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娜
古時候有一個佛學造詣很深的人,他聽說某個寺廟里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禪師,便去拜訪。見到老禪師,他態(tài)度十分傲慢。老禪師十分恭敬地接待了他,并為他沏茶??稍诘顾畷r,明明杯子已經(jīng)滿了,老禪師還不停地倒。一旁的拜訪者不解地問:“大師,為什么杯子已經(jīng)滿了,還要往里倒呢?”大師說:“是啊,既然杯子是滿的,水怎么還能倒得進去呢?”
德高望重的老禪師,看到了拜訪者的自滿。同樣道理,如果我們教師想學到更多的知識、技能,切實提升自身的專業(yè)水平,就必須放下架子,把自己想象成“一個空著的杯子”,去虛心學習和求教,而不是驕傲自滿,整天沉醉于以往的成績,墨守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
首先,教師要克服“驕傲自滿心理”。驕傲自滿是許多年輕教師的通病。現(xiàn)在年輕教師大多是本科畢業(yè),甚至有的還是研究生,智商較高,文化基礎扎實,有著豐富的知識儲備,所以很多都能在很短時間內(nèi)適應教學工作的需要,并取得一些不俗的工作成績。面對成績,他們?nèi)菀渍凑醋韵玻曾Q得意,甚至目空一切。于是乎,很快安于現(xiàn)狀,躺在過去的成績上睡大覺。對待學校組織的各類學習、培訓也是消極應付,不再真心實意地想要提升。其結果,只能是自身的能力素質(zhì)原地踏步,停滯不前。
了解眾多名師的成長經(jīng)歷,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無一不是謙恭好學之人。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曾說,自己和其他教師相比,并沒有什么不同之處,只是更善于博采眾長,兼收并蓄。為了豐富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于永正硬性規(guī)定自己每日看50頁書。為了提升自己的課堂授課技能,他更是把當代名師的課基本上都聽遍了。正是由于這份謙恭、好學,不斷沉淀、積累,他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情趣教學風格。
其次,教師要有“歸零”意識。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是一個自我否定、自我突破、自我超越的發(fā)展過程。當今社會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知識更新?lián)Q代的步伐日益加快,一個教師不管曾經(jīng)取得的成就有多大,如果不能及時突破自我的禁錮和樊籬,滿足于守攤子、吃老本,那么其優(yōu)勢很快就會蕩然無存。教師要想切實提升自己,實現(xiàn)專業(yè)成長,就必須放下過往種種“包袱”,及時對自己“歸零”。這樣才能讓自己心無旁騖,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工作中,才會讓自己時刻都保持“本領恐慌”的危機感和“不學習就被淘汰”的緊迫感,盡可能多地給自己“充電”。
當代許多教育名家,如于漪、魏書生等,他們的教育思想之所以經(jīng)久不衰,就是因為他們一直都秉持著一種歸零的思維方式。他們總把每一次成功都視為新的起點,及時汲取各方面的營養(yǎng),讓自己的認知水平始終站在教改的前沿,讓自己的知識與能力不斷更新。
再次,教師要勇于創(chuàng)新。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樹葉,也不會有兩種一模一樣的成功。教師的教育對象是人,是擁有獨一無二個性的青少年。在平時教育中,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地模仿、照搬別人的教學技巧與方法,是很難在專業(yè)上有所建樹的。
探究眾多名師的成長之路,可以發(fā)現(xiàn)一個共性:既要學習借鑒,又要敢于創(chuàng)新,在兼收并蓄中創(chuàng)新提煉,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美國教育家弗雷塔科曾說:“只有當教師擁有教育過程中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尋找自己道路的時候,教育才可能成為藝術,才會有高質(zhì)量?!?/p>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教師只有時刻秉持“空杯心”, 才能不斷地否定自己和超越自己,并最終實現(xiàn)自我提升與發(fā)展。
(作者單位:山東省海陽市育才小學,煙臺,26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