《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新疆》,新疆美術(shù)攝影出版社,2009;李大龍:《唐代邊疆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田衛(wèi)疆、周龍勤主編:《隋唐時期的新疆》,新疆美術(shù)攝影出版社,2016。區(qū)域史著作有:侯燦:《高昌樓蘭研究論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穆舜英:《神秘的古城樓蘭》,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王炳華:《吐魯番的古代文明》,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叢德新:《消失的古樓:樓蘭王國之謎》,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穆舜英:《千古之謎樓蘭》,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薛宗正:《古川逝水伊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孫斌主編:《和田簡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薛宗正:《古城滄桑北庭》,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薛宗正:《佛國古韻龜茲》,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田衛(wèi)疆主編:《吐魯番史》,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趙文泉、田衛(wèi)疆編著:《歷史上的鄯善》,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薛宗正:《絲綢之路北庭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田衛(wèi)疆主編:《絲綢之路吐魯番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黃達遠、吳軼群:《多重視角下的邊疆研究:18世紀至20世紀初葉的新疆區(qū)域社會史考察》,民族出版社,2009;薛宗正:《北庭歷史文化研究:伊西庭三州及唐屬西突厥左廂部落》,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關(guān)于西域政權(quán)與民族研究,主體上是歷史研究,少量為當前研究。其著作有王明哲、王炳華:《烏孫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新疆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準噶爾史略》編寫組編:《〈清實錄〉準噶爾史料摘編》,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華濤:《突厥諸部在天山地區(qū)的活動及其伊斯蘭化的進程(八至十世紀)》,南京大學出版社,1989;賈合甫·米爾扎汗著,納比堅·穆哈穆德罕、何星亮譯:《哈薩克族》,民族出版社,1989;馬大正、蔡家藝編著:《衛(wèi)拉特蒙古史入門》,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佟克力編:《錫伯族歷史與文化》,新疆人民出版社,1989;馬汝珩、馬大正:《漂落異域的民族:17至18世紀的土爾扈特蒙古》,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賀靈、佟克力:《錫伯族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郭平梁、劉戈:《回鶻史指南》,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何星亮:《中華文化通志:維吾爾、柯爾克孜、哈薩克、烏孜別克、塔吉克、塔塔爾、俄羅斯、裕固、撒拉族文化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余太山:《古族新考》,中華書局,2000;加·奧其爾巴特、吐娜:《新疆察哈爾蒙古歷史與文化》,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薛宗正:《新疆民族》,五洲傳播出版社,2002;馬曼麗:《中國西北跨國民族文化變異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何星亮:《新疆民族傳統(tǒng)社會與文化》,商務印書館,2003;楊建新主編:《中國西北少數(shù)民族史》,民族出版社,2003;何星亮:《新疆民族傳統(tǒng)社會與文化》,商務印書館,2003;高永久主編:《西北少數(shù)民族文化專題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馬大正:《衛(wèi)拉特蒙古史綱》,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田衛(wèi)疆:《高昌回鶻史稿》,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周偉洲:《敕勒與柔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楊圣敏:《回紇史》,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馬曼麗、安儉、艾買提:《中國西北跨國民族文化變異研究》,民族出版社,2009;魏良弢:《葉爾羌汗國史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10;李樹輝:《烏古斯和回鶻研究》,民族出版社,2010;楊茂盛:《中國北疆古代民族政權(quán)形成研究》,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10;畢波:《中古中國的粟特胡人》,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薛宗正:《回紇史初探》,甘肅民族出版社,2012;阿斯卡爾·居努斯編:《柯爾克孜族》,中國人口出版社,2013;吐娜主編:《近現(xiàn)代新疆蒙古族社會史》,新疆美術(shù)攝影出版社,2015;王旭送、趙織榮:《沙陀簡史》,新疆人民出版社,2015。
關(guān)于西域各民族之間及其與中原王朝之間的交流,著作有楊建新、馬曼麗主編:《西北民族關(guān)系史》,民族出版社,1990;李大龍:《唐朝和邊疆民族使者往來研究》,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1;馬建春:《元代東遷西域人及其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周軒:《清代新疆流放研究》,新疆大學出版社,2004;崔明德:《中國古代和親史》,人民出版社,2005;楊銘:《唐代吐蕃與西域諸族關(guān)系研究》,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5;崔明德:《兩漢民族關(guān)系思想史》,人民出版社,2007;余太山:《兩漢魏晉南北朝與西域關(guān)系史研究》,商務印書館,2011;王義康:《唐代邊疆民族與對外交流》,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13;吐娜、潘美玲、巴特爾:《巴音郭楞蒙古族史:東歸土爾扈特、和碩特歷史文化研究》,中國言實出版社,2014;芮傳明:《“胡人”與文明交流縱橫談》,商務印書館,2016。在這一主題下,有若干相關(guān)的地理研究,包括馮承鈞原編、陸峻嶺增訂:《西域地名》,中華書局,1980;巫新華:《吐魯番唐代交通路線的考察與研究》,青島出版社,1999;馬強:《唐宋時期中國西部地理認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王啟明:《天山廊道:清代天山道路交通與驛傳研究》,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從絲路音樂研究的角度看,在西域研究中,最值得借鑒的成果有兩類:一是史料研究,包括文獻學史料和考古學史料;二是文明研究,包括西域民俗研究、西域宗教研究、西域制度研究、西域語言研究、西域文學藝術(shù)研究。
文獻研究是西域研究的重鎮(zhèn)。這是同中國學術(shù)的文獻學傳統(tǒng)相關(guān)的。這方面的著作有:胡振華、黃潤華:《明代文獻〈高昌館課〉》,新疆人民出版社,1981;新疆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新疆地方歷史資料選輯》,人民出版社,1987;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主編:《清代理藩院資料輯錄》,全國圖書館文獻微縮中心,1988;劉戈、黃威陽編:《西域史地論文資料索引》,新疆人民出版社,1988;章巽、芮傳明:《大唐西域記導讀》,巴蜀書社,1989;王炳華主編:《隋唐五代墓志匯編(新疆卷)》,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楊圣敏:《〈資治通鑒〉突厥回紇史料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芮傳明:《大唐西域記全譯(詳注)》,貴州人民出版社,1995;楊富學、牛汝極:《沙洲回鶻及其文獻》,甘肅文化出版社,1995;馬大正、吳豐培主編:《清代新疆稀見奏牘匯編(道光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楊建新主編:《古西行記選注》,寧夏人民出版社,1996;馬大正等主編:《清代新疆稀見奏牘匯編(同治、光緒、宣統(tǒng)朝卷)》(三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牛汝極:《維吾爾古文字與古文獻導論》,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劉戈:《回鶻文契約文書初探》,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牛汝極:《回鶻佛教文獻:佛教總論及巴黎所藏敦煌回鶻文佛教文獻》,新疆大學出版社,2000;宋峴考:《回回藥方考釋》(兩冊),中華書局,2000;陸峻嶺校注:《異域志》,中華書局,2000;西仁·庫爾班等編著:《中國塔吉克史料匯編》,新疆大學出版社,2003;田為疆編:《〈明實錄〉新疆資料輯錄》,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陳世明、吳福環(huán)主編:《二十四史兩漢時期西域史料校注》,新疆大學出版社,2003;侯燦、吳美琳:《吐魯番出土磚志集注》(兩冊),巴蜀書社,2003;賀玲、佟克力:《錫伯族古籍資料輯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夏德曼·阿合買提編著:《烏孫史研究文獻選譯》,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余太山:《兩漢魏晉南北朝正史西域傳要注》,中華書局,2005;苗普生主編:《中國西北文獻叢書二編》(全51冊),線裝書局,2006;李錦繡:《敦煌吐魯番文書與唐史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劉戈:《回鶻文買賣契約譯注》,中華書局,2006;陳世明、孟楠、高健編:《二十四史魏晉南北朝時期西域史料匯編》,新疆大學出版社,2007;厲聲:《近代新疆蒙古歷史檔案》,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榮新江、李肖、孟憲寶主編:《新獲吐魯番出土文獻》(兩冊),中華書局,2008;佟玉泉、佟克力編:《錫伯族民間散存清代滿文古典文獻》,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沈衛(wèi)榮主編:《回回館雜字與回回館譯語》,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李錦繡、余太山:《〈通典〉西域文獻要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吳玉貴:《突厥第二汗國漢文史料編年輯考》,中華書局,2009;馬大正主編:《民國邊政史料匯編》(全30冊)和《續(xù)編》,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2010;陳世明、孟楠、高健主編:《二十四史唐宋元明時期西域史料匯編》,新疆大學出版社,2010;陳世明、孟楠、高健編著:《二十四史西域史料輯注》(三冊),新疆大學出版社,2013;吐娜主編:《民國新疆焉耆地區(qū)蒙古族檔案選編》,新疆人民出版社,2013;馬大正主編:《清代察合臺文獻譯注》,新疆人民出版社,2013;楊建新、張毅、周連寬編著:《古西域行記十一種》,新疆美術(shù)攝影出版社,2013;畢奧南主編:《邊疆民族資料續(xù)編:西北邊疆》,黃山書社,2013;畢奧南主編:《邊疆民族資料續(xù)編:西北民族》,黃山書社,2013;周軒編:《伊犁地方史資料輯錄》,新疆人民出版社,2014;苗普生、趙海林主編:《甘肅省檔案館館藏清末新疆檔案》,鳳凰出版社,2014;薛宗正:《西域史匯考》(兩冊),蘭州大學出版社,2014;阿拉騰奧其爾:《清朝圖理琛使團與〈異域錄〉研究》,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劉戈:《回鶻文契約斷代研究》,中華書局,2016;紀大椿、郭平梁原輯,周軒、修仲一、高健整理訂補:《〈清實錄〉新疆資料輯錄》(全八冊),新疆大學出版社,2017;王耀:《絲路擷珍:輿圖世界中的新疆故事》,五洲傳播出版社,2017。
考古學代表了西域研究的新領(lǐng)域。這方面著作有:新疆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新疆考古三十年》,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楊建新、馬曼麗編著:《外國考察家在我國西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馬雍:《西域史地文物叢考》,文物出版社,1990;[英]奧雷爾·斯坦因著,巫新華等譯:《西域考古圖記》(四卷),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日]大谷光瑞等著,章瑩譯:《絲路探險記》,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英]奧雷爾·斯坦因著,巫新華等譯:《穿越塔克拉瑪干》,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英]奧雷爾·斯坦因著,肖小勇、巫新華等譯:《路經(jīng)樓蘭》,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周偉洲:《邊疆民族歷史與文物考論》,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0;[德]A.格倫威德著,趙崇民、巫新華譯:《新疆古佛寺》,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王炳華主編:《新疆古尸:古代新疆居民及其文化》(中英文),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巫新華:《斯坦因:戈壁大道中貪婪的尋寶人》,中國民族攝影藝術(shù)出版社,2002;[英]羅伯特·沙敖著,王欣、韓香譯:《一個英國“商人”的冒險:從克什米爾到葉爾羌》,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王炳華:《精絕春秋:尼雅考古大發(fā)現(xiàn)》,浙江文藝出版社,2003;[英]奧里爾·斯坦因著,巫新華、伏霄漢譯:《斯坦因中國探險手記》,春風文藝出版社,2004;[英]奧雷爾·斯坦因著,巫新華、肖小勇、方晶、孫莉譯:《古代和田:中國新疆考古發(fā)掘的詳細報告》,山東人民出版社,2009;[英]奧里爾·斯坦因著,巫新華等譯:《古代和田:中國新疆考古發(fā)掘的詳細報告》,山東人民出版社,2009;王炳華著《西域考古文存》,蘭州大學出版社,2010;郭物:《新疆史前晚期社會的考古學研究:從畜牧—農(nóng)耕社會到草原行國和綠洲城郭國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瑞典]赫定著,王鳴野譯:《從紫禁城到樓蘭:斯文赫定最后一次沙漠探險》,吉林出版集團,2012;王炳華:《親歷考古:懸念樓蘭-精絕》,浙江文藝出版社,2012;伊弟利斯·阿不都熱蘇勒、安尼瓦爾·哈斯木主編:《新疆文物考古資料匯編》,新疆人民出版社,2013;肖小勇:《西域考古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4;[英]馬爾克·奧萊爾·斯坦因著,殷晴、張欣怡譯:《沙埋和闐廢墟記》,蘭州大學出版社,2014;周偉洲:《新出土中古有關(guān)胡族文物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
關(guān)于西域文明研究,概論性著作有:[法]莫尼克·瑪雅爾著,耿升譯:《古代高昌王國物質(zhì)文明史》,中華書局,1995;耿世民:《新疆歷史與文化概論》,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6;李方:《中國新疆多元文化的繼承與并存》,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
至于專題研究,則有以下諸書:民俗研究:賀靈、佟克力:《錫伯族習俗志》,新疆人民出版社,1989;賀靈、佟克力編著:《錫伯族風俗志》,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4;哈麗達·斯拉木著:《綠洲聚會:維吾爾巴扎與民俗生活》,中州古籍出版社,2018。
宗教研究:馬品彥、趙榮織:《新疆宗教史略》,新疆大學出版社,2001;韓中義:《西域蘇非主義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葉德榮:《漢晉胡漢佛教論稿》,蘭州大學出版社,2012;[日]佐口透著,章瑩譯:《新疆穆斯林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12;馬品彥:《簡明新疆宗教史》,新疆人民出版社,2014;彭無情:《西域佛教演變研究》,巴蜀書社,2016;薛宗正、霍旭初:《龜茲歷史與佛教文化》,商務印書館,2016年。
邊政制度研究:張羽新:《清代前期西部邊政史論》,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5;阿拉騰奧其爾:《清代伊犁將軍論稿》,民族出版社,1995;苗普生:《伯克制度》,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李大龍:《兩漢時期的邊政與邊吏》,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6;阿拉騰奧其爾、閻芳編著:《清代新疆軍府制職官傳略》,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0;管守新:《清代新疆軍府制度研究》,新疆大學出版社,2002;李方:《唐西州行政體制考論》,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2;李大龍:《都護制度研究》,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3;齊清順、田衛(wèi)疆:《中國歷代中央王朝治理新疆政策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趙云田:《清末新政研究:20世紀初的中國邊疆》,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4;李大龍:《漢唐藩屬體制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馬汝珩、馬大正:《清代的邊疆政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李方:《唐西州官僚政治制度研究》,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8;李方:《唐西州官吏編年考證》,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厲聲、丁一平、于逢春、李大龍等主編:《中國歷代邊事邊政通論》(全四卷),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15;馬大正:《中國邊疆治理通論》,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
經(jīng)濟研究:蔣其祥:《新疆黑汗朝錢幣》,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蔡家藝:《清代新疆社會經(jīng)濟史綱》,人民出版社,2006;蔣其祥:《西域古錢幣研究》,新疆大學出版社,2006;殷晴:《絲綢之路與西域經(jīng)濟:十二世紀前新疆開發(fā)史稿》,中華書局,2007;齊清順:《清代新疆經(jīng)濟史稿》,新疆人民出版社,2014。
語言研究:胡振華、黃潤華:《高昌館雜字——明代漢文回鶻文分類詞匯》,民族出版社,1984;吳宏偉:《圖瓦語研究》,上海遠東出版社,1999;胡振華:《柯爾克孜語言文化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6;黃中祥:《哈薩克詞匯與文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牛汝極:《文化的綠洲:絲路語言與西域文明》,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文學研究:薛宗正:《歷代西陲邊塞詩研究》,敦煌文藝出版社,1993;趙國棟、劉賓:《上古至高昌汗國時期文學:上古至十四世紀》,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劉賓:《喀喇汗朝時期的文學:九世紀至十三世紀》,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特·巴音巴圖:《探索與研究:二十世紀新疆蒙古文學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黃中祥:《哈薩克英雄史詩與草原文化》,中央編譯出版,2007。
藝術(shù)研究:王炳華:《新疆呼圖壁生殖崇拜巖畫》,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穆舜英主編:《西域藝術(shù)》,淑馨出版社,1994;叢德新:《大漠明珠:絲綢古道上的秘寶》,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德]勒柯克著,趙崇民譯:《高昌—吐魯番古代藝術(shù)珍品》,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德]阿爾伯特·馮·勒柯克、恩斯特·瓦爾德施密特著,管平、巫新華譯:《新疆佛教藝術(shù)》,新疆教育出版社,2006;李肖、陳云華主編:《鄯善文物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美]J.G.馬勒著,王欣譯:《唐代塑像中的西域人》,蘭州大學出版社,2012;廖旸:《克孜爾石窟壁畫年代學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巫新華編:《克孜爾石窟壁畫》,山東美術(shù)出版社,2013;巫新華編:《新疆繪畫藝術(shù)品》,山東美術(shù)出版社,2013;巫新華編:《吐魯番壁畫》,山東美術(shù)出版社,2013;巫新華編:《新疆古代雕塑》,山東美術(shù)出版社,2013;穆舜英主編:《絲路美術(shù)絲綢之路:中國新疆古代藝術(shù)》,新疆美術(shù)攝影出版社,2015。
另外,有農(nóng)業(yè)研究,如華立:《清代新疆農(nóng)業(yè)開發(fā)史》,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5;有服飾研究,如趙豐、伊弟利斯·阿不都熱蘇勒主編:《大漠聯(lián)珠:環(huán)塔克拉瑪干絲綢之路服飾文化考察報告》,東華大學出版社,2007。
本文之所以把西域研究獨立出來作專門介紹,是因為,盡管中亞研究相較西域研究具有更廣闊的學術(shù)視野,但后者為前者奠定了扎實的基礎(chǔ)。這至少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首先,提供了較成熟的研究方法,比如中國傳統(tǒng)的考據(jù)方法;其次,提供了一大批研究材料,包括與中亞相關(guān)的漢文文獻與文物;再次,為中亞研究建立了一支學術(shù)隊伍——從以上介紹可以看出,中國的中亞研究隊伍、西域研究隊伍,基本上是由同一批人組成的。這意味著,中國的中亞研究具有西域研究這一底色,因而有條件成為全球中亞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中亞研究的深入,學術(shù)界的目光逐漸向若干領(lǐng)域聚焦,產(chǎn)生了一批內(nèi)容更具體、論證更深刻的成果。在上文關(guān)于西域研究的介紹中,我們已經(jīng)看到了這一趨勢;現(xiàn)在,本文擬就廣義的中亞研究,對它再作介紹。
民族文化交流是中亞史上的重要主題。無論是在古代、在蘇聯(lián)時代還是在蘇聯(lián)解體以來的新時代,由于地理上的便利條件,中亞各民族之間因經(jīng)貿(mào)、戰(zhàn)爭、政治等原因產(chǎn)生過復雜的交流與融合。其相關(guān)著作有:
關(guān)于中國與中亞各民族的交流史研究:沈福偉:《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方豪:《中西交通史》(上、下冊),岳麓書社,1987;潘志平:《中亞浩罕國與清代新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阿拉伯]伊本·胡爾達茲比赫著,宋峴譯注:《道里邦國志》,中華書局,1991;芮傳明:《中國與中亞文化交流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吳玉貴:《突厥汗國與隋唐關(guān)系史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芮傳明:《中華文化通志·中國與中亞文化交流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孟楠:《俄國統(tǒng)治中亞政策研究》,新疆大學出版社,2000;[哈]克拉拉·哈菲佐娃著,楊恕、王尚達譯:《14—19世紀中國在中央亞細亞的外交》,蘭州大學出版社,2002;[英]H.裕爾著,[法]H.考迪埃修訂,張緒山譯:《東域紀程錄叢》,云南人民出版,2002;張星烺編注,朱杰勤校訂:《中西交通史料匯編》,中華書局,2003;張云:《上古西藏與波斯文明》,中國藏學出版社,2005;張文德:《明與帖木兒王朝關(guān)系史研究》,中華書局,2006;余太山:《古代地中海和中國關(guān)系史研究》,商務印書館,2012;許序雅:《唐朝與中亞九姓胡關(guān)系史研究》,蘭州大學出版社,2012;[美]白桂斯:《吐蕃在中亞:中古早期吐蕃、突厥、大食、唐朝爭奪史》,新疆人民出版社,2012;[美]勞費爾著,林筠因譯:《中國伊朗編:中國對古代伊朗文明史的貢獻》,商務印書館,2015;韓香:《兩漢迄五代中亞湖人的來華及活動》,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楊軍、高廈:《怛邏斯之戰(zhàn):唐與阿拉伯帝國的交鋒》,商務印書館,2016。
以“絲綢之路”為主題的研究:楊建新、盧葦編著:《絲綢之路》,甘肅人民出版社,1981;[德]克林凱特著,趙崇民譯:《絲綢古道上的文化》,新疆美術(shù)攝影出版社,1994;[法]阿里·瑪扎海里著,耿升譯:《絲綢之路:中國—波斯文化交流史》,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趙汝青:《從亞洲腹地到歐洲:絲路西段歷史研究》,甘肅人民出版社,2006;石云濤:《三至六世紀絲綢之路的變遷》,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2007;王炳華:《絲綢之路考古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王博、祁小山:《絲綢之路草原石人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林梅村:《絲綢之路考古十五講》,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郭萍:《粟特美術(shù)在絲綢之路上的東傳》,四川大學出版社,2015;蓋山林、蓋志浩:《絲綢之路巖畫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李志夫編著:《中西絲路文化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余太山主編,殷晴著:《絲綢之路經(jīng)濟史研究》(兩冊),蘭州大學出版社,2012;雍際春:《絲綢之路歷史沿革》,三秦出版社,2015;[美]芮樂偉·韓森:《絲綢之路新史》,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5;鄭彭年:《絲綢之路全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法]布爾努瓦著,耿昇譯:《絲綢之路》,中國藏學出版社,2016;[英]吳芳思:《絲綢之路2000年》,上海辭書出版社,2016。
此外,有一批與中亞交流史相關(guān)的地理研究成果,如許序雅:《唐代絲綢之路與中亞歷史地理研究》,西北大學出版社,2000;許序雅:《唐代絲綢之路與中亞史地叢考:以唐代文獻為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2015;[英]G.勒·斯特蘭奇著,韓中義譯:《大食東部歷史地理研究:從阿拉伯帝國興起到帖木兒朝時期的美國不達米亞、波斯和中亞諸地》,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
關(guān)于中亞國際關(guān)系史和移民史的研究,則有[俄]捷連季耶夫著,武漢大學外文系譯:《征服中亞史》,商務印書館,1980;吳筑星:《沙俄征服中亞史考敘》,貴州教育出版社,1996;王治來等編著:《中亞國際關(guān)系史》,湖南出版社,1997;王鉞、李蘭軍、張穩(wěn)剛:《亞歐大陸交流史》,蘭州大學出版社,2000;紀宗安:《9世紀前的中亞北部與中西交通》,中華書局,2008;丁篤本:《中亞探險史》,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伊朗]志費尼著,何高濟譯:《世界征服者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楊軍:《走向陌生的地方:內(nèi)陸歐亞移民史話》,蘭州大學出版社,2011;[蘇]и.я.茲拉特金主編,[蘇]м.и.戈利曼、г.и.斯列薩爾丘克著,馬曼麗,胡尚哲譯:《俄蒙關(guān)系歷史檔案文獻集1636-1654》(兩冊),蘭州大學出版社,2014。
如上所說,20世紀以來,中亞發(fā)生了一系列變化,尤其是蘇維埃國家的成立與蘇聯(lián)的解體,導出了新的政治、經(jīng)濟格局,并形成了新的國際關(guān)系。這使更多的中國學者投入了中亞研究。其著作有安維華、張振國主編:《新形勢下的中亞研究》(北京大學亞非研究所,1993)、趙會榮:《中亞國家發(fā)展歷程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等數(shù)十種。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在“上合組織”“一帶一路”的名義下產(chǎn)生的。如潘光、胡健:《21世紀的第一個新型區(qū)域合作組織:對上海合作組織的綜合研究》,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6;王欣、萬明:《中外關(guān)系史視野下的一帶一路》,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中亞的悠久歷史,造成了多種文明的交織。波斯語、楔形文字、阿拉美語言、漢語、吐火羅文、佉盧文等,均曾在這里流行;瑣羅亞斯德教、婆羅門教、佛教、薩滿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亦曾是中亞人的信仰。關(guān)于中亞文明,因而有豐富的研究成果,例如:
概論性著作:[日]羽田亨著,耿世民譯:《西域文化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81;[蘇]普伽琴科娃、列姆佩利著,賈東海等譯:《中亞各族文化藝術(shù)史》,甘肅人民出版社,1994;馬海云等:《日落長河:追蹤中亞古代文明》,重慶出版社,2001年。
關(guān)于宗教的著作:宋智明、付秀華、王雪霽:《駝背上的帝國:伊斯蘭教興衰錄》,長春出版社,1995;高永久:《西域古代民族宗教綜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高永久:《西域古代伊斯蘭教綜論》,民族出版社,2001;安維華:《中亞穆斯林與文化》,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9;[俄]и.札巴羅夫、г.俄列斯維揚斯卡婭著,高永久、張宏莉譯:《中亞宗教概述》,蘭州大學出版社,2002;張文德:《中亞蘇非主義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芮傳明:《東方摩尼教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芮傳明:《摩尼教敦煌吐魯番文書譯釋與研究》,蘭州大學出版社,2014。
關(guān)于歷史文獻的著作:[法]勒內(nèi)·吉羅著,耿昇、新疆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譯:《東突厥汗國碑銘考釋》,新疆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林梅村:《中國所出佉盧文書(初集)》,文物出版社,1988;[蘇]克利亞什托爾內(nèi)著,李佩娟譯:《古代突厥魯尼文碑銘:中亞西亞史原始文獻》,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1;滿達人:《中亞史地文獻綜述》,蘭州大學出版社,1995;芮傳明:《古突厥碑銘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波斯]尼扎姆·莫爾克著,[英]胡伯特·達克英譯,藍琪、許序雅漢譯:《治國策》,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薛宗正編著:《突厥罕見史料輯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余太山:《早期絲綢之路文獻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阿富汗]佚名著,王治來譯注:《世界境域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米爾咱·海答兒著,王治來譯注:《賴世德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英]尼古拉斯·辛姆斯·威廉姆斯著,李鳴飛、李艷玲譯:《阿富汗北部的巴克特里亞文獻》(兩冊),蘭州大學出版社,2014;烏云高娃:《明四夷館韃靼館及〈華夷譯語〉韃靼來文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關(guān)于藝術(shù)與文物的著作:[意]馬里奧·布薩格里等著,許建英、何漢民編譯:《中亞佛教藝術(shù)》,新疆美術(shù)攝影出版社,1992;晁華山:《佛陀之光:印度中亞佛教勝跡》,文物出版社,2001;[烏]б.A.艾哈邁多夫著,陳遠光譯:《16-18世紀中亞歷史地理文獻》,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廖旸:《亞美尼亞藝術(shù)》,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郭物:《鍑中乾坤:青銅鍑與草原文明》,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羅世平、齊東方:《波斯和伊斯蘭美術(shù)》,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施安昌:《火壇與祭司鳥神:中國古代祅教美術(shù)考古手記》,紫禁城出版社,2004;[德]勒柯克著,巫新華譯:《中亞古代佛教藝術(shù)》,新疆教育出版社,2004;[德]阿爾伯特·馮·勒克科著,趙崇民、巫新華譯:《中亞藝術(shù)與文化史圖鑒》,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郭物:《馬背上的信仰:歐亞草原動物風格藝術(shù)》,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2005;李鐵生編著:《古中亞幣:前伊斯蘭王朝》,北京出版社,2008;沈愛鳳:《從青金石之路到絲綢之路:西亞、中亞與歐亞草原古代藝術(shù)溯源》(上、下冊),山東美術(shù)出版社,2009;[蘇]Γ.Α.普加琴科娃,Π.Η.列穆佩著,陳繼周、李琪譯:《中亞古代藝術(shù)》,新疆美術(shù)攝影出版社,2013;楊建華、邵會秋、潘玲:《歐亞草原東部的金屬之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考古學方面的著作:[蘇]弗魯姆金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博物館編譯:《蘇聯(lián)中亞考古》,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博物館,1981;林梅村:《古道西風:考古新發(fā)現(xiàn)所見中西文化交流》,北京·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0;[英]奧雷爾·斯坦因著,巫新華等譯:《亞洲腹地考古圖記》(全三卷),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英]奧雷爾·斯坦因著,巫新華譯:《沿著古代中亞的道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另外,有關(guān)于特定時期之文化的著作,如[荷蘭]J.E.范·洛惠澤恩-德·黎烏著,許建英、賈建飛譯:《斯基泰時期:一種對公元前1世紀到公元3世紀印度北部的歷史、藝術(shù)、銘文及古文字學的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有關(guān)于古代中亞城市的著作,如藍琪:《金桃的故鄉(xiāng):撒馬爾罕》,商務印書館,2014;余太山、李錦繡主編:《歐亞大陸上的城市:一部生命史》,商務印書館,2015。有關(guān)于中亞語言的著作,如吳宏偉:《突厥語族語言語音比較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1;王新青、郭衛(wèi)東:《中亞歷史語言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有關(guān)文學的著作,如阿地里·居瑪吐爾地:《中亞民間文學》,寧夏人民出版社,2008。還有關(guān)于醫(yī)學、歷法和社會組織制度的著作,如[法]路易·巴贊著,耿升譯:《突厥歷法研究》,中華書局,1998;宋峴:《古代波斯醫(yī)學與中國》,經(jīng)濟日報出版社,2001;郭宏珍:《突厥語諸族社會組織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綜上所述,中國學者在中亞研究領(lǐng)域已經(jīng)取得豐碩的成果。僅就書籍形式的成果而言,便有以上所錄近千種。因篇幅限制,本文尚未討論論文形式的成果。這類成果數(shù)量更多。它們見于各種期刊,特別是見于以下兩類專門刊物:一是以“中亞”為名的刊物,如《中亞學刊》《歐亞學刊》《絲瓷之路:古代中外關(guān)系史研究》《歐亞譯叢》《中亞研究》和《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曾用名《蘇聯(lián)東歐問題》《東歐中亞研究》《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二是以西北史地研究為重點的刊物,如《西域研究》《西北民族論叢》《西域歷史語言研集刊》《中國民族學》《新疆歷史與文化》《元史及民族與邊疆研究集刊》《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國邊疆學》。
其實,關(guān)于書籍形式的研究成果,本文所記亦不完備。比如近三十年,中國出版了一批與中亞研究相關(guān)的叢書。這些叢書中的著作,本文未盡著錄。這些叢書有:“國際阿爾泰學研究叢書”“歐亞文明大行走叢書”“絲綢之路歷史文化研究叢書”“中亞與西北邊疆政治研究叢書”“當代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叢書”“西域研究叢書”“西域歷史語言研究叢書”“漢譯絲瓷之路歷史文化叢書”“西域文明探秘叢書”“西部美術(shù)考古叢書”“絲瓷之路博覽叢書”“新西域文庫”“歐亞歷史文化文庫”“新西域探險考察大系”“歐亞備要”“歐亞歷史文化名著譯叢”“絲路譯叢”“國外西域考古經(jīng)典論著譯叢”“文明的中介:漢譯亞歐文化名著”。
但是,本文所列各書,卻可以提供認識中亞絲路音樂研究之背景的主要線索,提供關(guān)于這一背景的知識結(jié)構(gòu),而且,提供可能的資料來源——文中所列若干著作,亦曾直接討論到絲路音樂。比如《中亞文明史》有專門篇幅探討宗教與音樂的關(guān)系,認為“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后,樂器逐漸輕巧,聲響也逐漸輕柔。青銅鐘、編磬和大鼓逐漸被淘汰,而與此同時,弦樂器則日趨盛行”。又說:“豎琴是佛教樂器里最具有代表性的樂器之一。有本生經(jīng)故事認為佛陀在年輕時就是一位頗為出色的豎琴演奏家。根據(jù)一些大乘教經(jīng)典描述,豎琴在圣地(天堂)中的地位顯著。在中國,唐代之后豎琴隨著佛教的衰落而減少的事實也說明了豎琴和佛教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雹?/p>
另外,本文顯示了這樣一個事實:中亞研究是中國傳統(tǒng)學術(shù)同國際學術(shù)相結(jié)合的典型。本文的關(guān)鍵詞,其實就是分別屬于傳統(tǒng)學術(shù)(如“西域研究”)和國際學術(shù)(如“中亞研究”)的。中亞民族、語言、文化的多樣性,造就了這一局面。它意味著,未來的絲綢之路音樂研究,也要注意傳統(tǒng)問題、傳統(tǒng)資料手段同新問題、新手段的結(jié)合。在《關(guān)于中亞的絲路音樂研究》第三篇——“參考文獻篇”中,我們將重點討論這種結(jié)合。
本文還注意到:中亞研究有一特點,即重視政治和國際關(guān)系研究。對于中亞音樂研究來說,這件事同樣不可忽視。這不僅因為,這是時代背景的一個重要方面;而且因為,這是音樂研究的一個重要視角。我們曾在《西方世界的中亞音樂研究:中亞各地區(qū)篇》中說到,對“音樂與政治之關(guān)系的研究”,已成為西方的中亞音樂研究的重要趨勢。比如由Alexander Djumaev發(fā)表于《傳統(tǒng)音樂年鑒》(Yearbook for Traditional Music,1993年)的《蘇聯(lián)中亞的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文化政策和傳統(tǒng)音樂》(“Power Structures,Culture Policy,and Traditional Music in Soviet Central Asia”)一文,便研究了蘇聯(lián)成立和蘇聯(lián)解體對于音樂文化的影響。而由Alexander Djumaev 發(fā)表于《民族音樂學論壇》(Ethnomusicology Forum,2005年)的《烏茲別克斯坦的音樂遺產(chǎn)與國家身份》(“Musical Heritage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Uzbekistan”)一文,則論述了近一百年來“音樂遺產(chǎn)”概念在烏茲別克斯坦音樂學中的演變。這些論文揭示了音樂塑造民族認同的方式,反映了現(xiàn)代政治背景中音樂的變化及其功能。
總之,中亞絲路音樂研究是以中亞研究為背景而展開的。大批有關(guān)中亞的著作和譯作的問世,是它取得成功的基本條件。通過關(guān)于中亞的通史性著作,我們可以確定音樂研究的時間坐標和空間坐標;通過國別史著作和專門史著作,可以建立中亞音樂史的分期觀念,并認識音樂事物的民族內(nèi)涵和文化內(nèi)涵;而通過其中以“西域”為主題的著作,我們認識到:在中亞研究領(lǐng)域,西域研究是較成熟的一部分。盡管新興的中亞研究具有更廣闊的學術(shù)視野,但傳統(tǒng)的西域研究卻為它奠定了扎實的基礎(chǔ)。這一關(guān)系對于絲路音樂研究有三點啟發(fā):其一,要注意采用中國傳統(tǒng)的考據(jù)方法;其二,要重視文獻研究和文物調(diào)查;其三,要注意考察音樂同民俗、宗教、制度、語言、文學等事物的關(guān)系,使中國的中亞音樂研究成為全球中亞音樂研究中較具特色的組成部分。
注釋:
①參見洛秦:《中國音樂史學史研究的意義》,載《音樂藝術(shù)》2018年第3期;又見居其宏:《中國近現(xiàn)代當代音樂史的研究使命》,載《樂府新聲》2017年第1期。
②王小盾、孫可臻:《關(guān)于中亞的絲路音樂研究:概論篇》,載《音樂文化研究》2019年第1期。
③王小盾、金溪:《西方世界的中亞音樂研究:中國關(guān)系篇》,載《音樂研究》2016年第3期;金溪、王小盾:《西方世界的中亞音樂研究:中亞各地區(qū)篇》,載《音樂研究》2016年第4期。
④此書于2004年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它實際上是王治來以下著作的集成:《中亞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0;《中亞史綱》,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中亞近代史》,蘭州大學出版社,1989。2010年,人民出版社又出版了其所著的《中亞史》。
⑤[英]斯沃思、[塔]阿西莫夫主編,劉迎勝譯:《中亞文明史》第四卷(下),中國對外翻譯出版社公司,2009,第522-5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