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容 李長桂
近年來由于環(huán)境污染、吸煙人數的增多和低年化、人口老齡化等因素,使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發(fā)病率、病死率呈逐年增加趨勢。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者多為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其病程較長,癥狀明顯,極易反復發(fā)作,給患者的生活帶來極大的心理負擔,常出現緊張、焦急、恐懼等情緒,嚴重者甚至出現抑郁癥狀,長期的心理疾病累積使基礎病情加重,最終形成惡性循環(huán)[1]。心理護理作為患者心理疾病的治療方法之一,主要通過護理人員良好的服務以及護患間健康的交流得以體現,對患者的治療具有重要的正面意義,在臨床上也有廣泛應用。本文就心理護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哮喘、肺癌中的臨床應用作一綜述。
COPD是呼吸系統(tǒng)疾病常見,病情反復發(fā)作,遷延不愈,肺功能進行性減退,易并發(fā)肺心病和呼吸衰竭。GOLD指南預計,在2030年COPD 將成為全世界第三大死亡原因[2]。由于多數COPD患者長期處于缺氧狀態(tài),導致中樞神經系統(tǒng)器質性損傷,加上長期的負面情緒,極易引起患者出現焦慮、抑郁的癥狀[3]。研究表明在COPD患者中,40%合并抑郁癥[4]。而我國,亦有47.5%的COPD患者合并有焦慮抑郁癥,提示抑郁焦慮已是COPD患者常見的合并癥[5-6]。由于COPD患者的長病程、以及反復得治療,使患者經濟負擔較重,加上多數老年患者缺乏穩(wěn)定的經濟來源,對一些低收入家庭雪上加霜,極易使患者產生不良情緒,嚴重者發(fā)展為抑郁癥。因此,面對老年患者的心理問題,須引起重視。
目前,我國對COPD患者的心理護理治療已有大量報道,研究顯示合并焦慮抑郁的COPD患者與其性別、學歷以及FEV1有關,其中女性、低學歷、肺功能差的患者,焦慮抑郁的發(fā)生率較高,而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顯著改善,生活質量也有較大提高[5]。尤其是AECOPD患者,通過心理護理,可顯著改善患者肺功能,使其焦慮情緒得到有效緩解,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治療效果[7]。唐麗[8]研究亦提示心理護理可有效改善COPD老年患者的負性情緒,并增加患者治療依從性,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曹開怡等[9]研究提示心理護理還可有效縮短COPD患者的住院時間,減少患者的住院費用,減輕經濟負擔,增加患者康復的自信心。而范立華等[10]通過對COPD患者進行心理康復鍛煉,發(fā)現患者呼吸頻率顯著降低,隔肌活動量和通氣量也明顯增加,患者心肺功能也得到改善,而且使患者PaCO2下降,PaO2升高。此外,心理護理治療還可降低患者不良心理發(fā)生率、吸煙率及再次入院率,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提高COPD患者細胞免疫功能,使CD3+、CD4+和CD4+/CD8+顯著增加,增強患者的免疫力[11-12]。
支氣管哮喘(哮喘)是呼吸系統(tǒng)的一種慢性氣道疾病,也屬于慢性的應激反應,同時又是一種身心性疾病,發(fā)作時易產生窒息樣的恐懼感,加上疾病遷延難愈,導致患者出現焦慮、抑郁癥狀,嚴重者甚至出現不愿與人交往等自閉情況。目前哮喘雖經治療可得到緩解,但尚不能完全治愈,給患者及其家屬帶來極大的經濟和精神負擔。因此,醫(yī)護人員在治療的同時應對患者進行心理安撫,幫助患者建立積極的戰(zhàn)勝疾病的自信心,與患者建立信任感,鼓勵患者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的治療,將利于患者康復[13]。
研究表明對哮喘患者實施心理干預后,可更好的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并減輕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同時還可縮短患者住院時間,降低患者入院率,使患者經濟負擔得到減輕,在一定程度亦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提高療效[14-15]。研究顯示,心理護理可顯著降低哮喘發(fā)作次數,明顯縮短發(fā)作持續(xù)時間,顯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16]。在兒童哮喘中發(fā)現,通過強化心理護理治療后,患兒對疾病的認知加強,并主動配合醫(yī)護治療,積極接受哮喘長期規(guī)范化治療,極大的避免哮喘加重,治療依從性顯著提高,改善生活質量[17]。在幾項哮喘患者的對比研究中證實心理護理治療組的癥狀、活動受限、刺激源反應、心絞痛及心肌梗死發(fā)生率、生活自理能力、心理狀況、社會適應能力、情緒狀況、角色功能等方面均優(yōu)于對照組[18-20]。在對老年哮喘患者的研究中發(fā)現,心理護理治療后,患者焦慮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和抑郁癥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scale, SDS)評分顯著降低,有效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提高了治療效果[21]。在對重癥哮喘患者的研究中發(fā)現,心理護理可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同時協助搶救措施,可有效提高搶救成功率,并降低復發(fā)率[22]。由此可見,心理護理在哮喘患者的治療和規(guī)范管理中有發(fā)揮重要的正性作用。
目前,肺癌發(fā)病率和病死率位居我國惡性腫瘤首位,其治療以化療為主,可有效殺滅癌細胞,并降低腫瘤的分期,延長了患者的生存時間。但是肺癌患者需面對化療產生的一系列不良反應,如疼痛,胃腸道反應,脫發(fā),以及其他全身反應癥狀,給患者帶來極大的身心壓力,大部分患者出現了煩躁、恐懼、失眠、焦慮、抑郁、自殺等心理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23]。研究表明,心理問題是腫瘤患者普遍存在的問題,約40%肺癌患者合并有焦慮抑郁癥狀[24-25]。心理因素不僅在肺癌發(fā)生中起重要作用,在癌癥的發(fā)展中也扮演重要角色,甚至影響患者的生存時間[26]。因此,積極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和消極態(tài)度,對癌癥患者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心理護理在肺癌患者的心理治療中已有大量的研究,由于其實用性和可操作強,在臨床上也有廣泛的應用。羅英等[27]發(fā)現,大部分首次肺癌化療的患者由于對化療藥物的不良反應、療效、以及費用等問題較為擔憂,常出現嚴重的焦慮、抑郁癥狀。通過心理護理治療后,患者SAS和SDS評分顯著降低,并使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得到有效控制。在對晚期肺癌患者的個體化心理護理治療中發(fā)現,心理護理干預后患者能夠正確看待自身疾病,通過更多了解治療方案和護理的方法,使患者建立了治療的自信心,并嚴格按照醫(yī)囑服藥,積極配合醫(yī)生和護士的治療,極大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使患者的軀體和認知功能、角色和情緒功能以及社會功能均得到顯著,并明顯緩解患者的癌性疼痛[28-30]。此外,在對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研究中顯示,肺癌患者經過4周的心理護理門診治療后,患者對健康問卷量表-9(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scale-9, PHQ-9)、廣泛性焦慮量表-7(generalized anxiety scale-7, GAD-7) 、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以及疼痛數字評分均顯著降低,焦慮、抑郁不良情緒得到明顯改善,且睡眠質量也得到提高,疼痛感得以減輕,情感交流也日漸增多,對患者的治療效果起到積極的作用。
綜上所述,結合呼吸系統(tǒng)疾病由于病程長,病情易反復,一些患者對藥物療效差,以及反復治療過程中導致的治療信心缺乏等心理特點,在患者接受常規(guī)治療和基礎護理外,對患者進行及時的心理護理治療,可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幫助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有助于其的病情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