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對于鐵軍小學401班的孩子和家長來說,是非比尋常的一年。因為學校參與由華東師范大學“生命·實踐”教育學研究院和救助兒童會共同發(fā)起的“你好,寒假!”“你好,暑假!”學生假期生活與學期初生活重建研究,讓筆者與家長、學生們都收獲滿滿。
在“你好,寒假!”研究中,我們通過3+X寒假生活的變革,采用“三自主”的指導思想(鼓勵自主策劃、自主組織、自主管理)、“四注重”的作業(yè)原則(注重多樣化、注重體驗、注重親子參與、注重指導引領),將屬于孩子的假期還給孩子,釋放孩子原本自由奔放的天性,又激活他們主動參與的意識,讓他們在快樂中體驗假期,實現(xiàn)家校共生和學科課程的整合,從而喚醒自身生命成長的需求。
反思研究的不足,存在著三個單一:一是單靠班主任的經(jīng)驗,過分取代了學生、家長的意見去策劃學生假期活動,沒有很好地考慮學生、家長的原生態(tài)家庭現(xiàn)狀;二是單一以家庭個體開展假期活動,學生之間缺少互動交流,協(xié)作性不足,缺少更多家長、學生之間自主選擇的交流溝通機會;三是活動形式的單一,沒有充分整合家庭的活動資源,缺乏互動性和主題聚焦。
盧梭說過:教育即生長,生長之外別無目的。教育就是讓每個孩子的天性和與生俱來的能力得到健康、自由、最好的生長。
時下,如何借助“你好,暑假!”的項目研究,讓家長與教師成為孩子成長中的最重要的關鍵人?如何在研究中發(fā)揮班主任的引領作用,帶動每一個家庭教育水平更有效提升?如何吸引更多家長互幫互助,盤活家長資源,為孩子提供更多的發(fā)展資源、空間和路徑?因此,在學生假期生活與學期初生活重建中,我們的做法是,從單兵作戰(zhàn)轉(zhuǎn)向家庭式小社團。
一、從關注整體實際,建立家長檔案,形成活動資源庫
1.搜集家長的職業(yè)資源信息,為孩子假期小社團尋找導師和活動支持。
2.發(fā)揮班級家委作用,鼓勵更多家長提供自己的專業(yè)優(yōu)勢,甚至出動祖輩們都加入到孩子暑期活動的教育資源中。
3.發(fā)放調(diào)查問卷,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分門別類地整理家長資源,建立401班家長假期活動教育資源庫。
二、從回應成長需要,組建家庭式小社團,生成活動方案
1.初次討論組建社團
尊重孩子的意愿,根據(jù)自身的興趣愛好、居住范圍遠近,讓孩子自主成立假期活動小社團,自定組名,邀請家長組建社團活動群聊組,篩選本組的家長職業(yè)資源,提出活動項目方案,設計初步的活動策劃書。
2.再次討論激活社團
作為班主任,我尊重學生的選擇和愛好,引領家長改變以往活動中當聽眾、當看客的思維模式,聚焦家長資源的合理運用,讓孩子與家長討論生成最終的家庭式小社團活動方案,挖掘家長資源、社區(qū)資源,形成班級八大家庭式小社團的假期活動方案。
3.三次討論生成方案
我把孩子的意愿及班級家長假期活動能提供的教育資源呈現(xiàn)在家長群分享討論時,家長反應熱烈。我們在熱聊中,都覺得所有生活體驗、綜合性學習的根是閱讀,于是,學生、家長、老師三方共同策劃生成“你好,暑假!”鐵軍小學401班七彩童夢行的活動方案。
班級“你好,暑假!”活動方案生成的流程圖
三、引發(fā)家長動力,凸顯領袖家長,推動社團活動
1.家長領袖,成為小社團的助力劑
每個人的一生本身就是一個故事。學生家長從事著各自不同的職業(yè),每一種職業(yè)都有自身的專業(yè)性和特殊性,是開展職業(yè)生涯啟蒙教育的寶貴資源。而且,每個班級必定擁有領袖式的家長,挖掘他們的潛能,利用他們感悟人生的故事,請他們擔任活動啟航工作,讓他們走進課堂,為孩子們開設小社團微講壇。
暑期前,邀請想想的爸爸——佛山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以“因為夢想,所以飛翔”為題,向孩子娓娓動聽地講述學習需要從生活體驗中去觀察,講著名數(shù)學家成長的故事,及自身成長的經(jīng)歷,向孩子傳遞——閱讀讓他不孤單,夢想的堅持成就他的事業(yè)信心。孩子們因他的到來而紛紛“圍攻”,熱情高漲。
2.互助互愛,推動小社團的持續(xù)運轉(zhuǎn)
如“閱生活,悅幽默”暑假活動小社團,一 媽媽是烹飪烘焙高手,而爸爸擅長國畫,這個社團的第一次活動,孩子已經(jīng)自行準備好活動計劃,發(fā)布在組內(nèi),家庭成員做了充分準備,制作精美的教學PPT,并搬來全套的烘焙工具,爸爸準備好繪畫的互動裝備,特別給力于小組社團活動的開展。
如有的社團利用家長工作的便利,打破單純說教的形式,帶領孩子走進社會公共設施或場所。如科技創(chuàng)意小社團,利用家長資源走進污水處理廠,通過觀察臭水污水,讓孩子直面每座城市存在的現(xiàn)實問題,讓孩子懂得環(huán)境污染是多么可怕。孩子在活動感受中寫下:善惡丑陋、人世百態(tài),這些只有在觀察體驗中,我們才能感受到,每一次活動都是一場修行。
又如,在小社團策劃活動中,有一位家長在組內(nèi)說,孩子膽量特別差,自小就是個悶葫蘆,她很為孩子焦慮,能不能讓孩子去嘗試和陌生人接觸呢?在組內(nèi)家長的協(xié)助下,他們共同設計了“賣報行”的社會活動,讓孩子在同伴小社團的陪伴下,走上街頭出售報紙。孩子完成任務后,寫道:“市場門口提著東西的人不適合賣報給他,因為沒有手可以來接;上年紀的老人家不適合在公園門口賣報給他,因為運動的老人家沒有戴老花鏡看不到;手抱孩子的阿姨也沒有空在商場門口購報紙,因為她們要照顧孩子,無空讀報。那些步履從容,看起來不著急的人進酒樓喝茶,以及在公交車站和地鐵站轉(zhuǎn)乘的人,才是最適合的目標。我鼓足勇氣,克服困難,很不容易才完成20份《珠江時報》的出售,原來,與陌生人交流也不是一件困難的事。”小小的家庭社團活動,在家長的引領下,不難看出孩子的成長,而每一個家長,何嘗不是用一個家庭牽手更多的家庭在前行呢?
四、聚焦教育成效,拓寬時空領域,影響教育生態(tài)
1.推動家長之間的交往,生成家庭教育新方式
一次次家庭小社團微學習,一項項職業(yè)體驗實踐行,極大地激發(fā)孩子們渴望“走進職業(yè)”的興趣。每個小組快樂家庭的組合,由爸爸媽媽甚至祖輩擔任社會輔導員,或挖掘自身家庭資源與身邊的社會資源,開展“跟著爸媽去上班”“采訪身邊的工匠”的活動。而在彼此的交往中,拉近家長間的距離,在交流互動中自發(fā)地組建交往的新渠道,為學期初學習生活的延續(xù)提供新的教育方式。
如科學創(chuàng)意小社團的家長,利用自己在科學館工作之便,自發(fā)地在班級QQ群上組織孩子參與9月中旬夜行探訪昆蟲活動,把系統(tǒng)性的知識傳播給更多的家長;同時,又帶動更多家庭參與科學學科興趣培養(yǎng),生成新的家庭實踐教育方式。
2.聚焦孩子成長的需求,提升家庭教育的新品質(zhì)
一方面,在家庭式的小社團交流、互動中,讓更多優(yōu)秀的家長引領其他家長反思自己家庭教育的不足,探尋適合自身家庭教育的新方法;同時,又讓家庭小社團的家長資源得到合理的開發(fā)、使用,在互動交往中,產(chǎn)生更多家庭教育的智慧。
另一方面,在家庭式的小社團的合作中,為孩子創(chuàng)造更多學習的空間,拓寬生活的視野,結(jié)交更多的小伙伴,從中學會待人接物、與人相處的社交能力;在家庭式活動中,孩子掌握更多的組織策劃、協(xié)調(diào)溝通能力,獲得成功的喜悅。
3.改變“單兵作戰(zhàn)”的模式,注入家校合作的新動力
學校作為社會的一個細胞,既要為社區(qū)提供文化和教育服務,又要在社會中接受文化、人力及物質(zhì)環(huán)境等方面的滋養(yǎng),為每一個孩子的成長提供足夠的幫助。家庭式小社團的引入,大力改變過去單兵作戰(zhàn)的教育模式,打開學生認識社會的另一扇窗,為學校教育注入新血液。
因此,家庭式社團活動的意義已經(jīng)在一定程度上超出單一家庭教育,后續(xù)將思考如何從片段走向長程,形成新經(jīng)驗、新認識及可持續(xù)的運行機制。